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21

以研促教 有效教学 ―― 南京二十九中数学教研组校 本教研行动研究报告

以研促教 有效教学 ―― 南京二十九中数学教研组校 本教研行动研究报告. 一 . 认真学习,正确认识新课程. 二 . 以研促教,提高课堂有效性. 一 . 认真学习,正确认识新课程.   真正决定数学课程的不是写在书上的各种观念与规定,而是天天和学生接触的教师。尽管,专家们花了大量的精力,认真准备了课程标准和教材,但是一到学校,数学教师一个人便决定了一切。. 课时不够?.   反思我们的教学,不难发现主要原因还是教师没有真正领会 《 课程标准 》 、没有真正掌握 《 教学要求 》 。. “ 超标拓展未有必要,内容提前容易混乱,一步到位违背规律。”.

elinor
Download Presentation

以研促教 有效教学 ―― 南京二十九中数学教研组校 本教研行动研究报告

An Image/Link below is provided (as is) to download presentation Download Policy: Content on the Website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and may not be sold / licensed / shared on other websites without getting consent from its author. Content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only. Download presentation by click this link. While downloading, if for some reason you are not able to download a presentation, the publisher may have deleted the file from their server. During download, if you can't get a presentation, the file might be deleted by the publisher.

E N D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以研促教 有效教学 ――南京二十九中数学教研组校 本教研行动研究报告 一.认真学习,正确认识新课程 二.以研促教,提高课堂有效性

  2. 一.认真学习,正确认识新课程   真正决定数学课程的不是写在书上的各种观念与规定,而是天天和学生接触的教师。尽管,专家们花了大量的精力,认真准备了课程标准和教材,但是一到学校,数学教师一个人便决定了一切。

  3. 课时不够?   反思我们的教学,不难发现主要原因还是教师没有真正领会《课程标准》、没有真正掌握《教学要求》。 “超标拓展未有必要,内容提前容易混乱,一步到位违背规律。”

  4. 《江苏省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教学要求》:为使教师能准确把握《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有效地开展教学活动,实现《标准》提出的目标要求,科学地评价学生的数学学习水平,避免出现各种偏差,减轻学生学习负担,确保高中数学课程改革顺利进行

  5. 二.以研促教,提高课堂有效性 校本教研是提高课堂有效性的根本保证校本教研是学校可持续发展的需要 校本教研是教师学习和实践的有效形式 校本教研是教师专业发展的必由之路

  6. “教学即研究”、“教师即研究者” 研究的问题来自课堂,研究的行为发生在课堂,研究的结果也落实在课堂。

  7. 备课流程 个人研读教材 ——参阅教参的思考方法 ——倾听主备者的发言 ——认真参与集体讨论 ——完成自己书面教案 ——课后反思教学得失

  8. 教案检查 (1)对数学概念和原理是否能准确理解; (2)教学目标定位是否准确; (3)对学生在理解数学概念和原理中存在的困难是否有深入分析; (4)教学过程是否注重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是否留有“再创造”的空间; (5)技能训练、教学目标达成度的检测是否有效。

  9. 上届高三备课组创新设计的“复习课教案”、“试卷讲评课教案”、“高三数学备课组工作计划”、“高三数学备课组五十天计划”、“高三数学备课组三十天计划”、“高三数学寒假复习建议”、“停课期间复习建议”、“高中数学基础知识回顾”、“高三数学最后一课(考前指导)”等成了新一届高三备课组的宝贵资料。

  10. 复习课教案样式 §12向量的概念及运算(4号黑体) 双基复习、课前预习讲评 (5号宋体,体现教学要求,突出重点,突破难点) 典型例题精析 题型一 向量的线性运算 1.如图:OADB是以向量 题型二 向量平行与垂直 2. 题型三 数量积 3. 4. 三.巩固练习 1. 四.作业 (5号宋体)

  11. 试卷讲评课教案样式 高三数学练习讲评01 (4号黑体) 典型错误分析 (周一,周三练习中典型错误分析,最好总结出几点,5号宋体) 重点知识、方法再现 例1 ,例2 (两个例题,5 号宋体) 班级 学号 姓名 成绩 三.反馈练习 (大约6小2 大,5号宋体)

  12. 高中数学基础知识回顾 江苏教育学院附属高级中学高三数学备课组 2008年4月 1.集合及其表示(A) …… 27.数列的有关概念(A) 按照一定次序排列的一列数叫做数列.是一个特殊函数,图象是一些孤立的点. ……

  13. 高三数学备课组三十天计划

  14. 2008届高三最后一课(考前指导) 1、利用看卷时间(提前五分钟发试卷)浏览试卷 发现难题不要惊慌,有难题是意料之中的,这不会影响大局。采取先易后难的策略…… 2、高度重视填空题 填空题不需要解题步骤,因此,要学会“巧解”…… 3、科学处理暂不能解的题 数学试题中难免会碰到暂时想不出来的题,这时千万不能和题目过不去…… 4、尽量不在会做题上失分 ……

  15. 课后可在问题情境设计、提出问题的时机与方式、解决问题的方法、学生的思维、板书设计、课件应用等方面做出反思。 要求35岁以下的教师必须写教后感(教学反思),提倡其它老师经常进行教学反思,从备课、上课、批改作业和课外活动等教学环节,以及当今教育改革的重点、难点、热点中发现值得研究的问题,并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

  16. “函数的概念”评课 课题:函数的概念 授课教师:石锁荣 授课时间:2008年9月9日星期二下午第一节课 地点:南京市第29中学科报厅 参加听课人员:鼓楼区全体高一数学老师,区教研室闻建华主任   学生在初中学习了三种具体的函数,即一次函数(含正比例函数)、反比例函数和二次函数。在本节课上,石老师正是从具体的函数开始,回顾了函数的定义,分析并揭示了函数的本质属性,从而自然地引入了函数的映射观点的定义(现代的定义)。我们认为这样的引入是贴合学生实际、贴近教学要求的,效率也很高……

  17. 《数学归纳法》教学心得 传统的数学归纳法教学,常常是先说明不完全归纳法的不可靠性,再举些多米诺骨牌游戏之类的例子作引子,然后就直接“抛”出了数学归纳法的证明步骤,接着通过大量的例子操作,使学生掌握数学归纳法的步骤.这样的教学处理,学生只是死记了数学归纳法步骤,机械地套用,尽管教师反复讲解,结果学生还是觉得方法出来得突然,不能深刻理解数学归纳法中蕴涵着的数学递推证明思想.多年的教学实践中我发现很多学生虽然能用数学归纳法证明一些问题,但他不懂为什么这样能行.

  18. 数学教学常规 学生学习规范 1.养成课前预习的习惯,带着问题听课。 2.养成专心听讲,积极思考的习惯。经历知识发生、发展过程,记住重要的定义、定理、公式、法则,学会基本的数学方法。 …… 教师教学规范 专业水平 1.具备本科及以上学历,胜任高中数学教学工作。 2…… 教学规范 备课 ……

  19. 校内听课反馈 表一(授课人自评) 授课人 ___________ 授课时间 _____________ 授课班级 ___________ 课题 教学内容 _____修____第_____页到第_____页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试卷讲评 重点难点分析 教学设计思想 教后感 自我评价 自身功底和专业素养 A □ B □ C □ 教材研究和教学设计 A □ B □ C □ 课堂掌控和驾驭能力 A □ B □ C □ 敬业精神和工作态度 A □ B □ C □

  20. 校内听课反馈 表二(听课人评价) 听课人___________ 授课时间 ____ 授课班级 _____ 授课人 ________ 课题 教学内容 _____修____第_____页到第_____页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试卷讲评 亮点 存在问题 意见和建议 综合评价 自身功底和专业素养 A □ B □ C □ 教材研究和教学设计 A □ B □ C □ 课堂掌控和驾驭能力 A □ B □ C □ 敬业精神和工作态度 A □ B □ C □

  21. 不当之处敬请批评指正,谢谢. nj29gzsx@126.com

More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