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80 likes | 378 Views
政策聯結 教學輔導網絡的管理. 高新建 jimgau@ms3.ntcu.edu.tw @ntnu.edu.tw 國立臺中教育大學課程與教學研究所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學系. 聯結. alignment 聯結、連結 串起珍珠項鏈的細線 校務評鑑的各個層面或向度 教務、訓導、總務、輔導 課程、教學、評量 正式課程、非正式課程、潛在課程 人、事、物. 什麼樣的關聯?. 4. 課程. 書面的課程. 課程聯結 品質保證. 施教的課程. 評量的課程. 教學. 評量. 學校層級的課程管理.
E N D
政策聯結教學輔導網絡的管理 高新建 jimgau@ms3.ntcu.edu.tw @ntnu.edu.tw 國立臺中教育大學課程與教學研究所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學系
聯結 • alignment聯結、連結 • 串起珍珠項鏈的細線 • 校務評鑑的各個層面或向度 • 教務、訓導、總務、輔導 • 課程、教學、評量 • 正式課程、非正式課程、潛在課程 • 人、事、物
課程 書面的課程 課程聯結 品質保證 施教的課程 評量的課程 教學 評量
學校層級的課程管理 • 緣起:課程的決定權由教師的手中移轉到學校或校外主管教育行政機關的手中,其為了增進落實正式課程的可能性 • 需求:落實課程改革的實際需要 • 課程管理是普遍存在教育系統內各個層級的一種現象,學校自不例外 • 學校對學校課程所採取的管理措施
學校的課程領導者或權責單位利用或制訂一系列的課程相關政策或辦法,並且運用各種課程管理策略形成課程管理機制,以發展學校的課程及推行和綜理其課程相關政策或辦法,意圖影響並治理全校的課程實務,實現學校對課程的抱負與企圖,以提升教師實施學校所採用之正式、意圖的學校課程計畫的程度學校的課程領導者或權責單位利用或制訂一系列的課程相關政策或辦法,並且運用各種課程管理策略形成課程管理機制,以發展學校的課程及推行和綜理其課程相關政策或辦法,意圖影響並治理全校的課程實務,實現學校對課程的抱負與企圖,以提升教師實施學校所採用之正式、意圖的學校課程計畫的程度
課程相關政策 • 徒課程不足以自行:學校的課程需要充足的支持 • 學校的課程領導者或權責單位,為了管理學校的課程實務,達成學校對課程實務的意圖與抱負,所可以加以操弄、組織、和統合的一連串彼此相互關聯、而且與學校課程(學校的正式課程)有密切關聯的學校政策或辦法
課程相關政策或辦法彼此之間具有互相關聯的特性,他們可能會彼此促進和增強、或是牴觸和削弱學校對其正式課程的制定、調整、傳遞或實施課程相關政策或辦法彼此之間具有互相關聯的特性,他們可能會彼此促進和增強、或是牴觸和削弱學校對其正式課程的制定、調整、傳遞或實施 • 學校在管理課程時,通常會使用數種相關的政策或辦法 • 十五項(四類):課程內涵、實施方式、師資素養、資源管理
課程管理策略 • 管理策略:政府的行政手段,用來將有關的政策及其目標轉化成為具體的公共行動 • 管理策略即工具→「工具箱」裝了些什麼 • 學校的課程領導者或權責單位想要成功完成其所擔負的任務,通常需要相當多樣的管理策略或行政工具
學校課程領導者或權責單位意圖管理其課程相關政策時,所可以採用之特定的行政方法或技術,以便提升正式課程轉化成為學校課程實務的可能性,亦即,將正式的、意圖的課程轉化成具體使用中的課程或是運作的課程學校課程領導者或權責單位意圖管理其課程相關政策時,所可以採用之特定的行政方法或技術,以便提升正式課程轉化成為學校課程實務的可能性,亦即,將正式的、意圖的課程轉化成具體使用中的課程或是運作的課程 • 個別的、獨立的、特定的行政手段或管理技術 • 四類:一致性、指示性、權威性、權力性
一致性:學校的各項課程相關政策,彼此之間能夠明確的環環相扣、溝通、搭配、增強或強化一致性:學校的各項課程相關政策,彼此之間能夠明確的環環相扣、溝通、搭配、增強或強化 闡釋交互參照 政策協調配合 措施互相增強 指示性:學校課程相關政策所給予的各種指導與訓令,其涵蓋的範圍及其詳細的程度 內容廣泛周延 敘述明確詳細
進行制度調整 提供服務支援 發布法律命令 核撥經費補助 研散知識訊息 發表忠告善導 根據專門知識 參照倫理規範 訴諸傳統成規 樹立楷模標竿 辦理觀摩競賽 • 權威性:隱含學校教育人員接受並順從學校課程領導者或權責單位所運用的各項權威策略
權力性:學校強制執行課程相關政策的能力 給予獎勵酬賞 施予處罰制裁 權威性和權力性的關聯:權力性的運用可能受制於課程相關政策的權威性。高權威性的課程相關政策只需要運用很少的權力策略,且易於辯護所使用的權力策略
重要卻容易被忽略 • 持續 • 多元 • 專注於職前教師的培養 • 相對忽略「售後服務」的專業成長 • 社會變遷及退休潮的影響
地方教育輔導沿革簡述 • 表1 • 師資培育機構從事地方教育輔導辦法(85年訂定,92年廢止) • 國民教育九年一貫課程試辦輔導小組(89年) • 九年一貫課程推動工作小組-課程與教學深耕輔導組(92年) • 中教司透過師資培育機構,國教司直接提供地方教育輔導服務
教育部地方教育輔導政策分析 • 一致性 • 司內一致性高,闡釋交互參照 • 司間一致性不高,未即時進行政策協調配合互相增強 • 指示性 • 指示性高,內容廣泛周延、敘述明確詳細
權威性 • 進行制度調整,然而未必充分賦予實權以達成意圖(地方教育輔導委員會、召集學校;學習領域輔導團、課程督學) • 提供輔導服務,直接進行輔導及提供諮詢 • 發布法律命令,然有待確實實施(地方教育輔導辦法) • 曾經補助經費,惟特定補助的用途未必特定(用於實習輔導) • 表2 • 尚未充分應用其他策略
師資培育機構地方教育輔導工作分析 • 表3 • 不受重視的業務 • 人力不一,較少專責人員 • 任務不儘然明確陳述 • 部分活動以地方教育輔導之名行實習輔導之實 • 表4
地方教育輔導工作舉隅 • 實地輔導 • 諮詢服務 • 資料提供 • 研習活動 • 專題演講、工作坊、研討會、座談會 • 其他(規劃建置「學校教育輔導人力資料庫查詢系統」)
地方教育輔導工作的因應策略--教育部 • 適切應用管理策略,提升政策的一致性 • 重視地方教育輔導工作,提供充分的經費補助 • 規範師資培育大學訂定一定比例的地方教育輔導預算 • 給予各區相當的資源及實權,以整合區內的資源 • 落實大學校院教育學程評鑑 • 充分應用師資培育大學的整體人力資源 • 規範縣市國民教育輔導團與師資培育大學進行機構間的合作
地方教育輔導工作的因應策略--師資培育大學地方教育輔導工作的因應策略--師資培育大學 • 正視及重視地方教育輔導工作,規劃適切的人力及經費 • 辦理內容多樣而適切的地方教育輔導活動 • 召集學校充分發揮協調功能 • 主動調查分析學校教育的問題與需求,提供改善措施 • 合作出版地方教育輔導期刊及叢書 • 強調教授參與地方教育輔導工作
結論 • 高品質的專業發展是改善教學與學習的最佳實務作法 • 互惠互利:實務有學理的引導,學理有實務的印證 • 地方教育輔導工作是師資培育的「夕陽產業」? • 沒有「售後服務」的師資培育教育學程?
討論 • 重視及忽略了哪些現行的相關政策? • 善用及少用了哪些管理策略? • 重視及忽視了哪些相關機構、層級? • 依賴及忽略了哪些有關人員? • 教學輔導網絡在課程管理中的定位為何? • 誰是教學輔導的主角? • 教學輔導與相關政策如何聯結? • 輔導者與被輔導者屬於何種關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