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10 likes | 1.12k Views
營業中斷保險簡介. 王以文 2006 年 3 月 2 日. 內容. 營業中斷保險之特質 營業中斷保險的需求性 營業中斷保險的承保標的 營業中斷保險賠償的啟動機制 專有名詞的基本認識 補償期間 ( U.K. Form) Co-insurance Percentage ( 共保比例) 保險金額的計算 恢復營業所生的費用 (ICOW) 損失金額理算 附加承保 U.K. (LOP) Form vs. U.S. (Business Income) Form 附錄. 營業中斷保險之特質. 附屬損失-以直接損失確立為前提 財務損失-非財物的毀損或滅失
E N D
營業中斷保險簡介 王以文 2006 年 3月2 日
內容 • 營業中斷保險之特質 • 營業中斷保險的需求性 • 營業中斷保險的承保標的 • 營業中斷保險賠償的啟動機制 • 專有名詞的基本認識 • 補償期間 (U.K. Form) • Co-insurance Percentage (共保比例) • 保險金額的計算 • 恢復營業所生的費用 (ICOW) • 損失金額理算 • 附加承保 • U.K. (LOP) Form vs. U.S. (Business Income) Form • 附錄
營業中斷保險之特質 • 附屬損失-以直接損失確立為前提 • 財務損失-非財物的毀損或滅失 • 實際損失之估計易有爭議 • 有各種不同保單 (Policy Form) 適用的問題 (如 U.K. Form or U.S. Form)
營業中斷保險的需求性 • 財務損失的填補 • 股東權益的確保 • 加速保險人對於財損之理賠並有利災後復原計劃的進行
營業中斷保險的承保標的 • 淨利潤 (Net Profit) • 固定費用 (Standing Charge)[或稱持續費用 (Continuing Expense)] • 恢復營業所生之費用 (ICOW) • 額外費用 (如專業費用、理賠費用等)
營業中斷保險賠償的啟動機制 • 承保事故 (Insured Perils) • 承保的財物受損 • 營業中斷或受影響 (Business Interrupted or Interfered) • 營業收入減少及恢復營業所生之費用 (ICOW) 的支出所致的 • 超出等待期間 (Waiting Period) 的部份 淨利潤及 固定費用的損失 Loss of Gross Profit
專有名詞的基本認識 (I) • Gross Revenue, Gross Earning, Gross Profit, Net Profit 間之關係 • Specified Working Expense • Equals all Variable Expenses • Expenses which vary in proportion to the Turnover (e.g. 原物料、包裝、運費等) • Not Insured
專有名詞的基本認識 (II) • 補償期間 (I.P.) / 最大補償期間 (M.I.P) • 補償期間係指損失發生後,被保險人按保險契約規定得以受補償的實際期間。 • 最大補償期間係保單規定被保險人得以受補償的最高期間,例如 12 個月或 18 個月。 • 補償期間含等待期間 • Rate of Gross Profit: Gross Profit / Turnover (financial year immediately before the date of loss) • Annual Turnover: 損失發生前 12 個月的營業收入 (for average clause usage) • Standard Turnover: 損失發生前 12 個月內與補償期間同期的營業收入
補償期間 (U.K. Form) • 低於 12 個月時,保額仍以 12 個月為準 • 超過 12 個月時,比例增加保額 • 以 12 個月為標準費率,其他月份之補償期間費率變化參考如下:
Co-insurance Percentage (共保比例) • Taiwan Form • 保單無補償期間之規定 • 投保時得預估營業中斷期間及最大可能的損失而採用共保比例的機制來調整保額 例如: 預估營業中斷期間最高為 18 個月,則共保百分比則為150%,營業 中斷期間為 6 個月時,共保比例為 50%。 保險金額 = 12 個月的 Gross Profit (or Standing Charge) ×共保百分比 理賠計算:損失金額 × 損失發生後 12 個月, 若不發生損失時之預估數字
保險金額的計算 • 包含要素 • 淨利潤 (或淨損失) + 固定費用 (或稱持續費用) • 計算基本概念 • 淨營收 – 變動成本 (即原物料成本、包裝費、外借勞務費、運費等等之變動成本) • 其他考量 • 未來市場走勢 • 補償期間的長短 • 營收成長
恢復營業所生的費用 (ICOW) • 此為被保險人為恢復營業,減少因營業中斷所致之「營業收入」損失,所生之「必要且合理」的費用,保險人應負賠償責任。 • 限制 • 須為「減少營收損失」所生「必要且合理」的費用。 • 經濟效用的限制 (Economic Limit) 。賠付金額以不超過所減少的「承保損失」為限。 • 若有未承保的持續費用,則保險人之賠付金額為比例分攤。Loss Paid = ICOW ×
損失金額理算 • Rate of Gross Profit before Loss ×(Standard Turnover during IP – Actual Turnover during IP) • 在考慮 Rate of Gross Profit、Standard Turnover 時須計入所有改變的因素如市場趨勢、原物料或產品價格變動等等 • ICOW & 其他承保費用 • 扣減 IP 期間不發生而含於 Gross Profit 之費用 • 其他承保的費用 • 不足額保險 (Sum Insured / Annual Turnover ×Rate of Gross Profit) • 自負額
附加承保 • Contingent B/I • Suppliers’ Premises Extension • Buyers’ Premises Extension • Public Utilities Extension • Prevention of Access • Isolation by Landslide or Flood • Infectious or Contagious Diseases
企業體在營業虧損時營業中斷險投保持續性費用時如何提供保險金額及求償時之理賠計算式 (I) 保險金額之計算式: 投保之持續性費用 – 營虧額 (投保之持續性費用 / 全部之持續性費用) 例如: 營業收入總額: $1000 成本+費用: $1200 營業虧損額: $200 持續性費用(全部): $500 保險金額= 投保之持續性費用 – 營虧額 (投保之持續性費用 / 全部之持續性費用) $500 – $200 $500 / $500 = $300 (保險金額) 求償時之理賠計算式: 持續性費用率= 投保之持續性費用 / 營業收入總額 虧損率=(虧損額 / 營收額) 100% 一般理算簡略計算式: 短少之營收額 持續性費用率 (1 – 虧損率)
企業體在營業虧損時營業中斷險投保持續性費用時如何提供保險金額及求償時之理賠計算式 (II) 狀況一:保單補償期間仍無法恢復至損失發生前之情形時 持續性費用率: 投保之持續性費用 / 營業收入總額 $500 / $1000 = 50% 虧損率: (虧損額 / 營業收入總額) 100% ($200 / $1000) 100% = 20% 營收短少: $1000 一般理算簡略計算式:短少之營收額 持續性費用率 (1 – 虧損率) $1000 X 50% X (1 – 20%) = $400 上述理算金額未考慮自負額,低額投保,為恢復營業所發生之其他費用(ICOW)及售價變動,原物料成本變動等其他變動因素。
企業體在營業虧損時營業中斷險投保持續性費用時如何提供保險金額及求償時之理賠計算式 (III) 狀況二:保單補償期間恢復至損失發生前之情形時 持續性費用率: $500 / $1000 = 50% 虧損率: $200 / $1000 = 20% 營收短少: $300 一般理算簡略計算式:$300 50% (1 – 20%) = 120 上述理算金額未考慮自負額,低額投保,為恢復營業所發生之其他費用(ICOW)及售價變動,原物料成本變動等其他變動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