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24

结果藏在过程中

结果藏在过程中. 实验中学 曾斌. 2010 届 : 高一抽考的时候,语文排名第三。 高三会考成绩市局第二。 高考: 理科语文的平均分达到 111.33 分, 市局排名第二。. 片段一: “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 “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 都是至千里,为什么两个字不一样?. 1 、 “ 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 的“致”是“ 借车马之力,使达到 ”的意思, 偏于目的。 2 、“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 的“至”, 是个动词,前面的“无以”是“不能”的 意思,做状语。“不能到达千里之外”, 所以这个“至”翻译为“ 到达 ”。

ellard
Download Presentation

结果藏在过程中

An Image/Link below is provided (as is) to download presentation Download Policy: Content on the Website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and may not be sold / licensed / shared on other websites without getting consent from its author. Content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only. Download presentation by click this link. While downloading, if for some reason you are not able to download a presentation, the publisher may have deleted the file from their server. During download, if you can't get a presentation, the file might be deleted by the publisher.

E N D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结果藏在过程中 实验中学 曾斌

  2. 2010届: 高一抽考的时候,语文排名第三。 高三会考成绩市局第二。 高考: 理科语文的平均分达到111.33分, 市局排名第二。

  3. 片段一: “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 “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 都是至千里,为什么两个字不一样?

  4. 1、“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 的“致”是“借车马之力,使达到”的意思, 偏于目的。 2、“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 的“至”, 是个动词,前面的“无以”是“不能”的 意思,做状语。“不能到达千里之外”, 所以这个“至”翻译为“到达”。 重在过程。

  5. 片段二: 文言文,词类活用里的 “意动用法”和“使动用法”。 两支一样长短的粉笔 “吾小之”:“我根本看不上它,我轻视它”。 形容词活用为动词,表示意动。 因为是“主观”上的。

  6. “吾小之”: 把粉笔掰成了三小段。 在这个语境中,“吾小之”的“小”, 是使动用法,因为施加了“外力”。

  7. 在文言文教学上, 如果只重视知识点的积累, 不重视文言语法的讲解, 那就会造成了, 学生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

  8. 片段三: 在作文教学上,坚持两点,一点就是“摘抄”,一点就是“勤练笔”。在我看来,最神奇的地方,就是一个班的作文,早上收,晚上改,第二天上课来讲评。老师是乐在其中,从来都不觉得改作文是件苦差事,学生也是越写越会写。

  9. 关于“摘抄本”, 要用一沓方格稿纸来做摘抄本, 要求学生一笔一划,书写工整。 书写如果达不到要求,要重新去写。

  10. 每周的语文家庭作业,在摘抄本上,需要 完成五个模块,每天一个模块: 周一:一个成语+一句名言+一个精彩语段。 周二:一道诗歌鉴赏题+一道语言运用题。 (要有题目,有完整的答案) 周三:摘抄高考满分作文(要抄名师点评)。 周六:有标题的400字以上的日记一则。 周日:关注社会,关注生活,摘录深度新闻。

  11. 你在语文课上的用心程度。回家之后,摘抄本的质量,将决定你语文成绩的高低。

  12. 长期以来,用数理化的教学方式来进行语文教学,已经严重违背了语文学习规律,训练代替不了积累,没有大量的诵读、涵咏、感悟和体验,语文水平便不可能提高。 不好读书,而好甚解正是当前语文教学的最大弊端。 ——李希贵

  13. 不仅仅是考查考生作文的章法和文笔的,而都是考验考生的情怀,考验的是这样一种道德能力。如果能够有考生把他的思想素质和为人修养表现在自己的作文里面,应该是一篇“文质彬彬”的好作文。不仅仅是考查考生作文的章法和文笔的,而都是考验考生的情怀,考验的是这样一种道德能力。如果能够有考生把他的思想素质和为人修养表现在自己的作文里面,应该是一篇“文质彬彬”的好作文。 ——海岩

  14. “我身在炼狱留下这份记录,只因民族已到存亡之际,我辈只能奋不顾身,挽救于万一。我的肉体即将陨灭,灵魂却将与你们同在。敌人不会了解,老鬼、老枪,不是个人,而是一种精神,一种信仰”。“我身在炼狱留下这份记录,只因民族已到存亡之际,我辈只能奋不顾身,挽救于万一。我的肉体即将陨灭,灵魂却将与你们同在。敌人不会了解,老鬼、老枪,不是个人,而是一种精神,一种信仰”。 ——《风声》

  15. 选择题:充分去展现解题的技巧 比如病句题,教学生划分句子结构,然后再告诉他们,这个句子怎样表达,才算正确。 比如科技说明文 怎样找出作者的观点、态度的句子 怎样分析过渡段 怎样通过关联词,理清句子和句子之间的逻辑关系 怎么通过概括段意,理清作者的行文思路

  16. 选择题 怎样进行题目选项和原文的信息比对 怎样从题目当中,找到答题的切入点

  17. 总结本:总结课堂之所学

  18. 1、以纯厚闻于乡党 (句式) 2、直乡台云:“衣乃自以遗少年,非窃也。” 3、仁罕率众断澶州浮桥以溃贼,因诱获数十人 4、遇群寇暴集,以计悉枭其首。 5、初诣岭表省父 6、尝为乡里恶少所辱,谦不胜怒(句式) 7、亡命京师,应补卫士,稍迁内殿直都知。 8、瘗尸翰营中,累日,发土得之。 9、谦上言边城早寒,请给以六月,后以为例。 ——《宋史·列传》

  19. 语文的复习备考,不在于你讲了多少东西,而在于学生真正记住了多少东西,他能记住的东西,就是他真正学会的东西。语文的复习备考,不在于你讲了多少东西,而在于学生真正记住了多少东西,他能记住的东西,就是他真正学会的东西。 课堂的容量固然重要,但一定要建立在学生的承受能力之上。少一点,慢一点,总比浮光掠影,走马观花好。

  20. 教师放慢教学进度=更多学生学得更好。 我只相信你们的笔头,不太相信你们的口头。 ——林华民

  21. 语言运用题: 要求学生先在练习册上写,然后再把自己的劳动成果,展示到黑板上,最后老师当堂点评、修改。

  22. 诗歌鉴赏: 涉及到专业术语和答题的规范性。 讲解完诗歌鉴赏题之后,最后用背投显示标准答案。视觉得到的信息是最多的,学生通过研究标准答案,去体会诗歌鉴赏里暗藏的答题的套路。

  23. 学生可以不重视语文的学习,家长可以不在乎语文的分数,但你,身为语文老师,你要热爱,你所教授的这门课程。“传承五千年,唯我中国风”,身为语文老师,你要有这样的责任心 。

  24. 谢谢大家! 欢迎指正!

More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