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64

南投縣政擘畫綱要

胼手胝足、山水共榮. 南投縣政擘畫綱要. 一個務實又前瞻的縣政藍圖架構 傳遞給一位圓融親和的領導人. 本綱要由施政領航的角度來檢視如何擘畫檢視新縣政,有效策動縣政府層級所掌握的各項機制,以營造優質的生活環境,滿足住民的各項需求。. 脈絡鋪陳 南投願景 施政藍圖架構 縣政問題檢核 主要施政重心 推動執行方法. 開場白. 南投契機. 新環境產生新動力 新思維創造新機會 新定位帶來新願景. 願景、機會、動力,將成就一切的可能. 南投是台灣的中心.

emile
Download Presentation

南投縣政擘畫綱要

An Image/Link below is provided (as is) to download presentation Download Policy: Content on the Website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and may not be sold / licensed / shared on other websites without getting consent from its author. Content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only. Download presentation by click this link. While downloading, if for some reason you are not able to download a presentation, the publisher may have deleted the file from their server. During download, if you can't get a presentation, the file might be deleted by the publisher.

E N D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胼手胝足、山水共榮 南投縣政擘畫綱要 一個務實又前瞻的縣政藍圖架構 傳遞給一位圓融親和的領導人

  2. 本綱要由施政領航的角度來檢視如何擘畫檢視新縣政,有效策動縣政府層級所掌握的各項機制,以營造優質的生活環境,滿足住民的各項需求。本綱要由施政領航的角度來檢視如何擘畫檢視新縣政,有效策動縣政府層級所掌握的各項機制,以營造優質的生活環境,滿足住民的各項需求。 脈絡鋪陳 南投願景 施政藍圖架構 縣政問題檢核 主要施政重心 推動執行方法 開場白

  3. 南投契機 新環境產生新動力 新思維創造新機會 新定位帶來新願景 願景、機會、動力,將成就一切的可能

  4. 南投是台灣的中心 • 南投縣位台灣中部,為本省之地理中心,其範圍東以中央山脈毗連花蓮縣,西以八卦山脈與彰化、雲林為界,南與玉山山脈與嘉義、高雄縣為界,北以北港溪、大甲溪之分水嶺(白狗大山、八仙山)及烏溪與台中縣為界,東西寬度約72公里、南北長約95公里,全縣總面積約4,106平方公里,佔台灣地區總面積之11.41%,為全省第二大縣份,僅次於花蓮縣。

  5. 山水是南投的形貌 • 玉山主峰與環繞其四周的東峰、西峰、南峰、北峰成十字型排列,為本區地勢最高的一帶。穩重而威嚴的台灣聖山,忝為台灣第一高峰,又是東亞之首岳,不僅是高度上的翹楚,山勢更為峻拔而多姿。 • 濁水溪是台灣的母親,它照護著幾個縣市,為美麗島披掛著無價的首飾,在台灣地理位置上、在經濟價值上、在生物多樣性上、獨具特色令人珍惜 • 與山水之共存共榮 • 駐足大地,放眼時空,地圖上所描繪的宛如一條線,但那條線卻聚集多少人的命脈於一身,與大地的鼓勵同時反映著歷史文化的軌跡,更包括林業、農業還有下游工業與服務業等諸產業的關係。 • 「大地為萬物之母」,唯有在尊重與愛護大地的條件下,大自然才能充分發揮潛能。長久以來,山地遭濫墾與濫伐所導致的森林遞減、國土流失、水源枯竭與水質污染等問題,不僅已危及民眾生命財產安全,也破壞大自然生態系統,對南投的永續發展相當不利。

  6. 然而,南投也是欲振乏力的原鄉 • 在寧靜的空間環境背後,有一種欲振乏力的無奈 。 • 多年以來,縣政似乎深陷在泥沼中,大家雖奮力掙扎,卻進展有限,沈重厚軟的泥濘,使人民耗盡了力氣,又難找到有踏腳的著力點,大家變的焦躁、無奈、猜疑、急功進利、陷入挫折不安的痛若深淵中,而什麼是使前進的腳步遲滯難行的泥沼? 缺乏出路…………………….

  7. 現在,環境開始轉變 • 環境在改變 • 快速而難以預測的經濟變動 • 全球化 • 網路 • 無重量時代 • 變化的結果是一種無助的狀態,我們感到自己生活在缺乏保障的時代(焦躁不安與缺乏安全感) • 社會關係緊張、政治混亂、失業、貧困、 精神壓力 • 社福支出、稅收減少、政府債務、政府無法為人民做更多事,對政府信心的喪失。

  8. 文化創意產業抬頭 • 全球化的產業分工,使得地區優勢重新定位,觀光遊憩將成惟主流產業,提供豐富就業機會,創造價值與財富。 • 通訊與資訊科技,消彌地理上的障礙,重大交通建設,縮短旅行時間,拉近南投與全島各地,甚或是全世界之距離。 • 面對全球化的競爭與挑戰,產業競賽的內容已從過往工業化的大量製造模式,進入腦力與創意競爭的知識經濟時代,各國也體認到文化創意產業的重要性,紛提相關產業政策來面對全球的競爭。 • 從全球化觀點來看,文化產業的經濟表現將是21世紀另一個的主流產業。 • 根據英國2000年的創意產業報告,英國創意產業成長率為5%,為一般產業平均值的兩倍。其生產總值為600億英鎊(約5兆1千8百億台幣),雇用140萬人,約4.3%的就業人口。

  9. 南投有可能成為文化創意的重鎮 • 只要我們能擁有獨特的自然資源、豐富的人文生活並建立自有的特色,提供多元獨特之服務,在現代經濟中,就能夠以文化創意取得一席之地,過去的劣勢,有可能轉變為今日的強勢。 • 剛好,南投的特色就是他條件好、有特色。 • 好山、好水、好人情 • 也剛好,我們就站在這個轉變的時間點上 • 產業結構轉變,使對岸具有消費力,開放對岸觀光,使得龐大需求成真

  10. 南投發展關鍵 • 在價值鏈上找對位置 • 術語上它稱「空間分工脫固定化」(Derigidify spatial divisions)和「加速化的地區風水輪流轉」(Accelerated regionalrecycling)。 • 1990年代,這種經濟地理的改變更趨明顯,而台灣許多地區即逐漸進入被取代掉的預備名單。 • 南投則是少數具備反向發展契機的地區。 • 觀光遊憩、農林生化科技與生活產業是南投經濟價值之核心。 • 寓產業於環境與生活,是未來發展的關鍵。 • 文化創意產業是必走之路。

  11. 我們要如何把握契機 • 透析南投 • 深入分析南投的優劣勢 • 掌握南投發展的關鍵點 • 重塑南投意涵 • 建立共同追求的核心價值 • 塑造共同努力的發展目標 • 標定願景 • 考量內外環境限制 • 研擬具體可行策略 • 描繪未來發展願景

  12. 願景的英文是VISION 功能上的意涵就是「遠見」。 當縣境逐漸具備雛形,或者面臨重大的發展困境時,就應該有人提出一些遠景及藍圖。 縣政發展的靈魂所在,正是這個遠見。 規劃者在了解環境的限制和縣民的需求下看見了全局,看見了機會,看見了潛力,因而也看見了未來。 在這些契機中,一個美好縣政發展圖象出現了,這就是VISION。 具有規範施政方向,凝聚各方共識的功能。 透過願景,規劃施政方案,說服各方共同來努力 願景=核心價值+盼願的未來 前者是對於自我發展的選擇,代表著我們在追求什麼? 後者則是對未來發展的鮮活描述,代表著我們如何達到所期望的情境。 什麼是願景?

  13. 願景中我們強調核心價值 • 一個縣政體系的存在價值,主要是對人、對縣民的終極關懷,縣政的規劃與執行要引導出一種合乎人性需求的生活方式,並反射出人生存的價值和尊嚴。 • 縣政推展固然有各種迫及眉睫的問題要解決,但是我們終究要問: • 我們到底想過什麼樣的生活? • 我們想要一個什麼樣的未來? • 這是一種態度、一種價值觀、一種文化問題。 • 因此描繪願景,擘畫施政之前,我們應先釐清或重建我們的態度、我們的價值觀和我們自己文化色彩。如此,縣政發展才能有清晰的方向和意義。

  14. 長期以經濟作為單一導向的成長歷程,導致生活的物質化與單調化,普遍欠缺自有的風格與特色,也缺乏住民的參與與自覺。長期以經濟作為單一導向的成長歷程,導致生活的物質化與單調化,普遍欠缺自有的風格與特色,也缺乏住民的參與與自覺。 因此所選擇的核心價值,應是對南投的生活、產業、歷史、自然環境有深刻啟發的主張。 價值建構 在縣市的現況與特質以及歷史縱面中,刻畫整體印象,由形塑未來意涵中找尋線索,最後界定出能豐富施政面相,引導出地區風貌和縣民生活的價值主張。 我們要選擇什麼樣的核心價值?

  15. 解構南投特色 曾聽人說:『我的心情很南投』, 若有人說:『我的心情很南投』, 你認為他在說什麼? • 台灣的中心,政經的邊陲 • 地處中心卻位居邊陲,過去有中興新村的刻意經營,卻沒有成就預期的繁榮,但相對的也避免政經怪獸的侵擾。 • 悠閒的田園,靜置的生活 • 產業傳統以農林為主,生活步調較緩,對外界之溝通聯繫相對較少,仍然保有一些神祕色彩。 • 多元的文化,豐富的故事 • 閩、客、原住民、軍公教融於一爐,多元的生活習慣、夢幻的族裔神話以及對抗自然與外來統治的歷史軌跡,編織成吸引人的故事。 • 優美的山水,刻勤的民風 • 氤蘊與雄徫兼具,長久與天地為伴,樂天知命,勤苦好客,是深刻拜訪的好所在。

  16. 面對為來 • 南投人的最佳選擇 • 以兩岸為腹地,積極發展生活遊憩 • 不是走馬看花的觀光遊憩 • 而是深度優質的生活體驗 • 以獨具的地方特色,建立特有競爭力,融入大範圍的生活環境中,擴大客源、創造機會。 • 換言之,塑造優質的生活環境與精緻的文化創意產業,應是南投人共同努力的目標。

  17. 南投願景 • 經由全體縣民的共同努力 • 南投縣將成為充滿活力與吸引力的地區,具有良好的生活品質,是人們選擇生活、學習、工作及參訪的好所在。 • 我們將致力於消弭經濟與社會上的不公平,創造健康、安全、活躍、自信的社群,並以環境與文化創意產業為主軸,強健永續的地方經濟,提供南投人就業機會,並吸引更多優秀的人才來南投定居。

  18. 一般價值 求真 崇尚自然、減少人為的雕飾與破壞。 求善 兼蓄包容、親切體貼,塑造友善的氛圍。 求美 秀外慧中,粧點外表與內在 永續 降低損耗,強調再生循環 特殊價值 服務 以客為尊,使用者需求導向。 誠信 長期著眼、建立形象口碑。 行銷 凸顯特色,營造需求。 創新 強化差異,增加價值。 南投的核心價值

  19. 如何圓夢? • 資源有限,夢想無窮,具體作為,才見真章 • 如何善用環境趨勢有效利用資源,追求共同發展目標,是一位縣政領航人必須具備的重要能力。 • 在各種限制下,施政的具體作為應充分考量 • 地域環境的需求 • 縣政機器的運作 • 生活品質的不足

  20. 我們面對的地域特性 • 山勢切割,內部聯繫不便 • 許多地點只有單一連通管道,穩健可靠的交通體系是重點 • 幅員廣大,居住分散 • 照護不易,醫療、教育有落差 • 天然災害頻仍 • 有效防制颱風、地震、洪水、土石流 • 景觀資源豐富 • 文化觀光產業加強

  21. 財政是運作的關鍵 縣政府的負債餘額已過高,政府預算赤字幾乎成為常態,人事費用已高過歲收,不解決財政問題,其他願景均是空話。 知識與能力是執行的關鍵 縣政與文化創意產業之推度,需要多元知識與能力挹注。 清廉、專業與認真投入的執政團隊是施政成效的基礎。 縣政運作的侷限

  22. 生活發展的落差 • 生活環境是大家立足的基礎,不帶意志形態,決大多數操之於己,因此以縣府的位階,以及對縣民的責任,營造高質感的生活環境,已經代表了一切。 • 但相對於一個優質的生活環境,南投在各方面均有落差。 • 都市與鄉鎮村落發展 • 公共服務 • 治安 • 就業、所得 • 生活水準

  23. 施政上 重建經濟與環境 推動社區的更新再造 支持與新縣政發展定位相關的各種服務 與相鄰縣市、區域間保持緊密的網絡,提供適當機會發展在地認同,持續適應變遷又不會降低優雅與個別之特色 執行上 展現以民為尊、充分溝通的執政魄力,與各級政府、民意代表及一般民眾保持良好互動 開源節流,強化效能,積極爭取資源,並作最佳的分配使用。 施政策略

  24. 如何連結願景目標與施政重點 • 正面面對就業形態與機會的改變 • 善利地域特性,建立良好的生活環境,吸引人口與產業移入。 • 提供廣泛可利用的縣政服務與設施 • 建立土地發展與使用新型態 • 鼓勵永續的運輸方法及減少旅運需求 • 強化南投在文化創意領域所具有的地區吸引力與優勢。 • 保護自然與人文環境並強化平等與多樣性,鼓勵貢獻經濟與維護文化的新發展。

  25. 努力方針 • 針對不足加以改善,追求明顯的提升 • 安居 • 消彌水患、卓越教育、順暢交通、貼心照養 • 富足 • 方便生活、豐富機能、充分就業、涵養文化 • 調和 • 府會和諧、市容更新、族群融洽、治安良好 • 進步 • 建設完善、管養妥適、網絡前瞻、效能彰顯

  26. 都發 建設 排水 公關 教育 市容 網絡 就業 社區 工商 管養 交通 社福 文化 效能 治安 施政藍圖架構 • 分成四個面向,共計十六個重點。 • 作為主軸,也提供參考。 打造優質的產業與生活 安全的 居住環境 富足的 生活機能 調和的 人文景緻 進步的 市政管理

  27. 消彌水患 • 水患是落後的象徵,民困的源頭。 • 目標 • 讓水患成為歷史 • 對策 • 成立杜絕水患專案工作小組 • 洪水會自行尋找出路,因此永絕水患需要標本兼治,不但耗時費事,且投入金額龐大,非一般工程建設所能比擬,為此縣政府應成立特別的任務編組,以進行整體規劃、有效整合運用預算資源、控管工程進度並加強及維護溝渠現況,徹底而有效率的執行水患整治工作。 • 規劃區域防洪排水計畫 • 南投縣重要排水幹線規劃 • 爭取建設經費 • 排除萬難,爭取中央支持共同籌足經費、並辦理土地徵收 • 推動專案排水路改善計畫

  28. 卓越教育 • 教育是競爭力提升的重要憑藉,窮不能窮教育,苦不能苦孩子,南投許多地區有所謂地區差距,創造優質的終身學習環境,則是縣府職責所在,現況教育的課題可由環境(場所、師資)、內容(方式、內涵)、成效(能力、聲譽)等三個面向來檢討,又可分成學校教育與成人教育兩個區塊。 • 學校教育 • 目標 • 培養學生的基本能力,鼓勵學生主動建構知識,把每位學生都帶起來。 • 策略 • 補助清寒學生,輔導問題學生,重視個人差異,不放棄任何一個學生。 • 打造人性化的校園生活空間。 • 鼓勵分享的、支持的、專業的、信賴的教師團隊文化。 • 改進教學與評量方式,引導學生尊重生命,欣賞與接納不同的文化。

  29. 卓越教育 • 讓學生均可上網,奠定資訊教育的基礎教育,培育電腦網路管理及多媒體應用訓練,提升資訊應用技能。 • 逐步充實改善學校體育場館設施及培訓運動人才。 • 表彰辦學成效,建立口碑與市民信心。 • 規劃完整鄉土課程 • 成人教育 • 目標 • 健全終身學習管道 • 設立社區大學可一方面在提供個人終身學習的機會,以提昇生活品質;另一方面,則希望藉由開拓個人的公共領域,進行社會改造,創造一個更健康、更適合我們生活的環境。 • 策略 • 由縣府逐年編列預算補助,提供音樂、繪畫、語文、資訊、運動、占星...等多種課程,讓18歲以上民眾自由選擇、自我充實。 • 配合上級政府推廣松年大學教學活動,特別為年長者量身訂做一系列教學課程。 • 職業教育 • 鼓勵各種受教與培訓的管道,配合地區產業發展需求,規劃適宜的課程,使學習與就業能夠密切結合。

  30. 善用知識體系 • 成功的地區經濟必須要有高度的知識、創新與專業技能。其重點包括: • 高等教育 • 南投縣擁有為數相當多受過高等教育的縣民,並有暨南大學等高等學府,所以應與這些學校結合,發展學校之重點領域,並代為培訓縣民,作為縣政顧問團隊。 • 產學媒合 • 利用研究活動創造商業價值,利用商業需求強化研發能力。 • 發展鼓勵高級知識份子在南投就業、定居的機制

  31. 南投縣平常日旅次需求分布

  32. 南投縣假日旅次分布

  33. 南投交通問題 • 南投生活圈為全省所有生活圈之中旅行時間指標最差之生活圈。 • 道路系統大部分都沿著縣內二條主要河川做平行發展,而對於東西向貫穿二條河川間之道路不僅路幅不夠寬敞,而且缺乏完整性,影響交通之輸運及便捷性,亟待興闢及改善拓寬,以改善區域性交通,促進沿線生活圈相關鄉鎮之均衡發展與觀光經濟繁榮。 • 道路車流壅擠,自用車輛大量使用是其主因,目前縣境公車系統並未建立,造成觀光風景區各景點之交通雜亂,假日尤甚,形成旅遊品質降低。 • 交通問題的癥結源自於三個層次 • 整體路網的健全度、行車效率的瓶頸點、路段兩側土地使用與停車 • 縣境內外連通問題 • 高速公路南投民間路段壅塞 • 改善地區路網(高速公路橋下連絡道路) • 串連縣內各地公路交通問題 • 都市交通壅塞問題 • 瓶頸路段與路口交通壅塞問題 • 風景區交通混亂與壅塞問題

  34. 順暢交通 • 目標 • 健全全縣路網、改善行車效率、建立安全的交通環境。 • 策略 • 配合重大交通建設 • 國6高速公路霧峰至埔里路段 、生活圈道路建設計畫、觀光地區道路建設計畫 • 改善路網結構 • 生活與觀光遊憩動線並重 • 強化串連縣境縱向的道路,提公基本服務水準。 • 規劃砂石車運輸系統 • 改善瓶頸路段與路口 • 道路分隔島、槽化、標誌、標線改善 • 道路車道配置改善 • 號誌時制、時相改善 • 交通管制措施改善 • 相關安全改善措施

  35. 順暢交通 • 推動交通擁擠管理 • 由交通負荷量之角度,審查重大開發案件 • 推廣大眾運輸 • 鼓勵共乘 • 強化市區與風景區停車管理 • 實施路邊停車收費管理 • 鼓勵民間興建停車場 • 重要公共場所興建地下停車場 • 規劃機車停車位、貨車上下貨專用車位 • 中心商業區或觀光地區限時停車 • 在大眾運輸路線沿線,減少停車位之規劃 • E化交通 • 建構全縣道路監控系統 • 重點路段設置資訊可變標誌 • 智慧交控系統 • 推展ITS技術平台、交通安全e計畫、交通服務e網通、交通IC智慧卡

  36. 順暢交通 • 提升風景區與風景線之交通功能 • 建置接駁轉運系統 • 中投公路草屯匝道及南投終點附近,主要交通樞紐及高架橋下覓地闢建大型公車轉運站及停車場,發展park-ride之及kiss-ride之轉乘功能。 • 建置觀光旅遊巴士系統 • 整合目前各個公、私營客運業者,共同規劃公車路線,開辦接駁公車與觀光巴士路線。 • 實施通行數量管制與事前預定系統 • 雪季、台14 • 建構自行車休閒道路系統 • 規劃改善觀光地區之交通秩序 • 集集、埔里 • 加強風景區及觀光道路之交通疏導 • 規劃需求回應式的交通運輸 • 評估延長集集支線至日月潭或興建車埕至日月潭間之纜車。 • 健全運輸系統之管理維護 • 路面、橋梁、邊坡、交管設施、照明 • 強化防救災能力

  37. 妥善照護 • 提供縣民生、老、病、死全方位的生活照護,是對市民最體貼的服務。 • 目標 • 透過對醫療、育幼、敬老、婦女、殘障、弱勢的關懷,照顧每一個縣民的生活。 • 策略 • 協助就醫 • 提供醫療諮詢與健保患卡服務 • 提供經濟補助 • 幼兒托育津貼、婦女緊急生活扶助、身心障礙者生活費補助、急難救助、重陽禮金、中低收入戶老人生活津貼、低收入戶三節慰問金、榮民禮金。 • 生活照護與輔導 • 獨居老人照護 • 安養堂 • 身心障礙者就學、就業輔導 • 中低收入戶在學子女輔導 • 社福志工服務隊 • 整修納骨堂

  38. 都市規劃 • 因都市發展步調混亂伴隨而生的都市問題,參雜著環境、社會、教育、心理、歷史與經濟發展等各種因素,深深影響了城市生活的每一個層面,使得整體發展與生活品質都受到影響。 • 都市規劃所衍生的問題,由都市計畫手段來解決,將可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39. 都市規劃 • 目標 • 控制開發強度,管制違規使用,質的提升勝於量的追求,自然空間的保存,優於人為建設的填充,新規劃以活動空間的營造為重點。 • 策略 • 加強違規使用的取締 • 進行前瞻都市發展規劃 • 透過都市計畫手段,創造資源 • 利用BT方式進行市地重劃 • 利用逐區重劃、遷移安置、更新的方式,有計畫的進行都市更新 • 普遍規劃公園、綠地、腳踏車道、戶外休閒遊憩場所與設施

  40. 活絡工商 • 目標 • 專業輔導、鼓勵創新,提升工商活力與競爭力 • 策略 • 整頓攤販 • 持續推動商圈再造 • 規劃推動大型遊憩區 • 籌組競爭力輔導小組 • 仿日本搶救貧窮節目,對於經營不善的經營者,給予專業必要的協助 • 協助推廣及行銷 • 展售活動、地方節慶、觀光季、評鑑與表揚、推廣與介紹 • 提供現代化的經營管理軟體與專業訓練

  41. 充分就業 • 經濟不振,產業升級與外移,派遣人力的廣泛應用,使得失業人口有逐年增加的趨勢,失業與其說是經濟問題,不如說是社會問題,其痛苦的來源,不是高失業率對經濟成長的影響,而是高失業率引起的社會凝聚力的喪失。 • 充分就業的概念就是每一個需要工作的人,都能得到一份工資足以維持家庭生活的工作。 • 目標 • 把那些由於失業而失去收入來源與社會地位,因而被隔絕在正常社會之外的人,重新納入社會體系中。

  42. 充分就業 • 對策 • 發展觀光服務業,努力創造就業機會 • 擁有豐富的自然、人文、歷史資源,以及諸多的農業生產,諸如:龍眼、竹筍、香蕉、龍眼、檳榔、茶葉、柑桔、荔枝、茂谷柑、甜柿等。透過策略聯盟,在觀光旅遊面向可串聯周遭景點,使遊客觀光面向更為廣泛,激發遊客前來旅遊觀光的動機。在產業發展面向可充分運用獨特農產優勢,配合與社區互動之文化觀光活動,進一步促進商業與農產業結合,發展地方精緻觀光產業。 • 提供第二專長訓練或轉職訓練 • 提供短期失業補助、創業貸款與相關輔導 • 建立在地人才庫與媒合平台 • 發展志工體系,吸納剩餘人力,投入公共服務領域。 • 人人可參與,處處可開展,時時可派用,事事可奉獻 ,讓縣民在自己熟悉的地理社區從事志願服務與公共服務,推動工作包括﹕志願服務教育與機會宣傳、.媒合社會資源、.提升志工人力素養、建構志願服務資訊網站、建立志願服務手冊、提供社區性的直接服務活動

  43. 涵養文化 • 文化是一個族裔生活的總體記錄,對都市文化發展而言,可分為城市文化與市民文化素養兩部份,其中城市文化是市民生活品質的一部份 ,由文化建築、文化機構 、常民文化等要素所組成。而文化素養則可使人自在樂觀地面對生活裡的種種困境,也知道如何在有限的資源裏裡營造有意義的生活,因為文化涵養讓一個人懂得美、懂得生活、懂得苦中作樂。 • 目標 • 建構有情、美感、創意的城市生活新典範。 • 文化有情,時時從弱勢文化(包括青少年文化、社區文化、民俗技藝等)的角度思考問題,城市才能有創意,當創意能充分發揮時,生活就能充滿美感.產生城市自己的能量,超越城市所帶來的限制。 • 策略 • 城市意義再造,匯集各方共識 • 研擬嚴格的都市設計審查制度

  44. 涵養文化 • 提高重要文化建築的水準 • 保存並發揚既有文化精髓 • 加強文化產業化的觀念 • 純粹刺激感官的休閒活動可能會降低其吸引力,社會經濟條件為高級文化的大眾化帶來了機會,知識、文化與消閒合一的新時代因而到來。 • 南投境內有多處景點,若是以觀光市場的觀點,不僅能串連南投縣境內作為遊程的連結,更能發揮文化資產在族群文化教育下所扮演的介面。

  45. 公共關係 • 在現代民主政治制度下,政府的行政措施必受到民意機關的監督與市民輿論的批評,公共關係可視為民主政治的新延伸,是促進民主政治了解有力的工具。 • 各級政府均有責任應加強公共關係,除藉助大眾傳播事業分擔溝通責任,提供民眾必要之消息及知識外,更要建立良好府會關係,使其所執行之各項任務均能發揮預期之功能。 • 目標 • 強化政府信譽,協助施政推動 ,維持融洽的府會關係

  46. 公共關係 • 策略 • 暢通民意反應與申訴的管道 • 意見信箱、縣民有約、公共論壇、縣政通報系統、受理陳情專責櫃檯、電話建議、行政協談服務、上網建議、書面陳情 • 加強政策、政令宣導 • 舉行展示會、開放參觀、舉辦說明會或座談會、利用新聞報導、實施意見調查 • 提升府會溝通機制 • 強化府會連絡人功能、聯繫記錄得追蹤與管制、充分說明溝通 • 加強公眾參與 • 提供完整資訊,避免誤會與摩擦 • 採用有效的衝突管理策略與方式 • 妥協、競爭、競爭後讓步、讓步、安撫、規劃雙方可接受的方案、避免情緒上的爭論以及第三者的介入 • 設置記者聯絡中心 • 提供辦公桌椅、置物櫃、電話、傳真機、電腦接電、網路線路與茶水服務,方便各報記者爭取時效,順利進行採訪、聯繫、撰寫、發稿等新聞作業,確實、完整的報導縣政。

  47. 社區營造 • 由於社會結構的改變、產業經濟的型態轉化、都市人口的急遽增加及生活環境的惡化,產生了許多的社會問題及環境問題,造成現今的都市型社區大都呈現出冷漠、封閉、疏離、環境髒亂等特質。大部分只有社區概念的外表,而不具有社區的實質意義,雖然個人擁有良好的居住環境,但是卻沒有公眾的社區意識,「社區」存在於都市居民的印象中,可能只代表著一個地名、一個符號而已。 • 社區總體營造是一種社區情感的集聚與聯結人心的過程,是一種善良互動的循環,透過「社區總體營造」的推動,可讓原本社區居民所忽視的公共議題成為居民共有的共同議題,並藉此凝聚社區共識。

  48. 社區營造 • 讓各鄉鎮重新以社區意識之總體營造來規劃周邊資源、以休閒農漁業之產業發展來帶動地方建設、以生態環境復育促使觀光遊憩活動自然發展、以文化古蹟雕塑鄉村新風貌,以及讓都市青年回歸故鄉創業發展等,就造就不同的城鄉新風貌。 • 目標 • 由生活中體現社區之美,由社區串連整個城市的發展。 • 策略 • 成立社區發展推動工作小組 • 凝聚社區工作者的共識 • 探索社區資源 • 宣導社區營造理念,搜尋可能對象 • 發掘社區問題,面對社區需要 • 結合、動員相關團體 • 輔導爭取社區總體營造經費 • 協助規劃、建立公平有效率的分配機制 • 成果發表、觀摩與經驗交流

  49. 美化縣容 • 縣容是南投的門面,生活品質的表徵。縣容美化需要全面而持久的堅持,也能提供舒適美麗的生活空間,絕對是縣政工作的重點之一。 • 目標 • 消除雜亂,融入美感,打造綠意縣市。 • 策略 • 進行縣、市、鄉鎮容貌整體規劃 • 消除髒亂點,讓環境變的更乾淨。 • 閒置土地的綠化美化 ,拆違復綠、拆臨建綠。 • 妥善管理廣告物,訂頒廣告物張貼設置收費管理辦法。 • 整理標誌、招牌、管線,恢復空間秩序。 • 改善、利用夜間照明,美化市容觀瞻、點綴街衢。 • 執行市區綠地、安全島、公園整建工程及推動都市綠化。 • 市區內主要道路、次要道路及各綠地、安全島、大型公園適量適質配植時令草花,並搭配觀葉或開花性灌木,妝扮都市活潑景象及視覺美感,並於聯外道路種植草花,排列成美麗多變的圖騰,以彰顯都市特色。 • 於市區寬2.5公尺以上人行道普遍栽植行道樹,及加強缺株補植與樹種更新,以強化都市綠化機能,提高道路綠化效果。 • 全面消除路霸,取締違規攤販 。

  50. 維護治安 • 治安是生活安全的保障,工商活動的基礎,讓縣民每日生活在祥和、安全的社會環境,是縣府責無旁貸的責任 。近年來社會環境丕變,治安情勢也漸趨多元複雜,不僅犯罪的質日益精細,犯罪的手法也益趨殘暴兇狠,治安已是目前社會上民眾最關切的大事 。 • 目標 • 建立一個安全的生活環境,特別是對於婦女及青少年的保護 • 策略 • 與警政機關密切聯繫相互配合 • 加強打擊犯罪及警民聯防意識 • 檢討社區警察工作現況(考績制度、警力配置)與社區治安現狀。 • 建立安全的社區環境 • 推動維護社區安全的方案,包括增設夜間照明設備、規劃公園空間設計、增闢青少年活動場所,與學校及青少年輔導系統合作組成認輔義工團。 • 社區治安死角整治、社區愛心站推廣以及社區認輔等工作,社區治安委員會組成單位包括有家長會、學校、社區發展協會、社區商店、派出所警察等等。

More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