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0 likes | 525 Views
寻找奶酪 关于教师专业发展的思考和困惑. “ 谁动了我的奶酪”带来的启示. 斯宾塞 . 约翰逊的畅销之作 迷宫里住这四个小家伙,两只小老鼠,“嗅嗅”和“匆匆”,两个小矮人,“哼哼”和“唧唧”。 他们每天做的是就是寻找自己喜欢的奶酪。 终于有一天,他们找到了奶酪 C 站,奶酪堆积如山,他们每天都跑去享受奶酪。. 哼哼和唧唧每天起的比老鼠晚一点,然后信步走到奶酪站去,他们从没想过,奶酪是从哪里来的,谁把他们放在了那里。他们每天舒适地享用。 嗅嗅和匆匆每天到奶酪站,总会四处闻一闻,抓一抓,看看和昨天有什么不同,然后好好享受。 拥有奶酪 —— 就拥有幸福。
E N D
“谁动了我的奶酪”带来的启示 • 斯宾塞.约翰逊的畅销之作 • 迷宫里住这四个小家伙,两只小老鼠,“嗅嗅”和“匆匆”,两个小矮人,“哼哼”和“唧唧”。 • 他们每天做的是就是寻找自己喜欢的奶酪。 • 终于有一天,他们找到了奶酪C站,奶酪堆积如山,他们每天都跑去享受奶酪。
哼哼和唧唧每天起的比老鼠晚一点,然后信步走到奶酪站去,他们从没想过,奶酪是从哪里来的,谁把他们放在了那里。他们每天舒适地享用。哼哼和唧唧每天起的比老鼠晚一点,然后信步走到奶酪站去,他们从没想过,奶酪是从哪里来的,谁把他们放在了那里。他们每天舒适地享用。 • 嗅嗅和匆匆每天到奶酪站,总会四处闻一闻,抓一抓,看看和昨天有什么不同,然后好好享受。 • 拥有奶酪——就拥有幸福。 • 有一天,嗅嗅和匆匆到达奶酪站,发现这里已经没有奶酪了。他们并不吃惊,因为最近奶酪一天比一天少,他们同是互相望望,毫不犹豫走向迷宫深处,去寻找新的奶酪。
同一天晚些时候,哼哼和唧唧也溜达到奶酪站,想当然地以为他们的奶酪还在那里,看着空空如也的房间,他们毫无准备,不相信,声嘶力竭地大喊和摇头。同一天晚些时候,哼哼和唧唧也溜达到奶酪站,想当然地以为他们的奶酪还在那里,看着空空如也的房间,他们毫无准备,不相信,声嘶力竭地大喊和摇头。 • 奶酪对于他们意味着一切,实在太重要了, • 当嗅嗅和匆匆已经在迅速行动的时候,哼哼和唧唧还在那里哼哼唧唧,犹豫不决。 • 他们整天分析奶酪去了哪里。 • 当嗅嗅和匆匆找到新的奶酪站时,哼哼和唧唧还待在奶酪C站,又冷又饿,对自己的处境进行分析,甚至互相指责。 • 唧唧想到嗅嗅和匆匆不在这里,可能已经找到了奶酪并正在享用,他有一种冲动向出发寻找奶酪。
但哼哼阻止了他,他们每天继续去奶酪C站,他们开始有焦虑和恐惧。但哼哼阻止了他,他们每天继续去奶酪C站,他们开始有焦虑和恐惧。 • 终于有一天,唧唧在墙上写下了一句话,如果你不改变,你就会被淘汰,离开了哼哼去迷宫深处。 • 唧唧在寻找的过程中经常会想过去,他觉得可能永远也找不到奶酪,他在墙上写着:“经常闻一闻你的奶酪,你就会知道,它什么时候开始变质。” • 唧唧快体力不支了,他有恐惧,但他坚持向前走,他又在墙上写下:”朝新的方向先进,你就会发现新的奶酪”。 • 唧唧发现了一个奶酪站,里面有一点零星的奶酪,他又写道:“越早放弃旧的奶酪,你就会越早发现新的奶酪”
唧唧带了一些新的小奶酪回去给哼哼,哼哼拒绝了,他习惯了过去那种奶酪,不喜欢新奶酪。唧唧带了一些新的小奶酪回去给哼哼,哼哼拒绝了,他习惯了过去那种奶酪,不喜欢新奶酪。 • 唧唧一个人走上了新旅程,他的心充实了很多,并在墙上写道:“在迷宫中搜寻比停留在没有奶酪的地方安全的多。” • “陈旧的信念不会帮助你找到新的奶酪,当你发现你会找到新的奶酪并能够享用它时,你就会改变你的路线。” • 唧唧找到了新的奶酪站。并开始享用新的奶酪。
他们总是不断地拿走你的奶酪。(变化总是在发生)他们总是不断地拿走你的奶酪。(变化总是在发生) • 虽是做好奶酪被拿走的准备。(预见变化) • 经常闻一闻你的奶酪,以便知道它什么时候开始变质(追踪变化) • 越早放弃旧的奶酪,你就会越早想用到新的奶酪(尽早适应变化) • 随着奶酪的变化而变化(改变) • 尝试着寻找新的奶酪,并享受新的奶酪(主动变化) • 记住:他们仍会不断拿走你的奶酪。
面对课程、教材、学生、手段、人才培养需求,我们的奶酪越来越少。面对课程、教材、学生、手段、人才培养需求,我们的奶酪越来越少。 • Who moved my cheese?是我们自己。 • 不断寻找奶酪,对于教师,就是自我不断实现专业发展的过程。
我在教学管理中的一个重要命题: 怎样帮助教师寻找奶酪? 从制定专业发展规划到搭建各种平台。 一个最大的困惑: 有些教师象哼哼,在空奶酪站里徘徊。 有些教师象前期的唧唧,还没有发现奶酪已经变质。 教师更多地还是在完成任务中被动发展。
专家与新手的差异比较 • 专家和新手相比,在知识结构上、在处理解决实际问题时,至少有三个方面的特征: • 专家具备与其领域或学科相关的巨大知识库 • 专家所具有的知识大多是缄默的(不能解释的)、个体化的,嵌入于情境活动之中不能剥离。 • 专家的知识不仅仅是对相关领域的事实和公式的罗列,相反它是围绕核心概念或‘大观点’组织的。这些概念和观点影响他们所关注的事物和问题再现的方式,具备有意识的思考和反思的特点。
专家教师是一个在教育行动中成长的动态过程 • 从行动方式上看,专家是不断选择以成长机会“最大化”的方式处理任务,在“能力极限边缘工作” ; • 从思维方式看,专家是不断把看似常规的行为“问题化”,凭着大脑资源再投入用以解决拓展性的新问题。
冰山理论 • 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之间的关系
专家教师的知识,他们的实践智慧常常是镶嵌于实践之中的,是默会的,但是默会知识和明确知识两者构成“冰山”上下关系的模型 • 成为专家教师,他们的学习与创新应该呈现四种基本行动方式:听中学、做中学、听懂的东西做出来、做好的东西说出来。
教师的成长和教师教育方式 • 1.教师是在教育行动中成长的,不同的回应学习与工作环境的行动方式是专家教师和新手教师的关键性区别 。 • 2.教师的专业发展要关注实践性 智慧的动态发展过程 。
教师专业发展中的几点思考 • 教师的自省意识——不满足于旧奶酪 • 有关注的思考——找到方向 • 每个人的实践性智慧不可替代,教师寻找奶酪的过程在教学行为中,研究的对象就是自己 • 教师的学习是一种嵌入式学习,在复杂的环境中从解决小问题开始,
学校对于教师专业发展应采取的策略 • 1.更新观念策略 • 要将教师观念的转变摆在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首位,积极寻求让教师自身确立专业发展的理念。(1)学校要教育教师,让教师明确自身的专业地位,并树立教师专业发展的理念。(2)学校要在管理上体现尊重教师的专业地位。应尊重教师的主体地位,让教师成为学校的主人,给教师应有的自主权。(3)学校要创设有利条件,提高教师专业意识和素质。
2.外部刺激策略 • 按照“分类实施,递度推进”的总体策略,来选择教师管理和教师专业发展的外部刺激策略。具体要做到:(1)针对教师不同的成熟度,采取不同的外部刺激的力度和相应的管理方法。(2)针对教师所处的不同成长时期采用不同的评价策略。如对新教师、形成一定教学风格的教师和骨干教师等,可分别采取“目标达成度”、案例分析诊断,及成果激励等不同评价策略。(3)正确处理好“留”与“流”的关系。学校在事业留人、待遇留人、感情留人之外,还应用政策来留人,并应靠政策来促进教师的有序流动,营造教师流动的良性循环环境。
3.内部激励策略 • (1)坚信教师专业发展的本质力量来源于教师内在的自我更新。要帮助教师形成自身反省能力和自我分析、自我提高的能力,达到专业自主、自我更新的最高境界。(2)让教师学会角色反思。要帮助教师学会对自身角色的认知与反思,尤其是对教师角色的内在的自我主体价值的认识,并将教师的职业看成是自我价值的实现和幸福的体验的职业,这对于教师的专业发展具有很重要的作用。(3)让教师学会自我评价。
4.“载体”策略 • 指寻找转变观念,提高教育教学能力,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的途径。介绍三种有价值的方法:(1)说“故事”与说课。说“故事”是指让教师结合自己的成长过程和教育教学实践,说出他们的一些体会与困惑,说课是指说课者用生动的语言,表述自己的教学设想以及基本依据。目的在于创造一种民主和谐的氛围,了解自身在专业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分享成功的经验。(2)行动研究。针对教师在说故事或说课过程中所反映出的问题,及时采用行动研究的方法,解决教师专业生活中的现实问题。(3)开发个案(案例写作)。应该鼓励教师将教育教学过程记录下来,形成案例。
“教学设计—课堂观察—反馈会议”在学校展开的具体方式是:①教研组通过事先设定共同关注的主题,围绕主题学习理论,形成理念高地。然后切入一个课例,寻找现实与理念的差距,设计如何改进以往做法的上课计划。②按改进的计划上课,选择恰当的观察技术和方法,有针对性地观察课堂。共同诊断,引发对两难困惑的解释、分析和思考。③课后再一起反省原有设计与实际效果的差距。在深入反思、讨论中,寻找改进策略,重新设计教学方案再一次上课,接着再讨论,把整个过程写成报告,“教学设计—课堂观察—反馈会议”在学校展开的具体方式是:①教研组通过事先设定共同关注的主题,围绕主题学习理论,形成理念高地。然后切入一个课例,寻找现实与理念的差距,设计如何改进以往做法的上课计划。②按改进的计划上课,选择恰当的观察技术和方法,有针对性地观察课堂。共同诊断,引发对两难困惑的解释、分析和思考。③课后再一起反省原有设计与实际效果的差距。在深入反思、讨论中,寻找改进策略,重新设计教学方案再一次上课,接着再讨论,把整个过程写成报告,
变听课为观课 • 带着问题去观课
教研的组织方式 • 1、“群体学习”式教研 • 全校教师以教研组、课题研究小组、自愿者组合等形式,在探索教改之路、“摸石头过河”的同时,加强群体学习,用学习的力量避免盲目。 • 2、“先导小组”式教研 • 校长或学校中核心人物接受了一个新的理念,通过建立一个由少数人组成的“先导小组”方式,先行实践,在实践的过程中带动了更多人的认识,引发了学校更多人的自觉实践,最后达成各自的共同长进。
3.骨干教师引领的教研 • 学校充分发挥校内骨干教师的引领作用,成立专门的工作室或研究小组,与一般教师组成一个实践共同体,教师们在面对一个复杂、真实的教学问题的讨论与处理过程中,取得知识、技能与相应的体验。如校内成立优秀教师或课改先行者工作室。 • 4.连环跟进式教研 • 教研活动中,由多位教师接连上同一内容的课(也可以是同一位教师接连上几次课),每次上课都进行深入的观察、分析、比较,并提出改进建议,通过不断的实践反思,提高教师的教学行为水平。例如上“传达课”,从模仿到内化;风格连环,几种教学风格相互比较;价值连环,从有收获、有点收获到大有收获。
5.任务驱动的教研 • 以一个阶段内教师们比较关注的、来自于教学实际中相对集中的问题,作为一个活动主题或研究的专题,对教师而言,任务本身是一种教学研究,也是一种探索的驱动力。 如曹杨二中、晋元。 • 6.项目合作的教研 • 学校参与专业机构主持的某一个项目的研究,成为实验点或承担部分研究工作,通过教师与专业研究人员的亲密合作,能提高学校教研活动的层次。
9.有技术介入的教研 • 和以往的教研活动相比,有技术的介入能够提高教研活动的实效性,使教研活动以不同的形式展开。例如学科教师与负责现代信息技术的教师组合起来,建立教研的技术平台,甚至试行网上“虚拟教研”。
教师自主发展的措施 • 第一, 建立“习得性、发现性和交流性学习三位一体的教师专业发展模式” • 学习新理论、新方法和新技术的要求。 • “交流经验、分享成果、启迪借鉴” • “教师不仅要研究课程、 学生、而且要研究自己” • 第二,“课后小结与札记” • 第三,“教师专业生活史研究”。
“教师专业生活史研究” • 1. 自己经常使用的教育教学方法。 • 2. 专业生活经历对目前专业行为和专业思想的影响。 • 3. 有趣、难忘和难堪的事件,挥之不去的困惑、理想与现实的矛盾,其他教师的看法。 • 4. 未来发展的方向。
教师的自主发展 • 也可称“主体性发展”,是指教师具有自我发展的意识和动力,自觉承担专业发展的主要责任,通过不断学习、实践、反思、探索,使自己的教育教学能力不断提高,并不断向更高层次的方向发展。
教师自主发展的方法 • 充分考虑自己的兴奋点; • 与学校发展的结合点; • 可能占领的制高点(相对优势分析)。 • 教师个人发展计划(专业发展基础;专业发展的目标、个人目标与学校目标的相关性;专业发展的措施,以及需要学校的帮助)。
教师实现自我发展的途径 • 坚持教学相长,在师生交往中发展自己; • 反思教学实践,在总结经验中提升自己; • 学习教育理论,在理性认识中丰富自己; • 投入教学研究,在把握规律中端正自己; • 尊重同行教师,在借鉴他人中完善自己。
教师专业发展的内容 • (1)知识系统——教师专业发展的基础。教师不仅要具备普通文化知识、学科专业知识、教育教学知识,还要具备个人的实践知识,具有建构自己的知识体系的能力。 • (2)教育实践和教育研究能力——衡量教师专业能力的核心内容。前者包括语言表达能力、组织能力、学科教学能力等;后者体现着教育实践与教育理论的密切结合,是教育教学创新对教师发展的必然要求,是教师专业发展的基本保证。 • (3)积极情感和高尚人格——教师专业活动和行为的动力系统。“教师将来的任务是培养一个人的个性,并为他进入现实世界开辟道路。教育以人为本。学生具有天然的“向师性”,教师的积极情感会产生“皮格马里翁”效应,感染学生。教师的理想人格,会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
教师自主发展的实践取向 • 尊重并重视教师个人已有经验。 • 教师的教学实践在教师专业发展中有重要作用。 • 学校真实教学情境是教师专业发展的现实土壤。学校的组织文化是影响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因素。
教师专业发展的评价 • 1、评价活动的周期性机制 • 由一个新教师成长为专家型教师,需要经历不同的发展阶段。周期性的教师评价活动,既可以把握教师专业发展各个阶段的起点和基础,又为教师新一阶段的发展提供动力和智力支持。
2、评价主体的多元化机制 • 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评价活动,需要学校领导、同行、学生、家长以及被评教师的共同参与。整合多方面的评价力量,可以全面准确地把握被评教师的工作表现和工作绩效,有助于营造理解、信任、尊重教师和帮助教师专业成长的人文环境。 • 教师的自我评价是教师自我反思教学实践,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方式 。
3、评价标准的个性化机制 • 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评价制度属于专业性评价范畴,它鼓励评价对象参与评价方案的设计,并依据不同的教学任务、教师发展阶段与课程目标,有区别地评价教师。
4、评价过程的安全机制 • 教师评价过程应该是积极、真实的,有助于教师专业发展,不应该对教师的人格或个性构成威胁。这就需要为教师评价建立如下安全机制:一是教师评价结果应适当与奖惩脱钩。二是对教师评价的材料保密。三是评价活动应建立在评价双方互相信任的基础上,和谐的气氛要贯穿于评价过程的始终。四是要把评价双方的协商、交流和研讨活动贯穿于评价的全过程。
5、专业发展目标的导向激励机制 • 基于评价结果确立的教师专业发展目标,必须是通过评价双方协商确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