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0 likes | 425 Views
大陸新時期的文學風景線. 宋 如 珊 2011 年 12 月 6 日. 綱 要. 「新時期」的界定 新時期文學的產生 新時期的文學分期與創作流派. 什麼是「新時期」?. 文革結束後到六四事件前, 主要指鄧小平主政時期。. 大陸政治的歷史分期. 中共建政後十七年 1949-1966 文化大革命時期 1966-1976 新時期 1976-1989 華國鋒時期 1976-1978 鄧小平時期 1978-1989 後新時期 1989- 今. 關於「新時期」的說法.
E N D
大陸新時期的文學風景線 宋 如 珊 2011年12月6日
綱 要 • 「新時期」的界定 • 新時期文學的產生 • 新時期的文學分期與創作流派
什麼是「新時期」? 文革結束後到六四事件前, 主要指鄧小平主政時期。
大陸政治的歷史分期 • 中共建政後十七年 1949-1966 • 文化大革命時期 1966-1976 • 新時期 1976-1989 • 華國鋒時期 1976-1978 • 鄧小平時期 1978-1989 • 後新時期 1989-今
關於「新時期」的說法 • 最早出現:1976年文革結束時華國鋒的說法,指中共歷史進入「社會主義的新的歷史時期」。 • 官方文件:1978年12月22日通過的《中共第十一屆中央委員會第三次全體會議公報》,其中多次提及「新時期的總任務……」。 • 成為共識:中共歷史和大陸社會中,「新時期」一詞已普遍被接受,用以概括文革後,尤指1978年底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後鄧小平執政時期。
為何產生「新時期文學」? 緣於新的歷史環境 ──政治‧經濟‧文化
新的歷史環境 • 政治:實事求是、撥亂反正 →平反運動 • 經濟:四個現代化、改革開放 • 工業、農業、國防、科技現代化 • 對內經濟改革、對外開放特區 • 文化:解除四人幫的文藝黑線論 →文藝團體、機構和活動恢復運作
新歷史環境下的文學生態 • 老作家平反歸隊,知青作家嶄露頭角 • 在各種思潮洗禮下文學流派紛呈 • 文學逐步脫離政治的束縛和制約 →文學由政治附庸回歸藝術本體 →創作風格由一元走向多元
大陸新時期的文學風景線 文學分期與創作流派
新時期文學的分期 • 前期:1970年代末-1980年代初 • 著眼於政治議題 • 中期:1980年代初-1980年代中 • 著眼於人性人情 • 後期:1980年代中-1980年代末 • 著眼於文學審美
新時期文學 前期1970年代末-1980年代初 著眼於政治議題 傷痕文學‧反思文學(一)‧改革文學(一)
傷痕文學‧反思文學(一) • 傷痕文學:控訴文革和四人幫對民眾造成的身心傷害。 • 盧新華〈傷痕〉 、馮驥才〈啊〉… • 反思文學(一):省思文革悲劇原因,描寫政治掛帥下小人物的命運悲歡。 • 茹志鵑〈剪輯錯了的故事〉、高曉聲〈李順大造屋〉…
改革文學(一) • 改革文學(一):描寫工農業改革,頌揚改革,塑造改革英雄。 • 蔣子龍〈喬廠長上任記〉、何士光〈鄉場上〉…
新時期文學 中期1980年代初-1980年代中 著眼於人性人情 反思文學(二)‧知青文學 改革文學(二)‧鄉土文學
反思文學(二)‧知青文學 • 反思文學(二):書寫人性與人情,表現愛情與親情等主題。 • 張潔〈愛,是不能忘記的〉、錦雲和王毅〈笨人王老大〉… • 知青文學:知青作家書寫「上山下鄉」的知青生活和回城經驗。 • 王安憶〈本次列車終站〉、梁曉聲〈這是一片神奇的土地〉…
改革文學(二)‧鄉土文學 • 改革文學(二):由人性和文化的視角切入,較深刻剖析改革的影響 。 • 王潤滋〈魯班的子孫〉、賈平凹〈雞窩窪的人家〉 … • 鄉土文學:以描寫地域風情的小說,接續五四以來鄉土文學的傳統 。 • 劉紹棠〈蒲柳人家〉、汪曾祺〈大淖記事〉…
新時期文學 後期1980年代中-1980年代末 著眼於文學審美 尋根文學‧先鋒小說 紀實文學‧新寫實小說
尋根文學‧先鋒小說 • 尋根文學:以民族文化作為創作之根,以現代主義手法表現文化題材。 • 韓少功〈爸爸爸〉、扎西達娃〈西藏,繫在皮繩結上的魂〉… • 先鋒小說:受西方現代和後現代主義影響,著重敘事技巧的創作。 • 劉索拉〈你別無選擇〉、馬原〈岡底斯的誘惑〉…
紀實文學‧新寫實小說 • 紀實文學:擷取報導文學和新聞寫作的特點,寫錄真人真事。 • 辛欣和桑曄《北京人》、馮驥才《一百個人的十年》 … • 新寫實小說:以客觀不加雕飾的自然筆觸,直視人類生存的議題 。 • 池莉〈煩惱人生〉、劉恆〈狗日的糧食〉…
結 語 • 中共建政後十七年:圖解政策的工農兵文學 • 文化大革命時期:為政治服務的樣板文藝 • 新時期 • 前期:由政治批判拉開文學與政治的距離 • 中期:重視人道主義,表現人性人情 • 後期:立足藝術本體,表現文學審美 • 後新時期:走向商業化和個人化的後現代文學
查建英曾說:「二十世紀八十年代是當代中國歷史上一個短暫、脆弱卻頗具特質、令人心動的浪漫年代。」查建英曾說:「二十世紀八十年代是當代中國歷史上一個短暫、脆弱卻頗具特質、令人心動的浪漫年代。」 • 新時期文學表現出的,正是這種1980年代的精神氛圍,勾勒出文革後文學由單音走向複調的歷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