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60 likes | 795 Views
國中教育會考計分說明. Date : 102.09. 為何採用標準參照?. 測驗目的與基測與特招考試不同 - 非升學考試 作為學力監控機制以 協助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 順利達成 協助「 降低壓力以活化學習 」和「 確保品質以維持競爭力 」兩個目標之間的平衡。. 會考具體目的. 降低考試壓力,活化學生學習 檢視學生學力,確保學習品質 回饋學習成果,強化適性輔導 提供學力資訊,俾利因材施教. 執行策略. 藉由 各科成績級分減少 (分為 3 表現等級)來達到適度減低考試壓力的目的 藉由 標準參照 的作法達到學力監控與提供具體學力訊息的目的。. 測驗難度.
E N D
國中教育會考計分說明 Date:102.09
為何採用標準參照? • 測驗目的與基測與特招考試不同-非升學考試 • 作為學力監控機制以協助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順利達成 • 協助「降低壓力以活化學習」和「確保品質以維持競爭力」兩個目標之間的平衡。
會考具體目的 • 降低考試壓力,活化學生學習 • 檢視學生學力,確保學習品質 • 回饋學習成果,強化適性輔導 • 提供學力資訊,俾利因材施教
執行策略 • 藉由各科成績級分減少(分為3表現等級)來達到適度減低考試壓力的目的 • 藉由標準參照的作法達到學力監控與提供具體學力訊息的目的。
測驗難度 • 會考主要是要將學生能力與事先訂定的成績等級標準作比較,以瞭解學生學習程度 • 為提升測驗信度及適當地將學生分為「精熟」、「基礎」及「待加強」3等級,各科測驗難度規劃為「難易適中」,各科平均通過率為五成至六成
標準參照與常模參照有何不同? • 「標準參照」著重在瞭解個人的測驗表現是否達到事先所設定的標準。如:國中教育會考 • 「常模參照」則是注重個人與團體內其他成員的比較,藉由與其他人相比,來瞭解個人表現的優劣程度。如:國中基測
成績計算 • 教育會考將採標準參照,透過測驗的標準設定,各科評量結果將分為3表現等級 • 「精熟」:精通熟習該科目國中階段所學習的知識與能力 • 「基礎」:具備該科目國中階段之基本學力 • 「待加強」:尚未具備該科目國中教育階段之基本學力 • 寫作測驗的評分等級為一至六級分
表現等級如何制訂 • 參酌課程綱要及學科內涵,確認知識和能力(表現)範圍 • 諮詢學科專家、測驗專家及現場國中教師,初步訂出能力層級與描述 • 參考歷屆基測考生答題反應資料,檢核等級描述和學生能力的對應性
標準設定之目的 • 國中教育會考為標準參照測驗,在測驗前已依據課程綱要及教師專業撰寫精熟、基礎、待加強三個等級學生之表現標準描述。 • 標準設定流程則是將已完成的表現標準描述,透過一組專業評定者經過三輪標準設定流程,討論評估教育會考各科基礎與精熟、基礎與待加強的切點。將學生依各等級表現標準描述精確區分精熟、基礎與待加強。
標準設定小組成員 • 測驗專家:提供各科標準設定相關問題諮詢。 • 學科研究員:負責各科設定者之訓練並參與各科標準設定作業。 • 學科教授:依據課綱專業,進行標準設定作業。 • 學科老師:依據現場教學經驗,進行標準設定作業。
等級人數推估 • 目前模擬結果
102年試辦國中教育會考各科答對題數與等級對照表102年試辦國中教育會考各科答對題數與等級對照表 -
三能力等級加註標示 • 為激勵學生學習,並解決升學競爭較激烈區域免試超額時可能抽籤的困境 • 在維持三等級的計分標準原則下: • 精熟(A)等級前 50%,分別標示 A++(精熟等級前 25%)及 A+(精熟等級前 26%~50%), • 基礎(B)等級前 50% ,分別標示 B ++(基礎等級前 25%)及 B+(基礎等級前 26%~50%)
寫作測驗評量能力 透過各類寫作類型,評量國中畢業學生表達見聞與思想的能力,包含: • 立意與取材:學生能切合題旨,選擇合適素 材,表現主題意念。 • 結構組織:學生能掌握寫作步驟,首尾連貫,組織完整篇章。 • 遣詞造句:學生能準確流暢的使用本國語文。 • 錯別字、格式及標點符號:學生能正確運用文字、格式及標點符號。
寫作測驗示例 題目:從那件事中,我發現了不一樣的自己 說明:也許你總是無法在籃球場上與人搶快爭球,嘗試練投三分球後,才發現自己可以成為一名稱職的射手;也許你一直以為自己內向害羞,擔任義工之後,卻發現自己也可以大方地付出愛與關懷;也許你曾為嗓門太大感到困擾,卻在園遊會叫賣時,發現自己聲音的特點也可以發揮作用……。你,曾從哪件事中發現了不一樣的自己?又給了自己什麼樣的新評價?請以「從那件事中,我發現了不一樣的自己」為題,寫下你的經驗、感受或想法。 ※不可在文中洩漏私人身分 ※不可使用詩歌體
評分品質的控管 • 評分規準的建立 • 評分人員的訓練 • 線上閱卷
評分方式 • 評分方式採級分制,將學生寫作能力由劣至優區分為一至六等級,四級分達一般水準。另針對使用詩歌體、完全離題、只抄寫題目或說明及空白卷等考生,因無法判斷其寫作能力,給予其零級分。 • 字體美醜、文章長度不在評分規準中。 • 一篇文章由兩位評閱委員分別評閱,若兩位委員評定結果相差二級分以上(包含二級分),或其中一閱分數為零級分時,則再請核心委員進行複閱。
閱卷教師的訓練 • 透過事前對於評分規準與樣卷對照之專業訓練,使閱卷委員更能掌握各級分間的差異,增加評分者信度。 • 持續召開樣卷挑選會議(每場會議五位大學教授,十位高中老師)。 • 持續訓練評閱委員。
寫作測驗作答注意事項 • 一般注意事項: • 請從第一頁右邊第一行開始作答,並不得要求增加答案卷作答。 • 以下情形影響作答結果呈現,可能影響得分: • 未用本國文字書寫(正體字);未用黑色墨水的筆書寫(不得使用鉛筆);書寫內容超出答案卷格線外框。 • 以下情形違反考場規則,將不予計分: • 於答案紙上透露私人身分;污損答案卷,或於答案卷上作任何標記;使用詩歌體。
評分規準 • 評閱學生解題過程中,擬定「策略」的適切性與過程「表達」的合理、完整性。 • 「策略」是指學生察覺題目條件要素,將題目轉化成數學問題並擬定解題方法。 • 「表達」是指解題過程的呈現與步驟間合理性的說明。
評分指引 • 評分規準為數學非選試題評分的架構,每一試題依據評分規準及該題評量目標,需訂定每一試題評分指引,以方便評閱委員進行閱卷。 • 評分指引能明確表達出各分數點學生具體的表現樣貌,使用了什麼策略,表達到何種程度。 • 評分指引由20幾位核心委員(教授、高中教師)依據評分規準及試題評量目標共同討論,訂定評分指引,並挑選各評分指引之樣卷,針對所有評閱委員進行閱卷訓練,利用樣卷進行說明,確保評閱委員對評分指引理解的一致性
評分機制 • 每份試卷皆由兩位評閱委員進行閱卷,當兩閱分數不一致時,則由核心委員進行複閱。 • 複閱分數與其中一位初閱分數相同時,則以複閱分數作為最後得分。 • 複閱分數若與前兩閱分數不一致時,則為疑問卷,由核心小組開會討論決定最後得分。 • 學生洩漏私人身份則為違規卷,包含姓名、准考證號,該科則不計列等級。
閱卷品質監控 • 每天進入閱卷系統及離開系統30分鐘以上,都需先試閱三份試卷用以調整其評閱一致性;在閱卷中隨機插入測試卷,隨時調整評閱委員閱卷一致性,若評閱委員評分偏差時,則會被迫停止閱卷,先調整其評閱一致性。 • 為了確保評閱一致性,每天都會以統計方式計算所有閱卷委員評閱一致性,並針對評閱較不一致的委員進行溝通,校正其一致性。
數學非選示例1 • 罐頭工廠生產了400個罐頭並排成一列,由左至右分別標記號碼1~400。檢驗員從中抽出罐頭檢驗,首先抽出5號罐頭,之後向右走,並以某固定的間隔陸續抽出罐頭。若此檢驗員抽出15個罐頭後,無法再依此方式抽出第16個,則最後一個被抽出的罐頭號碼為何?請寫出所有可能的答案與計算過程。
數學非選示例1 • 3分樣卷:臆測可能間隔代入檢驗,找出所有可能的罐頭號碼383、397;並以計算方式呈現間隔不可能為26與29的原因。
數學非選示例1 • 2分樣卷:利用等差數列公式及不等式求出公差的上下界,但求罐頭號碼時出現漏加5之計算錯誤。
數學非選示例1 • 1分樣卷:能列出恰當的等差數列公式及不等式的關係式,但只求出公差之上界。
數學非選示例2 ¯¯ • 如圖(十三),△ABC中,M為BC中點,D、E兩點分別在AC、BC上,且AE // DM,AM與DE相交於F點。請說明為何△CDE面積為△ABC面積的一半。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