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58

生态环境保护与人类健康

生态环境保护与人类健康. 丁振华 博士、教授  厦门大学生命学院,厦门 361005. 报告内容. 生态环境保护与人类社会发展的矛盾 环境污染带来的公共健康问题 人们对生态环境认识的转变 人类与自然(生态环境)的和谐相处. 一、 生态环境保护与人类社会发展的矛盾. 二战以后因为人口的急剧增加,加剧了人类社会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之间的矛盾,具体表现在: 对土地资源的压力 对生物资源的压力 对水资源的压力 对气候资源的压力 对矿产资源的压力. 对土地资源的压力. 对生物资源的压力. 森林 草场. 对水资源的压力. 对气候资源的压力. 大气环境的恶化

enoch
Download Presentation

生态环境保护与人类健康

An Image/Link below is provided (as is) to download presentation Download Policy: Content on the Website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and may not be sold / licensed / shared on other websites without getting consent from its author. Content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only. Download presentation by click this link. While downloading, if for some reason you are not able to download a presentation, the publisher may have deleted the file from their server. During download, if you can't get a presentation, the file might be deleted by the publisher.

E N D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生态环境保护与人类健康 丁振华 博士、教授  厦门大学生命学院,厦门361005

  2. 报告内容 • 生态环境保护与人类社会发展的矛盾 • 环境污染带来的公共健康问题 • 人们对生态环境认识的转变 • 人类与自然(生态环境)的和谐相处

  3. 一、生态环境保护与人类社会发展的矛盾 二战以后因为人口的急剧增加,加剧了人类社会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之间的矛盾,具体表现在: • 对土地资源的压力 • 对生物资源的压力 • 对水资源的压力 • 对气候资源的压力 • 对矿产资源的压力

  4. 对土地资源的压力

  5. 对生物资源的压力 • 森林 • 草场

  6. 对水资源的压力

  7. 对气候资源的压力 • 大气环境的恶化 • 全球变化 • 温室效应与气候变暖、臭氧层空洞、酸雨和降水分布的变化、沙尘暴等灾害性气候日益严重

  8. 对矿产资源的压力 • 资源耗竭 • 环境影响

  9. 生态环境变化(一) • 平流层臭氧耗损、温室效应导致气候变暖、酸雨危害遍及四方、水资源日益紧张、生物多样性遭受破坏、机动车尾气污染加剧、采取措施保护环境。

  10. 生态环境变化(二) • 全球性环境变化:气温升高、臭氧减少、 酸雨、环境激素 • 局域性环境变化:水、土、气、光、声 放射性污染

  11. 二、生态环境破坏对人类健康的影响 • 气候变暖-气候格局变化 • 全球环境污染-地球化学状况改变 人类健康 • 生物性疾病 • 非生物性疾病

  12. 与气候变暖有关的疾病 • 洪涝灾害频繁、天气快速波动--传染病浮现、重生和蔓延。 • 水媒传染病:西尼罗河病毒、霍乱副霍乱。 • 虫媒传染病:登革热、伤寒、黄热病、疟疾、血吸虫病和脑炎等 • 其它传染病:鼠疫

  13. 与臭氧减少有关的疾病 • 紫外辐射增加,皮肤癌、白内障和免疫系统疾病发病率的增加。

  14. 酸雨(雾)有关的疾病 • 呼吸道疾病

  15. 与生态环境有关的几种典型疾病 • 地方病:地甲病、地氟病、克山病、地砷病、大骨节病。 • 肿瘤:食管癌、鼻炎癌、肝癌

  16. 与全球性污染有关的健康问题 • 主要病变:急性中毒、慢性中毒、致癌、致畸、致突变性 • 主要危害:汞、铅中毒,氡,环境激素,环境自由基

  17. 主要环境污染类型 • 大气污染 • 水污染 • 土壤污染 • 物理环境污染

  18. 几种典型的大气污染物 • 煤烟型污染: SO2、NOx、CO和颗粒物 • 交通型污染: CO、 NOx和碳氢化合物 • 酸沉降污染: SOx、NOx

  19. 水污染的主要来源 水污染的主要来源:自然污染和人为污染 点源污染:1)工业污水:污染量大、成分复杂、感觉不佳和水质水量多变;2)生活污水 面源污染:1)农业面源污染:N、P和农药;2)城市径流

  20. 主要的水污染物 主要的水环境污染物:1) 悬浮物; 2) 耗氧有机物; 3) 植物营养物、湖泊富营养化; 4) 重金属:含量微、与有机物结合、不能降解但可通过食物链富集、与形态有关。5) 难降解有机物如PCB、PAH等;6)石油类;7)酸碱; 8)病原体;9)热污染; 10) 放射性污染

  21. 土壤污染 污染的特点 • 隐蔽性或潜伏性:滞后 • 不可逆性和持久性:POPs,PCBs,PAHs,PCDDs • 危害的严重性 污染源:天然源和人为源

  22. 土壤污染物类型 • 有机物类:有机农药、酚类、氰化物、石油、PAH、洗涤剂、有害生物、病菌。 • 无机物类:重金属、放射性核素、有害氧化物、酸、碱、盐、F。 Hg、As、Cd、Pb、Cr。

  23. 物理环境 • 声学环境 • 电磁辐射 • 放射性污染 • 光污染 • 热污染

  24. 噪声 1.噪声特性:1)感觉性;2)分散性和广泛性;3)无后效性 2.噪声危害:1)人体生理:耳聋,内分泌系统,消化系统和神经系统疾病。对儿童影响更甚;2)人体心理:烦躁、激动、疲劳,甚至失去理智;3)孕妇和胎儿诸多不良反应;4)生产活动:烦躁、疲劳、迟钝,效率下降事故增加

  25. 电磁辐射 一、来源:天然源和人为源。人为源包括:1)脉冲放电;2)高频交变电磁场;3)射频电磁辐射 二、危害: 1)人体-穿透性:热效应和非热效应;2)机械设备-直接破坏:飞行事故、航海安全、其它影响;3)安全:高场强条件下引燃引爆

  26. 放射性污染的危害 损害免疫功能、皮肤、骨骼及内脏器官

  27. 室内氡污染及防治 一、来源: 天然铀的放射性衰变。造成室内氡浓度高的主要原因为:(1)采用了含高水平天然放射性的建筑材料。(2)土壤中含有高水平的天然放射性核素。(3)所用的水中氡浓度高。 二、危害: 氡本身也会发生衰变,产生具有放射性的衰变产物(氡子体)。氡子体可沉积在支气管区和肺区,所发出的α射线能损坏那里的组织,并导致肺癌。白血病

  28. 室内氡污染及防治

More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