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36

国际金融概论 (本科双学位课程)

国际金融概论 (本科双学位课程). 管理科学与工程系 李 勇. Tel : 3606365(O) Email : yonglee@ustc.edu.cn. 概述. 教学目的 教材说明 主要参考资料 课程的结构安排 考核办法. 教学目的. 国际金融是经济学和商业管理中一个非常重要而且充满吸引力的课题。随着当代世界货币金融关系的不断发展,随着我国改革开放不断深入特别在中国加入了 WTO 以后,对外经济贸易、货币金融关系日趋扩大,研究国际金融越来越具有重要意义。

Download Presentation

国际金融概论 (本科双学位课程)

An Image/Link below is provided (as is) to download presentation Download Policy: Content on the Website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and may not be sold / licensed / shared on other websites without getting consent from its author. Content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only. Download presentation by click this link. While downloading, if for some reason you are not able to download a presentation, the publisher may have deleted the file from their server. During download, if you can't get a presentation, the file might be deleted by the publisher.

E N D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国际金融概论(本科双学位课程) 管理科学与工程系 李 勇 Tel:3606365(O) Email:yonglee@ustc.edu.cn

  2. 概述 • 教学目的 • 教材说明 • 主要参考资料 • 课程的结构安排 • 考核办法

  3. 教学目的 国际金融是经济学和商业管理中一个非常重要而且充满吸引力的课题。随着当代世界货币金融关系的不断发展,随着我国改革开放不断深入特别在中国加入了WTO以后,对外经济贸易、货币金融关系日趋扩大,研究国际金融越来越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国际金融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国际金融的基本内容和基础理论,熟悉国际金融的主要实务内容,了解国际货币体系和制度以及国际金融组织,从而可以独立分析国际金融有关的经济现象和管理问题。

  4. 教材及参考资料说明 • 教材: • 《国际金融新编》 姜波克 复旦大学出版社 • 主要参考书: • 《国际金融》 易纲、张磊 上海人民出版社 • 《金融工程》 [美]约翰·马歇尔 清华大学出版社 • 《国际金融实务与理论》 李敏 北京大学出版社 • 《国际货币与金融》 [美]迈克尔·梅尔文 上海三联书店 • 《国际经济学》 [美]克鲁格曼、奥伯斯法尔德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 主要参考资料: 《经济研究》、《金融研究》、《国际金融研究》

  5. 焦点人物 • 周小川 人民银行行长 • 谢旭人 财政部部长 • 易纲 外汇管理局局长 • 本·伯南克 美联储主席 • 格林斯潘 前美联储主席

  6. 课程结构及安排 • 绪论 • 国际收支 • 汇率及汇率制度 • 国际金融市场 • 国际货币体系 • 国际金融组织 • 前沿问题 基本内容及基础理论 主要实务 国际金融管理 学术研究

  7. 考核办法 平时成绩(40%) • 到课情况 • 课后作业 卷面成绩(60%) 考试形式待定

  8. 第一讲 绪 论 本讲主要阐述如下内容: • 国际金融的基本概念 • 区分三组重要概念 • 国际金融的产生和发展; • 当代国际金融关系的特点; • 国际金融发展在世界经济中的地位、作用 • 国际金融的学习方法

  9. 一、国际金融的概念 • 所谓国际金融: ①它是在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因各国之间经济、政治、文化等联系而产生的货币资金的周转和运动; ②它是世界(国际)经济关系中的资金融通关系,这种关系具体体现为国际的货币兑换、借贷关系、收付方式、结算制度、资产储备、金融市场、货币体系、金融机构、金融一体化等; ③它赖以出现的前提是以货币作为媒介的国家之间的商品交换,即起源于国际贸易。

  10. 哪些问题属于国际金融问题 • 中国经济增长对世界形成威胁了吗? • 全球为什么会掀起房地产热? • 美国经济在衰落吗? • 中国会出现亚洲金融危机吗? • 中国为什么会出现两极分化? • 全球投资短期化吗? • 石油危机会愈演愈烈吗?

  11. 经济学与管理学 • 经济学家任务:什么条件将会带来什么结果,经济学主要为政府服务 • 经济学会为民众服务吗? • 政治家任务:支持率的最大化 • 政治家关心现在该做什么获得支持,怎么做 • 管理学家任务:在约束条件下的最优化 • 短期最优还是长期最优? • 郎咸平与顾雏军

  12. 求职三问 • 你知道吗?:别误把知道当知识 • 你能运用吗?:对于概念方法的运用,口头的或实际的 • 你能评价吗?:批判是创新的第一阶段--从批判到建立

  13. 二、几个重要概念 • 实体经济和金融经济 • 金融与国际金融 • 国际金融与国际金融学

  14. 1、实体经济和金融经济 所谓实体经济是由经济资源、产品、劳务、劳动生产率、技术、偏好等实体因素构成的经济世界 金融经济则是指由饥不食能、寒不能衣的货币资金的运动所构成的经济世界。 在一定意义上,全部经济学可以分为三个问题 : 一、是揭示经济的实体面运动规律的学问 二、是揭示金融面运动规律的学问 三、是探讨实体经济与金融经济相互沟通的桥染及其相互影响方式学问

  15. 实体经济和金融经济 实体经济是本原的 金融经济是第二性的, 一方面它应实体经济运行的需要而产生,发展而发展,另一方面,它的独特的运行还对实体经济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但在一定意义上没有金融经济的发展,实体因素的动员将达不到如今的深度,实体因素的配置也远远达不到经济现有效率水平 1950–1997全球生产增长5倍,而同期的全球贸易增长了5倍。从全球直接投资为看1950–1997,增长了20倍,超过了国际贸易的增长。

  16. 2、金融与国际金融 金融:Finance 金融包括货币、时间、预期收益三大要素 金融的三大要素一方面构成了开放的、丰富的,不断创新的资金流通活动,另一方面也带来了币值、利率、有价证券价格此起彼伏的金融风险。 国际金融:International Financial 分析研究和处理国际间的货币兑换、借贷关系,收付方式、结算制度,金融市场、货币体系、金融机构等问题的总称。

  17. 3、国际金融与国际金融学 所谓国际金融学: 在国际金融诸问题的具体实践基础上,进行综合分析,总结出一些原理原则,加以系统的阐述,就形成国际金融学这门学科。也就是从货币的角度研究开放经济下内部和外部均衡同时实现问题的一门学科。 • 是一门新兴的经济学科 • 是一门边缘学科,是从货币银行学,国际经济学等课程的研究深化中发展而成的,相邻学科是发展与基础,分支与主干,专论与分论的关系。 • 是一门综合学科,研究领域、研究的内容综合,国内金融活动与国际金融的综合,理论与实践的综合。

  18. 金融学:天使还是魔鬼? 金融的定义 资金融通:包括投资与融资两个不可分割的方面 财富原罪 金融泡沫 金融效率 金融可以提高资源配置的效率,从而为经济带来价值

  19. 财富原罪 公司制起源于教会,教会是最早的金融机构。教会说如果你行善你将升入天堂,如果行恶将跌入地狱。绝大部分人因为害怕跌入地狱而放弃自己的资产,教会因此聚敛了大量的财富。教会办了很多实业,但实业有可能破产,于是提出了有限责任方式。

  20. 日本的崛起 明治维新後,日本以小国民族特有的高效率与勤奋团结迅速崛起,开始了向中国重新大规模挑衅的历史。我们简单排列一下中日战争的时间表: 1894年甲午海战,中国以优势舰队大败于日本。1930年9·18事变,日本突然袭击,占领中国东北。 1937年芦沟桥事变,全面侵华战争开始。 在于中国开战的同时,日本还有两场大规模的对外战争: 1904年的对俄国战争(日俄战争,因争夺东北而起)。 1941年的太平洋战争,以偷袭珍珠港开始对美国宣战。 财富原罪

  21. 日本崛起 五场大战,发生在四十七年之内!无论是古代国家还是现代国家,这种大战争的频率都达到了一个寻常国家难以承受的程度。需要注意的是,日本国的战争都不是局部战争,每一次都是倾全国之力的大战争,所瞄准的目标都是远远超过自己本土的巨大的国外领土。 日本的第一个起飞,是甲午战争之後依靠中国赔款的起飞。甲午战争失败,日本勒逼中国赔款三亿两白银(硬通货)!三亿两白银是个什麽概念?有个网友算过账,如果以年息8%计算,到现在是9696亿两,折合美元10万亿! 日本二次崛起:美国的扶持 财富原罪

  22. 金融泡沫 英国南海泡沫 东印度公司在100年里每年维持12%的分红率,因为特许经营权,对南海公司具有示范作用 牛顿爵士在其中亏损累累 丁香泡沫 从前中国强盛的时候,中国商船到印尼摩鹿加群岛去买丁香或是以物易物;即使一手捧经一手持剑的阿拉伯人也是依循同样的模式。中国商人和阿拉伯商人都太笨, 他们不懂经济学的道理,不知道经由垄断来提高价格与利润。欧洲商人聪明多了。

  23. 丁香泡沫 丁香在欧洲更是高昂,有一首童谣的大意是:平民男孩子只要拥有一棵丁香树,国王的女儿就会来亲近他。在如此重利的驱策下,荷兰商人终于找到了丁香的故乡,而且发现某一个小岛产的丁香品质最好。荷兰人于是砍掉所有其它岛上的丁香树,大大小小一株不剩。然后,在日本佣兵的帮助之下,荷兰人把生产最优质丁香树的全体岛民 约15000人杀得一个不留。接下去,荷兰从其它的岛上运来奴隶种植与收采丁香。 金融泡沫

  24. 丁香泡沫 你一定觉得奇怪,何必这么费事,用原来岛上的人作奴隶不就得了?难怪你是被殖民帝国欺压的人,你实在不了解西方文明的精义。让我对你稍作说明。任何懂得“法治”的人都知道,荷兰人那样作是最有利的。因为他们消灭了所有对该岛拥有合法主权的人,甚至不留后代继承人;于是,只要荷兰人是执法者,永远没有原住民能够合法地 要求取回小岛的所有权。 金融泡沫

  25. 丁香泡沫 “ 对弱国作一次大大非法的事,以树强国长久合法之基”,这就是西方“ 法治”的精义。法治与民主的最重要意义是保障自己国民能够充份、自由发挥每个人的聪明才智,使整个国家因而富强。荷兰人当然不能随意杀害荷兰人;但是,杀印尼人就是另一回事了。要推行这种独特的民主与法治,必须有种族优越感作为搭配的论据。否则真的死板依照“ 天赋人权说”,荷兰人就不能杀掉全岛的印尼人,那岂不是有损经贸利益。 金融泡沫

  26. 国际金融 • 国际贸易中的中介--国际货币 • 国际贸易中的资金融通 • 世界经济一体化下的资本流动 • 各种货币的可兑换与汇率 • 世界金融一体化下的投资 • 世界宏观经济政策的相互依存

  27. 三、国际金融的产生和发展 ①国际商品交换→国际汇兑: ②国际汇兑→国际支付、结算的出现 ③国际支付、结算→国际信用的出现 ④国际贸易和非贸易往来→国际收支的出现 ⑤国际收支清偿、世界货币调节→国际金融市场的出现 ⑥各国不一的货币金融政策→统一的国际货币体系的出现 ⑦国际货币制度→国际金融组织机构 ⑧综合上述→国际金融整体

  28. 国际金融的发展阶段 • 金本位制:金属货币是唯一货币。1880-一次大战,英国的衰落。 • 个人信用时代,现代社会是公司信用、国家信用,而两者都是靠不住的 • 布雷顿森林体系:美元与黄金挂钩,其他货币与美元挂钩;1944-1973 • 浮动汇率:牙买加体系 • 欧元的诞生:1960-2002,2002年1月欧元发行;蒙代尔,1999年诺贝尔经济奖获得者。

  29. 四、当代国际金融关系的特点 1.世界货币体系的演变 2.国际金融机构的建立 3.国际贸易的发展 4、跨国公司的涌现 5.资本输出的变化 6.国际债务的发展 7.国际金融市场的日趋发达 8.国际储备资产的多元化发展

  30. 目前世界上的主要流通货币包括:美圆($)、欧元(€€)、日元(¥)、英镑(£)、加元(Can$)和瑞士法郎(SFr)。因为人民币不完全可兑换(资本管制),它还没有成为世界主要流通货币之一,但人民币在国际经济中的地位正在不断提高。目前世界上的主要流通货币包括:美圆($)、欧元(€€)、日元(¥)、英镑(£)、加元(Can$)和瑞士法郎(SFr)。因为人民币不完全可兑换(资本管制),它还没有成为世界主要流通货币之一,但人民币在国际经济中的地位正在不断提高。 世界上重要而活跃的外汇交易市场依次有:英国、美国、日本、新加坡、瑞士、香港和德国。 主要国际货币

  31. 五、在世界经济中的地位、作用 1.国际金融在世界经济中的地位——核心 ①随着世界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和国际金融关系本身的发展,国际金融正日益成为世界经济活动中最活跃的因素。 ②这是因为国际之间的生产发展、贸易交流、技术开发,国际分工重安排,国际资源重分配和国际市场的进一步开拓,都是同有效的国际资本流动、国际资金融通和国际金融服务分不开的。国际金融关系正日益成为世界(国际)经济关系的主要关系。国际金融日益成为世界经济的核心,金融全球化日益成为经济全球化的核心。

  32. 五、在世界经济中的地位、作用 2.国际金融在世界经济中的作用——主要动力 1)推动生产国际化的重要条件,如美国金融业的业务收益中有50%是它的海外业所提供的 2)支持出口贸易的重要支柱 3)开拓海外市场的桥梁,日本在60年代对外投资中有60%以开拓外市场为目标 4)防范汇率风险的重要手段 5)培养国际经济专业人才的途径 6)组织运用国际资金促进各国国内经济发展。

  33. 国际金融体系下的世界经济 • 金属货币必然导致经济紧缩 • 货币论:货币供给慢于货币需求 • 纸币带来经济长期的繁荣与泡沫 • 支持过度竞争 • 支持过度投资 • 支持资产膨胀 • 带来原材料不足与环境开发过度 • 网络带来知识传播加快,经济融合加快 • 政策的趋同性增强

  34. 六、学习方法 本课程理论性,业务性强,宏观微观并重,研究范围广,交叉的学科多,并运用一定的计算技术。 1.循序渐进,逐步加深理解 2.抓住红线,掌握内在联系 3.联系对比,融会贯通。 4.操作计算,用于实际

  35. 学习: 最主要的是学习好的课内基础知识,其次是认真阅读重要论文和古典论文,最后是学习非常相关的学科,如宏观经济学,国际经济学等。 研究与调查: 重要的是要通过随时阅读学术杂志和报纸,通过调查有关的文献和资料,来学习专题。比如90年代的墨西哥金融危机、九月危机、97年东南亚金融危机以及当前人民币汇率问题等等

More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