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70 likes | 721 Views
病例讨论. 尸检号 A 5824. 临床病历摘要. 贺 XX ,男, 20 ,河北,大学生, 2003 年 4 月 11 日发病, 4 月 28 日河北某县医院确诊, 5 月 17 日收入北京市某大医院, 6 月 13 日死亡。.
E N D
病例讨论 尸检号 A 5824
临床病历摘要 贺XX,男,20,河北,大学生,2003年4月11日发病,4月28日河北某县医院确诊,5月17日收入北京市某大医院,6月13日死亡。
病史:市某医院急诊科首诊,胸片检查为“肺炎”,给予对症治疗。4月17日回宽城县检查,诊断肺炎入院。4月22日胸片示双肺下野片絮状阴影;4月28日县医院确诊为传染性非典性肺炎,给予抗病毒、激素、抗菌素治疗,症状不见好转,5月9日出现嗜睡,定向力差等神经症状,5月13日逐渐意识模糊,并发展为昏迷。5月17日转入市某大医院治疗。病史:市某医院急诊科首诊,胸片检查为“肺炎”,给予对症治疗。4月17日回宽城县检查,诊断肺炎入院。4月22日胸片示双肺下野片絮状阴影;4月28日县医院确诊为传染性非典性肺炎,给予抗病毒、激素、抗菌素治疗,症状不见好转,5月9日出现嗜睡,定向力差等神经症状,5月13日逐渐意识模糊,并发展为昏迷。5月17日转入市某大医院治疗。 入院诊断:SARS中枢神经系统感染可能性大
诊疗经过: • 当时查体患者处于昏迷状态,神经系统检查无明显定位体征。第二天行腰穿检查,脑脊液清亮透明,压力220~230mmHg,常规、生化基本正常。曾有多次抽搐及高热。 • 5月18日神智不清,体温37.3℃,P130次/分,请专家会诊,不考虑SARS诊断,颅内感染性质待定。整个治疗过程未用激素。 • 5月19日颅CT示,双测脑实质内多发异常低密度区,侧脑室高密度、钙化与出血待鉴别。 • 5月22日体温39.3℃,鼻导管吸氧1.5l/min,血氧饱和度(SPaO2)99%(正常90%~100%),给予罗氏芬、稳可信、甘露醇治疗。 • 5月24日仍处于昏迷状态,抽搐7次,血白细胞计数(WBC)13.53×109/L,N90.7%,L6.7%(正常WBC 4×109~10×109/L,N50% ~70%,L20%~40% ),血红蛋白(HB)3.6g/dl(正常男性HB12~16g/dl ),血清丙酮酸氨基转氨酶(ALT)88U/l(正常ALT 5~25U/l ),血清蛋白总量(TP)4.0g/dl(正常TP 3.5~5.5g/dl ),血清白蛋白(ALB)3.1g/dl(正常3.5~5.5g/dl ),T39.1℃。 • 5月26日心律140次/分,胃引流液500ml,咖啡色,体温38.8℃。次日输红细胞2单位。
5月29日生命体征平稳,行腰穿检查,颅内压力340mmH20(正常70~180mmH20),色浑浊,墨汁染色未见新型引球菌,蛋白(+)(正常:隐性),细胞总数3260/mm3 (正常:0~8/mm3 ),白细胞1960,单核细胞13%,多核细胞87%;生化蛋白140mg/mm3(正常:0.2~0.4mg/mm3),葡萄糖(Glu)34mg/dl(正常45~80mg/dl),Clˉ110mmol/l,血培养: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脑脊液(CSF):粪肠球菌。 • 5月31日仍昏迷,专家会诊:中枢感染存在,主要考虑脑膜脑炎,可能有脑脓肿形成。病原学考虑为细菌、霉菌、结核。给予抗结核药物(HZV)。 • 6月2日血培养回报革兰阳性菌(G)阳性),血小板( PLT)248×109/L(正常PLT100~300×109/L ),停美平,加用氯霉素。继续脱水、降颅乐。 • 6月3日体温40.1℃,胃管血性引流液共150ml+300ml,给予局部去甲肾上腺素冰盐水止血。呼吸55次/分,WBC17.4×109/L,N97.94%,L1.65%,PLT287×109/L,调整治疗HZLS。 • 6月4日体温38℃,仍昏迷,SPaO294.95%,气管切开,行呼吸机辅助呼吸,模式为同步间歇指令通气加压力支持(SIMV+PS),SIMV15次/分,吸入氧分压(Pl O2 )10%,呼气正压(PEEP)4,氧饱和度(SaO2)97%,肺表面活性物质(PS)10。 • 6月6日仍昏迷,Pl O235%,PEEP4,SaO2100%,PS10。体温39.6℃,抗生素-直很强,可能存在颅内水肿。
6月7日双侧气胸和皮下水肿,紧急行双测胸腔闭式引流,SARS抗体及核酸阴性。6月7日双侧气胸和皮下水肿,紧急行双测胸腔闭式引流,SARS抗体及核酸阴性。 • 6月8日突发氧合下降,更换气管插管,胸片示气胸,置胸腔闭式引流,肺复张良好,体温38.6℃,WBC11.5×109/L,N89.2%,L6.6%,PLT88×109/L。 • 6月10日体温39.6℃,吸入氧分压(Pl O2)35%,呼气正压(PEEP) 0,SaO2100%,肺表面物质(PS)10,联系输血。尿量较多,考虑中枢性尿崩症。 • 6月11日处于深昏迷,拔出右侧胸腔引流管,左侧管波动良好,未见气体溢出。 • 6月12日突然出现血氧进行性下降,是气管插管脱出,立即行经喉气管插管。 • 6月13日血压进行性下降,经抢救无效于下午19时死亡。 死亡诊断:SARS颅内感染。
一般情况 • 男性,发育正常,营养良好 • 尸僵存在,可见尸斑 • 皮肤多发出血点,双腹股沟皮肤表面大片瘀斑。 • 口唇粘膜苍白,有糜烂 • 喉结下见正中长3cm的新鲜切口,左乳头上见长1cm 的切口。
体腔检查 • 双侧胸膜腔积液 • 心包腔少许血性积液 • 血性腹水
系统检查 • 心血管系统 • 心脏表面及切面见数十个小脓肿,最大者直径1cm
系统检查 • 呼吸系统 • 喉头明显水肿 • 气管及支气管黏膜苍白粗糙,散在出血糜烂,气管内可见黄绿色浑浊粘稠液体。
双肺肿胀膨隆,暗红色,重量增加(右1210g,左1318g)。上中叶明显实变,下叶表面及切面可见数个直径0.3-0.5cm灰白色区域。双肺肿胀膨隆,暗红色,重量增加(右1210g,左1318g)。上中叶明显实变,下叶表面及切面可见数个直径0.3-0.5cm灰白色区域。
系统检查 • 消化系统 • 食管近喉处散在出血 • 肝重略增加(1763g), 肝门处见一蚕豆大淋巴结,质软
系统检查 • 泌尿生殖系统 • 双肾重量增加(左223g,右191g),右肾皮质切面见一黄豆大黄白色脓肿 • 膀胱粘膜小点灶状出血
系统检查 • 神经系统 • 脑重1624g,蛛网膜下腔血管扩张充盈,可见少量黄白色渗出物。 • 大脑表面饱满,左半球较膨大,左额叶可见直径约1cm黄白色脓肿。左枕叶外下侧6×6cm区域略膨隆,质软,切开后有黄白色脓液流出。 • 轻度左小脑扁桃体疝。
系统检查 • 其他 • 脾重325g。暗红色,质软。
大体检查初步印象 • 肺淤血、水肿,部分实变 • 心、肾及脑多发性脓肿 • 脑淤血水肿及小脑扁桃体疝形成
心血管系统 • 局灶心肌肌浆凝聚 • 心肌纤维间少量淋巴细胞浸润,间质淤血水肿 • 心肌内及外膜可见霉菌菌落,局部组织变性坏死、周围结缔组织增生及异物肉芽肿形成。
局部心肌组织变性坏死,周围结缔组织增生伴异物肉芽肿形成X2局部心肌组织变性坏死,周围结缔组织增生伴异物肉芽肿形成X2
呼吸系统 • 咽粘膜固有层内灶状淋巴细胞聚集,未见生发中心形成。 • 气管粘膜上皮大部分脱落,粘膜下散在淋巴、浆细胞浸润。小气管上皮鳞化。
肺 • 肺泡壁结构基本完好,毛细血管高度扩张,少数淋巴单核细胞浸润 • 肺泡内大量浆液纤维素渗出,部分机化 • 透明膜形成 • 部分肺泡腔内中性粒细胞渗出 • 肺泡内出血 • 小血管内微血栓形成 • 胸膜增厚,伴中性粒细胞及淋巴单核细胞浸润
CD68 SMA CK CK/CD68/SMA(f7-9)
消化系统 • 舌粘膜局灶糜烂伴溃疡形成 • 胃肠粘膜脱落,固有膜散在淋巴、浆细胞浸润 • 肝脏自溶明显。肝细胞弥漫水肿、脂肪变性,以小叶中心为重。中央区肝板断裂和点灶状坏死。
泌尿生殖系统 • 肾实质内栓塞性脓肿形成,其中可见霉菌菌丝 • 偶见纤维化的肾小球 • 近曲小管明显自溶,远曲小管内偶见蛋白管型 • 睾丸萎缩
淋巴造血系统 • 脾脏 • 高度淤血,自溶明显 • 小动脉周围残存少量淋巴细胞 • 脓肿形成 • 肺门淋巴结 • 结构尚存,淋巴细胞明显减少,生发中心消失 • 淋巴窦扩张,窦组织细胞增生 • 可见散在及灶状的异型细胞 • 个别淋巴结凝固性坏死
中枢神经系统 • 脑及脊髓多发性真菌性脓肿形成 • 蛛网膜下腔少量中性粒细胞及淋巴细胞浸润,可见真菌。血管内血栓形成 • 枕叶、颞叶等部分区域血管炎及局灶性多核巨细胞反应 • 脑淤血水肿 • 脊髓灶状出血及软化,前角脱髓鞘,神经细胞变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