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 N D
鹽埕美地 1.鹽埕景點 2.鹽埕文化 3.鹽埕小吃 4.心得感想 組員:蔡雅卉.何育宜
鹽埕景點 高雄市立電影圖書館座落於新樂街底與河西路交叉口的電影館是一棟由舊建築所改建的電影主題館,總面積計有1239.28平方公尺,建築主體為地上三層地下一層的RC結構建築,它的外觀有著大面積的玻璃櫥窗並結合數位與科技,充滿現代的設計感,館內的展示區當然以電影為主題,包括高雄老戲院、電影中的高雄、高雄出身的導演、演員與電影人等一系列展覽等,除了展覽館以外,館內設有可容納一五○人的放映廳、十五人的放映室,提供工作、研討、試片等小型討論與觀影活動,而館內的小型的閱覽區,提供國內外有關電影的期刊與圖書讓民眾閱讀,另外個人視聽區可依照個人喜好,欣賞自己喜歡的電影。除了室內的展示區及各項設施以外,電影館門口間設有「露天雅座」,是一座戶外電影院,每當夜幕低垂,總是吸引著一對對的情侶在此互道情愫,結合浪漫的愛河與週邊的設施,讓夜晚的電影館形成了浪漫悠閒的空間。
高雄市立歷史博物館 高雄市立歷史博物館成立於民國28年(1939)是當時的第二個「高雄市役所」,而初設的「高雄市役所」成立於民國13年,位於現今鼓山區代天宮的現址,在台灣光復後,改為「高雄市政府」,成為高雄的市政中心,後因本館不敷使用,於是使用四維二路與民權路交叉口的公園用地興建新市政府大樓,新市政府大樓於1991年底完工,隔年元月市政府遷入使用,由於本館的建設局頗具特色,且曾為高雄市役所,舊高雄市政府所在地,具有高雄發展的歷史意義,經高雄市政府於2003年2月26日公告為「高雄市歷史建築」隔年並公告為「市定古蹟」,在經過高雄市政府的規劃後正式轉型並命名為「高雄市立歷史博物館」,以發揚及保存高雄之歷史文化為工作目標,於1998年10月25日正式對外開放。舊的高雄市政府變身為「高雄歷史博物館」除了博物館本身擁有「歷史性的建築外觀」以外,其歷史淵源更是長遠,從日治時代的高雄州廳到光復後的高雄市政府,一直到至今的「高雄歷史博物館」,都是高雄的一部活歷史,這一座見證高雄歷史的古蹟建築,延續著高雄的歷史與生活意涵。
高雄市立音樂館 高雄巿立音樂館坐落在高雄鹽埕區歷史博物館的後方,成立於民國89九年11月,這裡也為高雄市音樂館戶外廣場,館內分為五層樓,一、二、三樓為音樂演奏廳,四、五樓則為高雄市交響樂團和國樂團的社團基地,音樂館除了在館內的演奏活動外,也經常不定時於館外舉行露天式的演奏活動,使得這裡充滿了浪漫的休閒氣息。
鹽埕文化 創價學會鹽埕文化會館 創價學會鹽埕文化會館位於高雄市鹽埕區莒光街197號,於西元2003年(民國92年)開始,即以「文化尋根-建構台灣美術百年史」創價文化藝術系列為展覽主軸,並以「專題性」策展方式,探尋台灣於時代、種族、環境等種種變遷中,所產生之文藝化學變化,再循此思維規劃展出內容。
文武聖殿廟 1908年打狗港的現代化築港工程完工後,打狗港貿易額迅速成長,1912年開始第二期築港工程,擴建鹽埕南方碼頭至打狗川河口。隨著港市發展商機蓬勃,鹽埕吸引了來自臺灣各地移民移入,各地同鄉會紛紛在鹽埕設立,形成澎湖幫、台南幫等,而以澎湖幫聲勢最為龐大,在鹽埕澎湖社就有兩處。1912年定居鹽埕的澎湖鄉親,從澎湖紅毛城武聖廟關聖帝君分靈,迎請至鹽埕信徒家中輪流供奉,1927年廟址初設於七賢三路、大公路口,1945年合嗣孔子、關聖帝。1951年澎湖籍的謝掙強在「叱水會結凍」的澎湖幫支持下,選上第一任民選市長,1952年批准原為日人古賀三千人名下土地予廟方,即今之廟址。同年開工興建兩層樓建築,1956年落成啟用。現今巍峨的高樓建築則是1977年改建,歷經三年,1980年完工,為高雄市樓層最高之廟宇。由於澎湖幫的政治勢力,文武聖殿成了選舉熱潮的風雲廟宇,與三塊厝三鳳宮、苓雅寮武廟並稱高雄三大廟。注重文教的文武聖殿,除了一般急難救助的善行,每年提供一百萬的獎助金,幫助清寒向上的高中、職及國中學生。而到了考季,供奉至聖先師的三樓大成殿,除了擠滿考生虔誠的膜拜,供桌上更擺滿了密密麻麻的准考證影印本。
三山國王廟 在廟宇林立的鹽埕區,有「鹽埕廟」之稱的三山國王廟,是鹽埕歷史最悠久的廟宇,為開墾鹽埕的鹽工先民,從家鄉廣東潮州揭陽縣分靈二王明山而來。初建於清乾隆廿五年。道光十四年鹽戶再度重修,並合獻「三山國王」匾額於門楣。嗣後又增祀水仙尊王(1760),乾隆五十九年(1794)道台蕭晉期擴建鹽埕廟,親書「咸濟眾生」匾額奉獻及李府千歲。民國35年鹽埕區長林迦與洪仙福等籌資在現址重建,建築師為林本南,民國38年完工,屬中西合璧的鋼筋水泥建物。有西方圓形石柱(近年已改盤龍柱)、洗石子外牆、南側牆面長形方窗,又兼傳統南方廟宇的三川殿、燕尾翹脊及華麗精美的剪黏等,為頗具特色的廟宇建築。日治時期三山國王廟將奉祀的三尊主神迎往信徒家中祕密供奉,改祀觀音菩薩並改稱壽山寺,才沒遭到毀廟的命運。光復後迎回三尊主神,觀音菩薩則奉祀於二樓東廂,廟名又恢復為三山國王廟。現今三山國王廟的三尊主神輪流當值,每年以擲茭決定。【請水】是三山國王廟鹽埕晒鹽的歷史記憶。在農曆四月廿六日(李王生日)廟慶的前一天,到愛河淺灘舉行請王儀式。愛河髒臭不堪時,只好改到西子灣海灘,近年來又回到愛河請王的儀式。而和前金庄有埔壽山宮共同輪流恭奉「太陽公」。兄弟庄頭情誼,至今仍和前金萬興宮、鹽埕至1970年代,鹽埕區仍為高雄政經中心時,三山國王廟香火旺盛,也是政治人物活躍的場所。現今的鹽埕廟雖然香火不若以往,仍是鹽埕耆老泡茶、談古論今話鹽埕逸史的所在。
鹽埕小吃 港園牛肉麵 港園牛肉麵的歷史從1953年開始,從當年的木屋店面做到今天,可以說是高雄具代表性的牛肉麵之一,它的特色我用一句話來形容比較快:『清燉為體、紅燒為用』,基本上湯頭看起來是清的,但是吃起來又像紅燒的,因為它的牛肉是用滷的,而且它的肉很嫩不會硬邦邦,加上採用高筋麵條很Q口感很讚,所以吃起來感覺很獨特,一般高雄的牛肉麵若不是像台北紅燒的那種,就是中藥味比較明顯的那種,而港園的就是很特別,跟另外兩種都不一樣,我覺得它的調味與湯頭比較適合南台灣的氣候,也難怪它的生意總是十分興隆,所以它才能夠在高雄賣到一碗100元,這個價位的牛肉麵在台北也許很多,但以高雄來講已算是高價位牛肉麵,但我覺得光那個湯頭就非常值得,此外港園的牛肉乾拌麵也非常有名,它也是用牛肉汁去拌,一樣是好吃,聽說還有日本觀光客專程跑來吃乾拌牛肉麵哩! 港園牛肉麵的地點位於五福路華王飯店對面的大成街,如果到愛河一遊走過來這裡只要五分鐘左右,而鄰近五福路華王飯店旁邊還有一家老宋牛肉麵,它在高雄的知名度也蠻高的,不過我認為它只是一般的紅燒牛肉麵並不十分特別就是了,如果要我推薦,我還是會推薦港園!
郭家肉粽 每天賣出將近1000個粽子!誰能想像50年前的肉粽郭還只是臨時攤販,不但飽受風吹雨淋之苦,還得擔心有天會被取締。如今他已擁有一家店面,更讓不少政商名流特別「聞香而來」。
樂卡咪長腳麵專賣店 創立於民國45年的"樂卡咪"長腳麵專賣店,最有名的乾麵,沒有肉燥及油蔥,而是直接用單純豬油,特製而成的醬汁拌勻,但是吃起來味道濃郁,風味絕佳,麵條Q而不爛,口感極佳。還有多種切仔料、滷味可供消費者選擇。當然每到用餐時刻,也常是生意興隆,高朋滿坐。
心得報告 組員報告內容:我們覺得這次的文化美地報告非常好玩!不但認識了鹽埕區的景點.文化.小吃,還知道原來鹽埕區多麼的繁華!鹽埕區也有很多的珠寶店,可以來這裡逛逛並選購。愛河也會定期的舉辦活動,好讓大家可以好好的放鬆一下,順便帶家人一起去散步、騎腳踏車,這樣可使家人的感情變好喔,所以時常要出去動一動,不要賴在家裡,要出去享受美好的時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