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32

單元九

單元九. 記憶體. 單元九 記憶體. 9-1 前言 9-2 半導體記憶體 9-3 半導體技術與邏輯族 9-4 RAM 9-5 ROM 9-6 磁泡記憶體. 9-1 前言. 主記憶體 具備儲存資料的能力 任何程式必須先讀出或輸入主記憶體才能處理 主記憶體的容量愈大。 能夠儲存的資料和程式也就愈多,處理能力也就愈強, 在執行過程中,就不必經常做輸入的動作而使執行速度加快。 主記憶體所用的材料不斷的改進 早期使用於真空管、稍後的電晶體的磁芯 1970 年代,積體電路發明,由於價格、速度、體積和記憶容量等多方面的優勢。使磁芯記憶體成了昨日黃花而遭淘汰.

eman
Download Presentation

單元九

An Image/Link below is provided (as is) to download presentation Download Policy: Content on the Website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and may not be sold / licensed / shared on other websites without getting consent from its author. Content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only. Download presentation by click this link. While downloading, if for some reason you are not able to download a presentation, the publisher may have deleted the file from their server. During download, if you can't get a presentation, the file might be deleted by the publisher.

E N D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單元九 記憶體

  2. 單元九 記憶體 • 9-1 前言 • 9-2 半導體記憶體 • 9-3 半導體技術與邏輯族 • 9-4 RAM • 9-5 ROM • 9-6 磁泡記憶體

  3. 9-1 前言 • 主記憶體 • 具備儲存資料的能力 • 任何程式必須先讀出或輸入主記憶體才能處理 • 主記憶體的容量愈大。 • 能夠儲存的資料和程式也就愈多,處理能力也就愈強, • 在執行過程中,就不必經常做輸入的動作而使執行速度加快。 • 主記憶體所用的材料不斷的改進 • 早期使用於真空管、稍後的電晶體的磁芯 • 1970年代,積體電路發明,由於價格、速度、體積和記憶容量等多方面的優勢。使磁芯記憶體成了昨日黃花而遭淘汰

  4. 9-1 前言 • 目前微電腦系統都使用半導體記憶體。 • 速度 VS 成本 • IBM的PC-AT的記憶容量可達數+M位元組,一般配備至少64MB, • 在主機板上有數個記憶模組插座,必要時可以擴充其記憶容量。

  5. 9-2 半導體記憶體 • 半導體記憶體 • 是以矽為主要材料,利用不同的製造程序和製造方法,製造出各種半導體元件,如電晶體、場效應電晶體、積體電路等 • 由於微型技術的發展,得以在一小小晶片(chip)情A製造出數以萬計的電晶體,組成極大容量的記憶元件。 • 由半導體所構成的基本記憶元件為正反器(nip@nop),它能儲存一個位元的資料。 • 半導體係指一種導電性可受控制,範圍可從絕緣體至導體之間的材料。

  6. 9-2 半導體記憶體 • 半導體記憶體的種類 • 僅讀記憶體中(ROM)。 • 讀寫記憶體中(RAM) • 循序式記憶體。 • 以循序的方式,逐一讀寫資料,大都用於特殊場合 • 僅讀記憶體 ROM (Read Only Memory)是指在一般狀況下,僅能讀取其中資料,而不能寫入資料的記憶體而言。 • ROM。 • PROM • EPR(Erasable PROM): • EEPROM(Electrically Erase PROM): • Flash Memory或Flash ROM:稱為快閃記憶體,

  7. 9-2 半導體記憶體

  8. 9-2 半導體記憶體 • 隨機存取記憶體 RAM (Random Access Memory),是指可以依所選定的位址,讀取其中資料或將資料寫入其中加以儲存的記憶體。要可分為二大類: • SRAM • DRAM。

  9. 9-2 半導體記憶體 • 靜態隨機存取記憶體(Static Random Access Memory, SRAM)相對於動態隨機存取記憶體(Dynamic Random Access Memory, DRAM)的特性為存取速度較快(10~15ns以上)、成本高、屬於非揮發性(nonvolatile)記憶體模組、不需充電、耗電量高、材料為正反器(Flip Flop) • 因為SRAM使用6個電晶體儲存1個位元資料,它不需靠不斷的充電、放電以保存資料 • 雖然SRAM的速度較DRAM快,但因價錢較貴,所以一般不會當成需要大量容量的主記憶體用途,而是使用在協助CPU工作的快取記憶體(cache memory)

  10. 9-2 半導體記憶體 • 快取記憶體可加速系統效能 • 一般我們所用的主記憶體(DRAM)的速度較慢,所以在CPU和DRAM之間會多了一個速度較快的快取記憶體(cache memory),用快取記憶體取代主記憶體的角色,可加快CPU的處理速度 • 快取記憶體也可存放一些CPU常會用到的程式或資料,所以CPU要資料時,先向快取記憶體要資料,如果要不到才會向DRAM要資料。

  11. 9-2 半導體記憶體 • 動態隨機存取記憶體(Dynamic Random Access Memory, DRAM)相對於靜態隨機存取記憶體(SRAM)的特性為存取速度較慢(60-70ns以上)、成本低、屬於揮發性(volatile)記憶體模組、需要充電、耗電量低、材料為電容。 • DRAM可隨時寫入或讀出資料,關閉電源時,存放在RAM的內容會消失,不可永久保存資料。電腦系統的DRAM容量可擴充

  12. 9-3 半導體技術與邏輯族 • 半導體記憶體的製造 • 雙極體(bipolar) • 讀寫速度較快,但耗電量大。 • 佔用體積較大,不適於製造大型積體電路(LSI) • 大多用於暫存器或快取記憶體,甚少用於主記憶體。 • MOS (Metal Oxide Semiconductor) • 可分為PMOS、-NMOS和CMOS三種 • 體積小、耗電量少,較適合於製造大型積體電路,但其速度較雙極體慢。

  13. 9-3 半導體技術與邏輯族

  14. 9-3 半導體技術與邏輯族 • 積體電路 • 依其邏輯閘數,可概分為 • 小型積體電路(SSI) • 小於10個等效邏輯閘 • 中型積體電路(MSI) • 小於100個邏輯閘 • 大型積體電路, • 數以千計邏輯閘的的LSI和 • 超大型積體電路(VLSI) • 依其邏輯族系則可分為TTL、ECL、NMOS、PMOS和CMOS等數種, • 雙極體:TTL、ECL • MOS: NMOS、PMOS和CMOS

  15. 9-4 RAM • RAM是一種用以暫時儲存程式、資料的記憶體,可視需要而隨時執行寫入或讀出動作,其所儲存資料將隨電源之切斷而消失。 • 靜態RAM (Static RAM,簡稱SRAM) • 動態RAM (Dynamic RAM,簡稱DRAM)

  16. Q1、Q2、Q3、Q4為儲存的本體,Q3、Q4為Q1、Q2的電阻性負載,當Q1OFF,Q2ON(飽和)時,儲存 “1”的資料,反之當Q2OFF,Q1ON時,儲存"0"的資料。

  17. 16表示有16K bit,即有 16384 bit的記憶容量,有8條資料線,16384÷8=2048位元組的記憶容量,位址線有11條(211=1024)。 內部採用XY交叉選址方式,即A0~A6為列位址,A7~A10為行位址,兩者解碼之後可選到真正位址,通常靜態記憶體單獨一顆即可存取資料。

  18. 9-4 RAM • 動態RAM的儲存單元 • 是一種高密度的記憶億元件, • 利用閘極和基體(substrate)間的電容量來儲存電荷。 • 有電荷時代表儲存。1"時。無電荷即代表儲存"0"; • 由於電容器上的電荷會因放電而消失。因此必須每隔一段時間(1~2ms)就刷新(reflash)一次

  19. 9-1 前言 • 圖9-4同為16腳IC,只有一位元,因此使用時,必須八個一組,組成一個位元組。 • 它的位址線分別為6、7、8條,因係採用位址多工的方式,所以位址線減半 • DRAM的記憶容量,是以4倍的級數增加。因為增加一條位址線,即增加2條位址線,因此,記憶容量增加4倍(22=4))

  20. 9-4 RAM • 分類 • 增強資料輸出隨機存取記憶體(Extended Dale Output Dynamic Random Access Memory,簡稱EDO DRAM) • 同步隨機存取記憶體(Synchronous Dynamic Random Access Memory,簡稱SDRAM) • 視訊隨機存取記憶體(Video Random Access Memory,簡稱VRAM) • 同步顯示繪圖用隨機存取記憶體(Synchronous Graphic Random Access Memory。簡稱SGRAM) • 視窗記憶體(Windows Random Access Memory。簡稱WRAM) • 記憶體匯流排動態隨機存取記憶體(Rambus Dynamic Access Memory,簡稱RDRAM或 Rambus DRAM) • 同步雙倍資料傳送動態隨機存取記憶體(Double Data Rate synchronous Dynamic Random Acces memory簡稱DDR SDRAM)

  21. 9-4 RAM • 同步雙倍資料傳送繪圖用動態隨機存取記憶體(Double DataRate Synchronous Graphic Random Access memory,簡稱DDR SGRAM) • DDR2 SDRAM(Double-Data-Rate Two Synchronous Dynamic Random Access Memory)第二代雙倍資料率同步動態隨機存取記憶體 ,提供了相較於DDR SDRAM更高的運行效能與更低的電壓,是DDR SDRAM(雙倍資料率同步動態隨機存取記憶體)的後繼者,也是現時流行的記憶體產品。 • VRAM、SGRAM、WRAM、DDR SGRAM是繪圖顯示介面卡所專用 • 目前主記憶體大都改為模組包裝方式,便於安裝與擴充。

  22. 9-4 RAM • 記憶體模組 • 3Opin:最早的包裝方式,為80386時期所用。 • 72pin(SIMM):為80486及早期Pentium時期使用,32bit包裝。 • 168pin(DlMM):目前使用最多的模組,64bit模組。容量在32MB~512MB之間。 • 144pin:為筆記型電腦使用。 • RIMM:採用RDRAM記憶體。存取速度在60OMHz~80OMHz之間。 • 18Opin:使用DDR SRAM記憶體。 • 184pin: DDR DRAM • 240pin:DDR II DRAM

  23. 9-5 ROM • ROM • 一種僅能讀出其內容加以執行或處理的記憶體, • 大致可分為:ROM、PROM、EPROM、E2PROM、Flash ROM五種 • 罩幕式僅讀記憶體(masked ROM,簡稱ROM) • 為最簡單的一種僅讀記憶體,其內部的資料在製造時即已固 定。使用者無法改變其內容,一般用於大量製造的場合。 • 可程式僅讀記憶體(programable ROM,簡稱PROM) • 其內部由電晶體串聯一極細保險絲製成。使用者可利用程式 燒錄器,將不要部份以較高電壓將熔絲燒斷,即可永久儲存資料。

  24. 9-5 ROM • 可消除可程式僅讀記憶體(EPROM) • EPROM的E為消除(Erasable)的意思,即寫在記憶體內的資料可以消除重寫,較PROM更具靈活性,當然要消除必須以紫外 光線照射30分鐘左右,而不是以一般方式來擦除資料。 • 電子消除式可程式僅讀記憶體(E2PROM,又稱EAROM) • 由於紫外線對人體有害,一不小心可能傷及眼睛,因此改良 出以足夠的負電壓來消除記憶IC內的資料,安全又快速。

  25. 9-5 ROM • 快閃記憶體(Flash memory或 Flash ROM) • 快閃記憶體是目前最新的一種ROM形式記憶體 • 於1980年由Intel公司推出。 • 主要是用來替代E2PROM,供做系統程式之儲存且便於更新Update)工作之進行, • 由於價格便宜、速度快、容量又大,因此,目前的BIOS及記憶卡、MP3機、數位相機等都改用Flash ROM, • Flash ROM的資料更新是以一個區塊(block)為單位,每個Block可由16~5l2Bytes組成,整個Flash ROM的記憶容量在256kbits到512Mbits之間,更大容量產品陸續開發中。

  26. 9-5 磁泡記憶體 • 磁泡記憶體 • 磁泡(bubble)是指在合成矽鎳單品薄膜(或石榴石或非晶態金屬薄膜)的平面上,受外部磁場作用時形成的小圓柱狀磁泡。 • 直徑約為千分之幾公分的磁化圓柱體,可經由外加磁場使其移動 • 在某一儲存格中,有磁泡存在則資料為“1”,否則資料為“0”。 • 由於供電中止後,磁泡記憶體內資料仍然存在。因此可做為輔助儲存體, • 因體積小、質輕、耗電量小且儲存量大(每平方吋約5M位元組),極適合微電腦系統使用。 • 磁泡記憶體雖有許多優點,但截至目前為止,尚未大量應用於微電腦系統中,其中原因極多,技術尚未成熟,需求量不大等均是,但主要的原因可能與半導體記憶體的製造技術和生產量有關。 • 磁泡在使用時,必須如同磁碟控制般,以兩組正交線圈和界面電路、程式配合控制。

  27. 9-5 快閃記憶體 • 快閃記憶體之應用 • 隨身碟。 • 隨身碟或者行動碟是利用快閃記憶體製成的具有磁碟般,可以快速存取的一種新產品, • 容量從32MB到512MB都有,有些廠商也在研發更大容量的產品, • 隨身碟的大小和大拇指差不多,重量又輕,使用USB介面, • 具有熱拔插枝術,可隨時插到USB接頭上,即可成為一抽取式磁碟機, • 可以像一般磁碟一樣,存放程式和資料夾,容量又大,一個可抵數十片軟式磁片。 • 數位錄音筆 • 錄音筆是快閃記憶體的另一種應用, 利用快閃記憶體來儲存聲音。 • 由於使用的記憶容量不同。可以錄音的時間由數小時到數十小時均有 • 利用USB介面可以和電腦連接,將資料傳送到電腦,並加以儲存。

  28. 補充資料-真空管 • 真空管 • 毛克萊與其學生艾克特研發世界上第一部ENIAC真空管電腦,西元1946年於美國賓州大學安裝成功,它使用18000個真空管,每一個真空管代表一個位元,因它耗電大、產生大量的熱、穩定性不佳,很快就被淘汰了。

  29. 補充資料--磁蕊 • 磁蕊  磁蕊或稱磁心(magnetic core),是一種鐵錳氧化物製成的小環,它能在幾百萬分之一秒內,受穿過其中心之導線內的脈衝電流磁化,磁化的方向有順時針及反時針兩種,依脈衝電流的方向而定。  電流的方向決定磁蕊磁化的方向。電流的方向改變,磁化的方向跟著改變。這兩種狀態剛好符合二進制,它代表0或1、是否、正負、開關等等。這樣幾 個磁蕊的組合就可以代表一個資料,可以從某一位址讀出或寫入某一位址。

  30. 補充資料--磁蕊 • 在半導體記憶體發明前,大部分電腦中的主記憶體,由王安博士發明。 • 磁蕊屬於非揮發性(non-volatile)記憶體,沒有驅動電流時,其磁性仍能保持,故資料不會消失。 • 磁蕊屬於破壞性讀取(DRO,destructive read out)記憶體,讀取後會破壞原有資料。

  31. 補充資料--電晶體 • 電晶體 金屬電阻小,容易通電,稱為導體。玻璃、雲母等不易通電,稱為絕緣體。像矽等介於導體與絕緣體之間,稱為半導體,它是二極體、電晶體、或積體電路(IC)的原料。IC是將電阻、電容、二極體、電晶體等集中在一個基板上所構成的電路零件,稱為晶片。IC可構成體積極小之電路,適合大量生產。IC晶 片中依其電晶體數可分為小型積體電路(SSI)、中型積體電路(MSI)、大型積體電路(LSI)、與超大型積體電路(VLSI)等。

More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