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1k likes | 1.2k Views
第一章. 追求远大理想 坚定崇高信念. 第一章 追求远大理想 坚定崇高信念. 理想和信念是一个人的精神支柱和动力源泉。远大的理想、崇高的信念能点燃人生的激情,激发人们的才智,激励人们奋发向上。古今中外,凡是为人类进步事业作出杰出贡献的人,无不具有远大的理想、崇高的信念。. 第一章 追求远大理想 坚定崇高信念. 青年时期,是播种理想、确立信念的黄金时期,是规划未来、设计人生的关键阶段。确立怎样的理想和信念,直接关系到青年大学生度过什么样的人生,从根本上决定青年大学生人生的意义与价值。. 目 录. 第一节 理想信念与大学生成长成才. 第二节 树立科学的理想信念.
E N D
第一章 追求远大理想 坚定崇高信念
第一章 追求远大理想 坚定崇高信念 理想和信念是一个人的精神支柱和动力源泉。远大的理想、崇高的信念能点燃人生的激情,激发人们的才智,激励人们奋发向上。古今中外,凡是为人类进步事业作出杰出贡献的人,无不具有远大的理想、崇高的信念。
第一章 追求远大理想 坚定崇高信念 青年时期,是播种理想、确立信念的黄金时期,是规划未来、设计人生的关键阶段。确立怎样的理想和信念,直接关系到青年大学生度过什么样的人生,从根本上决定青年大学生人生的意义与价值。
目 录 第一节理想信念与大学生成长成才 第二节树立科学的理想信念 第三节架起通往理想彼岸的桥梁
第一节 理想信念与大学生成长成才
第一节 理想信念与大学生成长成才 一、理想信念的含义与特征 (一)理想的含义、特征与类型 1.理想的含义 “理想”一词,最初来源于希腊语“idia”,意思是人生的奋斗目标。我国古代先哲把理想叫做“志”,《尚书》中有“射之有志”之句。“志”好比射箭的靶子,是人们的奋斗目标。《辞海》中说,理想是“同奋斗目标联系的有实现可能性的想象”。
第一节 理想信念与大学生成长成才 人类对自身现状永不满足,对美好未来不懈追求,于是产生了理想。 理想,是人们在社会实践中形成的,有可能实现的,对未来社会和自身发展的向往和追求,是人们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在奋斗目标上的集中体现。
第一节 理想信念与大学生成长成才 每个人都自觉不自觉地拥有理想,理想是一种精神追求,也是一种思维方式。简单地说,“想干什么”、“追求什么”、“为了什么”就是理想问题。理想是人类社会实践的产物。人们在做今天的事情的同时,总是会想到明天或者将来要干什么;人们生活在今天的社会中的同时,总是会想到将来的社会是什么样子;人们在创造今天的物质和精神财富的同时,也会想到未来的生产、生活目标,这些都属于理想。
第一节 理想信念与大学生成长成才 2.理想的特征 理想具有以下几个方面的特征。 (1)理想具有明确的目标性和导向性。 目标性和导向性是人类区别于动物的重要特征。动物没有与理性相联系的主观目的,一切行为都是受本能需要的直接刺激而产生的。而人类能够从理性上把握自身行为对其生命存在的意义,使自身的生命活动过程变成自己的意识对象。正因为如此,人类才能对自身实践行为的价值方向进行选择,从而规划自己的生命活动,确定自己的奋斗目标。这种对生命活动的规划和对奋斗目标的追求,就是人生理想的确立和追求。
第一节 理想信念与大学生成长成才 “有它,无它,不一样。有它,像船儿有桨,能漂滩,能斩浪;无它,像一只花公鸡,只知为觅食奔忙。有它,即使天黑下来,也看得见光芒;无它,纵然在大白天,眼前也一片迷茫。它的名字叫理想。”于沙的这首关于理想的诗,说明了理想对人们的行为有着明确的导向作用,即崇高的理想能够把人引向高尚的境界,在为社会作出贡献的同时实现自我价值。
第一节 理想信念与大学生成长成才 (2)理想具有实现的可能性。 从形式上看,理想是主观的精神现象。主体的需要、价值观、人生观等都会影响理想的形成。但从内容上看,理想又具有客观的因素。理想是对客观现实的自觉反映,因而理想的内容是客观的,而不是主观的。理想也只有在现实中才有可能实现,如果不具有转化为现实的可能性,那就不是理想,而是空想或幻想。
第一节 理想信念与大学生成长成才 理想与空想有着严格的区别。空想是一种没有客观根据、违背社会发展规律、根本无法实现的想象。与空想相比,理想来源于现实,又高于现实,具有科学性,是经过努力最终可以实现的。
第一节 理想信念与大学生成长成才 (3)理想具有时代性。 理想作为一种社会意识,既不是人们头脑里固有的,也不是从天上掉下来的,而是社会存在在人们头脑中的反映。因此,它是一个社会历史范畴。诗人流沙河写过一首优美的诗《理想》:“……饥饿的年代里,理想是温饱;温饱的年代里,理想是文明;离乱的年代里,理想是安定;安定的年代里,理想是繁荣。……”这首诗反映的正是在不同的时代,人们的向往和追求不同,说明理想带有鲜明的时代特色。
第一节 理想信念与大学生成长成才 远古时代钻燧取火的人们,绝对不会设计出长江三峡工程的蓝图;刀耕火种时期,人们不可能设计出电脑管理农业生产的方案。奴隶社会的斯巴达克起义,仅以脱离奴隶主压迫、获得人身自由为理想,而绝对没想过如何实现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20世纪五六十年代,我国人民心目中的现代化理想是“楼上楼下,电灯电话”,而当代人所追求的高品质的物质生活与精神生活是他们想都想不到的。总之,任何理想都同该时代的生产力发展水平、生产关系紧密相联。
案 例 第一节 理想信念与大学生成长成才 保尔 和 比尔·盖茨
第一节 理想信念与大学生成长成才 (4)理想具有阶级性。 在阶级社会里,理想受到一定的阶级地位和阶级利益的制约。每一个人都是站在一定的阶级立场上,用一定阶级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来观察社会,并提出奋斗目标的。因而,阶级不同,理想也不同。
第一节 理想信念与大学生成长成才 在奴隶社会,奴隶主的理想是希望把奴隶当成“会说话的工具”,永不改变,而奴隶的理想则是获得人身自由。
第一节 理想信念与大学生成长成才 在封建社会,地主阶级有着“达官贵人、光宗耀祖”的理想,而广大农民则把建立“有田同耕、有饭同吃,无人不饱暖,无处不均匀”的大同社会视为理想。
第一节 理想信念与大学生成长成才 在资本主义社会,律师希望家家打官司,玻璃商则希望家家户户的门窗玻璃一夜之间被冰雹打碎,资产阶级的利益被隐藏在“自由、平等、博爱”的面纱后面,他们希望发大财、赚大钱,而工人阶级则以推翻资本主义社会、消灭私有制、实现共产主义作为自己的理想。
第一节 理想信念与大学生成长成才 孙中山先生的理想是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 , 毛泽东的理想是建立人民当家做主的社会主义国家。
第一节 理想信念与大学生成长成才 总之,人们对未来的追求,都是从他们所处的阶级地位和阶级利益出发的,没有也不可能有各个阶级都信奉的超阶级的社会理想。
第一节 理想信念与大学生成长成才 (5)理想具有实践性。 理想在人们的社会生活中产生,又在社会生活中得到检验和发展,一个人的理想是随着他所参加的社会实践的发展而逐步形成和巩固起来的。由于社会实践的广度和深度不同,人们的要求和追求的理想也就不同。
第一节 理想信念与大学生成长成才 理想一旦确立,就会反过来对实践产生作用。它一方面给人生的进取提供一个向导,另一方面也在实践过程中受到检验、修改和发展。理想只有通过人们的社会生活实践才能实现。要把理想转化为现实,就必须脚踏实地地反复实践。离开了实践,再美好的想象也只能是空想。
第一节 理想信念与大学生成长成才 (6)理想具有超越性。 理想是人们对客观事物的超前反映。理想反映的是科学和理性,代表的是思考和追求。理想来源于现实,又超越现实。理想所描绘的内容不是现有的东西,不是已经实际存在的东西,而是人们在对现实的认识、概括和总结的基础上,以观念的形式形成的一种预想的未来形象,以预见的方式超前地反映未来,是指向未来的目标体系。人的理想在对当前现实进行观念性改造的过程中,往往对未来的现实在观念上也给予想象性的描绘,这就使理想具有超越现实的特点,并成为人们追求美好未来的动力。
3.理想的类型 理想是多方面和多类型的。从不同的角度,根据不同的标准,可以将理想进行如下分类。 第一,根据理想的对象,可以把理想分为个人理想和社会理想。 第一节 理想信念与大学生成长成才
第二,根据时序,可以把理想分为近期理想、中期理想和远期理想。第二,根据时序,可以把理想分为近期理想、中期理想和远期理想。 第一节 理想信念与大学生成长成才
第三,根据理想所包含的内容,可以把理想分为综合理想和具体理想。第三,根据理想所包含的内容,可以把理想分为综合理想和具体理想。 第一节 理想信念与大学生成长成才
第四,根据理想的性质和层次,可以把理想划分为科学理想和非科学理想、崇高理想和一般理想。 理想对人的激励与鼓舞作用与理想的性质和层次密切相关。只有科学的、崇高的理想,才能够给人们提供终身不竭的精神动力。 第一节 理想信念与大学生成长成才
(二)信念的含义和特征 信念是认知、情感和意志的有机统一体,是人们在一定认识和感情基础上确立的对某种思想、主张或预见的坚信不疑和竭尽全力付诸实践的精神状态和心理态度。它是人们在实践生活中形成的,并建立在一定的认识和经验基础上的。 第一节 理想信念与大学生成长成才
英国哲学家罗素说,信念“是由一个观念或意象加上一种感到对的情感所构成的”。“感到对的情感”,即对某种理论主张和见解的真诚信服。“信”是信念的本质特征。信念是对某种观点主张的完全接受与坚信,是全身心地认同与接受,是信与行的统一。英国哲学家罗素说,信念“是由一个观念或意象加上一种感到对的情感所构成的”。“感到对的情感”,即对某种理论主张和见解的真诚信服。“信”是信念的本质特征。信念是对某种观点主张的完全接受与坚信,是全身心地认同与接受,是信与行的统一。 第一节 理想信念与大学生成长成才
信念同理想一样,也是人类特有的一种精神现象。理想与信念是密切联系、相互依存的。理想是信念的根据和前提。信念是理想实现的重要保障。信念同理想一样,也是人类特有的一种精神现象。理想与信念是密切联系、相互依存的。理想是信念的根据和前提。信念是理想实现的重要保障。 第一节 理想信念与大学生成长成才
信念具有以下几个主要特点。第一,稳定性。第二,执著性。第三,多样性。第四,自觉性。第五,亲和性。信念具有以下几个主要特点。第一,稳定性。第二,执著性。第三,多样性。第四,自觉性。第五,亲和性。 第一节 理想信念与大学生成长成才
与信念紧密联系的是信仰。 所谓信仰,是指人们对某种理论、学说、主义的信服和尊崇,并把它奉为自己的行为准则与行动指南。信仰和信念都是人的精神支柱。信仰属于信念,是信念的一部分,但信仰不是一般的信念,而是信念最集中、最高的表现形式。 第一节 理想信念与大学生成长成才
(三)理想与信念的关系 理想和信念这两个概念既有联系又有区别。 首先,理想和信念的内涵有交叉之处。在某些时候,理想本身就是信念,信念本身就是理想。因此,如果把理想这一概念的外延扩大,从广义上来理解,也含有信念的内容;如果把信念这一概念的外延扩大,从广义上来理解,也含有理想的内容。 第一节 理想信念与大学生成长成才
其次,理想和信念的关系极为密切。理想离不开信念,信念是理想的基础。当把理想作为信念时,它是指人们确信的一种观点和主张;当把信念作为理想时,它是与奋斗目标相联系的一种向往和追求。其次,理想和信念的关系极为密切。理想离不开信念,信念是理想的基础。当把理想作为信念时,它是指人们确信的一种观点和主张;当把信念作为理想时,它是与奋斗目标相联系的一种向往和追求。 第一节 理想信念与大学生成长成才
但是,理想和信念是不能相互替代的两个概念,因为它们各自的侧重点和作用不同。理想重在体现人与奋斗目标之间的关系,主要是指向未来的,为人们的行动指明方向;而信念的侧重点在于人对事物、观念的看法和态度,主要是面对现实,为人们的行动提供精神支持。但是,理想和信念是不能相互替代的两个概念,因为它们各自的侧重点和作用不同。理想重在体现人与奋斗目标之间的关系,主要是指向未来的,为人们的行动指明方向;而信念的侧重点在于人对事物、观念的看法和态度,主要是面对现实,为人们的行动提供精神支持。 第一节 理想信念与大学生成长成才
值得注意的是,我们常常在广义上单独地使用理想和信念这两个概念。这样就有可能造成两种偏颇的理解:在单独地使用理想这一概念时,有可能忽视现实生活中人们应秉持的信念支撑;在单独地使用信念这一概念时,有可能淡化对未来奋斗目标的追求。值得注意的是,我们常常在广义上单独地使用理想和信念这两个概念。这样就有可能造成两种偏颇的理解:在单独地使用理想这一概念时,有可能忽视现实生活中人们应秉持的信念支撑;在单独地使用信念这一概念时,有可能淡化对未来奋斗目标的追求。 第一节 理想信念与大学生成长成才
为了避免这两种情况的产生,我们把理想和信念这两个概念合在一起使用,使两者各自侧重的方面辩证地统一起来。所以,我们在强调理想信念的时候,往往要针对社会生活和每个人自己的思想实际情况有所侧重,有时着重强调理想,有时则着重强调信念,但无论强调哪一个方面,都同时要重视另一方面。为了避免这两种情况的产生,我们把理想和信念这两个概念合在一起使用,使两者各自侧重的方面辩证地统一起来。所以,我们在强调理想信念的时候,往往要针对社会生活和每个人自己的思想实际情况有所侧重,有时着重强调理想,有时则着重强调信念,但无论强调哪一个方面,都同时要重视另一方面。 第一节 理想信念与大学生成长成才
二、理想信念对大学生成长成才的重要意义(一)理想信念的作用第一,理想信念指引人生的奋斗目标。第二,理想信念提供人生的前进动力。二、理想信念对大学生成长成才的重要意义(一)理想信念的作用第一,理想信念指引人生的奋斗目标。第二,理想信念提供人生的前进动力。 第一节 理想信念与大学生成长成才
(二)理想信念与大学生 理想信念对于大学生成长成才至关重要,它在大学生的人生实践中起着重要的、不可替代的作用。 1.引导大学生做什么样的人2.引导大学生走什么样的路3.激励大学生为什么目标而学 第一节 理想信念与大学生成长成才
第二节 树立科学的理想信念
当代大学生要确立马克思主义的科学信仰,树立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共同理想。当代大学生要确立马克思主义的科学信仰,树立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共同理想。 第二节 树立科学的理想信念
一、认识当代大学生的历史使命 使命,古指使者奉帝王命令出行,后引申为肩负的重大责任和任务。人们在社会中生活,肩负各种各样的人生任务。其中,人们担负的重大历史责任就是人的历史使命。人的历史使命在一定社会历史条件下产生,并随着社会历史条件的变化而变化。 第二节 树立科学的理想信念
马克思曾说过:“作为确定的人,现实的人,你就有规定,就有使命,就有任务。这个任务是由于你的需要及其与现存世界的联系而产生的。”不同时代的人面对着不同的历史课题,承担着不同的历史使命。我们所承担的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马克思曾说过:“作为确定的人,现实的人,你就有规定,就有使命,就有任务。这个任务是由于你的需要及其与现存世界的联系而产生的。”不同时代的人面对着不同的历史课题,承担着不同的历史使命。我们所承担的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 第二节 树立科学的理想信念
对于这一使命,要有以下认识。 (一)在新的起点上继往开来20世纪中国波澜壮阔的历史告诉我们,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中国共产党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在长期实践中经过艰辛探索开辟的,是实现国家繁荣富强和人民幸福安康的成功之路。 第二节 树立科学的理想信念
(二)在现实的基础上迎接挑战 我们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巨大成就,社会主义在中国显示出蓬勃的生机和活力。但是,我们面临着一系列新的挑战。说到底,都是对当代大学生的挑战。 第二节 树立科学的理想信念
第一,影响世界和平与发展的不稳定、不确定因素增多。 第二,围绕资源、市场、技术、人才的国际竞争日趋激烈。 第三,综合国力较弱,许多领域的核心技术和关键设备长期依赖进口。 第四,近年来油价持续攀升,国际经济环境的不稳定、不确定因素增加,未来世界经济仍可能发生较大波动,从而可能对我国经济发展产生不利影响。 第二节 树立科学的理想信念 当今国际环境风云变幻,错综复杂。我国的发展也面临不少制约因素和严峻挑战。
总之,当前世界经济发展不平衡的状况没有改变,影响和平发展的不稳定因素没有改变,发达国家在经济和科技上带来的压力没有改变,敌对势力对我国实行西化、分化的战略图谋没有改变。总之,当前世界经济发展不平衡的状况没有改变,影响和平发展的不稳定因素没有改变,发达国家在经济和科技上带来的压力没有改变,敌对势力对我国实行西化、分化的战略图谋没有改变。 第二节 树立科学的理想信念
我们面临着新世纪新阶段我国发展任务的挑战。对于这一挑战,可简单地理解为:搞好了,我们会乘势而上,实现强国富国的理想;搞不好,我们就有可能出现停滞甚至衰退。我们面临着新世纪新阶段我国发展任务的挑战。对于这一挑战,可简单地理解为:搞好了,我们会乘势而上,实现强国富国的理想;搞不好,我们就有可能出现停滞甚至衰退。 第二节 树立科学的理想信念
具体而言,有以下几方面的挑战: 第一,十一五时期转变经济增长方式,走新型工业化道路问题更为突出。 第二节 树立科学的理想信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