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64

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 控制效果评价

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 控制效果评价. 2013.7.11. 准 备 阶 段. 一、项目合同评审. 资质能力 法律法规符合性 能力是否满足要求(包括人力、物质资源、仪器设备、环境条件、检测方法等) 收费 评价 报告日期等 试运行的生产负荷. 二、接受委托. 委托书 服务合同(协议) 确定评价组成员及分工:项目负责人、报告编制人、检测人员等. 三、前期调研. 1 、收集并研读资料: 项目立项批复类文件 职业病危害预评价报告及批复 卫生防护设施设计专篇及设计审查资料 初步设计或设计说明书 历年来的检测资料、职业健康体检资料 职业 卫生管理资料

elaina
Download Presentation

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 控制效果评价

An Image/Link below is provided (as is) to download presentation Download Policy: Content on the Website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and may not be sold / licensed / shared on other websites without getting consent from its author. Content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only. Download presentation by click this link. While downloading, if for some reason you are not able to download a presentation, the publisher may have deleted the file from their server. During download, if you can't get a presentation, the file might be deleted by the publisher.

E N D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评价 2013.7.11

  2. 准 备 阶 段

  3. 一、项目合同评审 • 资质能力 • 法律法规符合性 • 能力是否满足要求(包括人力、物质资源、仪器设备、环境条件、检测方法等) • 收费 • 评价报告日期等 • 试运行的生产负荷

  4. 二、接受委托 • 委托书 • 服务合同(协议) • 确定评价组成员及分工:项目负责人、报告编制人、检测人员等

  5. 三、前期调研 • 1、收集并研读资料: • 项目立项批复类文件 • 职业病危害预评价报告及批复 • 卫生防护设施设计专篇及设计审查资料 • 初步设计或设计说明书 • 历年来的检测资料、职业健康体检资料 • 职业卫生管理资料 • 行业标准或行业规范

  6. 三、前期调研 • 2、现场初步调查及文献查阅、专家咨询 • 运行情况 • 使用的原辅材料:种类、用量、使用岗位 • 产品、副产品及产能、产量 • 工艺流程 • 卫生防护设施 • 文献查阅 • 专家咨询

  7. 三、前期调研 • 3、筛选重点评价因子 • 高毒物品 • 使用量大 • 挥发性大 • 接触人数多 • 可能超标 • 空间空气流通差

  8. 四、方案的编制及方案论证 • (一)方案的编制 • 1、任务由来:建设项目、评价任务由来 • 2、评价目的 • 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等有关职业卫生的法律、法规、规章和标准,从源头上控制或消除职业病危害,防治职业病,保护劳动者身体健康、促进企业经济发展。 • 明确建设项目产生的职业病危害因素,分析其危害程度对劳动者健康的影响,评价职业病危害防护措施及其效果,对未达到职业病危害防护要求的设施或单元系统,提出防护及治理改进措施。 • 针对项目特征,提出职业病危害的关键控制点和防护的特殊要求。 • 为建设单位职业病危害防治、职业卫生管理提供依据。 • 为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对该建设项目的职业卫生验收提供科学的技术依据,同时也为国家对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的宏观控制和管理提供技术支持。

  9. 四、方案的编制及方案论证 • 3、评价依据 • 3.1 法律法规 • 《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2011]第52号); • 《中华人民共和国尘肺病防治条例》(国务院国发[1987] 第105号); • 《使用有毒物品作业场所劳动保护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2002]第352号); •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国务院令[2003]第376号); • 《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 〔2011〕第591号);

  10. 四、方案的编制及方案论证 • 《职业病危害因素分类目录》(卫法监发[2002]第63号); • 《高毒物品目录》(卫生部卫法监发〔2003〕第142号); • 《工业企业职工听力保护规范》(卫生部卫法监发〔1999〕第620号)。 • 《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分类管理目录(2012年版)》(安监总安健〔2012〕73号); • 《工作场所职业卫生监督管理规定》(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令 [2012]第47号); • ------------

  11. 四、方案的编制及方案论证 • 3.2 标准和技术规范 • 《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GBZ1-2010); • 《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第1部分:化学有害因素》(GBZ2.1-2007); • 《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第2部分:物理因素》(GBZ2.2-2007); • 《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评价技术导则》(GBZ/T197-2007); • 《工业企业总平面设计规范》(GB50187-2012); • 《工作场所物理因素测量 》(GBZ/T189-2007);

  12. 四、方案的编制及方案论证 • 《高毒物品作业岗位职业病危害告知规范》(GBZ/T 203-2007); • 《高毒物品作业岗位职业病危害信息指南》(GBZ/T204-2007); • 《工作场所有毒气体检测报警装置设置规范》(GBZ/T223-2009); • 《密闭空间作业职业危害防护规范》(GBZ/T205-2007); • 《职业健康监护技术规范》(GBZ188-2007); • 《呼吸防护用品的选择、使用与维护》(GB/T18664-2002); • 《工业企业噪声控制设计规范》(GBJ87-1985); • 《建筑采光设计标准》(GB/T 50033-2001); • 《建筑照明设计标准》(GB 50034-2004);

  13. 四、方案的编制及方案论证 • 《生产过程安全卫生要求总则》(GB/T12801-2008); • 《涂装作业安全规程 安全管理通则》(GB7691-2003); • 《个体防护装备选用规范》( GB/T 11651-2008); • 《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警示标识》(GBZ158-2003); • 《作业场所空气中采样仪器的技术规范》(GB/T17061-1997); • 《工作场所空气中有害物质监测的采样规范》(GBZ159-2004); • 《工作场所空气有毒物质测定:镉及其化合物》(GBZT160. 5-2004); • 《工作场所空气有毒物质测定:镍及其化合物》(GBZT160.10-2004); • 《工作场所空气有毒物质测定:芳香烃化合物》(GBZT160.42-2004); • 《用人单位职业病防治指南》(GBZ/T225-2010);。 • 其他行业标准----------

  14. 四、方案的编制及方案论证 • 3.3 基础性依据 • 项目批文 • 设计说明书 • 委托书、合同 • 体检资料 • 检测资料 • 其他技术资料

  15. 四、方案的编制及方案论证 • 4、评价范围 • 与工程内容一致,特别是批复的项目内容,不符合的和没有运行的部分一定要在评价范围及协议合同里说明.如:

  16. 四、方案的编制及方案论证 • 5、评价内容(规定动作) • 工程总体与生产工艺、设备布置,建筑卫生学等 • 根据职业病危害因素种类与分布,评价对劳动者健康的影响程度; • 评价卫生工程防护设施及其效果; • 依据职业病危害因素测试点浓度(强度),评价各项职业卫生防护设施的控制效果; • 评价个人卫生防护用品、辅助用室、应急救援设施、警示标识配置情况; • 评价职业健康监护结果与处理; • 评价建设项目职业卫生管理机构、人员、规章制度及执行落实情况等。

  17. 四、方案的编制及方案论证 • 6、评价方法 • 职业卫生调查 • 职业卫生检测 • 定量分级 • 职业健康检查 • 检查表 • ----------

  18. 四、方案的编制及方案论证 • 7、建设项目概况及试运行情况 • 概况:项目名称、地点、性质、规模、地点等 • 建设情况及三同时情况:可行性研究、立项批准、设计、施工情况、卫生防护设施设计专篇及审查、预评价报告及审核等 • 试运行情况:运行日期、运行以来设备及设施运行情况、产品及产量、生产负荷等

  19. 四、方案的编制及方案论证 • 8、职业卫生调查及检测方案 • 调查方案及各调查内容的调查表 • 检测方案 • 9、组织计划 • 工作进度计划安排 • 人员计划分工 • 评价所需经费预算、实验室及后勤保障

  20. 四、方案的编制及方案论证

  21. 四、方案的编制及方案论证 • (二)方案的论证 • 方案论证会(可以要求企业方参加) • 个人意见(文书) • 综合意见(文书) • (三)方案修改和确定

  22. 实 施 阶 段

  23. 一、职业卫生调查 • 1、选址、总体布局、平面布局:地理位置图(含周边情况)、总平面布置图、车间布局图、风玫瑰图 • 2、产品、副产品产能/产量 • 3、使用的原辅材料种类、量、MSDS、使用岗位等 • 4、生产工艺及设备:总体工艺及各工序的工艺流程(文字说明和图表说明)、化学反应,设备名称、数量和工作原理、参数

  24. 一、职业卫生调查 • 5、车间及车间岗位、岗位人数、岗位的工作写实、个人防护用品的发放标准(种类、数量、参数)和使用管理制度及佩戴 • 6、车间作业岗位(生产设备)的防尘、防毒、放噪声、防高温高湿、防非电离辐射、放电离辐射等职业病防护设备 • 7、建筑物、结构、采暖、通风、空调、采光、照明等

  25. 一、职业卫生调查 • 8、辅助用室: • 各车间办公室 • 生产卫生室(浴室、盥洗室数量,存衣室、洗衣房等) • 生活室(休息室、食堂、厕所尊位) • 妇女卫生室 • 医务室

  26. 一、职业卫生调查 • 9、应急救援 • 预案 • 设施 • 演练 • 10、警示标识 • 种类 • 地点

  27. 一、职业卫生调查 • 11、职业病危害检测情况 • 12、职业健康体检情况 • 13、职业病危害告知情况 • 14、职业卫生培训情况(管理者、工人上岗前培训、在岗定期培训等) • 15、职业卫生“三同时”情况 • 16、职业病危害申报情况

  28. 一、职业卫生调查 • 17、职业卫生管理 • 管理机构及专兼职人员 • 管理制度及操作规程 • 个人健康监护档案管理 • 职业卫生档案管理

  29. 二、职业卫生检测 • 1、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按检测方案,三个全工作日的数据,粉尘、毒物的C-TWA、C-STEL、MAC,噪声的8小时等效和定点检测,其他物理因素的检测 • 2、采光照明检测 • 3、微小气候检测 • 4、通风检测

  30. 三、职业健康监护 • 1、根据188确定体检对象 • 2、明确体检对象接触的职业病危害 • 3、根据188确定体检项目 • 4、作出体检结论(个体结论、总体结论) • 5、职业禁忌证和疑似职业病处置

  31. 报 告 的 编 制

  32. 一、总论 • 1、项目背景 • 项目由来(项目建设的意义) • 评价任务的由来 • 2、评价依据(见评价方案) • 3、评价目的:见GBZ/T197,其它特殊目的 • 4、评价范围:一般要与工程内容保持一致,特殊情况要说明 • 5、评价内容:见GBZ/T197,一般不含选址

  33. 一、总论 • 6、评价方法 • 7、评价程序:文字结合方框图 • 8、质量控制:文字结合方框图,比如人员组织、方案内审或外审、实验室计量认证项目、非计量认证项目的处理、报告内审、企业审查等

  34. 二、项目概况 • 1 概况 • 1.1 项目名称及性质 • 1.2 工程规模 • 1.3 厂址概况 • 1.4 气象条件 • 1.5 配套条件 • 1.5.1 电力 • 1.5.2 天然气 • 1.5 3 自来水供应 • 1.5.4 污水及雨水排放 • -------

  35. 二、项目概况 • 2 工程建设与试运行 • 3 三同时情况 • 4 利旧部分及相互影响和交叉的内容

  36. 三、总体布局和设备布局调查与评价 • 1、总体布局 • 总平面布置调查(文字和图) • 竖向布置 • 设备布局(关键设备) • 评价: 结论 评价表 (GBZ1-2010)

  37. 举例

  38. 四、职业病危害因素调查、检测与评价 • 1、职业病危害因素调查 • 1.1 生产工艺过程中的职业病危害因素、分布 • 总工艺流程描述,评价单元划分,评价单元划分注意方便分析的条理性,通常以区域或功能划分。举例

  39. 四、职业病危害因素调查、检测与评价 • 1.1.1 ***评价单元工艺流程与职业病危害因素调查分析 • 使用的原辅材料 • 使用到的仪器设备 • 工艺流程 • 存在的职业病危害 • 1.2 生产环境和劳动过程中的有害因素

  40. 四、职业病危害因素调查、检测与评价 • 1.3工作场所主要职业病危害因素及存在的环节分析

  41. 四、职业病危害因素调查、检测与评价 • 1.4 劳动定员及人员接触职业病危害因素情况

  42. 四、职业病危害因素调查、检测与评价 • 2、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 • 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项目 • 检测方法与评价标准 • 检测条件 • 检测对象、检测点及检测时机的设置 表 个体采样设置

  43. 定点采样

  44. 四、职业病危害因素调查、检测与评价 • 3、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结果与评价 文字、表格描述

  45. 四、职业病危害因素调查、检测与评价

  46. 五、职业病危害防护设施调查与评价 • 1、防护设施设计能力调查与检测 • 1.1、防尘、防毒设施设置岗位、名称、参数 • 效果:结合检测结果评价 • 1.2、防噪声与振动设施设置岗位、名称、参数 • 效果:结合检测结果评价 • 1.3、防暑降温----- • 1.4、防潮防寒----- • 1.5、放辐射----- • 1.6、事故通风----- • 当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结果超标、防护设施正常运转的情况下,应该对防护设施的防护效果进行检测,分析超标原因

  47. 五、职业病危害防护设施调查与评价 • 2、防护设施维护情况 • 维护管理制度 • 维护记录 • 3、综合评价

  48. 六、个人使用的职业病防护用品调查与评价 • 1 防护用品配置种类、数量及参数调查 按车间岗位调查 • 2 防护用品使用管理制度及执行情况调查 实际发放以及岗位佩戴情况 • 3防护用品评价 《个体防护装备选用规范》( GB/T 11651- 2008)等标准

  49. 七、建筑卫生及辅助用室调查与评价 • 1 建筑卫生学调查与评价 • 1.1 建(构)筑物 • 1.2 通风、采暖、空气调节 • 通风: • 采暖、空调: • 1.3 采光照明:检测采光照明 • 1.4 建筑卫生学评价

  50. 七、建筑卫生及辅助用室调查与评价 • 2 辅助用室调查与评价 • 车间卫生特征分级

More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