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80 likes | 574 Views
常见脾胃病的诊治. 北京中医药大学附属护国寺中医医院 杨 蓓. 脏 腑. 中 医. 西 医. 脾胃的生理与病理. 脾胃的功能主要是对水谷精微的消化、吸收与转输,接受、消化、吸收食物营养和排泄糟粕的枢纽 脾主运化、主升清、主统血 胃主受纳、腐熟水谷、主通降. 脾胃的生理与病理. 《 素问 · 经脉别论 》 “ 饮入于胃,游溢精气,上输于脾。脾气散精,上归于肺,通调水道,下输膀胱。水精四布,五经并行。”. 脾胃的生理与病理. 其主要生理特性表现在 纳与化、升与降 这两组功能的良好配合与协调上。 纳与化,即胃的受纳与脾的运化。
E N D
常见脾胃病的诊治 北京中医药大学附属护国寺中医医院 杨 蓓
脏 腑 中 医 西 医.
脾胃的生理与病理 • 脾胃的功能主要是对水谷精微的消化、吸收与转输,接受、消化、吸收食物营养和排泄糟粕的枢纽 • 脾主运化、主升清、主统血 胃主受纳、腐熟水谷、主通降
脾胃的生理与病理 • 《素问·经脉别论》 “饮入于胃,游溢精气,上输于脾。脾气散精,上归于肺,通调水道,下输膀胱。水精四布,五经并行。”
脾胃的生理与病理 • 其主要生理特性表现在纳与化、升与降这两组功能的良好配合与协调上。 纳与化,即胃的受纳与脾的运化。 升降 出 人 是人体气机的基本形式,脾胃同居中焦,是升降运动的枢纽,脾主升清,胃主降浊
脾胃病的调护 • 一般调护 • 饮食调理 • 心理调护 • 服药护理
脾胃病的调护 一般调护 • 1.环境幽静 • 2.起居有常 • 3.劳逸结合
脾胃病的调护 饮食调理 1.饮食宜有节 2.饮食宜多样 3. 积极配合食疗 4.注意饮食卫生
脾胃病的调护 心理调护 1.解除顾虑 2.保持乐观心态 3.避免不良情志刺激
脾胃病的调护 服药护理 1.煎药方法 2.服药方法
常见脾胃病的诊治 ※ 胃 痛
胃 痛 • 定义:是以上腹胃脘部近心窝处经常发生疼痛为主证。 • 病因病机:寒邪客胃,饮食伤胃 肝气犯胃,脾胃虚弱
胃 痛 • 分型证治 1、寒邪客胃 主症:胃痛暴作,遇寒加重,得温则痛减,喜 热饮。 治法:散寒止痛 方药:轻症可局部温熨,或服生姜红糖汤 重症用良附丸
胃 痛 • 2、饮食停滞 主症:胃痛,嗳腐吞酸,吐食或矢气后痛减。 治法:消食导滞 方药:保和丸
神曲10g 山楂10g 半夏9g 茯苓12g 陈皮6g 连翘9g 莱菔子9g 中成药:加味保和丸、山楂健脾丸
胃 痛 3、肝气犯胃 主症:胃脘胀闷,痛连两胁,每因情志因素痛作。 治法:疏肝理气 方药:柴胡疏肝散
柴胡6g 白芍15g 枳壳6g 川芎10g 香附10g 木香6g 当归10g 中成药:气滞胃痛冲剂、胃苏冲剂
胃 痛 4、瘀血停滞 主症:胃脘刺痛,痛有定处而拒按,或见吐血便黑。 治法:活血化瘀 方药:丹参饮合失笑散
丹参9g 檀香9g 砂仁6g 蒲黄9g 五灵脂9g 木香6g 郁金9g 中成药:云南白药
胃 痛 • 5、胃阴亏虚 主症:胃脘隐痛,口燥咽干。 治法:养阴益胃 方药:一贯煎
沙参12g 麦冬9g 生地12g 枸杞子9g 当归9g 川楝子9g 白芍9g 炙甘草9g 中成药:养胃舒冲剂
胃 痛 6、脾胃虚寒 主症:胃痛隐隐,喜温喜按,空腹痛甚,大便溏薄。 治法:温中健脾 方药:黄芪建中汤
黄芪15g 桂枝9g 白芍12g 炙甘草6g 大枣12g 生姜9g 茯苓12g 中成药:理中丸、附子理中丸、温胃舒冲剂
西医——慢性胃炎 浅表性 • 分类 萎缩性 特殊类型
病 因 幽门螺杆菌(HP) 感染:1983年Warren和Mashull发现慢性胃炎黏膜层上皮细胞有大量的HP存在,其阳性率高达50%~80%,认为HP参与了慢性胃炎的发病。近年来许多研究资料发现HP与慢性胃炎关系密切,认为是一个重要的病因。
医学史上的一件大事 慢性胃炎和消化性溃疡发病学和治疗学面临一场革命 2005诺贝尔生理学和医学奖 巴里·马歇尔(Barry J. Marshall) 罗宾·沃伦(J. Robin Warren)
Hp感染与相关疾病 90%慢性活动性胃炎 95%十二指肠溃疡 70%胃溃疡 70%胃癌 100%MALT淋巴瘤
临床表现 • 慢性胃炎病人病程迁延,大多无症状或症状很轻。 • 部分病人表现为消化不良的症状:如上腹部不适,无规律性腹痛、反酸、嗳气、恶心呕吐等。 • 少数病例出现较重的症状:疼痛、厌食、消瘦,酷似胃癌的表现。
CSG黏膜红斑:红斑呈片状,较密集地分布于胃窦四壁。CSG黏膜红斑:红斑呈片状,较密集地分布于胃窦四壁。
治 疗 1.抑酸或抗酸治疗:适用于胃黏膜糜烂或以烧心、反酸、上腹饥饿痛等症状为主者。选用抗酸剂、H2受体阻断剂或质子泵抑制剂。 2.增强胃黏膜防御能力 • 适用于胃黏膜糜烂、出血或症状明显者。 • 药物包括胶体铋、铝碳酸制剂和具黏膜保护作用的硫糖铝等
治 疗 3、动力促进剂:适用于以上腹饱胀、早饱等症状为主者。 4、消除致病因子:如戒烟、纠正不良饮食习惯、停用对胃黏膜有损伤的药物。 5、对症治疗:助消化药物、解痉、补充VitB、C、E等。
Hp感染的治疗等级 2003 Maastrich2 疾 病 科学依据 年桐城会议 - 2000 共识 共识 消化性溃疡 必须治疗 极力推荐 Ⅰ 早期胃癌术后 必须治疗 极力推荐 Ⅱ 胃MALT淋巴瘤 必须治疗 极力推荐 Ⅱ 明显异常的慢性胃炎 必须治疗 极力推荐 Ⅱ 胃癌家族史( 建议治疗 极力推荐 Ⅲ Ⅰ级亲属) 个人强烈要求治疗者 不明确 极力推荐 Ⅳ 正使用或计划使用NSAIDs 建议治疗 建议治疗 Ⅱ FD 建议治疗 建议治疗 Ⅱ GERD 建议治疗 建议治疗 Ⅲ 胃肠外疾病 不明确 不明确 Ⅴ 不明确 Ⅴ 小儿Hp感染 #明显异常:指合并糜烂、萎缩、肠化、不典型增生。
治疗Hp的常用药物 4.抗菌药物 一线药物 A:阿莫西林 1.0 Bid C:克拉霉素 0.5 Bid F:呋喃唑酮 0.10.2 Bid M:甲硝唑 0.4 Bid 二线药物 T:四环素 0.751.0 Bid 左氧氟沙星 0.2 Bid 1. 抑酸药 PPI:质子泵抑制剂 Bid H2RA:H2受体拮抗剂 Bid 2.铋剂 枸橼酸铋 (丽珠得乐,德诺) 3.复合制剂 RBC: 枸橼酸铋雷尼替丁 350或400mg Bid
Hp治疗-2007年庐山共识治疗方案(1) 疗程 每天2次 7-10d 每天2次 7-10d 药物及剂量 • 三联方案 • PPI/RBC(标准剂量)+ A(1.0 g)+ C (0.5 g) • PPI/RBC(标准剂量)+ A(1.0 g)或C (0.5 g)+M(0.4 g)或F (0.1 g) (PPI/RBC+两种抗菌药) 7-10天 PPI:质子泵抑制剂;RBC:枸橼酸铋雷尼替丁350或400mg;A;阿莫西林;C:克拉霉素;F:呋喃唑酮;M:甲硝唑;
Hp治疗-庐山共识治疗方案(2) 疗程 每天2次 7-10d 每天2次 7-10d 四联方案 • PPI(标准剂量)+B(标准剂量)+A(1.0 g)+ C (0.5 g) • PPI(标准剂量)+B(标准剂量)+ C (0.5 g)+F(0.1 g)或M(0.4 g) PPI:质子泵抑制剂;RBC:枸橼酸铋雷尼替丁350或400mg;B:铋剂; A;阿莫西林;C:克拉霉素;F:呋喃唑酮;M:甲硝唑;T:四环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