280 likes | 410 Views
非常感谢. 三地市小学科学分会组织的这次活动! 东道主(特别是秀城实验学校)提供的帮助! 四位上课老师和他们的指导老师! 与会教师的积极参与!. www.zjxxkx.com. 做一个善于思考、勇于探索的 科学教师. 主要内容. 1. 背景. 2. 思考的问题. 3. 对四节课的看法. 4. 一些建议. 新课程实施的必然要求. 如果说科学课程刚刚开始的时候,我们是沉浸其中,亦步亦趋地吸收一样的话,那么当课改即将进入新的发展阶段的时候,我们应该基于现实情况,适当调整脚步,走出教材,面向未来发展。 这就需要我们善于思考、勇于探索。. 思考的问题.
E N D
非常感谢 • 三地市小学科学分会组织的这次活动! • 东道主(特别是秀城实验学校)提供的帮助! • 四位上课老师和他们的指导老师! • 与会教师的积极参与! www.themegallery.com
www.zjxxkx.com 做一个善于思考、勇于探索的科学教师
主要内容 1 背景 2 思考的问题 3 对四节课的看法 4 一些建议
新课程实施的必然要求 • 如果说科学课程刚刚开始的时候,我们是沉浸其中,亦步亦趋地吸收一样的话,那么当课改即将进入新的发展阶段的时候,我们应该基于现实情况,适当调整脚步,走出教材,面向未来发展。 • 这就需要我们善于思考、勇于探索。 www.themegallery.com
思考的问题 • 科学教育的价值在哪里? • 观摩研究的意义如何体现? • 我的教学风格如何定位? www.themegallery.com
小学科学教育追求什么? • 科学知识的完整性? • 科学探究的程序性? • 科学态度的培养? • 科学的思想观念的理解和把握; • 培养科学的思维方式; • 对科学的兴趣和态度; www.themegallery.com
观摩研究的意义如何体现? • 观摩课的流程基本已经程式化; • 程式化有其合理的内在原因; • 关键是要凸显程式化背后的意义价值; • 观摩活动的意义价在哪里? • 探讨共同关心的问题; • 提出解决的策略与措施。 www.themegallery.com
我的教学风格如何定位? • 常态课中显现教师风格; • 细腻? • 活泼? • 理性? • 朴实? • 简约? • 关键是要根据自己的所长进行选择,要让学生也习惯、也喜欢你的教学风格。 www.themegallery.com
对本次四节课的个人看法 • 姚伟国《月相变化》 • 周燕娜《我们的小缆车》 • 沈国萍《蜗牛》 • 唐锦华《水的表面张力》 www.themegallery.com
姚伟国《月相变化》 • 一个有心人、一个研究者和探索者,很欣赏姚伟国的思考和探索精神。 1、有自己的思考:科学教育的任务关键是科学思想;积累感性经验非常重要;探究之前要做好准备;不用动画和录像,走向常态。 2、不满足于传统的教学处理方式: • 根据学生基础,降低教学要求 • 根据分析初高中的要求,设计理想要求 • 模拟实验做到位 www.themegallery.com
关于月相变化规律 • 形状变化(缺---盈---缺) • 出现的时间和位置变化 • 一个月循环一次 • 变化原因:跟月球绕地球公转有关。 www.themegallery.com
学生学到什么程度? • 月相是会变化的(已有经验) • 月相变化是有规律的(认知发展) • 月相变化是月球绕地球公转过程中产生的(?) www.themegallery.com
我的建议 • 是否可以变成2课时的内容来教学? • 1、月相变化的规律 • 2、月相变化跟公转的关系 www.themegallery.com
1、观察月相规律 • 激发兴趣,聚焦问题; • 梳理经验,探求规律; • 实际观察,检验推测。 www.themegallery.com
2、探究月相变化与公转的关系 • 问题引入 • 模拟月相的出现 • 模拟月相规律 • 体会月相变化与月球公转有关 www.themegallery.com
周燕娜《我们的小缆车》 • 从整个单元的整体考虑,设计本课,特别是车的动力问题;单元的起始课怎么上; • 器材的选择和改进; • 习惯的培养。 www.themegallery.com
关于本课的科学概念 • 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 • 力的平衡是维持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 www.themegallery.com
小车运动的原因 • 拉力改变了小车的运动状态。 • 拉力使小车从静止变成运动,而且越来越快。 • 也即拉力使小车产生了加速度。 www.themegallery.com
现象的思考 • 学生用速度来描述小车运动变化的快慢,说明了什么? • 1、学生没有仔细观察到加速度; • 2、学生用速度变快来表述加速度; • 3、学生在这个年纪上,速度与加速度的概念是混合的,还没有分离; • 4、学生从经验中得到,力越大运动越快,运动越快,就是速度越快; • 5、学生无法理解力是改变运动状态的原因,认为力是产生速度的原因。 www.themegallery.com
辨别 • 运动后,拉力越大,小车运动速度越快。 • 运动后,拉力越大,小车的加速度越快。 www.themegallery.com
怎样观察、描述小车的加速度? • 小车运动起来有什么特点? • 先慢后快,越来越快。 • 怎么说小车的加速度? • 运动时,拉力越小,小车的运动变化越慢;拉力越大,小车的运动变化越快。 • 教师最好避免用“速度”一词来描述。 www.themegallery.com
我的思考 1、要研读教材,仔细领会教材的编排意图; 2、要研究学生,特别是学生原有的认识水平; 3、教学中,教师要清晰自己所教的科学概念,但不一定要讲解。 4、要把握好科学概念的度,即学生接受的度。 www.themegallery.com
沈国萍《蜗牛》 • 室外观察的研究课,很有新意; • 从原有概念出发,经过观察探索,纠正错误的地方,发展新的认识; • 对科学上的观察记录(图画)与一般的画图相区别; • 适合三年级学生的一些小手段(锦囊)。 www.themegallery.com
我的建议 • 室外观察的困难与对策(目标、时间、组织) • 根据学生心理,调整室内观察与汇报的环节(回教室后,继续观察蜗牛的触角和眼睛,顺便观察蜗牛的运动,然后汇报) • 及时抓住课堂的生成环节(蜗牛产卵) www.themegallery.com
唐锦华《水的表面张力》 • 研究之后自创的一节课,很佩服! • 围绕水的一个特性做足文章,很精彩; • 紧紧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了学习兴趣; • 注重观察记录和表述。 • 注重学以致用。 www.themegallery.com
思考 • 1、学生能学到什么程度? • 学生为什么总是把表面张力与浮力相等同? • 应该选用什么样的内容进入教材? • 一节课内容的含量多少合适? • 2、关注学生的思维过程 • 预测的理由是什么? • 我们的预测为什么很不准?后来怎么准确起来了? • 3、考虑学生的学习心理 • 用材料调节动手的冲动:滴管和玻璃珠 www.themegallery.com
我的三个建议 • 1、加强学习和交流(关注课改动态、网络) • 2、重视反思和写作(内化和提升) • 3、勇于探索,敢于创新(深入教材,走出教材) www.themegallery.com
《浙江小学科学网》http://www.zjxxkx.com Thank Yo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