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0

題目 : 1. 何謂統計多工?目的為何請舉例說明 2. 試說明 OSI-ISO 七層各層功能

進階網路系統 作業. 題目 : 1. 何謂統計多工?目的為何請舉例說明 2. 試說明 OSI-ISO 七層各層功能. 組別 : 第二組. 組員 :935602 蘇俊吉 935604 盧柏崴 935625 黃明煜 935627 李德偉 935645 簡孟修 935651 蔡曲望 935657 王友佐. 何謂統計多工?目的為何請舉例說明. 統計多工法 statistical multiplexing 定義 : 在通信技術上 , 一種在傳輸通道上使用統計技術以分配資源的方法 , 稱為 統計多工 。 目的及說明 :

elgin
Download Presentation

題目 : 1. 何謂統計多工?目的為何請舉例說明 2. 試說明 OSI-ISO 七層各層功能

An Image/Link below is provided (as is) to download presentation Download Policy: Content on the Website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and may not be sold / licensed / shared on other websites without getting consent from its author. Content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only. Download presentation by click this link. While downloading, if for some reason you are not able to download a presentation, the publisher may have deleted the file from their server. During download, if you can't get a presentation, the file might be deleted by the publisher.

E N D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進階網路系統 作業 題目: 1. 何謂統計多工?目的為何請舉例說明 2.試說明OSI-ISO七層各層功能 組別:第二組 組員:935602 蘇俊吉 935604 盧柏崴 935625 黃明煜 935627 李德偉 935645 簡孟修 935651 蔡曲望 935657 王友佐

  2. 何謂統計多工?目的為何請舉例說明 統計多工法 statistical multiplexing 定義: 在通信技術上,一種在傳輸通道上使用統計技術以分配資源的方法,稱為統計多工。 目的及說明: 有時候指的是智慧型的分時多工法(ITDM)或是資料集中化,是一種相當新的技術。如同分時多工法一樣,它是一種數位系統,但是它不是用固定的速率對每一個通道取樣,而是依照各個通道的相對活動,機動性的配置線路的使用時間給各個不同的通道。當一個通道處於非活動性時,統計多工器就完全不理它,不需要產生一些閒置數元或字元。當有許多通道在同一時間都是處於高活性時,多工器就將資料儲存在記憶器之中,直到線路不會超載時,再將這些資料發送出去。 統計多工法是一種比較進步的技術,可以機動性的共用多重資料流之間的一些電話線路,每一個線路都可以表示終端機──計算機、終端機──終端機或計算機──計算機之間的訊務。 統計多工法不僅節省通信的成本,而且也有效的加強線路的品質。在過去幾年使用了各種不同的低端統計分析器/資料連接器。它們的使用非常的簡單,而且也可以修正由於電話線的雜訊所產生的資料誤差。所有的統計多工器不是以同等的方式來創建,事實上,大部分都是限制在有限用途的產品,因此並不能符合專業資料通信的一些標準要求。

  3. 用一種統計的標準來配置一些時間槽,這種技術可以使資料的流通量最佳化。使最忙的設備獲得最多的配置時間,而比較不忙碌的設備,分配比較少的時間。用一種統計的標準來配置一些時間槽,這種技術可以使資料的流通量最佳化。使最忙的設備獲得最多的配置時間,而比較不忙碌的設備,分配比較少的時間。 有些統計多工器也可以提供多點分支式的能力──使用資料議定來追蹤各點的資料封裝。也有一些型式的統計多工器結合了分頻和分時的優點。它們可以提供其他更高級的特徵,例如誤差保護和資料壓縮。統計多工法不需要使用非常高速的調變解調器即可加速終端機的操作。 圖例:

  4. 試說明OSI-ISO七層各層功能

  5. 第七層:應用層 應用層是 OSI 中最接近使用者的一層,它提供網路服務給使用者的應用程式。這一層與其它各層的差異是在,它不提供服務給 OSI 的其他任何一層,而只為在 OSI 模型之外的應用程式提供服務。此類應用程式的範例包括:試算表程式、文字處理程式和銀行終端機程式。應用層會建立元件間通訊的有效性、在發生錯誤後復原及資料完整性控制的程序上,建立共識並讓程序同步化。若您想用最少的字記住第七層,想一下瀏覽器。 第六層:展示層 展示層可以確保一個系統的應用層所送出資訊可由另一個系統的應用層加以讀取。必要時,展示層會利用共同的格式,在多種資料格式之間進行翻譯的工作。如果您想用最少的字記住第六層,想一下最常用的資料格式。

  6. 第五層:會談層 會談層顧名思義就是,建立、管理並終止兩個通訊主機之間的會談。會談層提供服務給展示層。同時也讓兩個主機展示層之間的對話同步化,並管理兩者之間的資料交換。除了會談規定以外,會談層也提供各項規定,以利有效進行資料傳輸、服務分等,以及會談層、展示層和應用層問題的例外報告。如果您想用最少的字記住第五層,想一下對話和會話。

  7. 第四層:傳輸層 傳輸層將來自傳送方主機系統的資料區段化,然後在接收方主機系統上,重新將資料組合成資料流。會談層和傳輸層之間的分野可以想成媒體層協定和主機層協定之間的分際。應用層、展示層和會談層都與應用程式有關,而最下面三層則是與資料傳輸有關。 傳輸層試圖提供可以保護上層而避免傳輸實作細節的資料傳輸服務。尤其是,如何在兩主機之間進行可靠的傳輸之類的問題,傳輸層特別關心。傳輸層會在提供通訊服務時,建立、維護並適當終止虛擬電路。也在提供可靠服務時,運用傳輸錯誤偵測與復原以及資訊流控制功能。如果您想用最少的字記住第四層,想一下服務品質和可靠性。

  8. 第三層:網路層 網路層是很複雜的一層,可提供位於不同地理區域的兩主機系統間的連通性和路徑選擇。如果您想用最少的字記住第三層,想一下路徑選擇、路由遞送和定址作業。

  9. 第二層:資料鏈結層 資料鏈結層提供在實體鏈結上可靠的資料傳輸。此時資料鏈結層關心的是實際 (而非邏輯) 定址、網路拓樸、網路存取、錯誤通知、井然有序的訊框遞送、以及資料流控制。如果您想用最少的字記住第二層,想一下訊框和媒體存取控制。

  10. 第一層:實體層 實體層定義了電氣、機制、程序和功能等四大規格來啟動、維護及關閉端點系統間的實體鏈結。如電壓標準、電壓改變的時間、實體的資料速率、最大傳輸距離、實體的連接器和其它相似的屬性都由實體層規格所定義。如果您想用最少的字記住第一層,想一下訊號和媒體。

More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