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0 likes | 275 Views
坡度、坡向和磷石膏對逕流量和沖蝕量的影響. 報告學生:林明毅 指導教授:林俐玲. 前言. 少雨地區的土壤,具有脆弱的結構和較高的鈉含量。 Agassi et al.(1981) 提出密封作用是由下列兩種機制所造成: 1. 雨滴撞擊力所造成的物理崩解。 2. 水中離子含量和鈉交換率 (ESP) 所造成的化學崩解。. 前言. Sharon (1980) 提到雨滴的入射角度跟對地表打擊的強度有關。 本試驗目的為: 1. 研究坡度和方向 ( 迎風、背風 ) 對降雨量、逕流量和沖蝕量的影響。 2. 研究施用磷石膏在不同的坡度和方向,對逕流量和沖蝕量的影響程度。. 材料與方法.
E N D
坡度、坡向和磷石膏對逕流量和沖蝕量的影響 報告學生:林明毅 指導教授:林俐玲
前言 • 少雨地區的土壤,具有脆弱的結構和較高的鈉含量。 • Agassi et al.(1981)提出密封作用是由下列兩種機制所造成: 1.雨滴撞擊力所造成的物理崩解。 2.水中離子含量和鈉交換率(ESP)所造成的化學崩解。
前言 • Sharon (1980)提到雨滴的入射角度跟對地表打擊的強度有關。 • 本試驗目的為: 1.研究坡度和方向(迎風、背風)對降雨量、逕流量和沖蝕量的影響。 2.研究施用磷石膏在不同的坡度和方向,對逕流量和沖蝕量的影響程度。
材料與方法 CaCO3含量為13.4% 平均年雨量為265mm 實驗面積為1.5平方公尺 超過50%降雨來自方位角240°25°方向
材料與方法 實驗區域分兩地點: • 一.天然的wadi wall。此處坡面大多面向西南(迎風),坡度為12%、31.5%和65%。 • 二.利用在wadi wall取得的土壤在相距兩公里的路塹坡上做出五公分厚的土層坡面,坡度為8.7%、57.7%和100%。 兩區域另外放入5Mg ha-1的磷石膏當作實驗組,並在降雨過後收集逕流來測量土壤流失量。
材料與方法 • 雨量是利用一垂直坡面、開口6.4㎝2的蒐集器來量測。 • 當逕流產生,連同懸浮固體會一起流入下方的三角形漏斗,以求得逕流量和土壤流失量。
結果與討論 有效降雨(mm) 坡度(%)
結果與討論 • 對迎風面來說,因為表面封閉和沖蝕的互相作用,使坡度對逕流的影響不大。 • 磷石膏對逕流的影響是顯著的-降低至原本的1/4。 (因磷石膏減少了土壤黏粒的分散,所以逕流減少) 逕流量與有效雨量比(%) 迎風面 坡度(%)
結果與討論 迎風面坡度100%的雨量、逕流及土流失量
結果與討論 背風陡坡的逕流量低 ,顯示封閉作用在背風面較不明顯。因封閉作用主要成因為雨滴對土壤的衝擊分散力。 逕流量與有效雨量比(%) 背風面 坡度(%) 所以當背風側坡度上升,封閉作用下降, 逕流量下降。
結果與討論 迎風側坡度對土壤 流失有顯著的影響。 而對地形影響因素的計算(長度 坡度)和Wischmeier and Smith (1978)的結果相似。 土壤流失量(kg m-2) 坡度(%)
結果與討論 有效雨量的減少造成背風側土壤流失量隨著坡度上升而降低。 說明坡向對逕流、沖蝕量的影響在於雨滴的入射角。 土壤流失量(kg m-2) 坡度(%)
結果與討論 • 磷石膏減少沖蝕量在陡坡時效果較好。不僅僅是減少了逕流量,逕流中的含沙量也隨著降低。 • 施用磷石膏後的土壤,存在著高濃度的電解質,減少了紋溝沖蝕的發生。
謝謝指導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