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0 likes | 403 Views
泌尿系统疾病总论. 中国医科大学第一临床学院肾内科 马健飞. 泌尿系统的构成. 肾脏( kidney) 输尿管( ureter ) 膀胱 尿道 血管 神经. 肾脏的生理功能. 生成尿液 排泄代谢产物 调节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 产生内分泌激素 维持机体内环境的稳定. 与临床密切相关的几个概念 :. 肾单位 (nephron) 肾小球 (glomeruli) 肾小球滤过膜 (GBM) 肾小球滤过率 (GFR) 系膜组织 (mesangium) 肾小球旁器 (JGA) 肾小管 (renal tubule) 肾间质 (interstitial )
E N D
泌尿系统疾病总论 中国医科大学第一临床学院肾内科 马健飞
泌尿系统的构成 • 肾脏(kidney) • 输尿管(ureter) • 膀胱 • 尿道 • 血管 • 神经
肾脏的生理功能 • 生成尿液 • 排泄代谢产物 • 调节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 • 产生内分泌激素 • 维持机体内环境的稳定
与临床密切相关的几个概念: • 肾单位(nephron) • 肾小球(glomeruli) • 肾小球滤过膜(GBM) • 肾小球滤过率(GFR) • 系膜组织(mesangium) • 肾小球旁器(JGA) • 肾小管(renal tubule) • 肾间质(interstitial ) • 肾脏的血供特点
肾脏的内分泌功能 • 肾素(Renin)-血管紧张素(ATⅡ) • 前列腺素族(Prostaglandins,PGs) • 血管舒缓素-激肽系统(Kallikrein-Kinin) • 红细胞生成素(Erythropoietin,EPO) • 1α-羟化酶(1-Hydroxlase)
RAAS系统 -认识RAS系统 肾素 ACE 血管紧张素(AT) 受体拮抗剂 血管紧张素原 血管紧张素 I 血管紧张素 II 替代途径 (tonin,胃促胰酶,CAGE) 缓激肽 无活性片断 AT2受体 AT1受体
RAAS系统 -认识血管紧张素II的危害 钠离子潴留 醛固酮分泌 血管收缩 交感N兴奋 平滑肌细胞增殖 心肌细胞增殖 血管紧张素II 内皮素释放 TXA2/PG产生 血管加压素释放 细胞凋亡
血管紧张素II诱导肾损伤的机制 • 肾组织局部RAS始终处于兴奋状态。 • AngⅡ选择性收缩出球小动脉,使肾小球跨Cap 压力增加,导致肾小球高滤过(压力依赖)。 • AngⅡ通过促进P27kipl表达直接促使血管平滑肌 增生;并通过钙调蛋白直接参与免疫反应。 • AngⅡ作为促生长因子,使 TGF-β、 PDGF、PAI-1、ECM等表达增加,促进肾纤维化。 • AngⅡ可使多种超氧化物表达增加;抑制NO合成酶的表达;影响血管内皮功能。
ACEI/ARB在肾脏病治疗中的作用 • ACEI/ARB的疗效存在血压依赖与非血压依赖两部分,后者比前者更重要; • ACEI/ARB在肾脏病治疗中的作用可归纳为四个方面: 降低血压及肾内灌注压 消除蛋白尿 保护肾功能 防治慢性肾衰进展
ACEI与ARB的作用特点与差异 ACEI ARB 作用在ACE水平 作用在受体水平 只阻断经典途径 同时阻断经典/非经典途径 不影响AT2受体 增强AT2受体的作用 阻断缓激肽灭活 对缓激肽无作用 干咳、血管神经性水肿 不良反应少
肾脏疾病常见综合征 • 肾病综合征 • 肾炎综合征 -急性肾炎综合征 -急进性肾炎综合征 -慢性肾炎综合征 -隐匿性肾炎综合征 • 急性肾衰竭综合征 • 慢性肾衰竭综合征
肾脏疾病的诊断程序 -Diagnosis Program • 病因诊断(cause) • 部位诊断(location) • 病理诊断(pathology) • 功能诊断(function)
肾脏疾病的研究进展 • 肾脏疾病发病机制的研究 • 肾脏疾病慢性进展机制及干预的 • 遗传性肾脏疾病的分子遗传学研究 • 血液净化技术的进步 • 人工重组EPO和骨化三醇的应用 • 中西医结合治疗肾脏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