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9

全国高等中医药 院校规划 教材

作者叶磊. 全国高等中医药 院校规划 教材. 《 医古文 》 之 《 宝命全形篇 》. 主讲教师 叶 磊. 版本 本文选自1956年人民卫生出版社影印明代顾从德翻刻宋本《黄帝内经素问》。 关于《黄帝内经》的作者与成书年代 经后世许多学者考证,认为非一时之书,也非出自一人之手,而应是从战国到秦汉时期,由若干代医学家次第编撰、整理、补正、汇集而成。. 《 内经 》 简介

Download Presentation

全国高等中医药 院校规划 教材

An Image/Link below is provided (as is) to download presentation Download Policy: Content on the Website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and may not be sold / licensed / shared on other websites without getting consent from its author. Content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only. Download presentation by click this link. While downloading, if for some reason you are not able to download a presentation, the publisher may have deleted the file from their server. During download, if you can't get a presentation, the file might be deleted by the publisher.

E N D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作者叶磊 全国高等中医药院校规划教材 《医古文》之《宝命全形篇》 主讲教师 叶 磊

  2. 版本 本文选自1956年人民卫生出版社影印明代顾从德翻刻宋本《黄帝内经素问》。 • 关于《黄帝内经》的作者与成书年代 经后世许多学者考证,认为非一时之书,也非出自一人之手,而应是从战国到秦汉时期,由若干代医学家次第编撰、整理、补正、汇集而成。

  3. 《内经》简介 • 《黄帝内经素问》和《灵枢经》合称《黄帝内经》。该书是我国现存最早的、对中医学发展影响最为久远的一部古典医学名著。它既是中医学术理论的源泉,又对中医临床实践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历来被奉为中医学经典之首。书中阐述了人与自然、形与神的关系,介绍了人体结构与生理特点,讨论了疾病的形成、病因病机与病理转归,提出了诊断、治疗及预防的基本原则,为中医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4. 篇旨 • 本篇主要论述了人体气血虚实与自然界阴阳五行变化的密切关系,指出人类要保护自己的形体和生命,就必须遵循自然界阴阳五行的运行规律来养生与预防疾病。此外,还叙述了针刺法则及行针要求。

  5. 黄帝问曰:“天覆地载,万物悉备,莫贵于人。人以天地之气生,四时之法成。君王众庶,尽欲全形,形之疾病,莫知其情,留淫日深,著于骨髓,心私虑之。余欲针除其疾病,为之奈何?”黄帝问曰:“天覆地载,万物悉备,莫贵于人。人以天地之气生,四时之法成。君王众庶,尽欲全形,形之疾病,莫知其情,留淫日深,著于骨髓,心私虑之。余欲针除其疾病,为之奈何?” 1、莫:无指代词。 2、四时之法:四季气候变化的规律。法,法则;规律。 3、众庶:平民;百姓。 4、留淫:邪气停留蔓延。 5、著(zhuó):附着。 6、为:于,对。 1、众。如“富庶”; 2、百姓,平民。庶人; 3、与“嫡”相对; 4、大概、希望。《左桓六年》:“君姑修政而亲兄弟之国,庶免于难。”

  6. 岐伯对曰:“夫盐之味咸者,其气令器津泄;弦绝者,其音嘶败;木敷者,其叶发。病深者,其声哕。岐伯对曰:“夫盐之味咸者,其气令器津泄;弦绝者,其音嘶败;木敷者,其叶发。病深者,其声哕。 1、令器津泄:使器皿渗透出水液来。 津泄,水液渗漏而出。 2、绝:断。 3、嘶败:声音破残。嘶,声破为嘶。 4、敷:陈;陈旧。 5、发:通“废”。草木枝叶凋落。 6、哕(yuě):呃逆。王冰注:“谓声浊恶也。” 特性、特点

  7. 人有此三者,是谓坏府,毒药无治,短针无取。此皆绝皮伤肉,血气争黑。”人有此三者,是谓坏府,毒药无治,短针无取。此皆绝皮伤肉,血气争黑。” 1、坏府:脏腑败坏。府,脏腑。 2、毒药:泛指攻邪除病的药物。 3、短针:原指长度较短的针。《灵枢经·官针》:“九针之宜,各有所为,长短大小,各有所施也。”此泛指针具。 取:刺取。 4、绝皮伤肉:皮肤损伤,肌肉毁坏。 绝,损伤。 5、血气争黑:血气交瘁,肤色晦暗,枯槁不泽。王冰注:“以恶血久与肺气交争,故当血见而色黑也。”

  8. 帝曰:“余念其痛,心为之乱惑,反甚其病,不可更代。百姓闻之,以为残贼。为之奈何?”岐伯曰:“夫人生于地,悬命于天,天地合气,命之曰人。人能应四时者,天地为之父母。……帝曰:“余念其痛,心为之乱惑,反甚其病,不可更代。百姓闻之,以为残贼。为之奈何?”岐伯曰:“夫人生于地,悬命于天,天地合气,命之曰人。人能应四时者,天地为之父母。…… 1、痛:《太素》作病。 2、更代:替代。 3、残贼:同义复用。贼,伤害。 4、悬命于天:人的生命悬于上天。悬,系。 5、“人能”二句:意为人类如果能够适应四季阴阳的变化,天地之间的阴精阳气就能孕养人类。

  9. 知万物者,谓之天子,天有阴阳,人有十二节;天有寒暑,人有虚实。能经天地阴阳之化者,不失四时;知十二节之理者,圣智不能欺也。 1、天子:指掌握自然规律的人。 2、十二节:指人体左右两侧肩、肘、腕、髋、膝、踝十二处大关节。高士宗说:“人有十二节者,人身手足十二骨节之气,开合运行,一如天昼开夜阖之阴阳也。” 3、经:法;效法。 4、失:违背。 5、欺:加;超越。

  10. ……能存八动之变,五胜更立,能达虚实之数者,独出独入,呿吟至微,秋毫在目。” 1、存:察。 2、八动:八节之风变动。《灵枢经·九针论》:“八者,风也。风者,人之股肱八节也,八正之虚风。八风伤人,内舍于骨解腰膝腠理之间,为深痹也。” 3、五胜更立:五行之气相胜,或旺或衰,循环更替主时。五胜,谓五行之气相胜。 4、数:规律。 5、独出独入:此指见识超凡,应付裕如。 6、呿(qū屈)吟:①指呼吸得法,善于调息。呿吟, 呼吸。至微,非常微妙;②张口舒气;呼吸。呿,张口。吟,呻。王冰注:“呿谓欠呿;吟谓吟叹。”

  11. 帝曰:“人生有形,不离阴阳。天地合气,别为九野,分为四时,月有小大,日有短长,万物并至,不可胜量,虚实呿吟,敢问其方?”帝曰:“人生有形,不离阴阳。天地合气,别为九野,分为四时,月有小大,日有短长,万物并至,不可胜量,虚实呿吟,敢问其方?” 1、九野:九州地域。据《尚书·禹贡》所载,中国古代设置冀、豫、雍、扬、兖、徐、梁、青、荆九个州。后泛指中国。一说为中央与八方。 2、胜(shēnɡ):尽;完全。 3、敢:谦敬副词。冒昧地。 4、方:道。

  12. ……岐伯曰:“木得金而伐,火得水而灭,土得木而达,金得火而缺,水得土而绝,万物尽然,不可胜竭。故针有悬布天下者五,黔首共馀食,莫知之也。 1、得:遇到。 2、达:(被)贯穿。 3、缺:毁坏。 4、胜竭:同义复用。尽 说完。 5、“黔首”二句:为插入语。意为百姓只知饱食终日,而不知阴阳的道理、针刺的妙处。馀食,饱食。馀,饶,充足。全元起本馀作“饱”。 6、莫:没有谁。

  13. ……一曰治神,二曰知养身,三曰知毒药为真,四曰制砭石小大,五曰知府藏血气之诊。五法俱立,各有所先。……一曰治神,二曰知养身,三曰知毒药为真,四曰制砭石小大,五曰知府藏血气之诊。五法俱立,各有所先。 1、治神:指调整精神,使进入状态。 2、知:懂得,了解,或掌握。 3、为:通“伪”。王念孙《广雅疏证·释诂三》:“为,伪,古同声同义。” 4、府藏:“腑臓(脏)”的古字。 5、“五法”二句:意为五种方法确立后,具体运用时,还当根据需要分清先后,选择采用。先,n. v.

  14. ……今末世之刺也,虚者实之,满者泄之,此皆众工所共知也。若夫法天则地,随应而动,和之者若响,随之者若影。道无鬼神,独来独往。”……今末世之刺也,虚者实之,满者泄之,此皆众工所共知也。若夫法天则地,随应而动,和之者若响,随之者若影。道无鬼神,独来独往。” 1、末世:后世。此指近世。 2、实、泄:使……实、使……泄。 3、若:如果。 夫:语助词。无义。 4、法天则地:指效法天地自然。法、则,n. v. 5、随应而动:指随着自然规律的变化而采取行动。 6、和之者若响:就如同回声应和声音、影子追随影子一样。和(hè),应。响,回声。 7、“道无”二句:意为针道并不神秘,只要掌握规律,就能出神入化,运用自如。

  15. 帝曰:“愿闻其道。”岐伯曰:“凡刺之真,必先治神,五藏已定,九候已备,后乃存针。众脉不见,众凶弗闻,外内相得,无以形先,可玩往来,乃施于人。帝曰:“愿闻其道。”岐伯曰:“凡刺之真,必先治神,五藏已定,九候已备,后乃存针。众脉不见,众凶弗闻,外内相得,无以形先,可玩往来,乃施于人。 1、真:正也。正法,真谛。 2、备:完全了解。 3、存:思,考虑。 4、“众脉”二句:意为医者进针须全神贯注,即使众目睽睽也视而不见,众口喧哗也听而不闻。脉(mò),通“眽 ”,视。凶,通“讻”,喧闹。 5、“外内”二句:意为体表症候与内在病机应是一致的,不能仅把体表症候作为诊断病情的首要依据。 先,n. v. 6、玩:玩味,体会。

  16. ……人有虚实,五虚勿近,五实勿远,至其当发,间不容瞚。手动若务,针耀而匀,静意视义,观适之变,是谓冥冥,莫知其形。……人有虚实,五虚勿近,五实勿远,至其当发,间不容瞚。手动若务,针耀而匀,静意视义,观适之变,是谓冥冥,莫知其形。 1、五虚:指脉细、皮寒、气少、泄利前后、饮食不入。泛指虚证病人。 2、五实:指脉盛、皮热、腹胀、二便不通、闷瞀。泛指实证病人。以上两条见《素问·玉机真脏论》。 3、瞚:同“瞬”。目动;眨眼。 4、务:通“骛”。 5、针耀而匀:针具光洁而匀称。 6、义:通“仪”。外表。此指病人形体方面的变化。 7、适:至。此谓针气所至。观察针气所至病人行气的变化。 8、冥冥:玄远;无形象之貌。此言血气变化之不可见。

  17. ……见其乌乌,见其稷稷,从见其飞,不知其谁。伏如横弩,起如发机。”……见其乌乌,见其稷稷,从见其飞,不知其谁。伏如横弩,起如发机。” 1、“见其”二句:意为针刺得气后,医者手下会明显感到经气往来如鸟之来回飞翔。乌乌,稷稷,皆形容其气有如飞鸟之往来。王冰注:“乌乌,叹其气至;稷稷,嗟其已应。” 2、“从见”二句:意为医者纵然感觉出经气在进针后如鸟之飞,却不明白是什幺原因。从,同“纵”。或疑“从”当作“徒”。形近而讹。其说见清·于鬯《香草续校书》。 3、“伏如”二句:意为留针候气时,当如弯弓待发,屏息静候;而当经气到来之时,则应当机而断,如拨机发箭般迅捷。横弩,张弓。横,当作“彉”(kuò/ɡuō),张。机,弓弩上的机括。

  18. 帝曰:“何如而虚?何如而实?”岐伯曰:“刺虚者须其实,刺实者须其虚。经气已至,慎守勿失,深浅在志,远近若一。帝曰:“何如而虚?何如而实?”岐伯曰:“刺虚者须其实,刺实者须其虚。经气已至,慎守勿失,深浅在志,远近若一。 1、“刺虚”二句:意为针刺虚证须待经气实(阳气隆至,针下热)乃可去针;针刺实证,必待其虚(留针、阴气隆至)乃可去针。须,待。 2、慎守勿失:慎守时机,不要错过。 3、“深浅”二句:意为针刺或深或浅,全在医者灵活运用;针刺的穴位有远有近(穴在四肢为远,穴在腹背为近),而留针候气的道理是完全一致的。

  19. ……如临深渊,手如握虎,神无营于众物。” 1、如临深渊:如处深渊边缘一般。此喻行事极为谨慎。语见《诗·小雅·小旻》:“战战兢兢,如临深渊,如履薄冰。” 2、手如握虎:好象手握猛虎那样专一而坚定有力。《素问·针解篇》:“手如握虎者,欲其壮也。”王冰注:壮,谓持针坚定也。 3、营:通“荧”。惑乱。 《针灸大成》卷六:“持针之士要心雄, 势如握虎与擒龙。”

More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