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0 likes | 288 Views
专家组现场考察评估主要流程. 安徽职业技术学院 李雪 2011 年 12 月 13 日. 一、高等职业院校人才培养工作评估的主要依据 二、不同院校评估的侧重点 三、高等职业院校评估的价值 四、评估 《 方案 》 的对评估流程的要求 五、专家评估考察的主要工作 六、人才培养工作评估专家进校前后具体工作安排表. 汇 报 提 纲. 一、高等职业院校人才培养工作评估的主要依据 1. 教育部 《 普通高等学校基本办学条件指标(试行) 》 (教发 〔2004〕2 号) 2.《 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 》( 教高 [2006]16 号 )
E N D
专家组现场考察评估主要流程 安徽职业技术学院 李雪 2011年12月13日
一、高等职业院校人才培养工作评估的主要依据一、高等职业院校人才培养工作评估的主要依据 二、不同院校评估的侧重点 三、高等职业院校评估的价值 四、评估《方案》的对评估流程的要求 五、专家评估考察的主要工作 六、人才培养工作评估专家进校前后具体工作安排表 汇 报 提 纲
一、高等职业院校人才培养工作评估的主要依据一、高等职业院校人才培养工作评估的主要依据 1. 教育部《普通高等学校基本办学条件指标(试行)》(教发〔2004〕2号) 2.《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006]16号) 3.《教育部关于印发《高等职业院校人才培养工作评估方案)的通知》(教高[2008]5号) 4. 关于做好安徽省高等职业院校人才培养工作评估的通知(教秘高[2009]14号) 5.《教育部 财政部关于支持高等职业学校提升专业服务产业发展能力的通知》(教职成[2011] 11号) 6.《教育部关于推进高等职业教育改革创新引领职业教育科学发展的若干意见》(教职成[2011] 12号)
二、不同院校评估的侧重点 国家示范、省示范——探索教育教学改革的成效、文化管理的水平。 一般高职院校——办学规范的程度、制度管理的水平。 民办高职院校——办学基础条件的建设、管理的规范程度。 “以评促建 以评促改 以评促管 评建结合 重在建设”
三、高等职业院校评估的价值 • 确定价值——水平 • 发现价值——总结、提炼、升华 • 增加价值——以评促建
四、评估《方案》的对评估流程的要求 新评估《方案》强调评估以“诊断”、“开方”为主要目的,不把主要精力放在对院校提供的材料的“查证”上。因此,建立起“果→因→效”的逻辑体系。进校考察评估,先主要从“状态数据采集平台”所提供的原始、真实、即时、完整的信息,对院校的成绩与可能存在的问题作出初步的判断。然后,主要通过深度访谈的方法,借助于关键评估要素及说明给出的提示,和学校的领导、师生员工、行企业人员一起探究原因、谋划对策。
五、专家评估考察的主要工作 1.查阅学校的上报材料和人才培养工作状态数据采集平台数据 数据平台的作用主要有两点:一是作为专家分析院校人才培养工作的重要信息来源,二是作为院校自评和撰写《自评报告》、《关键要素分析报告》的主要依据。评估专家在评估前期需要预审院校提供的数据平台,发现成绩与问题;并分析、查找其成因,从而确定考察的重点与关键。这样,在进校考察过程中就可以突出重点、抓住关键,有针对性地进行深层原因的剖析,从而对主要评估指标作出价值判断,并和学校一起探究问题、克服瓶颈的方法与对策,实现评估“诊断”、“开方”的目的。特别是状态数据的预审分析,直接影响现场考察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2.确定考察重点,科学合理分工 评估专家通过进校前充分了解学校人才培养工作的相关信息。对数据平台中显性或隐性的数据和信息的全面审阅和分析后,对评估指标中的22个关键评估要素提出预审意见,找到主要问题并确定考察重点内容,在进校考察的预备会议上,充分交流数据平台预审分析结果,聚焦问题,达成共识,确定有针对性的考察重点,并科学合理分工。
2.确定考察重点,科学合理分工 例: 评估指标中的“1.领导作用”,状态数据平台的数据信息包括学校的专业设置、在校生结构、经费收支以及校企合作等。通过显性数据可以直观分析学校的专业结构、在校生结构、经费投入以及校企合作的程度等。但是更深入了解隐性的信息,则没有明确的数据或说明,需要通过考察和与学校有关领导的深度访谈才能获得。比如,学校发展规划与区域经济、行业发展的适应性;专业结构和规模与行业、企业需求的匹配性;学院主要领导是否参与产业、行业、企业需求调查,并以之作为制定学校发展规划的依据;校企合作、工学结合做到何种程度;学校有无特色举措,其实用性和时效性在哪里;学校领导对高职教育政策和理念的把握及管理学校的能力等。
3.把握深度访谈内涵,准确了解学校人才培养工作状况3.把握深度访谈内涵,准确了解学校人才培养工作状况 “数据平台审核+深度访谈”是专家考察评估的基本方法。 (1)深度访谈的原则 杨应崧教授提出的六条原则,即目标聚焦原则、平等开放原则、共享反思原则、辩论底线原则、发散收敛原则、适度激发原则。
3.把握深度访谈内涵,准确了解学校人才培养工作状况3.把握深度访谈内涵,准确了解学校人才培养工作状况 • 目标聚焦原则:防止漫无边际的闲聊和神侃。 • 平等开放原则:不要先为访谈定下许多禁区和戒律,要营造宽松的环境和开放的氛围。 • 共享反思原则:访谈双方都有认识到自身认识的局限性,在共同分享和认真反思中寻找真谛。 • 辩论底线原则:访谈要在相互尊重、平等的气氛中进行,不可伤害自尊,以势压人。 • 发散收敛原则:不能一味地发散,把一切原因归之于外部,以“无助”、“无能”和“无奈”为结论。 • 适度激发原则:要善于引起思考、引起“知识冲突”避免简单地求一致、求共鸣。通过适度激发,还可以延伸话题、扩展访谈范围。
(2)深度访谈的主要步骤 : • ①设计阶段 • 明确访谈目标:就是明确要实现什么?如收集某些数据,验证某种假设,探讨某些问题等等。 • 选择访谈对象:就是要确定能够帮助你实现访谈目标的最佳人选。 • 确定访谈形式:根据人数的不同,分为个别访谈和群体访谈等等。 • 设计访谈问题:拟定访谈提纲,准备访谈问题。 • 例如:问题1:想获取课程体系设计的情况;问题2:想知道选择教学内容的做法;问题3:想了解提高顶岗实习覆盖率的措施等等。
②执行阶段 • 开始部分(即访谈开始) • 主体部分(即正式访谈) • 结束部分(即访谈结束) • ③评价阶段 • 分析访谈数据 • 拟定访谈报告
4.专业剖析 (1)专业剖析的目的:在评估中通过对2个特色专业或主体专业的剖析,从建设目标、培养模式、课程体系与教学内容、实践教学、师资队伍、社会服务等方面总结专业建设的特点,通过总结可以带动其他专业的建设与改革,提高学校专业建设的整体水平。特色专业或主体专业剖析的目的就在于总结专业建设的特色,诊断学校专业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及成因,推动专业建设上水平,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因此,在特色专业剖析中应注意把握以下主要内容:专业设置与定位、课程体系与教学内容改革、实践教学设计与实施、专业教学团队、社会服务能力、人才培养成效。
(2)专业剖析的注意事项: 在专业剖析中要善于综合运用考察、访谈和说课等多种方法进行多维度、多要素的剖析。 一是要听取专业带头人进行专业建设状况汇报; 二是重点考察实践教学条件和实践教学的实施; 三是听取专业课教师说课,考察课程建设的思路; 四是深度访谈,探求专业建设存在的问题与成因; 此外,还可召开学生座谈会以考察教学效果,查阅教学文件、学生毕业设计等有关资料以了解教学管理状况等。
(3)专业剖析的方法与步骤: ①确定两个特色或主体专业 ②听取专业带头人进行专业建设状况汇报 ③说课、听课(选):考察课程建设的思路 ④深度访谈:探求专业建设存在的问题与成因 ⑤教师、学生座谈会(选) ⑥查阅相关资料(查阅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教学文件、学生毕业 设计等有关资料以了解教学管理状况等) ⑦考察专业实训基地(选)
5.管理制度跟踪考察 确定学校近三年制定的正在执行两项管理制度,至少要有一项是教学管理制度。 制度的选取最好要结合状态数据平台,发现能反映学校特点或问题的一些制度。如教学质量监控、师资队伍建设、校企合作机制等制度均可。 (1)考察主要内容:主要考察制度的必要性、适应性、科学性和有效性。 (2)考察方式:专家可采取深度访谈与查阅原始资料相结合的方法进行。
六、人才培养工作评估专家进校前后具体工作安排表六、人才培养工作评估专家进校前后具体工作安排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