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8

在个别化区角活动中 教师对幼儿生成活动回应策略的研究

课题论证. 在个别化区角活动中 教师对幼儿生成活动回应策略的研究. 钱丽芳 2008 年 11 月. 研究现状评述.

echo-jensen
Download Presentation

在个别化区角活动中 教师对幼儿生成活动回应策略的研究

An Image/Link below is provided (as is) to download presentation Download Policy: Content on the Website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and may not be sold / licensed / shared on other websites without getting consent from its author. Content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only. Download presentation by click this link. While downloading, if for some reason you are not able to download a presentation, the publisher may have deleted the file from their server. During download, if you can't get a presentation, the file might be deleted by the publisher.

E N D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课题论证 在个别化区角活动中 教师对幼儿生成活动回应策略的研究 钱丽芳 2008年11月

  2. 研究现状评述 《课程指南》明确指出:“游戏是一种基于个体内在需要的自发自主性活动,在幼儿园课程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教师‘预设’和幼儿‘生成’是幼儿园课程形式的主要方式”。个别化区角活动作为一种开放性的教育活动,受到孩子们的欢迎。我们发现,区角活动为幼儿的感知、操作、学习提供了更广阔的天地。国家《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和上海市学前教育二期课改都提出了幼儿园课程 “整合”的教育思想,提出了“关注幼儿生成活动,满足幼儿探索的兴趣与需要”、“捕捉寻常时刻,提供机会之窗”、“幼儿园生成课程与预设课程的融合”等“以儿童发展为本”的教育理念,这些崭新的教育思想和教育理念,促进了游戏课程中的教师对幼儿生成活动的价值判断的研究思考,并为推进游戏课程的深化发展提供了理论指导与行动研究的依据。

  3. 困惑一:区角活动中的生成活动与预设活动是平行分离的,没有结合,缺乏有机的联系和整合。困惑一:区角活动中的生成活动与预设活动是平行分离的,没有结合,缺乏有机的联系和整合。 困惑二:活动中的教师对幼儿的生成活动缺乏价值判断。 困惑三:实践中,教师对幼儿生成活动的回应及生成与预设活动的整合缺乏对策。 我们的困惑

  4. 1、有目的、有意识地整理、总结、概括教师预设与幼儿生成的关系,并寻找教师对教育契机和价值判断的规律,调整和改善教师的教育行为;1、有目的、有意识地整理、总结、概括教师预设与幼儿生成的关系,并寻找教师对教育契机和价值判断的规律,调整和改善教师的教育行为; 2、帮助教师在新教育观念指导下建立新的教育行为,有助于提高教师对幼儿园生成课程的指导水平,让教师在实践研究的过程中充分认识幼儿生成活动的意义,把握幼儿生成活动的特点和不同年龄阶段的表现,关注幼儿生成活动中的兴趣、需要和经验,形成对幼儿生成活动正确的价值判断, 并予以适时适宜的指导。 3、归纳、总结教师对幼儿生成活动回应指导的策略,进一步推进游戏课程中生成活动与预设活动整合,有效促进幼儿的发展。 研究目标

  5. 研究内容 1、教师在“个别化区角活动”中对开展幼儿生成活动及其回应指导的理解;幼儿生成活动的特点与不同年龄孩子在生成活动中的表现; 2、教师用探索和实践中形成的对幼儿生成活动回应指导的策略,对幼儿生成活动的教育契机和价值判断的规律。

  6. (一)观察法   观察目的:教师更有效地组织和开展生成活动;教师更有效地回应和指导   观察方法:   采取叙述性描述记录法,用文字方式将孩子及教师在所观察的时间段中的行为记录。   (二)行动研究法   目的:提出问题——提升反思——改进方法,调整行为  拍摄照片、归类行为特征、问题研讨、 提出方法、实施反馈 研究方法

  7. 过程设计 1、研究时间:2006年12月——2007年12月 2、研究阶段及主要任务 ①、准备阶段:2006年12月——2007年2月 主要任务:学习研讨:成立课题组:制订研究方案: 邀请专家论证。 ②、实施阶段:2007年2月——2007年10月 主要任务:课题组人员参研、定题、定时、定任务, 实施研究方案;收集阶段成果;进行阶段总结。 ③、总结阶段:2007年10月——2007年12月 主要任务:全面总结研究经验:撰写研究报告; 整理研究成果。

  8. 谢谢! 请多提宝贵意见!

More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