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21

水、电解质、酸碱代谢失衡病人的护理

水、电解质、酸碱代谢失衡病人的护理. 体液的含量和分布. 体液的含量受性别、年龄、胖瘦的影响. 70-80% 60% 50%. 男女细胞内液约占体重的比例不同. 体液中电解质分布. 水 平 衡. 电解质平衡. 1. 钠( Na + ) 是细胞外主要的阳离子,占 90% 以上。 ( 1 )钠在血清中 正常值 : 135 ~ 150mmol/L ( 2 )成人每日需要氯化钠: 6 ~ 10g ( 3 )钠平衡靠肾: 入多排多、入少排少 、 不入不排 维持 ECF 渗透压及容量

edith
Download Presentation

水、电解质、酸碱代谢失衡病人的护理

An Image/Link below is provided (as is) to download presentation Download Policy: Content on the Website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and may not be sold / licensed / shared on other websites without getting consent from its author. Content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only. Download presentation by click this link. While downloading, if for some reason you are not able to download a presentation, the publisher may have deleted the file from their server. During download, if you can't get a presentation, the file might be deleted by the publisher.

E N D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水、电解质、酸碱代谢失衡病人的护理

  2. 体液的含量和分布 体液的含量受性别、年龄、胖瘦的影响 70-80% 60% 50%

  3. 男女细胞内液约占体重的比例不同

  4. 体液中电解质分布

  5. 水 平 衡

  6. 电解质平衡 • 1. 钠(Na+) 是细胞外主要的阳离子,占90%以上。 • (1)钠在血清中正常值 :135~150mmol/L • (2)成人每日需要氯化钠:6~10g • (3)钠平衡靠肾:入多排多、入少排少、不入不排 维持ECF渗透压及容量 • (4)钠的主要生理作用 组成ECF的缓冲系统 增加N-M兴奋性

  7. 电解质平衡 • 2. 钾(K+)是细胞内主要的阳离子,占98% • (1)钾在血清中的正常值 3.5~5.5mmol/L • (2)成人每日需要氯化钾 3~4g • (3)钾平衡靠肾:多入多排、少入少排、不入也排 • (4)钾的主要生理作用 维持ICF渗透压;维持N-M兴奋性,而对心肌则相反

  8. 体液平衡的调节 下丘脑-垂体后叶—抗利尿激素:渗透压 肾脏—血管紧张素—醛固酮:血容量

  9. 酸碱平衡及调节

  10. 体液中酸碱物质的来源 • (一)酸的来源 1.挥发酸:CO2+H2O 碳酸 蛋白质分解代谢 硫酸、磷酸、尿酸 2.固定酸 糖氧化 三羧酸 脂肪代谢 β-羟丁酸、乙酰乙酸 • (二)碱的来源 1.有机酸盐 酸+HCO3- ;2.氨基酸 NH3

  11. 机体酸碱平衡 血液中氢离子浓度([H+])的相对恒定。 酸碱平衡紊乱 各种原因引起动脉血液[H+]超出正常范围(升高或降低)的病理变化。 正常 死亡 酸中毒 碱中毒 死亡 6 6.8 7.35-7.45 7.8 9 pH

  12. 酸碱平衡的调节 • 血液的缓冲作用 • 肺在酸碱平衡调节中的作用 • 肾在酸碱平衡调节中的作用

  13. 血液的缓冲作用 缓冲系统:弱酸及其相对应的缓冲碱组成 碳酸氢盐缓冲系统: H2CO3/HCO3- 磷酸盐缓冲系统: H2PO4/HPO4- 血浆蛋白缓冲系统:HPr/Pr- 血红蛋白缓冲系统:HHb/Hb- 氧合血红蛋白缓冲系统:HHbO2/HbO2-

  14. 酸碱平衡 体液中的缓冲系统 [HCO3-] [H2CO3]

  15. 碳酸氢盐缓冲系统 • 1.可以缓冲所有的固定酸,不能缓冲挥发酸; • 2.缓冲能力强,是细胞外液中含量最高的缓冲系统,占血液缓冲总量的1/2以上; • 3.缓冲潜力大,能通过肺和肾对H2CO3/HCO3-调节使缓冲物质易于补充和排出。 肺排出CO2 H2CO3/HCO3-肺/肾开放性调节 肾重吸收HCO3-

  16. 肺在酸碱平衡调节中的作用 通过改变肺泡通气量控制CO2排出量以调节H2CO3的浓度 PaO2↓、PaCO2↑或pH↓→呼吸加深加快 CO2排出增多 [H2CO3]↓(快) H2CO3→H2O +CO2↑

  17. 肾在酸碱平衡调节中的作用

  18. 体液失衡的常见表现: • 容量失调:体液量呈等渗性改变,仅引起细胞外液量的改变(等渗性脱水)。 • 浓度失调:由于细胞外液量的改变引起渗透压发生改变(高渗、低渗、水中毒)。 • 成分失调:与细胞外液中的离子成分改变相关的病理变化,但不影响渗透压。

  19. 第二节 水、钠代谢紊乱

  20. 等渗性缺水 定义:水、钠等比例丢失、血清钠和 细胞外液渗透压在正常范围内。 血清钠在135-150mmol/L间。 又称急性缺水或混合性缺水。

  21. 病 因 • 消化液急性丢失 • 肠瘘 • 大量呕吐 • 体液丧失在感染区或软组织区 • 腹腔感染 • 肠梗阻 • 烧伤

  22. 钠、水重吸收↑ 容量感受器 ADH和醛固酮↑ 尿量↓ 病理生理 (1) ADH和醛固酮↑ 血容量↓ 血容量↓↓ 血压↓ 休克

  23. 病理生理 (2) 细胞外液↓ 主要丢失细胞外液(组织液和血浆均减少),细胞内液量变化不大。

  24. 临 床 表 现 • 脱水表现 • 少尿、舌、皮肤干燥、恶心等 • 不口渴 • 低血容量表现 • 丧失体重的5% • 休克表现、可伴有酸碱失衡 • 丧失体重的6~7%

  25. 诊 断 • 病史 • 症状 • 实验室: • 血液浓缩 • 尿比重增高 • 血气分析 • 血清电解质

  26. 治 疗 • 原发病治疗 • 补充等渗液或者平衡盐 按丧失体重百分比补给 如、生理盐水、乳酸钠、复方氯化钠 碳酸氢钠等渗盐水 (含Na+154mmol/L,含Cl-103mmol/L)

  27. 低渗性脱水 定义:失钠多于失水, 血清钠浓度﹤135 mmol/L, 血浆渗透压﹤290 mmol/L。

  28. 病 因 钠丢失过多或补充过少者 • 消化液持续性丢失 • 大创面慢性渗液 • 肾脏失钠 • 等渗性脱水时补水过多

  29. 肾脏失钠 ①长期使用排钠性利尿剂。 ②急性肾功能衰竭的多尿期。 ③Addison病(原发性慢性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症)。 ④“失盐性肾炎”患者。受损的肾小管上皮对醛固酮反应性降低。

  30. 病 理 生 理

  31. 失水失钠仅补水 低钠血症 低钠综合征 脱水外貌 组织间液↓↓ 失钠>失水 水入细胞 细胞外液 渗透压 细胞外液   休克 血容量↓↓ ARF 醛固酮↑ 后期ADH 早期ADH  肾小管重吸收Na ↑ 肾小管重吸收水 早期尿量不减少, 尿Na  少尿 尿比重偏低 (根据病因有例外) 病 理 生 理

  32. 症 状 血压 血清钠(mmol/L) 尿钠 轻度 疲乏、头晕、手足麻木 - <135 中度 恶心、呕吐、视物模糊、 神志淡漠、站立性晕倒 <120 重度 神志不清、键反射减弱 或消失、昏迷 休克 <110 临床表现

  33. 诊 断 • 血清钠检测:<135mmol/L • 尿液检测: • 尿比重: <1.010 • 尿钠、尿氯 • 红细胞计数、红细胞比容、血尿素氮等

  34. 治 疗 原则 • 积极处理原发病 • 分次补充高渗盐水或者含盐溶液 • 随时检测、及时调整 • 如5%GNS、等渗盐水、平衡盐。 • 严重者,需要补充血容量。输入高渗盐。 等渗或高渗盐水

  35. 低渗性缺水补钠公式 • 公式1 • 日补充量=1/2丢失量+日生理需要量 • 公式2 • 需补钠量(mmol)=[142mmol/L-血钠测得值(mmol/L)]×体重(kg)×0.6(女性0.5)

  36. 17mmolNa+=1g钠盐 • 日需量: • 水量:2000ml • 氯化钠量:4.5g • 氯化钾量:3~4g • 高渗盐水滴速<100~150ml/h • 晶胶比:3~2:1

  37. 例:某病人,女50kg,幽门梗阻,反复恶心、呕吐,手足麻木,测血清钠为130mmol/L。该病人有哪种电解质失衡?补充失液量用哪种液体?例:某病人,女50kg,幽门梗阻,反复恶心、呕吐,手足麻木,测血清钠为130mmol/L。该病人有哪种电解质失衡?补充失液量用哪种液体?

  38. 高渗性缺水:失水多于失钠 血清钠浓度﹥150 mmol/L, 血浆渗透压﹥310 mmol/L。 高渗性缺水

  39. 病 因 (1)饮水不足 水源断绝 不能饮水 饮水不足 渴感障碍

  40. 病 因 (2)失水过多 经肺失水 单纯失水 经皮肤失水 经肾失水 胃肠道失液 低渗液丧失 大量出汗 低渗尿↑

  41. 渗透压↑ 病 理 生 理 (1)口渴感 (2)ADH释放增多 失水﹥失钠 细胞外液渗透压↑ 渴觉中枢 渴感 细胞外液渗透压↑ 丘脑下部 肾重吸收水↑ ADH↑ 尿量↓

  42. (3)细胞内液中的水向细胞外转移 • 高渗性脱水时,细胞内外液都有所减少。 • 高渗性脱水时,细胞外液和血容量的减少不如低渗性脱水时明显,发生休克者也少。

  43. (4)早期或轻症患者,尿钠含量不减少;晚期或重症患者,尿钠含量减少。(4)早期或轻症患者,尿钠含量不减少;晚期或重症患者,尿钠含量减少。 (5)脑细胞脱水,脑体积缩小,脑压降低,脑出血。 (6)脱水热 脱水严重的病人,尤其是小儿,由于皮肤蒸发的水分减少,散热受到影响,引起的体温升高。

  44. 诊断 • 血清钠浓度:>150mmol/L • 尿比重: • 红细胞计数等

  45. 治疗 原则 • 积极处理原发病 • 分次补充低渗盐水或非电解质液 • 随时检测、及时调整 • 适当补钠。 补水为主补钠为辅

  46. 补液量计算 • 依据临床表现,估计失水量占体重的百分比: • 丧失1%体重,补液400~500ml • 依据血钠浓度: • 补水量(ml)=[血钠测得值(mmol/L)-血钠正常值(mmol/L)]×体重(kg)×4 • 日补液量=1/2丢失量+日生理需要量

  47. 病 因 ① ADH分泌过多:包括引起下丘脑分泌ADH增多的原因如疼痛、恶心和情绪应激,肾上腺皮质功能低下,吗啡、氯磺丙脲等药物的作用。 ② 急、慢性肾功能衰竭少尿、无尿或严重心力衰竭或肝硬变。 ③ 摄入水过多:手术后大量输注等渗葡萄糖液或过度用水灌肠等。

  48. 临床表现 水中毒有慢性和急性之分。轻度和慢性水中毒的症状也不明显。可有软弱无力、头痛、嗜睡、恶心、呕吐和肌肉挛痛,有时有唾液、泪液过多等。 急性重度水中毒(血钠120 mmol/L,血浆渗透压250 mOsm/kg·H2O)主要引起脑神经细胞水肿和颅内压增高,对患者生命危害极大。各种神经精神症状出现较早,也可突然发生脑疝致心跳、呼吸骤停。此外,水中毒尚可能引起肺水肿或心力衰竭。

More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