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40

QC 新七大工具

QC 新七大工具. (New seven(N7)tool ). 1. 親和圖 2. 關聯圖 3. 樹形圖 4. 矩陣資料解析法 5. 矩陣圖 6. 過程決定計畫圖 7. 箭形圖. 華洋企業 股份有限公司 降低活性碳罐 開閥壓不良率 ?. 案 例. 品管新七大工具. 品管新七大工具 VS. 品管七大工具. New seven tool. 西元 1972 年,日本科技聯盟的 納谷嘉信 教授 ,由許多推行全面品質管理建立體系的方法 中,研究歸納出一套有效的品管工具,這個 方法恰巧有七項,為有別於原有的「 QC 七大

eddy
Download Presentation

QC 新七大工具

An Image/Link below is provided (as is) to download presentation Download Policy: Content on the Website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and may not be sold / licensed / shared on other websites without getting consent from its author. Content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only. Download presentation by click this link. While downloading, if for some reason you are not able to download a presentation, the publisher may have deleted the file from their server. During download, if you can't get a presentation, the file might be deleted by the publisher.

E N D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QC新七大工具 (New seven(N7)tool)

  2. 1.親和圖 2.關聯圖 3.樹形圖 4.矩陣資料解析法 5.矩陣圖 6.過程決定計畫圖 7.箭形圖 華洋企業 股份有限公司 降低活性碳罐 開閥壓不良率? 案 例 品管新七大工具 品管新七大工具 VS. 品管七大工具

  3. New seven tool 西元1972年,日本科技聯盟的納谷嘉信教授 ,由許多推行全面品質管理建立體系的方法 中,研究歸納出一套有效的品管工具,這個 方法恰巧有七項,為有別於原有的「QC七大 工具」,所以就稱呼為「QC新七大工具」。 1979年正式公佈又稱品管新七大手法

  4. New seven tool 能整理語言資料 將口語的對話或個人的想法變成具體的文字並進行整理 能有效解決零亂的問題 全員系統導向 強化全員參與的重要性,進而提昇員工參與感與認同感

  5. 品管新舊七大工具之關係 基本上,品管是以事實資料及相關數據為依據的管理,數值資料的蒐集是品管工作的要務,然而數值資料的內容會直接影響品管的正確性所以在數值資料取出前的分析佔很重要的角色 品管新七大工具可以用來解決在數值資料取出前的問題整理,如從零亂問題中理出問題核心及找出解決的方法,而等到數值資料取出後的分析較為定量的問題可用品管七大工具來解決

  6. 事 實 資 料 經營課題 複雜的現象 數值資料 語言資料 QC新七大工具 QC 七大工具 QC新 七大工具 整理訂方向 整 理 QC七大工具 資 訊 邁向自動化的資訊 整理數值資料取得後問題 整理數 值資料 取得前 問題

  7. New seven tool 矩陣資料解析法 親和圖 過程決定計畫圖 關聯圖 箭形圖 樹狀圖 矩陣圖

  8. 1.親和圖(Affinity Diagram)p293 K J 法 由川喜田二郎博士(Kawakita Jirou)於1953年所提出 1 從混淆的狀態中掌握語言資料,將其整合以便發現問題 2 將複雜無頭緒的觀念或事實依其相互間的親和性,加以歸納統合使這些事實之間的關係明朗化 3 以集思廣益、共同協調的方式來做出決定,是一種組織化的手法 從混淆不清的現象中找出問題點

  9. 親和圖(Affinity Diagram) 問 題 子議題 子議題 子議題 想法卡片 想法卡片 想法卡片 想法卡片 想法卡片 想法卡片 想法卡片 想法卡片 想法卡片 圖 示 P295..FIGURE10-22

  10. 親和圖(Affinity Diagram) 操作步驟 1.找出確定的問題。 2.發給參與者卡片和筆,以寫下與問題相關的議題。(一張卡片只寫一個想法,並用少數的字句清楚表逹想法) 3.限制參與者於10分鐘內寫完。 4.將寫完的卡片放在一個平面上。 5.攤開這些卡片,讓所有參與者都能看到並移動所有卡片。

  11. 親和圖(Affinity Diagram) 操作步驟 • 6.請每位參與者將相同主題的卡片放至同組。 • 7.若不同意他人放卡片的位置,可將卡片移至你認 • 為對的地方。 • 8.當所有卡片均已分組排列且參與者不再移動卡片時 • 表示各位均已達成共識,接著便可製出標題卡。 • 9.繪製親和圖,並提供所有參與者一份副本以使用。

  12. 親和圖(Affinity Diagram) 品質成本不良 設備成本 失敗成本 內部 外部 儀器 重工 客調查 測試與檢驗 廢物 回收 中斷時間 退貨 程序控制計算 從混淆不清的現象中找出問題點 範例: 假如你是一個老闆發現工廠品質成本過高, 請利用親和圖找出問題原因

  13. 2.關聯圖(Interrelationship Digraph)p297 關聯圖 60年代由日本慶應大學千住鎭雄教授開發出來的手法 1 將所有有關係的原因全部列出,用自由發言的方式討論出其因果關係,並以箭頭連結,進一步整理出重要原因,然後掌握問題核心,提出解決對策的方法 2 • 用於發現原因間或手段間有糾纏不清複雜的關係時,可準確地掌握重點項目,以明確各原因之間的相互關聯 明確因果關係,探索真因所在

  14. 關聯圖(Interrelationship Digraph) 操作步驟 1.製作一張親和圖以找出與問題相關的議題,然後將卡片放 至相關議題欄位內,並在卡片間保留距離。 2.製作關聯圖時,逐張檢視卡片並詢問:“圖內哪些議題受 到本議題影響”,當組員找相關的議題時,從第一個議題( 原因)向第二個議題(受該原因影響者)畫一個單方向箭頭 。直到所有議題都被討論完才結束此步驟。

  15. 關聯圖(Interrelationship Digraph) 操作步驟 3.審查完所有箭頭且作必要的修改後,計算每張利貼的箭頭 數,並將數目記錄在利貼上。 4.箭頭數最多的利貼便是“關鍵要素”。 5.在關鍵要素上畫雙層框格,並腦力激盪出解決這些議題的 方法。

  16. 關聯圖(Interrelationship Digraph) 難以將工作分階段進行 行銷預測不正確 顧客不知所需為何 缺乏溝通 需求定義 不足 許多同步進行工作 太多選擇 與錯過送貨日期相關的的議為何? 職員不足 時常更 新工作 人手過多 圖 示 根本原因 FIGURE 10-24 主要議題 --單向型關聯圖--

  17. 關聯圖(Interrelationship Digraph) --關係表示型-- --中央集中型--

  18. 關聯圖(Interrelationship Digraph) 單位重工成本 預防成本 重工數量 總重工成本 失敗成本 缺陷單位 未重工成本 回收數量 回收成本 範例: 假如你是一個老闆發現工廠失敗成本過高, 請利用關聯圖找出影響要因 主要議題 根本原因

  19. 3.樹形圖(Tree Diagrams)p298 有助於列出解決已知問題時所需步驟,即把要實現的 目的與需要採取的措施或手段,有系統地展開並繪製 成圖,尋找最佳手段或措施的一種方法 以分枝思考,追求逹成目的的最佳手段 以[目的] 、[手段]不斷循環展開的進行分析, 像大樹有順序的展開

  20. 樹形圖(Tree Diagrams) 圖 示 P300..FIGURE 10-26

  21. 樹形圖(Tree Diagrams) 以分枝思考,追求逹成目的的最佳手段 操作步驟 1.集合親和圖內的標題卡片,並從中選取最重要的 議題 2.一旦決定了,便問: “我們需要哪些步驟來解決或達到此主要議題?” 3.決定了主要議題時,便進入每個議題的下一個層 面以尋求第二層面的任務(手段)。 4.繼續由此往下推進,直到找出所有的步驟。

  22. 樹形圖(Tree Diagrams) 圖 示

  23. 樹形圖(Tree Diagrams) 手冊印刷 蒐集文字和插圖 與印刷商簽約 選擇印刷商 以word格式編寫文字 準備插圖進行印刷 送出REPs 從各部門蒐集資料 由美編處取得編圖 行銷 財務 作業 重審文字 指定所需插圖 決定格式 範例:欲製作一份新的廣告手冊,以樹形圖說明其工作項目內執行步驟

  24. 4.矩陣圖(Matrix Diagram)p301 Matrix Diagram(矩陣圖)的概念和品質機能展開法 (QFD)的符號使用、布局及應用相仿。 1 亦即將與問題有關的及因素,分別配置於「行」與「列 」 ,利用因素與因素之交點來了解彼此之間是否有關連 及關聯程度,然後藉著交點進行問題有效解決。

  25. 矩陣圖(Matrix Diagram) B A b1 b2 bi bn a1 利用因素與因素之交點來,給予符號以了解有無關連及關聯程度 a2 ai ai ◎高(9) ○中(3) △低(1) 圖 示 ◎ 三階評價

  26. 矩陣圖(Matrix Diagram) 操作步驟 1.經由小組利用樹形圖或關聯圖等手法來仔細 思考討論後,決定決定矩陣圖內使用的議題 或維度數目 2.選擇適當的矩陣圖 3.決定行與列的所要排列因素 4.在矩陣圖內放置適當的符號 (記入有無關聯或關連程度的符號) 5.將無關聯與關聯程度予以數量化

  27. 矩陣圖(Matrix Diagram) 所需資源 總數 資本投資 ○ ◎ 12 員工時間 ◎ ◎ ○ ◎ ◎ △ 40 培訓時間 ○ ○ ○ ◎ 18 空間 △ 1 設備可用度 ○ 3 選 擇 改善 資料庫 改善 定義 訂定 成本 減少 選擇 更改 訂價 簡化 程序 ◎高(9) ○中(3) △低(1) 範例:FIGURE 10-28減少記帳錯誤的機會 9*4)+3+1=40

  28. 5.矩陣資料解析法(Prioritization Grid)p298 將已知的資料,經過整理計算判斷與解析後, 利用電腦進行多變量分析(主成份分析),該法 適用於複雜多變且需要解析的案例,是一種 在品質管理專業領域中較複雜的方法 使用於較複雜或變數項目較多的矩陣分析 唯一數據解析法 ,但結果仍以圖表來表示。

  29. 矩陣資料解析法(Prioritization Grid) 操作步驟 1.決定選擇與決策標準。 2.按重要性排列決策標準。 3.在各個選擇內為各項標準評比(給予比重),所有比重 總合為1。 4.將每一個標準之個別權重加總,而得到總權重,總權除方案數目即得到平均權重,依據平均權重來對標準進行排序.

  30. 矩陣資料解析法(Prioritization Grid) 操作步驟 5.所有方案賦予等級 (排名4是最佳、1是最差) 6.將等級乘上權重得到各方案之各標準重要性得分 7.在各個方案之重要性得分加總 8.根據重要性總合排名選擇順序

  31. 矩陣資料解析法(Prioritization Grid) 圖 示 0.4+0.3+0.2+0.1=1 (0.4)*4=1.6 1.6+0.9+0.6+0.1 =3.2 1.25/4 =0.31

  32. 6.過程決定計畫圖(Process Decision Control Chart) p301 PDPC法 日本東京大學教授近藤次郎於1968年所開發 1 主要針對相關環境或事態可能發生的各種變動,作各式各樣不同推測,以利在實際遇到問題時,仍可依原定計畫進行,不致耽擱既定時程,因此為逹預設目標,必須考量各種可能發生的情境,製作事件發生的路線圖 2 由於PDPC法針對每一過程的可能結果,事先採取各種防患措施,並隨著事態的發展,一面預測一面修正,使結果導向預期目標因此又稱為潛在問題分析

  33. 過程決定計畫圖(Process Decision Control Chart) 圖 示 A1 A2 A3 Ap A0 B1 B2 Bq Z C1 C2 C3 Cr D1 Ds D2 E1 E2 F1 A0

  34. 過程決定計畫圖(Process Decision Control Chart) 特點 • 是動態的手法 • 具有預測性與臨時應變性 • 能提高目標的逹成率

  35. 過程決定計畫圖(Process Decision Control Chart) 操作步驟 1.製作樹形圖時,依序排放第一層面的框格 2.進入第二層面時,大略列出執行細節 3.在第三層面時提出疑問:“本執行階段可能發生哪些 意外狀況?”或是“這個階段可能在那裡出錯?” 4.在第四層面時,腦力激盪出可能的對策來解決第三層 面所提出的問題。 5.評估這些對策的可行性,並且在可行處以O做為標示 ,在不可行處則以X予以標示。

  36. 過程決定計畫圖(Process Decision Control Chart) 展望未來,將問題導向最希望的結果 圖 示 FIGURE 10.30

  37. 7.箭形圖(Activity network diagram)p303 1 透過小組討論對某事項或工程的實施,建立最佳的日程 計畫並管理,使其能順利完成的一種手法 2 以許多箭頭依據其相關的必要性連接成圖形,並以這種圖形作為管理的手段,而以箭頭規劃作業和事件之前後順序的工具此手法類似甘特圖。 3 可記錄並列出進行中的作業其流程及個別所需時間,藉以 了解工作的實際情況 1957年美國杜邦公司推出發展而成,亦稱計畫評核圖或要徑圖

  38. 箭形圖(Activity network diagram) 操作步驟 圖 示 1.從樹狀圖之策略中選出一個 作為目標 2.列出所需作業名稱 3.將各作業所需時間及條件記入表單 4.尋找作業間的順序關係 5.繪製要徑圖

  39. 箭形圖(Activity network diagram) 特點 • 整體計畫能否如期完成的影響關係,表現得相當清楚 • 各項工作提早或延後完工的話,對整個計畫的最終完成日期及改變的狀況可立即知道

  40. 箭形圖(Activity network diagram) 聘請老師 安排學員位置 3 8 開 班 1 2 4 6 7 10 尋求場地 公布課表 製作講義 蒐集相關資料 訂定課程內容 5 9 佈置會場 課程時間表 範例: 某學校要進行推廣教育訓練計畫,利用箭形圖繪製其進程

More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