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20

技術分析講義 主講 : 許瑞立 現任 : 安泰證券股份有限公司 總經理 & 董事 中華民國期貨公會 常務理事

技術分析講義 主講 : 許瑞立 現任 : 安泰證券股份有限公司 總經理 & 董事 中華民國期貨公會 常務理事  中華民國券商公會在職訓練  講師  中華民國期貨公會在職訓練  講師   財團法人證基會在職訓練  講師. 技術分析基本觀念. 技術分析的最大功用,在尋求趨勢並判斷股價所處高低位置,而非判斷股價合理與否。 技術分析的投資方法反應一項觀念:價格將呈現趨勢 , 趨勢取決於投資人根據基本面 ( 經濟 ) 、資金面 ( 貨幣 ) 、政治面、心理面、籌碼面等因素而調整的態度。. 技術分析基本觀念.

emory
Download Presentation

技術分析講義 主講 : 許瑞立 現任 : 安泰證券股份有限公司 總經理 & 董事 中華民國期貨公會 常務理事

An Image/Link below is provided (as is) to download presentation Download Policy: Content on the Website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and may not be sold / licensed / shared on other websites without getting consent from its author. Content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only. Download presentation by click this link. While downloading, if for some reason you are not able to download a presentation, the publisher may have deleted the file from their server. During download, if you can't get a presentation, the file might be deleted by the publisher.

E N D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技術分析講義 • 主講:許瑞立 現任:安泰證券股份有限公司 總經理 & 董事 中華民國期貨公會 常務理事  中華民國券商公會在職訓練  講師  中華民國期貨公會在職訓練  講師   財團法人證基會在職訓練  講師

  2. 技術分析基本觀念 • 技術分析的最大功用,在尋求趨勢並判斷股價所處高低位置,而非判斷股價合理與否。 • 技術分析的投資方法反應一項觀念:價格將呈現趨勢,趨勢取決於投資人根據基本面(經濟)、資金面(貨幣)、政治面、心理面、籌碼面等因素而調整的態度。

  3. 技術分析基本觀念 • 技術分析建立在一個基本假設:人類會重複犯錯。 • 股票價格所反映的,決不是她們本身的價值,而是人們認為為他們所具有的價值。 • 趨勢的判定:價格、成交量、時間、廣度。

  4. 技術分析 • 趨勢多空方向判斷 • 缺口特殊型態斷多空 • 型態掌握多空轉折點 • 指標短線進出法寶

  5. 趨 勢 理 論(順勢操作大富大貴,逆勢操作斷手斷腳) • 主趨勢:股價長線的發展趨勢 • 修正趨勢:漲多拉回與跌深反彈 • 小趨勢:不是趨勢的波動 • 波浪理論:五波升三波降的基本節奏

  6. 主要趨勢(the major trends)意義 • 主要趨勢又稱初級趨勢(the primary trends),是反應股價的長期性上升或下降的走勢。這裏的長期通常是指 一年以上的股價趨勢。股價的主要趨勢是最重要的股價走勢,其他的趨勢均以主趨勢為中心作擺動 。

  7. 主要趨勢(the major trends)應用 • 每一波漲勢的高點均高過前波高點時則多頭或上升的趨勢形成。而當跌勢的低點愈來愈低時且中間夾著的 反彈也愈來愈低是,主要趨勢便是處於空頭或下降的狀態。趨勢觀察自 1991年至2000年台灣股票市場的大盤指數走勢,台股指數大約經歷了四次的循環─四個主要 上升趨勢以及四個主要下降趨勢(第四個下降趨勢未走完)而每一次的循環時間大約在2~3年左右的水準。價格亦夾雜著上下的波動走勢,包含了數個次級趨勢及無數個小型趨勢。

  8. 主要趨勢(the major trends)

  9. 波浪理論(the wave principle) • 波浪理論(the wave principle)波浪理論由 Nalph Nelson Eilliott在1938年所提出,將市場上的價格趨勢型態,歸納出幾個不斷反覆出 現的型態,波浪理論就是研究價格趨勢型態種類的最完整研究。Eilliott歸納整個市場的價格波動型態,發現不論趨勢的層級大小,遵循著一種五波上升三波下降的基本節奏,五波的上升趨勢分為三個推動波(impulse wave)及二個修正波(corrective wave),三個推動波分別為第1、3及5波而修正波則為第2及第4波;在三波下降趨勢波則分為、b、c三波。這上升及下降的八波形成一個八個波動的完整週期且這樣的週期將不斷的反 覆持續且這八個波動的完整週期的現象普遍存在於各種時間刻度,而形成各種大小的波浪,每一個波都可包 含了更小規模的波動,並且每一個波也都為另一個更大刻度的波所包含。

  10. 波浪理論(the wave principle)

  11. 波浪理論(the wave principle ) • 第三波通常是推動波中最長的一波(即主升段)。即使不是,也絕不會是推動波中最短的一波。 交替出現原則--上升波中簡單型與橫向整理交替出現、修正波中平台整理與三角型態或鋸齒 型態交替出現--簡單型與複雜型交替出現。

  12. 缺口 • 突破缺口:一大段行情的訊號彈 • 逃逸缺口:行情快結束前的激情 • 竭盡缺口:趨勢結束的確認信號

  13. 突破缺口(breakout gaps)意義 • 一段沒有交易的價格區間,因市場環境因素,有些與市場的供需強弱度有關。後者具有重要的意涵,將缺口分為普通缺口 、突破缺口、逃逸缺口及竭盡缺口四大類,普通缺口突破缺口與價格型態有關而逃逸缺口及竭盡缺口與價格趨勢的長短有關,突破缺口為走勢的起點,逃逸缺口顯示趨勢的持續性,竭盡缺口代表趨勢的停頓或結束。

  14. 突破缺口(breakout gaps)形成 • 通常發生在一段價格整理區後,當價格在交易密集區完成整理並發生突破時,以缺口型態顯現出來便是突破缺口。突破缺口發生的原因主要是在一段長時間的價格整理時,頸線附近的價位在整理期間不斷的出現賣壓,多頭力道前仆後繼的持續將賣壓消化,頸線附近的賣壓被消化完畢 ,價格便在需求力道推進,向上跳空形成缺口。價格以跳空的方式突破頸線稱為突破缺口,突破缺口具有十分重要的價格訊號。突破缺口使得價格正式突破頸線,如突破伴隨著大量,可確認這個突破是一個有效的破突為強烈的買進訊號。突破缺口是價格將展開一段趨勢的訊號,伴隨著大量的突破缺口,通常不會在短時間內被填補,因為帶量的跳空突破,強度已較一般帶量突破表現出更為強烈的訊息,不太可能發生缺口被填補的。

  15. 突破缺口(breakout gaps)

  16. 突破缺口(breakout gaps)應用原則 • 在一段整理區後發生爆量的向上跳空突破時,表示趨勢明顯向上為強烈買進訊號。頭肩的價格排列亦經常以突破缺口的方式來突破頸線,判斷是否是有效突破,成交量仍是一個重要的條件。

  17. 逃逸缺口(runaway gaps)意義 • 又稱連續缺口(continuous gaps)或衡量缺口(measuring gaps)。發生頻率較低具重要的技 術指標意涵。逃逸缺口的發生,主要發生在價格趨勢出現筆直的走勢情況,快速的漲勢或跌勢之中出現。趨勢初 期由承接期發動後,將呈現加速發展現象且伴隨著大的成交量,激情的追逐常會發生寬大的缺 口,代表著巨量換手成功。缺口的出現也確保主升段的持續走勢,第 一個逃逸缺口透露出市場對後勢的看法,認為還會持續既有的趨勢且幅度會相當,才足以吸引一批換手量。當第一個逃逸缺口出現時,可衡量出整個趨勢的長度,缺口代表著趨勢只進行一半的意涵。一段上升或下降的走勢,逃逸缺口可能出現二、三個,這代表著市場的激情可能使行情延伸更大,趨勢中點的衡量 可用第一個及第二個缺口的中點來當作趨勢走勢的中點。

  18. 逃逸缺口(runaway gaps)

  19. 逃逸缺口(runaway gaps)應用原則 • 逃逸缺口需配合大量成交量,代表換手成功意涵。此時可作為趨勢只走一半的訊號。如發生二個以上的逃逸缺口,可以用第一個及第二個缺口的中點作為趨勢的中點。逃逸缺口不易被填補,因為它多是發生在走勢順暢的時候。所以當一個缺口在幾天內便被填補,則應懷疑其為竭盡 缺口而非逃逸缺口。

  20. 逃逸缺口(runaway gaps) • 缺點:一般人很容易將竭盡缺口誤認為逃逸缺口,而誤判行情。 • 補救措施 通常在行情快速發展中,第一個缺口必定是逃逸缺口。就保守情況而言,除非有特別的理由,否則不要對第二個以 後的缺口抱太樂觀的期待,因為它們很可能是竭盡缺口。

  21. 竭盡缺口(exhaustion gaps) 意義 • 一個走勢的末端,趨勢力道衰竭的象徵,跳空缺口是市場力道的展現,尤其帶量的跳空缺口,缺口發生後如無後繼力,走勢為之停頓時,顯示缺口是市場的最後一道力量,市場無動能再維持原有的趨勢。將市場動能全部耗盡的缺口,顯示出來的意涵便暗示市場的力道將出現竭盡態勢,進入整理或反轉的可能性大增。竭盡缺口如同逃逸缺口,發生在快速的漲勢或跌勢。竭盡缺口是由盛而衰的表徵,當在快速的漲勢或跌勢,須去分辨竭盡缺口或是逃逸缺口。快速走勢的第一個缺口一定是逃逸缺 口,以逃逸缺口的發生位置當作走勢的中點,來計算整個趨勢的長度,從而便可判斷該處所發生的缺口是不是竭盡缺口。當天爆出不尋常的巨量 (相較於先前的價格走勢)且寬度更寬大時,很可能是竭盡缺口,竭盡缺口通常很快便會被填補。填補的意涵即為趨勢中斷之意。至 於後續的發展可能是整理型態,也可能是反轉型態。

  22. 竭盡缺口(exhaustion gaps)

  23. 竭盡缺口應用原則 • 竭盡缺口不代表反轉訊號,竭盡缺口的發生,代表原來的走勢將被中止。這時候應該暫時出場觀望,因後續有反轉的可能。缺口被填補,代表這缺口是竭盡缺口的確認。

  24. 型 態 學反轉型態,掌握多空轉折點 • 頭肩型態:大波段行情結束的警鐘 • W底&M頭:雙峰或雙底的反轉 • 圓型:大碗公理論 • 菱型:最難辨識的行情休止符 • 島型反轉:一百八十度緊急迴轉

  25. 頭肩型態

  26. 頭肩型態 • 頭肩排列是常見的反轉型態。排列可分為頭肩頂及頭肩底,前者發生在行情的高峰時期(如圖a),後者則形成於行情的底部(如圖b)。很清楚的知道它的形成原因,以頭肩頂為例,一波強勢上漲,因獲利了結賣壓而使得漲勢暫歇,獲利了結將顯現出成交量放大的情況且價格作小幅度的拉回。便構成了「左肩」,還看不出來將形成頭肩頂。

  27. 頭肩頂 跌破頸線作賣

  28. 頭肩型態 • 拉回之後行情再度延續原來的上漲趨勢,股價再創新高並配合大成交量(通常與左肩的成交量相當)。又再於另一波的獲利了結而拉回,回檔的價位會低於左肩的峰位,形成了「頭部」。左肩的峰位伴隨著大成交量,當這波回檔跌破左肩峰位,持股信心已受影響。拉回整理後行情雖再延續既 有趨勢上漲,第三波的漲勢便不如之前的強,不僅價格峰位低於頭部峰位且成交量亦明顯縮小。顯然經過二次的獲利了結拉回後的上攻,市場欲介入的投資人已大幅減少,多頭勢力退卻,顯示一般人對後勢的看法已發生了變化 ,使得行情反轉的可能性大為提高。這是「右肩」而當行情跌破頸線時,持股信心瓦解的開始,套牢賣壓 紛紛出籠,配合著爆量,行情開始反轉。

  29. 頭肩型態 • 二個折返點所連結而成的線稱為頸線,頸線為重要趨勢線。在上升趨勢中,一旦價格跌破頸線,或在下降趨勢中 ,價格突破頸線,則為趨勢反轉訊號。頭肩頂(底)為技術分析上十分明顯且可靠的訊號。

  30. 頭肩型態 • 須注意成交量的變化情況。在左肩及頭部時須配合大的成交量。大的成交量為一個相對的概念,是與前一個上漲波相比較,成交量具明顯的變化。頭肩底的一個重要特徵為右肩的成交量將明顯縮小。這是判斷頭肩底的重要依據。頭肩底完成且價格穿越頸線,配合成交量爆量,則稱為訊號被確認,趨勢開始反轉。頸線被突破則目標漲(跌)幅將是頭部與頸線之間的距離。

  31. 頭肩型態 • 缺點  在少數的次數中,會發生價格跌破頸線後立刻回升,沒有發生趨勢反轉。補救措施  以跌破頸線的3%後作為真正的趨勢反轉訊號,其他則視為假跌破。

  32. W底&M頭 • 雙重頂常被稱為M頭,雙重底則常被稱為W底,雙重頂底發生在大波段的價格走勢之後則代表趨勢發生反轉。當價格自第二個波峰下拉後低於二峰間的谷底時則M頭完成。其後將發生一 波下跌走勢,幅度則約和頭與頸線間的距離相當。

  33. W底&M頭 • 雙重頂指價格上漲到某一程度出現較大成長量,隨之呈現小量拉回,接著價格再上漲到幾乎與第一個波峰相同的高度,量亦放大卻小於第一個波峰的量。量縮是一個弱勢格局,價格再度拉回跌破頸線則雙重頂完成,趨勢反轉發生。二個波峰出現是一個雙重頂。許多雙波峰的出現其實是一個整理型態而已,價格持續往原趨勢前進而非反轉。第一個波峰帶著大量後拉回是正常現象,價格上漲遇到獲利賣壓而拉回是合理的。如趨勢維持則拉回的幅度不應太大,不應超過20%,否則是一種弱勢格局的訊號,真正的雙重頂的二個高峰出現的時間可能在數週至數月之久,時間過近的雙峰只是整理。在第 二個波峰拉回後若跌破原來支撐線則顯示在心理壓力因素下,後續的賣壓將湧現,引發另一波價格的下跌。

  34. W底&M頭

  35. W底&M頭 • 應用原則:雙重頂的二個波峰的高度相近,發生時間間隔數週至數月。當價格跌破頸線時,顯示將發生一波下跌走 勢。雙重底性質與雙重頂類似,上下相反而已。雙重底的二個谷底是市場對價格底限的測試,經過二次測試 不破顯示測試成功,代表市場認為的低點。測試成功不代表價格便會反轉,價格須在頸線帶量突破,則趨 勢的反轉型態才告確立。當第二個峰無法有效突破第一個峰時,為弱勢格局走勢。 偶爾會出現三重底(頂),其特徵為第三個波峰(底)的高度與先前接近,成交量更少。這型態罕見。

  36. 圓形頂(底)rounded tops/bottoms • 圓形頂 (底)稱碟形 (saucers)或碗形 (bowls), 是一種可靠的反轉型態並不常見。圓形頂(底)的價格排列在外緣呈現平滑的圓弧形態且沒有突出的相對高點或低點。圓形頂(底)形成時間約數週至 數月之久。圓形頂(底)形成時,價格趨勢將反轉。圓形頂 (底) 可視為頭肩頂 (底) 的複雜形態。是多空勢力明顯逐步轉移的形態,頭肩頂(底)則是數波多空強烈交戰的結果。

  37. 圓形頂(底)rounded tops/bottoms • 應用原則:圓形底的成交量形態與價格形態類似,成交量在跌勢延伸的圓形底初期量稍大,多方仍怯弱,成交量逐漸縮小並極度萎縮,多方勢力會漸佔優勢,配合成交量逐漸放大而產生一波延伸性的漲勢。價格開始揚升且成交量放大的時點進場,風險不大。 圓形頂的成交量無一定的規則且頭部形成,成交量可能偏高並沒有比較可靠的衡量方法。

  38. 圓形頂(底)rounded tops/bottoms

More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