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0 likes | 931 Views
米開朗基羅. 義大利文藝復興時期的 一位畫家. 認真看,等一下題目的答案就在裡面. 作者生平. 米開朗基羅. 作者生平. 米開朗基羅,出生於義大利阿雷佑附近的卡普列塞,從小就被寄養在一個石匠家裏,父親是一個小鎮的行政官員。 十三歲那年 開始 學畫,不久之後又進入一所雕塑學校。從此米開朗基羅結識了著名的雕刻家,並且得到老師的指導與啟示。. 米開朗基羅. 風格特色. 米開朗基羅. 風格特色. 早期的米開朗基羅風格雖是完美化卻力求在 「 尋找作品中的靈魂 」 , 對 於人體肌肉結構 很是強調卻依然 不失優雅及歡樂 ,畫面及色調一 般傾向追求和 諧。.
E N D
米開朗基羅 義大利文藝復興時期的 一位畫家 認真看,等一下題目的答案就在裡面
作者生平 米開朗基羅
作者生平 米開朗基羅,出生於義大利阿雷佑附近的卡普列塞,從小就被寄養在一個石匠家裏,父親是一個小鎮的行政官員。 十三歲那年開始學畫,不久之後又進入一所雕塑學校。從此米開朗基羅結識了著名的雕刻家,並且得到老師的指導與啟示。 米開朗基羅
風格特色 米開朗基羅
風格特色 早期的米開朗基羅風格雖是完美化卻力求在「尋找作品中的靈魂」, 對 於人體肌肉結構 很是強調卻依然 不失優雅及歡樂 ,畫面及色調一 般傾向追求和 諧。 大洪水(早期作品) 米開朗基羅
風格特色 到了晚期,作品顏色對比的使用也變的比較大膽,對於人體肌肉的線條更是強調,作品裡的人物總是非常緊繃,目的從「描繪出作品中的靈魂」轉移成「解放作品中的靈魂」,對於個體人類的重要性更強調。 米開朗基羅
風格特色 聖彼得受釘刑(晚期作品) 米開朗基羅
作品解析 米開朗基羅
作品解析 A.D.1536~1545 1700╳1330 溼壁畫 最後的審判 畫中人物進量畫在水平面上並組成群體,位置越高,人群愈加密集。左側升入天堂和右側走向毀滅形成對比。將上升與墮落的人群和掌握整個人群活動的中心人物聯結在一起。 米開朗基羅
作品解析 最後的審判(局部) A.D.1536~1545 1700╳1330 溼壁畫 正在審判裁決,善者生天,惡者入地獄。畫此畫時面對外在和內在的雙重精神危機,強烈表達內在情感而非外在美學追求。(接下頁) 米開朗基羅
作品解析 米開朗基羅畫了「聖巴托羅謬」這個聖人。 米開朗基羅將聖巴托羅謬畫成左手提著自己的皮囊,右手拿刀的模樣,這是聖人的生平。但臭皮囊上竟然是米開朗基羅本人的肖像,算是畫家在畫作上「署名」的方式。 為何以臭皮囊署名?在基督裁決之下,他透過聖巴托羅謬交代自己一生充滿敵人,更透過敵人的手,交代自己不過是個臭皮囊 。 米開朗基羅
作品解析 創造亞當 A.D.1510 280╳570 溼壁畫 本幅畫強調人體動作,使二人之間的聯繫具有動感,亞當悠閒地斜靠著,上帝則上前伸出右手食指,控制亞當的左手,兩個指尖接觸,成為整個創世記的象徵。。 米開朗基羅
作品解析 大洪水 A.D.1508~1509 280 x 570 溼壁畫 此畫繪著逃難者躲藏在上帝閃電擊中的帳篷下面,閃電是上帝生氣的象徵。綠色、藍紫色和粉紅色之間的色彩反差增強了大難臨頭的氣氛。 米開朗基羅
作品解析 完整一點~ 米開朗基羅
問題探索 米開朗基羅
問題探索 十三歲 1.米開朗基羅幾歲開始學畫? 2.他早期的作品風格是「(1)作品中的靈魂」 而晚期的作品風格是「(2)作品中的靈魂」 A.1尋找2解放 B.1吃掉2吐出 C.1玩弄2殺死 D.1解放2尋找 3.米開朗基羅畫了「聖巴托羅謬」手上提著的臭皮囊上有他的臉 請問有何用意? A:畫家署名 4. 為何以臭皮囊屬名呢? A:交代自己只不過是個臭皮囊 5.米開朗基羅將聖巴托羅謬畫成左手提著自己的皮囊,右手拿刀 的模樣,代表這什麼? A: 聖人的生平 米開朗基羅
製作小組 910第五組 成員+工作分配: 組長 (25)林永平:報告、製作PPT 組員 (04)李庭:報告、作品、作者生平 (12)高霈紋:報告、風格特色 (32)陳正皓:報告、作品╳2 (38)趙文翊:報告、作品╳3 指導老師 陳育淳 資料來源 視覺素養學習網:http://vr.theatre.ntu.edu.tw/fineart/index.html 米開朗基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