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8

第 5 课 “ 和同为一家 ”

北师大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 七年级下册讲义. 第 5 课 “ 和同为一家 ”. 【 内容标准 】. 了解唐与吐蕃等民族交往的史实。.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了解唐朝前期周边少数民族的概况,知道 “ 天可汗 ” 的含义,了解唐太宗受少数民族拥戴的有关史实。 了解和掌握松赞干布统一吐蕃、文成公主、金城公主入藏的历史史实及意义。 过程与方法 通过阅读图片、史料,多方面培养学生获得有效历史信息的能力。 通过识读 “ 唐初边疆少数民族分布图 ” ,了解唐代周边少数民族的分布情况。

elan
Download Presentation

第 5 课 “ 和同为一家 ”

An Image/Link below is provided (as is) to download presentation Download Policy: Content on the Website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and may not be sold / licensed / shared on other websites without getting consent from its author. Content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only. Download presentation by click this link. While downloading, if for some reason you are not able to download a presentation, the publisher may have deleted the file from their server. During download, if you can't get a presentation, the file might be deleted by the publisher.

E N D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北师大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 七年级下册讲义 第5课 “和同为一家”

  2. 【内容标准】 了解唐与吐蕃等民族交往的史实。

  3.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了解唐朝前期周边少数民族的概况,知道“天可汗”的含义,了解唐太宗受少数民族拥戴的有关史实。 了解和掌握松赞干布统一吐蕃、文成公主、金城公主入藏的历史史实及意义。 过程与方法 通过阅读图片、史料,多方面培养学生获得有效历史信息的能力。 通过识读“唐初边疆少数民族分布图”,了解唐代周边少数民族的分布情况。 通过课堂编排有关文成公主与松赞干布的故事,并能培养他们信息的处理和表达表演的能力。

  4.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本课学习,认识到政府的开明政策是民族团结国家统一的保证。 使学生理解中华文明是各民族共同创造的,逐渐形成中华民族的认同感。 使学生认识民族友好交流有利于各民族的发展,这种关系是我国民族关系的主流。 使学生了解到自古以来西藏就与中原王朝有着密切的联系,是中国领土的一部分。

  5. 二、教材分析   本课是唐朝民族关系史课,教材用 “松赞干布和文成公主”和“点苍山会盟”三目来说明唐朝民族关系的突出特点――“和同为一家”。其中“天可汗”体现唐太宗平等对待少数民族赢得少数民族的拥戴;“松赞干布和文成公主”内容较详,是本课的重点,文成公主入藏密切了唐朝与吐蕃的联系与交往;而“点苍山会盟”是小字内容,可稍做介绍。点苍山会盟促进了西南地区和内地的交流。

  6.   总之,唐朝先进文化吸引与开放的民族政策是和睦的基础,少数民族首领也为友好和睦作出了贡献。通过唐朝民族关系史的了解,能进一步加深对繁荣与开放的社会这一时代特点的认识和理解。  总之,唐朝先进文化吸引与开放的民族政策是和睦的基础,少数民族首领也为友好和睦作出了贡献。通过唐朝民族关系史的了解,能进一步加深对繁荣与开放的社会这一时代特点的认识和理解。 本课重点 了解唐与吐蕃等民族交往的史实。 理解唐朝开明的民族政策。 本课难点 民族关系对国家统一与稳定的重要意义 。

  7. 三、学情分析 初一的学生已对文成公主与松赞干布的史实有一定的了解。为本课的学习做好了必要的知识准备,但对文成公主入藏的意义理解有一定的难度。所以设计问题时注意层层推进。 学生对唐初周边少数民族的地名、人名、族名包括读音比较陌生,掌握起来有一定的难度。

  8. 四、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播放歌曲《爱我中华》 “五十六个民族五十六支花,五十六个民族是一家。”繁荣开放的唐代与周边的少数民族关系如何呢?唐朝“和同为一家”的民族关系是怎样出现的?通过今天的学习,我们就会找到答案。展示课题。 

  9. (新课学习 ) 提问:唐朝边疆有哪些少数民族?指导学生看图“唐朝边疆少数民族分布图” ,注意引导学生读准音,了解该少数民族所在的大体方位。本节课重点介绍突厥、吐蕃、南诏与唐朝的关系。导入第一目。 第一目“天可汗”的学习,主要是以学生先自主学习、然后师生共同讨论的方式完成。在讨论中,教师注意引导,使问题一一解决。(题目如下)

  10. 一、天可汗 (读读想想) 1. 唐朝对东突厥采取了哪些政策? 唐朝为什么要用突厥贵族而不用汉人进行管理? 2. 解释“天可汗”的含义,“天可汗” 指的是谁?他为什么能得到少数民族的拥戴? 在回答第2题时,引用唐太宗:“自古皆贵中华,贱夷狄, 朕独爱之如一,故其种落皆依朕如父母”体现唐太宗开明的民族政策。

  11. 第二目松赞干布与文成公主的学习。是本课重点,主要通过两个环节来完成,“看看演演”和“想想说说”。第二目松赞干布与文成公主的学习。是本课重点,主要通过两个环节来完成,“看看演演”和“想想说说”。 “看看演演” 学生先观看教师播放的一段《文成公主入藏》录像,然后选取其中一个环节进行小组表演。考虑到学生的差异,也可以进行口头表述。 “想想说说” 主要是让学生通过对三个问题的讨论交流,加深对文成公主入藏意义的理解。

  12. 二、松赞干布与文成公主 (一)看看演演 观看《文成公主入藏》的录像,请选取其中的一个剧情,结合课本的内容或收集的资料,展开合理的想象,编排一段课本剧。(提示:如《步辇图》禄东赞求婚、松赞干布迎娶文成公主等),此内容由小组合作完成,汇报时可以口述,更欢迎小组的表演。当学生表演到《步辇图》时教师可提问图中各人物的身份。当表演“松赞干布迎娶文成公主”时可提问入藏要经过哪些河流,经过今天的哪些省份?

  13. (二)想想说说(任选其一,可小组交流展开讨论)(二)想想说说(任选其一,可小组交流展开讨论) (1)松赞干布对吐蕃作出了哪些贡献?他为什么多次向唐朝求婚?假如你是文成公主,你愿意远嫁吐蕃吗? (2)假如你是陪同文成公主入藏的总管,你能帮文成公主做哪些有利于吐蕃的事?几年后,你会发现吐蕃人民的生活发生了哪些变化? (3)你能评价文成公主吗?

  14. 评价参考: 文成公主知书达礼,不避艰险,远嫁吐蕃,给吐蕃人民带来了巨大变化和进步,为促进唐蕃间经济文化的交流,增进汉藏两族人民亲密、友好、合作的关系,作出了历史性的贡献。人民很尊敬她,感激她,为此专门建造了大昭寺和布达拉宫,并雕刻塑像纪念她,至今还拜祭她。

  15. 找一找 文成公主之后,唐和吐蕃还有哪些友好交往? 唐中宗时,金城公主嫁给尺带珠丹 唐玄宗时,尺带珠丹上书称:吐蕃 与唐“和同为一家” 唐穆宗时,唐蕃两个政权相约盟誓 互不侵犯

  16. 三、点苍山会盟 展示云南崇圣寺三塔图片、展示小雁塔的图片,指出这是唐和南诏友好交往的见证,要求学生快速阅读,简单了解唐与南诏交往的史实。

  17. 小结:由以下图表展示,唐与少数民族之间主要通过哪些方式友好往来?小结:由以下图表展示,唐与少数民族之间主要通过哪些方式友好往来? 突厥 开明的民族政策 和亲 册封 会盟 唐 朝 吐蕃 家 南诏 你能说说为什么唐朝能实现“和同为一家”吗? 经济文化繁荣、政治开放等

  18. 疑问解答(可让学生自由提问)   学生提出存在的疑问,师生共同解疑,得出结论。 布置作业  设计一个唐朝少数民族示意图。 通过想像,写一篇文成公主入藏途中的日记。

More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