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40 likes | 574 Views
各位领导各位代表 大家好!. 我省“十一五”期间水利信息化规划思路报告要点 (讨论稿). 张新建. 二零零二年十一月. 一、水利信息化的 作用与地位. 水利信息化的作用. 信息具有共享性、廉价复制性、可存贮性和时效性的特征。 水是不可替代的有限资源,并具有可循环性、时空分布不均性和水质纯洁性的特征。 水利系统是受自然规律和人类社会双重约束的复杂系统。 水利信息化是利用系统工程的原理,使有限的水资源发挥最大效能的重要技术手段,是实现水利现代化的必由之路。. 区域与城市信息化 — 国家信息化的缩影 企业信息化 — 核心竞争力的核心 政府信息化 — 走向真正的阳光政府
E N D
各位领导各位代表 大家好!
我省“十一五”期间水利信息化规划思路报告要点(讨论稿)我省“十一五”期间水利信息化规划思路报告要点(讨论稿) 张新建 二零零二年十一月
水利信息化的作用 • 信息具有共享性、廉价复制性、可存贮性和时效性的特征。 • 水是不可替代的有限资源,并具有可循环性、时空分布不均性和水质纯洁性的特征。 • 水利系统是受自然规律和人类社会双重约束的复杂系统。 • 水利信息化是利用系统工程的原理,使有限的水资源发挥最大效能的重要技术手段,是实现水利现代化的必由之路。
区域与城市信息化—国家信息化的缩影 企业信息化—核心竞争力的核心 政府信息化—走向真正的阳光政府 产业信息化—国民经济信息化的基础 社会信息化—信息化的全面展开 水利是信息密集型的行业 水利信息化是国家基础产业信息化的重要工程之一 “金水”工程是全国电子政务“十二金工程”之一 “全国防汛抗旱指挥系统”是水利信息化的“龙头”工程 水利信息化的地位
建成比较完善的水文信息采集处理体系 建成比较完善的防汛通讯系统 基本建成省市两级水利计算机网络 电子政务应用初见成效 万家寨引黄工程信息化设施投入应用 水利行业因特网应用进一步普及 七大水库水情测报系统基本建成 厅直单位计算机网络建设有了良好开端 在某些专业应用领域应用成效显著 水利信息化的成绩
专业应用领域信息化的成绩 • 灌区信息化的典型---夹马口 坚持不懈,厚积薄发(80年代开始) 泵站机组监控、配水、水费管理 • 工程设计信息化---水利设计CAD 紧密跟踪全国先进水平 • 水土保持信息化---GIS 以应用促发展---小流域规划和淤地坝设计中的应用 • 水资源管理与研究 取水许可和用水数据库、全省水资源管理GIS系统
对水利信息化的认识还有差距 水利信息化组织机构不够健全 信息化专业队伍技术水平有待提高 水文信息采集设备老化,分布不足 水利政府门户网站软件急需升级改造 信息资源开发严重不足,基础工作薄弱 各自为政现象依然存在,难以统一领导 资金投入渠道不畅,数量严重不足 重硬件购买,轻软件研发现象存在 信息资源共享的机制还未形成 水利信息化的存在问题
水利信息化整体处于初级阶段 • 水利信息化整体结构思路仅是初步形成 • 大部分基础数据库尚未建立 • 水利信息化技术标准规范还不健全 • 信息采集系统还不完善 • 计算机网络正在建设 • 水利数据中心尚处于规划阶段 • 水利行业内外的信息共享机制尚未形成 • 有些应用系统开发进程尚未正式启动
规划的具体指导思想 • 统一规划,各负其责; • 平台公用,资源共享; • 急用先建,务求实效。
规划基准年和水平年 • 规划基准年为2006年 • 近期规划水平年为2010年 • 远期展望水平年为2020年 • 具体规划区间年是2006年至2010年 • 远期展望到2020年
规划的基本原则 • 应用先导:满足应用功能需求是系统建设的基本出发点。 • 分步实施:分阶段、分层次设定目标分步实施。 资源共享:坚持开放性与标准化,应用功能标准化。 • 安全优先:安全的系统才是可用的系统,信息系统安全是相对的、是分等级的。 • 适度前瞻:因为信息技术发展很快,需要水利信息化规划具有适度的前瞻性,
规划范围 • 全省水利信息化专项规划范围为全省水利行业,包括厅机关、厅直属单位、万家寨引黄工程、各市水利(务)局。 • 各市水利(务)局不单独编制水利信息化规划,但必须根据本规划思路报告的精神,在各自水利建设规划中包含所属县市和本部门水利信息化的内容。
2.水利信息采集系统平台 • 内部信息:历史文献、技术档案、实时或定期监测信息、水利政务信息和各种层次的再生信息等。 • 外部信息:包括社会经济统计信息、地理空间基础信息、国土资源信息以及其它与水利业务有关的非水利部门采集的信息。
信息采集的方式 • 1、单纯人工采集 • 2、人工与仪器结合 • 3、仪器自动采集
3.信息传输平台 各种手段并行使用 • 传统信函----传统邮政 • 发送传真----电话信道 • 语音通信----手机、电话 • 数字线路传输----计算机网络 • 无线电通信---电台、卫星等
我省水利计算机网络图 水利部及其 流域机构 省有关厅局 省委省政府 移动办公 用户 省水利厅 局域网 省厅直属 水利单位 各市水管 单位 各市 水利局 局域网 各县市水利局
4.信息存储和共享平台 • 水利基础数据库 • 水文信息 • 水利工程信息 • 地理信息 • 水资源数据库 • 水利行政资源管理 • 应用数据库 • 灾情 • 档案 • 渔业 • ….
1.全省防汛抗旱指挥系统 • 建设内容:水雨情、工情、旱情、灾情信息采集系统、防汛无线通信系统、水利计算机信息网络(包括水情中心、旱情中心和工情中心)和防汛抗旱决策支持系统。
2.全省水利行政资源管理信息系统 • 建设内容: 水行政综合电子办公软件、水利规划计划管理、财务管理、人事人才管理和科技外事管理的管理信息系统。
3 .全省水资源管理决策支持系统 • 建设内容: 水资源调查评价系统、水资源保护监督系统、水资源规划调度系统、水资源取水许可管理系统、水资源管理应用系统、水资源管理地理信息系统和辅助决策支持系统。
4 .全省水质监测与评价信息系统 • 建设内容: 水质信息采集系统、水质信息管理系统 和水质评价信息系统等。
5.全省水土保持监测与管理信息系统 • 建设内容: 水土保持信息采集、水土保持监测信息处理、水土保持规划设计支持、水土保持工程管理决策支持、水土保持监督执法、水土保持效益评价、滑坡、泥石流预警决策和水土保持综合信息管理。
6 .全省水利工程建设与管理信息系统 • 建设内容: • 水利工程建设管理信息系统、水利工程运行管理信息系统和水利移民管理信息系统。 • 重点水管单位建立大型机电灌站监控系统、大型闸门控制系统、大型和重点中型灌区管理信息系统、大型和重点中型水库大坝、重点河道堤防监测系统以及用于基层水管单位业务管理的水利工程管理信息系统。
7.全省农村水电及电气化管理信息系统 • 建设内容: 水电站基础信息管理系统、全省小水电基本信息管理系统、农村水电电气化县基本信息管理系统。
8.全省水利信息公众服务系统 • 建设内容: 网上申报、水利发展概况、水利机构与职能、水利新闻、水利科技、水利工程、水雨情简报、工情、灾情简报、政策法规和公告信息。
9.全省水利规划设计管理信息系统 建设内容: 水利水电工程仿真系统 水利水电工程计算机辅助设计支持系统。
10.全省水利科技信息管理系统 • 建设内容: 开发山西省水利科技成果数据库、水利科技专家数据库、水利刊物数据库、水利科技信息数据库、以及各种学术专题数据库。授权访问信息资源查询功能、外文资料翻译服务。
11.全省水利渔业管理信息系统 • 建设内容: 渔政管理指挥系统、渔业信息公众服务系统、渔业统计报送系统、鱼病防治管理系统和渔业电子商务网上交易系统。
近期建设重点 • 全省水利信息化保障环境。 • 水利信息化基础设施 信息采集系统、水利通信、水利信息网(即计算机网络)和水利数据中心(公用数据库)、 • 全省防汛抗旱指挥系统 • 全省水利行政资源管理信息系统(包括政府门户网站) • 水质监测和评价信息系统 • 水资源管理决策支持系统 • 水土保持监测与管理信息系统。
水利信息化今后的发展 • 数据长期的积累,软件不断的升级。 • 体制逐步的优化,技术不断的进步。 • 要求不断的提高,范围的逐步扩大。 • 螺旋式提高、跳跃式发展
组织保障 充分发挥各级信息化领导组的组织协调职能。 健全信息化管理组织。 安全体系 安全策略 安全法规 安全标准 技术标准 国家和试点单位制订标准,基层单位执行和完善标准。 政策、资金、人才 制订有利于信息化发展的政策。 多方筹集资金,以工程带动水利信息化。 吸引优秀人才。
信息安全问题 安全隐患 • 病毒感染 • 黑客 • 实体安全 • 意外灾害
水利信息化的标准 • 信息标准化是信息共享的基础 • 水利信息化标准制订任重道远 《水利信息化标准指南》(一)中提出的与水利信息化关系密切的71项标准规范,目前只有19项颁布执行,其它都处于拟编、修订之中。信息化标准将在试用中逐步完善。
总体策略:“借鉴式”的发展策略 从我省水利的经济科技实力出发,借鉴别人成功的经验,避免走弯路。 借建设“数字黄河”和“数字海河”的契机,促进我省水利信息化建设。 • 局部策略:突出重点、发挥优势 灌区信息化、抗旱信息系统、水土保持信息系统 …….
参考资料 • 山西省水利信息化规划 2002年编制 • 全国水利信息化规划 2003年颁布 • 山西省水利信息化“十一五”规划思路报告 2004年编制 • 水利信息化标准指南(一) 中国水电出版社 • 山西省防汛抗旱指挥系统一期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 2004年编制 • 水利发展“十一五”规划文件汇编 2004年汇编 • 山西省水利发展“十一五”规划思路报告编制工作大纲 2004年编制 • 《刘锡田文集》 山西人民出版社
欢迎对思路报告提出修改建议 • 联系电话:0351—4666616 • 电子邮件:ZXJ@SXWATER.GOV.CN • 本软件和有关材料见会议资料光盘 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