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28

焦點解決短期諮商 在學校輔導工作的運用

焦點解決短期諮商 在學校輔導工作的運用. 張佳雯 諮商心理師 102.11.20. 學校輔導工作的現況. ( 一 ) 對象眾多 , 難以提供每位學生過長時間的協助 。 ( 二 ) 學生的困擾多為發展性之議題 , 人格改變並非其目前之需求。 ( 三 ) 此階段的學生問題多與家庭有關。 ( 四 ) 多元輔導人力 整合及合作 ( 導師、特教老師、兼輔老師、專輔教師、專業人力 ) 。. 學校個案輔導工作 : 系統合作工作. 焦點解決短期諮商 ( SOLUTION FOCUS BRIEF THERAPY ).

edolie
Download Presentation

焦點解決短期諮商 在學校輔導工作的運用

An Image/Link below is provided (as is) to download presentation Download Policy: Content on the Website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and may not be sold / licensed / shared on other websites without getting consent from its author. Content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only. Download presentation by click this link. While downloading, if for some reason you are not able to download a presentation, the publisher may have deleted the file from their server. During download, if you can't get a presentation, the file might be deleted by the publisher.

E N D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焦點解決短期諮商在學校輔導工作的運用 張佳雯 諮商心理師 102.11.20

  2. 學校輔導工作的現況 (一) 對象眾多,難以提供每位學生過長時間的協助。 (二)學生的困擾多為發展性之議題,人格改變並非其目前之需求。 (三)此階段的學生問題多與家庭有關。 (四)多元輔導人力整合及合作(導師、特教老師、兼輔老師、專輔教師、專業人力)。

  3. 學校個案輔導工作:系統合作工作

  4. 焦點解決短期諮商(SOLUTION FOCUS BRIEF THERAPY) 焦點解決短期諮商,是近年來極為盛行之治療方式,強調每一次諮商都是最後一次的概念,是一種遠離問題為導向的治療方式,由Steve De Shazer 和 Insoo Kim Berg 在美國短期家庭治療中心(BFTC)所發展出來的,受到催眠大師 Milton Erikson、MRI短期策略治療的概念、Bateson的系統觀和後現代社會建構主義的影響等。強調目標與行動導向,引導當事人將輔導焦點指向問題的例外,協助他多發現不被問題所困擾時的有效解決辦法。治療的焦點放在解決導向而非問題導向,尤其看重問題較不發生的「例外」狀態,認為每個問題均有其多面向性,相信當事人有能力可以發展出解決的方式,以克服所面臨之困境。

  5. 焦點解決諮商的理念 • 從解決問題的角度切入 • 「問題症狀」有時也具有功能 • 學生與老師需為同盟關係 • 學生是晤談過程中的主角 • 從正向的角度來進行談話 • 小改變所帶來的價值 • 尋找問題的例外(exception)情境,是造成改變的開端 • 重新建構問題,創造改變 • 學生是有能力及資源解決問題的

  6. 焦點解決短期諮商架構 目標設定 架構 假設性解決 架構 例外 架構 目標架構(包含了正向開始與設定目標) 例外架構 假設解決架構

  7. 學校輔導工作---焦點解決短期諮商(SFBT) 1.學生是有能力且願意尋求改變的個體。 2.改變是累積而來的,行動是造成改變的不二法門。 3.思考本身即是多元的,正向思考是有幫助的。

  8. 看見孩子的不同樣貌

  9. 學習用不同的方式思考孩子的診斷(許維素等譯,2007)學習用不同的方式思考孩子的診斷(許維素等譯,2007) • 憂鬱症 • 過動 • 挑戰權威 • 行為(品格)疾患 • 分離焦慮/懼學 • 受虐 • 至親/摯愛過世 • 學習障礙 重新建構「疾病」與「障礙」,讓它們不是標籤,而是能導向解決方向的思考~

  10. 進行「親師溝通」的目標 • 讓學校及家長雙方對學生的狀況有更完整的資訊,同時檢核學生的不同。 • 增加協助學生改變的幫手。 • 從生活系統概念來協助青少年,幫忙改變加速及穩定。 • 進行合作及工作任務(責任)的切割。 所以,我們的終極目標是放在:尋找合作夥伴

  11. 「合作」~從理解家長開始 • 「親子關係」是最難以劃清「界線」的關係,孩子的缺點常被父母歸因為自己或另一伴的缺點,所以「捍衛」跟「想脫罪」的心情最常出現。 • 當家長出現這些內在心情,外顯行為可能有: (1)否認到底:「喔,不會吧…他在家裡都不會」 (2)以退為進:「老師,不好意思,我回去會好好教訓他…」但都沒改變… (3)其他… • 因此,處理父母的焦慮,是親師溝通的第一步。

  12. 邀請重要系統的合作---家長 • 同理家長的困難—他一定有一個很重要的理由讓他這樣做,那是什麼? • 願意欣賞家長—讚美家長在如此艱難的狀態下,仍然願意前來協助老師。 • 提供完整而專注的傾聽—不急著打斷家長,也不太快的建議家長該怎麼做。 • 教育家長,孩子並非家長或是學校單一的責任—與家長共同協助孩子,合作的概念。 • 以一般化技巧協助家長降低焦慮,進而爭取與家長的合作—在我們與這麼多孩子的相處過程中,多多少少會遇到您孩子的這類問題。

  13. 與父母工作時的信念 (1)幾乎所有的孩子都希望父母以自己為榮。 (2)幾乎所有的父母都希望為孩子好。 (3)有好的期待,需搭配「有效」的行為,我們的功能就是協助父母及孩子找出有效的行為。 (4)借力使力

  14. 與父母工作的第一步:讚美 • 幾乎所有父母都擔心「親師溝通」,因為這代表: (1)我的孩子有問題… (2)我的孩子闖禍了… (3)老師/同學/同學家長不喜歡我的小孩… (4)我沒把孩子教好… (5)我是一個不夠好的父母… • 讚美能讓父母… (1)降低被評價的焦慮… (2)理解老師是想幫忙,不是要指責… (3)看見自己的一些用心,而願意更努力…

  15. 讚美的注意事項 • 讓人舒服且願意接受的讚美需具備的條件 (1)具體真誠(符合事實) (2)沒有額外的代價 (3)合宜的肢體、聲音與表情 (4)適當的時地及方法 (5)對方在乎的 • 要避免的讚美方式 (1)比較式的讚美 (2)空洞的讚美 (3)有條件式的讚美

  16. 與家長合作~親師會談的流程 1.三明治法則 2.提出需要家長幫忙的事情、行為 3.邀請家長分享自己的觀察 4.提出自己的觀察 5.討論合作的目標及方法(具體可行) 6.提供適合的資源

  17. 讓父母成為幫手~管教策略面對國小階段的孩子讓父母成為幫手~管教策略面對國小階段的孩子 • 明顯轉變 (1)依賴到獨立 (2)親密到疏離 (3)順從到自主 (4)附屬到個體 • 期待不同(雙方皆是) • 有其延續性(「愛的存摺」概念) • 並非所有「權威」都會想挑戰 對父母而言,國小階段的快速轉變,常是難以接受的,老師的協助,可以讓父母更快成為伴學生成長的幫手。

  18. 讓父母成為幫手~管教策略學習如何處理盛怒的孩子?讓父母成為幫手~管教策略學習如何處理盛怒的孩子? • 不要被激怒就是成功的第一步 • 看待衝突:不只是輸贏之鬥 • 音量及說話速度都會影響孩子 • 可以生氣,但是處理憤怒的方式需要評估 • 有時「生氣」是期待我們的關注~教孩子用適合的方式尋求關心 • 別讓生氣破壞我們和孩子間的規則 特殊情形:嚴重精神疾病發病期、戒斷症狀、有暴力記錄

  19. 讓父母成為幫手~管教策略改變想法,改變自己和孩子的情緒讓父母成為幫手~管教策略改變想法,改變自己和孩子的情緒 (一)看見孩子的亮點,不只是看見缺點。 (二)合宜的讚美,增加孩子的自我效能。 1.語言 2.擁抱 3.禮物及獨立時刻 (三)學習正向的思考方式,避免自己跟孩子都落入「災難化想法」中。 (四)用討論式的方式溝通,使孩子學會思考及風險評估能力。

  20. 親師溝通的特殊議題:家有「特殊兒」~理解家長的心情親師溝通的特殊議題:家有「特殊兒」~理解家長的心情 家有特殊兒,父母的壓力來源可能有… (1)經濟壓力 (2)擔心被標籤 (3)對未來的茫然(自己、孩子以及整個家庭) (4)對孩子的虧欠或自責 (5)親朋好友的眼光 (6)… 因此初期難以接受,是人保護自己的方式,正常且有必要~~

  21. 親師溝通的特殊議題:家有「特殊兒」~理解家長的心情親師溝通的特殊議題:家有「特殊兒」~理解家長的心情 出現的情緒~ (1)焦慮不安 (2)羞愧 (3)恐懼、不知所措 (4)自責、罪惡 (5)憤怒、沮喪 (6)… 因此初期難以接受,是人保護自己的方式,正常且有必要~~

  22. 親師溝通的特殊議題:家有「特殊兒」~當面對難以接受的事實,我們的反應會是?親師溝通的特殊議題:家有「特殊兒」~當面對難以接受的事實,我們的反應會是? 難以接受的事實~失落事件,例如死亡、重病、失去重要關係、工作…,一般會出現的心路歷程是~ 反覆經歷以下五個階段: 一、否認階段: 處於震驚狀態當中,拒絕接受所發生的事,不願相信事情真的會發生在自己身上,不想去看、去聽、去接觸。 二、憤怒階段: 將內心的挫折投射至外界,想要找個代罪羔羊為整件事情負責,歸咎於他人或社會,但也可能歸罪於自己。

  23. 親師溝通的特殊議題:家有「特殊兒」~當面對難以接受的事實,我們的反應會是?親師溝通的特殊議題:家有「特殊兒」~當面對難以接受的事實,我們的反應會是? 三、討價還價階段: 搖擺於接納事實與拒絕事實之間,企圖修改事實,減少事實對自身的衝擊。 四、放棄階段:    發現事實無法改變,但心理上還無法接受,陷入無助、無奈,準備開始面對與處理。 五、接納階段:    接納失落為人生的一部份,並從中得到成長與學習,找到失落的正面意義。

  24. 親師溝通的特殊議題:家有「特殊兒」~當面對難以接受的事實,我們的反應會是?親師溝通的特殊議題:家有「特殊兒」~當面對難以接受的事實,我們的反應會是? 陪伴V.S.告知 (1)陪伴是:和家長一同經歷觀察理解孩子、評估孩子以及後續處遇的歷程。 (2)告知是:由我們自己觀察、理解以及評估孩子,僅告知家長結果以及後續建議。 兩者最大的差異是,陪伴給予家長更多的時間緩衝以及心理準備的機會,而過程中我們的同在,能讓家長更有被支持的感覺。

  25. 親師溝通的特殊議題:家有「特殊兒」~一步步地協助家長認識自己的孩子~親師溝通的特殊議題:家有「特殊兒」~一步步地協助家長認識自己的孩子~ 教師觀察 親師諮詢:建立合作關係與確定任務 共同觀察 親師諮詢:討論調整方式以及提出建議 教師評估及其他系統的加入 討論其他系統評估的結果以及後續建議 提供家長資源

  26. 正向眼光新視野 1.問題的存在不只有其負面意義,找到它正向意義是解決的契機。 2.問題不是一成不變的,例外情境常常蘊含解決之道。 3.學生的確是帶著問題來求助的,但別忘了除了問題之外,他們身上往往帶著豐富的資源。 4.小改變力量大,問題是有機會一點一滴被瓦解的。

  27. 參考書目 • 洪莉竹 著(2007)稻草變黃金。張老師出版社。 • 陳意文 著(2013) 遇見孩子生命的曙光:兒童青少年的焦點解決諮商。張老師出版社。

  28. 謝謝聆聽 歡迎提問

More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