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50 likes | 1.39k Views
企業的安全 文化. 嘉南藥理科技大學 郭明堂老師 台南縣總工會教育訓練. 責任. 卓越. 文化. 行為. 組織改造與行為塑造. 什麼是 『 文化 』 ?. 重視禮貌、勤儉、 守法、守時 重視 『 家庭生活 』 愛好或講究 『 休閒生活與美食 』 喜愛 『 整潔 』『 衛生習慣 』 愛好 『 美術與音樂 』 民俗 藝術創作 … … 安全意識、安全態度、或風險意識??. 內容大綱. 組織文化 、社會 責任與管理道德 歷史告訴我們什麼 ? 台灣安全文化的標竿 _ 杜邦公司 人性管理與安全文化. 組織文化、 社會責任與管理道德.
E N D
企業的安全文化 嘉南藥理科技大學 郭明堂老師 台南縣總工會教育訓練
責任 卓越 文化 行為 組織改造與行為塑造
什麼是『文化』? • 重視禮貌、勤儉、 • 守法、守時 • 重視『家庭生活』 • 愛好或講究『休閒生活與美食』 • 喜愛『整潔』『衛生習慣』 • 愛好『美術與音樂』 • 民俗 • 藝術創作… • … • 安全意識、安全態度、或風險意識??
內容大綱 • 組織文化、社會責任與管理道德 • 歷史告訴我們什麼? • 台灣安全文化的標竿_杜邦公司 • 人性管理與安全文化
組織文化的功能 • 為組織塑造個性,展現組織的獨特性,與其他組織不同, • 強化員工對組織的認同,願意為了組織的利益與聲譽而犧牲個人利益, • 提供員工行為的方向,集結眾人的努力,創造更大的成果 • (有助企業的管理與經營)
文化的創造與維護(有助企業的管理與經營) • 文化的建立 • 組織文化的學習與傳承
思考問題 • 公司或中小企業是否有顯著的組織文化 • 請舉例說明 • 公司或中小企業否應該塑造組織文化 • 為什麼 • 它們應該是什麼
文化的創造與維護 • 文化的建立 • 組織文化的學習與傳承(手段) • 故事:企業相關人物的事蹟 • 儀式:表揚楷模、宣示或乎口號 • 術語:要拼才會贏、一腳步一腳印 • 實質的表徵:榮譽徽章、制服等
企業社會責任的內容 • 卡洛爾(Carroll A.B.)的定義: • 企業的經濟責任 • 提供需求與滿足,為股東創造利潤 • 企業的法律責任 • 遵從社會的法律規範(如台積電遵從政府的規範) • 企業的倫理責任 • 基本的社會責任,例如三好一公道 • 企業自我裁量的責任 • 更廣義的社會責任
社會責任與經濟績效 • 研究結論: • 社會責任與企業經營績效呈正面的關係, • 投資標的,考慮善盡社會責任的企業,基金之表現優於平均值, • 排除企業經營績效負面的影響。
管理道德的提升 • 員工甄選 • 道德公約 • 高階主管的領導 • 績效評估 • 道德訓練 • 獨立的稽核制度 • 保護機制
1900年以前 十八世紀的蓽路藍縷 十九世紀的成長茁壯 重視經濟成長,忽視職業災害 工作受傷者,常常歸咎是個人的粗心大意 職業病不被醫學界重視 1900年至第一次世界大戰 十九世紀末,有道德的資本家開始自省 企業對社會的責任 「安全第一,品質第二, 成本第三」 專業組織成立 NSC 美國安全協會 ASSE 美國安全工程師學會 ANSI 美國標準協會
第一份比較完整的調查報告 • 匹茲堡職業傷害調查報告(1907-1908) • 訪問調查包括: 鋼鐵廠 礦場 鐵路公司 其它製造工廠 • 查問事業單位管理人員 工人 社區他人 • 調查醫院 診所傷患紀錄法院驗屍檔案 • 此份報告之廣泛與完整性非常值得參考
匹茲堡結果與台灣的省思 • 匹茲堡地區(1907-1908)每年: • 截肢者有45人 • 需柺杖行走者有100人 • 手臂失能者有45人 • 截去一手臂者有30人 • 一眼失明者有70人 • 每年因工作死亡者有526人
第一次至第二次世界大戰 • 重要的安全管理之著作出版 • Lewis A. DeBlois, 1926 • 「工業安全組織: 給管理者與工程師」 • Sidney J. Williams, 1927 • 「工業安全手冊」 • Fred G. Lange, 1926 • 「安全與意外事故防止手冊」 • H. Waldo Heinrich, 1931 • 「工業意外事故之防止: 科學方法」
Lewis A. DeBlois, 1926 • 「工業安全組織: 給管理者與工程師」 • 工業事故之防止的責任 • 工業經理人 • 工程團體 • 安全工程師
Sidney J. Williams, 1927 • 「工業安全手冊」 • 安全組織和方法比機械安全防護更重要
Fred G. Lange, 1926 • 「安全與意外事故防止手冊」 • 良好的安全計劃 • 管理階層必須真心全意防杜可能避免的事故 • 管理階層必須挑選一位足以勝任的人去負責安全計劃 • 管理階層必須將追求安全的意願讓每一位員工明瞭 • 安全工程師必須規劃並執行安全計劃 使危害減至最低 • 防止意外事故必須成為工作的一部份 並成為日常作業不可缺的一環
美國工業安全理論先驅 • Heinrich 1931 • 出版 「工業意外事故之防止: 科學方法」 • 重要的三個論點: • 骨牌理論 • 死亡、失能傷害與非失能傷害發生率之比是 1:20: 300 • 直接損失與間接損失之比是 1:40
1931年以前 是控制不安全狀況的時代 1931年以後 人的不安全行為愈受到重視 行為科學心理學剛萌芽 沒有人因工程 沒有安全教育 1931-1945或戰後 是不安全狀況與不安全行為並重的時代 開始注重員工教育訓練 1960年之後心理學與行為科學開始應用在安全管理 不安全行為漸受重視
第二次世界大戰至1970年 • 大戰後人類的甦醒 • 重視安全教育訓練 • 注重安全管理 • 安全、生產、品質與成本 一樣重要 • Dickie, 1949 出版「安全生產」 • 沒有安全就生產效率也無法達成
1970年代至今 • 慘痛的經驗與前輩的努力 • 職業安全衛生已是社會不可缺的一環 • 安全管理開始開花結果 • 美國通過「職業安全衛生法」 • 組織心理學與管理學的應用 • X理論與Y理論、目標管理、管理方格、權變領導、雙因子理論、激勵員工、參與式管理、成本效益、利潤, • 安全是企業的一部份, • 由「粗心大意的工人」到 「不負責任的雇主」 • 如果雇主負責任後,職安意外還會發生嗎??
**杜邦公司的故事** • 2600萬美元的安全衛生支出 • 佔公司總盈餘的3.6% • 他們是瘋子或傻子嗎???!!! • 社會責任?! • 公司文化 ?!
台灣安全文化的標竿 杜邦公司
台灣安全文化的標竿_杜邦公司 • 杜邦公司相信,安全是經營事業的一部分,也是好的生意。 • 企業若能減少意外事件及傷害,則員工怠工、曠職率會降低,工作滿意度及士氣均能提昇。 • 對公司生產力、品質、組織效率、公司形象及事業競爭力亦大有助益。 • 杜邦建廠之前,便委託工程顧問公司進行環境影響評估,並竭盡所能減少對社區環境的衝擊。 • 工廠不管在設計、建造、施工、乃至量產操作,都是採取杜邦最高的安全衛生環保標準。 • 建構以本質安全設計為核心的多重安全防護網,以達到零洩漏的目標。
安全文化的建立,並非一蹴可及,而且必須利用有系統、且持續不斷的管理方法達成。安全文化的建立,並非一蹴可及,而且必須利用有系統、且持續不斷的管理方法達成。 • 塑造企業安全文化的要件,歸納幾個重點: 1. 管理階層的支持與承諾 2. 安全與事業經營相結合 3. 使用管理系統 4. 零的目標與期望 5. 作業主管的責任 6. 全員參與
管理階層的支持與承諾 • 企業主或管理階層對安全衛生的重視,是展現他們對「人」-亦即對勞工生命及勞動權最基本的尊重。 • 人性化的管理,體認勞工安全衛生的重要性,是企業經營的一個最基本的核心價值。 • 實現這樣的核心價值,才會讓員工感受到管理階層或雇主的關心,進而創造勞雇雙贏的局面。
杜邦公司對安全工作的支持,讓安全工作管理人員享有決策權。杜邦公司對安全工作的支持,讓安全工作管理人員享有決策權。 • 各級管理階層皆負有推動安全工作的義務與責任,並訂定具體目標及執行計畫。 • 將安全工作推動的成效,列為最重要的績效指標,隨時考核。 • 建立堅定的安全哲學: • 1. 所有的傷害及職業疾病皆可避免; • 2. 安全是每一個員工的職責; • 3. 所有操作上的危害暴露,都可以避免; • 4. 必須訓練所有的員工能夠安全的工作; • 5. 安全是員工雇用的條件; • 6. 不斷的稽核是必要的; • 7. 所有的缺失必須立即改善; • 8. 員工是安全計畫中最重要的一環; • 9. 廠外安全和廠內安全同樣重要。
對安全信念的堅持,管理階層訂定一套嚴謹的安全領導準則:對安全信念的堅持,管理階層訂定一套嚴謹的安全領導準則: • 我們將持續推動並內化卓越的安全理念,使每個人對安全的承諾均能展現在決策、行動及所做的每一件事情上; • 我們不僅重視嚴重的意外事件或傷害,對於不安全的行為及狀況我們也同樣關注; • 在成本、運轉率及產量的考驗下,依然以卓越的安全績效為優先考量; • 我們有責任提供優質的訓練、時間、專業人員及資源來達成卓越的安全績效; • 我們在指正不安全行為的同時也對安全的行為表示讚許; • 我們將提供一個讓全體員工都能對卓越的安全有所貢獻的環境。 • 所有員工,尤其是管理階層, • 對安全的信念和堅持, • 讓安全內化成為其核心的價值, • 方能對其行為改變。
安全與事業經營相結合 • 杜邦公司相信: • 安全是經營事業的一部分,也是好的生意。 • 企業若能減少意外事件及傷害,則員工怠工、曠職率會降低,工作滿意度及士氣均能提昇。 • 對公司生產力、品質、組織效率、公司形象及事業競爭力亦大有助益。 • 以美國為例,杜邦員工的傷害頻率約為1次傷害/每百萬工時,約為美國工業平均傷害頻率7.5次傷害/每百萬工時的7.5分之一。 • 每次傷害所造成的成本損失(含直接與間接成本)34,000-60,000美元計算,杜邦公司每年因為執行安全而獲致的成本效益約為六千萬至一億美元之間,成果確實十分可觀。 • 以杜邦觀音二氧化鈦廠為例
使用管理系統 • 杜邦的安全衛生環保管理目標,並不僅止於符合法規要求,並推動「責任照顧制度」包括: • 社區意識及緊急應變 • 污染防治 • 製程安全及風險管理 • 運輸安全 • 員工健康及安全 • 產品開發及應用之整體安全管理
產品開發及應用之整體安全管理 • 杜邦公司的每一樣產品,在設計、研發、生產、銷售、運輸、使用、回收再利用、和於廢棄的整個生命週期,都必須符合公司安全衛生環保的要求。 • 合理的建立每一樣產品將來對安全衛生環保可能造成任何潛在危害的資訊,作為風險管理的重要依據。 • 對工廠員工承包商,提供足夠的教育訓練。 • 承包商、供應商及運輸商方面,必須選擇符合責任照顧原則的廠商,定期稽核,作為簽訂合約的主要依據。 • 客戶方面,除了提供相關安全衛生環保資訊外,確實了解產品後生命週期的安全使用,否則協助其改善,若長期未見改善,則考慮停止產品之銷售。
**未來的展望** • 台灣的職業災害發生率仍高 • 老套的政策有效嗎 • 政府與事業單位的安全衛生政策 • 世界潮流BS8800及OHSAS18000 • 安全衛生管理的新趨勢似乎若隱若現 • 安全文化
**未來的展望** • 有全面品質管理,為何沒有全面安全管理? • 期待一個”安全管理”的革命發生 • 猶如生物的突變一般, • 勞工的夢想成真, • 期望安全、生產與品質(涵蓋服務)三足鼎立, • 永續經營(勞工與環境), • 安全不應是附屬品,
**人性管理與安全文化** • 人性化的災害預防理念 • 激動理論 • 人性化安全衛生管理基本觀念 • 安全衛生行為與組織氣候 • 安全衛生文化的形成
傳統的觀念 • 傳統的觀念: • 工業革命,只重視生產工具的機器廠房 • 只保護設備忽略人的重要與價值 • 後續演變 (由上而下) • 人道主義興起 • 政府公權力介入 • 制定勞動安全保護法令 • 強制企業推動安全衛生管理工作 • 結果與成效有限!!! • 問題在哪裡???
比較新的觀念 • 比較新的觀念: • 經濟發展與人民富裕之後要求工作環境品質 • 經貿國際化、自由化後,要求國際貿易平等,去除國際貿易障礙(ISO14000、OHSAS18000) • 後續演變(由下而上,全方位) • 導入「損失控制」的管理系統 • 自我管理 • 體認什麼是組織真正的安全與衛生 • 瞭解組織安全文化的魅力 • 成果與成效!!!???
需求層級理論_工作動機理論 • 心理學家馬斯洛提出,早期激勵理論的基石。 • 理論認為每個人都有五種層級的需求
需求層級理論 自我實現的需求 (理想與價值、…) 尊敬需求 (信任、榮譽、成就感、…) 社會需求 (愛、關懷、…) 安全需求 (工作安全、保障、…) 生理需求 (薪資、福利、… ) • 低層需求的滿足後,會促使人追求更高層次的需求 • 這是管理者必須瞭解重視的組織行為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