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 likes | 265 Views
影响中国煤炭供应的因素及产量预测. 中国煤炭运销协会信息中心副主任 郝向斌 2008 年 7 月 17 日. 主要内容. 一、关于煤矿生产能力的系列概念 二、煤矿生产特征 三、煤炭运输特征 四、国内煤炭供应总体特征 五、煤炭进出口因素 六、 2008 年 1 - 5 月煤炭供应运行特征 七、 2009 年以后煤炭供应能力预测. 一、关于煤矿生产能力的系列概念 (1).
E N D
影响中国煤炭供应的因素及产量预测 中国煤炭运销协会信息中心副主任 郝向斌 2008年7月17日
主要内容 一、关于煤矿生产能力的系列概念 二、煤矿生产特征 三、煤炭运输特征 四、国内煤炭供应总体特征 五、煤炭进出口因素 六、 2008年1-5月煤炭供应运行特征 七、 2009年以后煤炭供应能力预测
一、关于煤矿生产能力的系列概念(1) • 年末能力和年度能力。年末能力是在年末这一时点的生产能力,计量单位是“万吨/年”;年度能力是指在一年内所可达到的产量,计量单位是“万吨”或“亿吨”。与实际发生或需要达到的煤炭产量进行比较,应该用年度能力而非年末能力,这是因为产量是个期间概念,而年末生产能力只反映在年末这一时点的水平,不反映整个年度的总体水平。如果某年新投产矿井很多,那么在后半年投产的矿井,在本年度内的煤炭产量往往远远达不到年末能力所确定的产量。 • 认可产能和实有产能:认可产能是指合法煤矿且政策许可生产的煤矿生产能力,包括新投产煤矿及投产后未曾扩能的设计能力、经扩能后正常生产煤矿的核定能力以及改扩建煤矿、技术改造煤矿的基础能力 ,不包括资源整合煤矿的基础能力。实有产能是指实际存在并可发挥效用的产能,首先包括认可产能,另外还包括非法煤矿能力、资源整合煤矿的基础能力、新建矿井或改扩建矿井“报小建大”的瞒报能力或其它大于核定能力的生产能力等。
一、关于煤矿生产能力的系列概念(2) • 无效产能和有效产能。无效产能是年度生产能力(认可)中的一部分,是指因运输制约、安全整治、季节性产需失衡或其它原因而不能正常发挥的产能。具体包括五部分:一是煤炭净调出省(区、市)因受运输瓶颈制约而不能发挥的能力;二是销售半径较小、相对封闭的省(区、市)因季节性的煤炭产需失衡而不能发挥的生产能力,主要是指南方地区在雨季会有水电对燃煤发电的替代,致使部分煤矿开工不足;三是在停产处理重大、特大矿难事故期间不能发挥的生产能力;四是由于安全形势恶化,受政策强制,因停产整顿而不能发挥的生产能力;五是由于其它阶段性原因而不能发挥的生产能力。有效产能是认可产能扣除无效产能之后的那部分产能,是认可产能的一部分。 • 违规产量和可发挥能力。违规产量是实际产量大于有效产能的那部分产量,可发挥能力是指有效生产能力与通常情况下可能达到的违规产量之和。
二、煤矿生产特征之二:地方煤矿产量占比下降,但依然偏高二、煤矿生产特征之二:地方煤矿产量占比下降,但依然偏高
二、煤矿生产特征之二:煤炭生产集中在西部、北部地区,所占比例不断升高二、煤矿生产特征之二:煤炭生产集中在西部、北部地区,所占比例不断升高
二、煤矿生产特征之三:小煤矿数量占绝对多数二、煤矿生产特征之三:小煤矿数量占绝对多数
二、煤矿生产特征之五:实有产能过剩,有效产能不足二、煤矿生产特征之五:实有产能过剩,有效产能不足
三、煤炭运输特征之二:跨省区铁路运力较快增加,但铁路运输对煤炭供应的瓶颈制约并未改观,2008年制约加剧三、煤炭运输特征之二:跨省区铁路运力较快增加,但铁路运输对煤炭供应的瓶颈制约并未改观,2008年制约加剧 • 运力增幅较大,但瓶颈制约并未改观。大秦、神朔黄、侯月等跨省区运煤干线,在2005年共增加运力11000余万吨,2006年增加7000万吨,2007年8500万吨左右,2008年只增加6000万吨左右,四年间共增加3.25亿吨,增幅较大,但瓶颈制约并未改观。 • 运力增幅是决定煤炭供需形势的关键因素。2005年增幅很大,当年煤炭市场一度面临过剩压力;2006年增幅偏小,当年供应总体偏紧;2007年增幅适中,但炼焦煤外运能力增加很小,当年动力煤市场呈现为典型的供求平衡状态,炼焦煤供应偏紧;2008年增幅最小,且铁路直达地区运输能力没有增加,加之公路治超力度较大,以致煤炭供应全面偏紧,尤其是铁路直达地区(华中地区)和对公路依赖程度较大的地区(京津唐、河北、河南等地区)的煤炭供应相对比较紧张。
四、国内煤炭供应总体特征:两大结构性问题、两大基本格局、两大调节机制四、国内煤炭供应总体特征:两大结构性问题、两大基本格局、两大调节机制 • 两大结构性问题:一是不具备起码安全条件的小煤矿占有很高比例,煤炭供应建立在大量违规生产的基础上,以致矿难频发。二是大量本该经由铁路运输的煤炭不得不采用汽车运输方式,且多有违规超载现象。 • 两大基本格局:一是实有总产能过剩,但具备安全保障的产能不足;二是存在大量违规生产和违规运输,煤炭供应基础极不牢靠。 • 两大调节机制:铁路运力增加幅度和煤矿安全整治力度。
六、2008年1-5月煤炭供应运行特征之一:安全整治力度加大,产量增幅回落六、2008年1-5月煤炭供应运行特征之一:安全整治力度加大,产量增幅回落 • 安全整治力度较大。2007年底临汾12.5特大矿难的严肃处理,产生了强烈的震撼效果和威慑效应,适逢“奥运”盛事,煤矿安全整治力度较大,一直处于隐蔽状态的违规产量明显减少,山西、安徽、河南等煤炭主产区缺煤停机情况比较严重。 • 产量增幅明显回落。统计局数据,规模以上企业原煤产量10.13亿吨,增长15.9%;安监总局数据,全国原煤产量9.92亿吨,增长10.7%;两个口径数据相差较大。据煤炭运销协会信息中心综合测算,1-5月全国原煤产量在11.11亿吨左右,增长5.6%左右,增幅同比回落4.8个百分点。
六、2008年1-5月煤炭供应运行特征之二:净进口减少,沿海运量增幅升高六、2008年1-5月煤炭供应运行特征之二:净进口减少,沿海运量增幅升高 • 煤炭进出口因素使沿海地区煤炭供应量同比减少。1-5月,煤炭进口1880万吨,下降18.1%;出口1850万吨,下降4.1%;净进口30万吨,同比减少336万吨。 • 沿海运量增幅升高,一定程度上缓解了进出口因素所致的沿海地区煤炭供应紧张。1-5月国家铁路煤炭运量5.64亿吨,增长13.4%、增加6654万吨,增幅同比上升3.3个百分点(1-4月全国铁路运量5.9亿吨,同比增长14%)。全国主要港口完成煤炭发运量2.2亿吨,增长18.4%、增加3428万吨,增幅同比上升2.2个百分点。
七、2009年以后煤炭供应能力预测之一:自2009年开始铁路外运煤能力大幅增加七、2009年以后煤炭供应能力预测之一:自2009年开始铁路外运煤能力大幅增加 • 铁路建设长期滞后,近几年来煤炭运力增加主要靠对现有铁路进行技术改造,自2005年开始的新一轮铁路建设高潮,至2009年进入新建铁路投产运营的高潮期,2009年,除大秦线再增加5000万吨运力外,石太客运专线、郑州至西安客运专线将相继通车,神朔黄线也将有一定增量。2010年增量更大,石太线、侯月线、西康线等线路都有增加。预计2009年和2010年两年运输“三西”煤炭的铁路动力合计增加3亿吨以上。
七、2009年以后煤炭供应能力预测之二:2009年仍有部分资源整合煤矿不能竣工,可发挥煤矿生产能力于2010年增幅加大七、2009年以后煤炭供应能力预测之二:2009年仍有部分资源整合煤矿不能竣工,可发挥煤矿生产能力于2010年增幅加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