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21

分子 的 立体结构

分子 的 立体结构. ( 高三化学一轮复习 ). 【 基础回顾 】. 1 . 写出 HF 、 H 2 O 、 NH 3 、 CH 4 的 电子式和 Lewis 结构式(用短线 表示键合电子,小黑点表示未 键合的价电子的结构式)。. H. H. H. H. H. H. H. H. F. C. N. O. H. H. H. H. H. N. C. O. H. H. H. H. H. F. H. H. 【 知识梳理 】. 一、经典的共价键理论. 注意各中心原子中 孤对电子数目 的变化.

elton
Download Presentation

分子 的 立体结构

An Image/Link below is provided (as is) to download presentation Download Policy: Content on the Website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and may not be sold / licensed / shared on other websites without getting consent from its author. Content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only. Download presentation by click this link. While downloading, if for some reason you are not able to download a presentation, the publisher may have deleted the file from their server. During download, if you can't get a presentation, the file might be deleted by the publisher.

E N D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分子的立体结构 (高三化学一轮复习)

  2. 【基础回顾】 1. 写出HF、H2O、NH3、CH4的 电子式和Lewis结构式(用短线 表示键合电子,小黑点表示未 键合的价电子的结构式)。

  3. H H H H H H H H F C N O H H H H H N C O H H H H H F H H 【知识梳理】 一、经典的共价键理论 注意各中心原子中孤对电子数目的变化

  4. 【基础回顾】 2. 请描述H2O、NH3、CH4 、 HF 分子的立体结构。 3. 怎样判断分子的立体结构? 简述价层电子对互斥模型(VSEPR模型)的主要内容。

  5. H H H H H H H H N C O F H H H H H N C O H H H H H F H H 【知识梳理】 二、价层电子对互斥模型 VSEPR模型要点:由于价层电子对互相排斥, 分子尽可能呈现“对称” 构型。 关键:价层电子对数 = 键合原子数 + 孤对电子对数

  6. 105° 107°18′ 109°28′ 180° H H H N C O H H H H H F H H 价层电子对数 = 键合原子数 + 孤对电子对数 CH4 NH3 H2O HF 孤对电子也要占据中心原子周围的空间,并参与互相排斥。

  7. VSEPR模型预测分子构型 平面(正)三角形 0 平面三角形 1 V形 直线形 0 直线形

  8. 【思考交流】 CO2和H2O都是三原子分子,NH3和CH2O都是四原子分子,它们的空间结构为什么会不同?

  9. 【迁移应用】 运用VSEPR模型预测下列分子、离子的立体结构 H―C≡N O=S=O

  10. A B D C E F 【思考交流】 下列结构图中,●代表原子序数从1到10的元素的原子实(原子实是原子除去最外层电子后剩余的部分),小黑点代表孤对电子,短线代表共价键。 H2O NF3 CF4 HCN HCHO CO(NH2)2 (1)写出A~F的化学式。 (2)指出A~F各分子中中心原子的杂化方式。 (3)简述杂化轨道理论的主要内容。 在形成多原子分子的过程中,中心原子的若干能量相近的原子轨道重新组合,形成一组新的轨道,这个过程叫做轨道的杂化,产生的新轨道叫杂化轨道。

  11. C:1s22s22p2 为什么CH4分子呈正四面体构型? 【知识梳理】

  12. 三、杂化轨道理论 4个sp3杂化轨道,当空间呈正四面体分布时,相互间斥力最小。

  13. C原子的4个sp3 杂化轨道分别与4个H原子的1s轨道“端向重叠”形成4个相同的σ键,形成CH4分子。

  14. 杂化轨道理论要点 (1)能量相近的原子轨道发生“杂化”; (2) “杂化”时保持轨道总数不变; (3)杂化轨道总是用于构建分子的 σ键, 实现最大重叠; (4)杂化轨道呈“对称”分布,确保相互间 斥力最小。

  15. 简单分子或离子中心原子杂化方式

  16. 【迁移应用】 运用杂化轨道理论解释分子、离子的空间构型 2 sp 直线形 4 sp3V形 3 sp2V形 2 sp 直线形 3 sp2平面正三角形 4 sp3正四面体形 4 sp3三角锥形 4 sp3正四面体形

  17. 【总结提炼】 分子结构与VSEPR模型、杂化轨道理论的关系

  18. 从VSEPR模型过渡到杂化轨道模型 CH4 NH4+ SO42- VSEPR AY2 AY3 AY4 NH3 SO32- H3O+ 杂化轨道 sp H2O ClO2- sp2 实 例 CO2 HCN N3- CH2O SO3 CO32- SO2 O3 NO2 sp3

  19. 【发散串联】 1.(1)利用VSEPR模型推断分子或离子的空间构型: PO43-;CS2; AlBr3(共价分子)。 (2)有两种活性反应中间体微粒,它们的微粒中均含有1个碳原子和3个氢原子。请依据以下这两种微粒的球棍模型,写出相应的化学式: 正四面体 直线形 正三角形 CH3- CH3+

  20. 【发散串联】 2. 乙炔与溴发生加成反应时,反应过程可 分步表示为: HC≡CH + Br2 → CHBr= CHBr CHBr= CHBr + Br2→CHBr2CHBr2 在此反应过程中,碳原子的杂化方式和 分子的空间构型发生了什么变化? [分析] HC≡CH中碳原子采用sp杂化轨道形成化学键,CHBr= CHBr中碳原子采用sp2杂化轨道成键, CHBr2CHBr2中碳原子采用sp3杂化轨道成键。分子的空间构型从直线形转变成了平面形,进而转化为以两个碳原子为中心的四面体,8个原子不在同一个平面上。

  21. 谢 谢

More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