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36

談品德教育 做學生的生涯貴人,幫助他獲得最好的成長

談品德教育 做學生的生涯貴人,幫助他獲得最好的成長. 黃 新 發 100.7.8 於台中教育大學. 壹、前言 貳、教育部 【 品德教育 】 政策目標 参、教育部 【 品德教育 】 工作重點 肆、 【 品德教育 】 學校應執行事項 伍、 【 品德教育 】 民間可協助或參與之事項 陸、 【 品德教育 】 未來推動方向 柒、 99 年教育部品德教育推動成果 捌、品德教育相關網址 玖、結語. 壹、前言. 人間福報 社論 人品比人才更重要 」.

eric-hull
Download Presentation

談品德教育 做學生的生涯貴人,幫助他獲得最好的成長

An Image/Link below is provided (as is) to download presentation Download Policy: Content on the Website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and may not be sold / licensed / shared on other websites without getting consent from its author. Content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only. Download presentation by click this link. While downloading, if for some reason you are not able to download a presentation, the publisher may have deleted the file from their server. During download, if you can't get a presentation, the file might be deleted by the publisher.

E N D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談品德教育做學生的生涯貴人,幫助他獲得最好的成長談品德教育做學生的生涯貴人,幫助他獲得最好的成長 黃 新 發 100.7.8 於台中教育大學

  2. 壹、前言 貳、教育部【品德教育】政策目標 参、教育部【品德教育】工作重點 肆、【品德教育】學校應執行事項 伍、【品德教育】民間可協助或參與之事項 陸、【品德教育】未來推動方向 柒、99年教育部品德教育推動成果 捌、品德教育相關網址 玖、結語

  3. 壹、前言

  4. 人間福報社論人品比人才更重要」 有大學生不讓座給老人,還比中指反嗆老人;有博士生開車不禮讓救護車,還比中指。他們都是讀名校,而社會上多的是名校出身的白領犯罪者;顯示現行體制的缺失。 台灣教改多年,爭執的焦點還是升學與考試,如果不能儘快加強品格教育,未來的人力素質更加令人憂心。

  5. 台中市一位周姓小姐到麵店吃麵,獨自坐在角落,兩個客人走進面店,找不到位置做,她主動把位置讓出來,客人分別是機械公司的經理、日籍顧問,它們賞識周小姐 ,由於她正在求職,機械公司又正在招募資管人才,經理和顧問要她去面試,而找到工作。 介紹朋友的兒子給一位雇主,電話由他母親轉交給他接聽時,他拿話機一聲「幹嘛」,讓那位雇主為之語塞,電話面談立即中斷,失去工作機會。

  6. 一個風雨交加的夜晚,一對老夫婦走進旅館住一宿,客滿的情況下,服務生讓出值班房間且未收費,這對夫婦離去時表示:或許有一天,我可以幫你蓋家旅館。一個風雨交加的夜晚,一對老夫婦走進旅館住一宿,客滿的情況下,服務生讓出值班房間且未收費,這對夫婦離去時表示:或許有一天,我可以幫你蓋家旅館。 幾年後,他收到一位先生寄來的掛號信,信中說了那個風雨夜晚所發生的事, 另外還附一張邀請函和一張紐約的來回機票,邀請他到紐約一遊。他到了紐約那家旅館 … 這家旅館就是華爾道夫飯店,而當時接下工作的年輕服務員就是喬治.波特(George Boldt),他成為奠定華爾道夫世紀地位的推手。 ... 只要發自內心善待人,不放棄任何助人的機會,相信一個小小的助人或說好話,可讓自己有意想不到的收穫。

  7. 敗家子的性格 富裕生活產生<敗家子的性格> 對人不感激 對己不克制 對事不負責 對物不珍惜 多元化的價值觀造成價值選擇的困擾 濃厚的功利主義與投機思想

  8. 心理學家研究發現:高IQ雖然可以讓人擁有成功的機會,高EQ(情緒智商)、MQ (道德智商)卻能讓一個人真正達到成功! • UNESCO「面向21世紀研討會」中指出,道德、倫理、價值觀的挑戰,是21世紀人類面臨的首要挑戰。 • 台灣教改多年,爭執的焦點還是離不開「考試」,而世界許多國家已警覺到「有好品格才有好未來」,紛紛研擬政策積極推動品格教育,以培養能對自己負責,並能尊重別人的好公民。

  9. 新加坡、日本、澳洲、美國、英國的教育改格都注意到品格教育新加坡、日本、澳洲、美國、英國的教育改格都注意到品格教育 • 我國教育部於「品格及道德教育工作小組」會議,達成共識 • 品德教育應融入各項課程及教學中。 • 將品德教育實施成效融入教育部現有之相關評鑑機制,督促各級學校積極落實 • 各師資之職前教育及教師在職進修加強品德教育之涵養。 • 結合民間資源共同協助推動校園品德教育

  10. 天下雜誌一項全國性調查發現,有七成以上的家長與教師,認為現今教育由於升學主義掛帥,中小學生品格教育遠不及十年前,認為台灣社會的品格愈來愈壞的超過八成以上。因此,有效落實品格教育乃是當前教育刻不容緩之務。天下雜誌一項全國性調查發現,有七成以上的家長與教師,認為現今教育由於升學主義掛帥,中小學生品格教育遠不及十年前,認為台灣社會的品格愈來愈壞的超過八成以上。因此,有效落實品格教育乃是當前教育刻不容緩之務。 • 品格教育是教育部之施政主軸行動方案之一,函頒「品德教育促進方案」,請各縣市及各校融合學校正式課程、非正式課程以及校園文化,推展品德教育。

  11. 品格教育的反思(吳武典,2006) • 我們的孩子-有性格、沒品格!? • 我們的教育-「缺德的教育」!? • 未來的成功-品格第一、學識第二 • 品德的指標-誠信為本、仁慈為懷、利他為念 • 今日的要求-不是嘴上說說,而是身體力行,以身作則!

  12. 教育改革大事記 • 1994.4 民間<410>教育改造大遊行(落實小班小校、廣設高中大學、推動教育現代化、制定教育基本法) • 1994.6 召開第七次全國教育會議 • 1994.9 成立<教育改革審議委員會> • 1996.12 公布<教育改革總諮議報告書>(教育鬆綁、帶好每位學生、暢通升學管道、提升教育品質、建立終身學習社會) • 1998.5 公布<教育改革行動方案> • 2003薛承泰《十年教改為誰逐夢》周祝瑛《誰捉弄了台灣教改》、 《黃光國教改錯在哪裡?我的陽謀》

  13. 貳、教育部【品德教育】政策目標

  14. 鼓勵各校以民主方式凝聚共識,藉由討論、思辨與反省加以審視當代品德核心價值,進而選擇可彰顯學校特色與需求的核心價值,並建構親師生的具體行為準則。鼓勵各校以民主方式凝聚共識,藉由討論、思辨與反省加以審視當代品德核心價值,進而選擇可彰顯學校特色與需求的核心價值,並建構親師生的具體行為準則。 • 引導並協助學校發展品德文化。 • 提升家長與社區對於品德教育之重視程度。 • 結合政府、學校與民間團體資源,強化社會品德教育功能。

  15. 参、教育部【品德教育】工作重點

  16. 補助縣市政府辦理品德教育相關活動 • 辦理「品德教育核心價值與行為準則調查研究計畫」 • 發展品德教育推廣與深耕學校 • 推動99終身學習行動年331活動。 • 扎根品德教育於家庭日常生活

  17. 肆、【品德教育】學校應執行事項

  18. 一、成立學校層級之品德教育推動專責單位,落實推動品德教育一、成立學校層級之品德教育推動專責單位,落實推動品德教育 二、建立學校品德教育自我檢核機制,並能涵蓋十大評鑑指標

  19. 一、成立學校層級之品德教育推動專責單位,落實推動品德教育一、成立學校層級之品德教育推動專責單位,落實推動品德教育 1.透過充分討論與全校共識,建構學校重要之品德核心價值與行為準則,並納入校務發展計畫中 2.將品德教育多元地納入各學科/領域教學、彈性學習節數及通識教育課程中實施,發展品德教育課程內涵, 並鼓勵創新多元教學方法(包括典範學習、啟發思辨、勸勉激勵、環境形塑、服務學習及自我期許等), 研發品德教育之教材教案與教學成效評量方法,以及辦理品德教育教學與教育成果分享。

  20. 3.將品德教育具體彰顯於校園生活教育與各類活動中,發展融入品德核心價值之生活教育、體育、藝文、環保、童軍、社團活動、學生自治及社區服務等,如「3Q VERY MUCH」(AQ/EQ/MQ)活動與3Q達人評選與事蹟宣導;如閱讀典範傳記、典範人物之演講活動;如推動3好(存好心、說好話、做好事)活動或晨昏定省、感恩讚頌之孝親尊長活動;並透過媒體與網路加以宣導。 4.發揮校長與行政團隊的品德典範領導與具體實踐行動。 5.統整運用校內外資源(社區與民間團體、家長團體的參與),推動品德教育相關活動。

  21. 6.將品德教育有計畫地融入親師生及社區互動中,並辦理品德教育之親職與社區教育活動。6.將品德教育有計畫地融入親師生及社區互動中,並辦理品德教育之親職與社區教育活動。 7.辦理或參加教師專業與生命成長活動,增進教師品德教育知能,並落實教師為典範之言教及身教。 8.積極營造彰顯學校品德核心價值之校園景觀、規章制度、宿舍文化及校園倫理文化等,落實制教及境教。 9.以多元方式評量學生在品德核心價值之認知、情意與行動的提升。 10.建立學校定期自我檢核與改善機制,促進品德教育之永續實施與效能之不斷提昇。

  22. 二、建立學校品德教育自我檢核機制,並能涵蓋十大評鑑指標二、建立學校品德教育自我檢核機制,並能涵蓋十大評鑑指標

  23. 1.是否藉由邀集業界、校友、家長、行政人員及師生代表共同討論之民主參與方式,建構彰顯教育政策與學校特色之品德核心價值與行為準則,並納入校務發展計畫。1.是否藉由邀集業界、校友、家長、行政人員及師生代表共同討論之民主參與方式,建構彰顯教育政策與學校特色之品德核心價值與行為準則,並納入校務發展計畫。 2.是否將品德教育多元地納入正式課程中,發展品德教育課程內涵,並運用多元教學方法(包括典範學習、啟發思辨、勸勉激勵、環境形塑、服務學習及自我期許等),及研發教材教案及教學成效評量。 3.是否以多元創新方式將品德教育納入非正式課程、生活教育與體育、藝文、環保、童軍、社團活動、學生自治及社區服務等各項活動中,並辦理品德核心價值論壇活動、典範行為表揚活動等。 4.校長與行政團隊是否發揮學校行政的道德領導,積極倡導品德教育,並成為學生楷模。

  24. 5.是否整合校內外相關資源(社區與民間團體、家長團體),共同推動有品質的品德教育。5.是否整合校內外相關資源(社區與民間團體、家長團體),共同推動有品質的品德教育。 6.是否將品德教育有計畫地融入親師生及社區互動中,並辦理相關親職與社區教育活動。 7.是否鼓勵教師生命成長與發展教師之品德教育專業角色與知能。 8.親師生是否共同積極參與營造彰顯學校品德核心價值之校園景觀、規章制度、宿舍文化及校園倫理文化等。 9.學生品德認知能力及情意面向是否提升,正向行為增多且負向行為有所減少。 10.學校是否建立定期自我檢核與改善機制,以檢討與改進成效,促進品德教育之永續發展。

  25. 伍、【品德教育】民間可協助或參與之事項

  26. 結合各縣市品德教育推動與深耕學校,辦理品德教育種子團隊培訓或親師生成長體驗活動。結合各縣市品德教育推動與深耕學校,辦理品德教育種子團隊培訓或親師生成長體驗活動。 • 提供推動品德教育有成之經驗或案例,供未來推動品德教育政策之參酌。 • 提供品德教育講座及師資,俾本部建立品德教育專家資料庫。

  27. 陸、【品德教育】未來推動方向

  28. 加強落實學校品德教育 • 培訓品德教育種子教師 • 發展學校品德深耕計畫 • 結合重要節日辦理主題活動

  29. 柒、99年教育部品德教育推動成果

  30. 補助縣市政府辦理品德教育相關活動(含培訓種子教師與成長活動) • 辦理「品德教育核心價值與行為準則調查研究計畫」 • 發展品德教育推廣與深耕學校 • 推動99終身學習行動年331活動 • 扎根品德教育於家庭日常生活 • 品德教育績優學校範例:

  31. 捌、品德教育相關網址 一、品德教育資源網網址: http://ce.naer.edu.tw/hot_news.php 二、品德教育促進方案下載路徑:教育部→單位介紹→訓育委員會→電子公告→綜合類序號21 http://www.edu.tw/displ/bulletin_list.aspx?site_content_sn=7970

  32. 捌、結語 32

  33. Theodore Roosevelt曾說『只教導一個人認知,而不教他道德,就等於培養一個威脅者到社會中』 (Rusnak,1998)。 Martin Luther King Jr.則說「智能加上品格才是教育真正的目標 (Singh, 2001) 。 33

  34. 沒有德的教育是無根的教育,沒有德的學校是無根的校園,教育的目的中教人比教書更為重要,讀懂書又能身體立行的教育才是根本,做人中多一點善,做事中享有人的真,與社會人群互動中多一點堅忍,那校園、家庭、社會將是一片祥和。沒有德的教育是無根的教育,沒有德的學校是無根的校園,教育的目的中教人比教書更為重要,讀懂書又能身體立行的教育才是根本,做人中多一點善,做事中享有人的真,與社會人群互動中多一點堅忍,那校園、家庭、社會將是一片祥和。 34

  35. 學校教育目標的思考 C = ( K + S ) A C =Competence K =Knowledge S =Skill A =Attitude 35

  36. 謝謝各位! 36

More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