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0 likes | 286 Views
第六章. 弘扬中国优良传统道德. 一、为什么要弘扬中国优良传统道德. 1 、这是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需要 富强、民主、文明,是现代化强国缺一不可的三个方面。 富强 :主要是指社会的物质财富极大的丰富; 文明 :主要是指精神文明,其中最主要的是思想道德建设; 民主 :主要指的是政治文明、制度文明。 必须三个文明一起抓。. 2 、这是提高全民族素质的需要。 在人的素质中,思想道德素质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3 、这是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合格的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需要 。. 二、中国优良传统道德的主要内容. 1 、整体意识和爱国主义思想
E N D
第六章 弘扬中国优良传统道德
一、为什么要弘扬中国优良传统道德 1、这是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需要 富强、民主、文明,是现代化强国缺一不可的三个方面。 富强:主要是指社会的物质财富极大的丰富; 文明:主要是指精神文明,其中最主要的是思想道德建设; 民主:主要指的是政治文明、制度文明。 必须三个文明一起抓。
2、这是提高全民族素质的需要。 在人的素质中,思想道德素质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3、这是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合格的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需要。
二、中国优良传统道德的主要内容 1、整体意识和爱国主义思想 《诗经》:“夙夜在公。” 《书经·周官》:以公灭私。 贾谊:国而忘家,公而忘私。 范仲淹: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文天祥: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去丹心照汗青。
2、推崇“仁爱”原则和人际和谐 孔子:“仁者爱人。”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 孟子:“亲亲而仁民,仁民而爱物。” 韩愈:“博爱之谓仁。” 朱熹:“爱之理,心之德。”
3、倡导人伦价值 人伦:就是做人的规矩、人之所以为人之道。 孔子:“君君、臣臣、父父、子子。” “君使臣以礼,臣事君以忠。” 墨子: “为人君必惠,为人臣必忠,为人父必 慈,为人子必孝,为人兄必友,为人弟 必悌。 孟子:“君之视臣如手足,则臣视君如腹心。” “父子有亲、君臣有义、长幼有序、朋友 有信、夫妇有别。” 这被称为“五伦”。
4、追求高层次的精神境界 在对待忧乐问题上 孔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发愤忘食,乐以 忘忧。” “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 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孟子:“乐民之乐者,民亦乐其乐,忧民之忧 者,民亦忧其忧。” 范仲淹: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在对待人格问题上 中国传统道德推崇“人生不朽”的思想。推崇三种真正道德意义上的“死而不朽”。 第一位的不朽,是为“立德”。 第二位的不朽,是为“立功”。 第三位的不朽,是为“立言”。
5、重视道德修养和道德实践 我国古代的各家各派,都十分重视修养问题。 道家重养生,而儒家重修身。 关于修养的重要性,儒家认为“一切皆以修身为本。” 关于修养的目的,儒家认为,修养的根本目的在于“齐家、治国、平天下。” 关于修养的境界,儒家追求“圣人”、“君子”的境界。 关于修养的方法,儒家提出和实践过许多,比如“立志”、“学习”、“克己”、“诚意”、“正心”、“内讼”、“养心”、“慎独”,“积善”、“主敬”等,内容十分丰富。
三、对待中国传统道德的态度 1、学习了解,把握要义 • 要读点古书。《三字经》、《千字文》、《幼学琼林》、《增广贤文》等过去的启蒙教材,“四书”、“五经”等经典教材,都应该认真读一读, • 要从青少年和儿童抓起。 • 不能断章取义,曲解古人。
2、取其精华,弃其糟粕 • 在了解的基础上进行认真的评析。 • 在评析的基础上认真取舍。 • 这种方法叫“扬弃”,又叫“批判继承法”,这是一个总的原则。
3、综合创新,古为今用 • 今天弘扬古代的传统道德,只有转化为现实的社会主义道德才有意义。 • 要赋予新的符合时代需要的内容。 如:实事求是。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