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28

田径运动概述

田径运动概述. 德州学院体育学院 李广文. 讲授内容提纲. 一、田径运动 1 . 田径运动的定义(多个定义) 2. 田径运动的特点 3. 田径运动的功能(作用意义) 4. 田径运动的项目与分类 5. 田径部分项目的发展史 二、世界田径运动发展史 三、中国田径运动发展史 四、世界田径运动的发展趋势 五、田径课程的内容和考核方法. 一、田径运动的定义、特征、作用、意义和分类. 1 . 田径运动的定义 高教《 田径 》教材定义为:

eben
Download Presentation

田径运动概述

An Image/Link below is provided (as is) to download presentation Download Policy: Content on the Website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and may not be sold / licensed / shared on other websites without getting consent from its author. Content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only. Download presentation by click this link. While downloading, if for some reason you are not able to download a presentation, the publisher may have deleted the file from their server. During download, if you can't get a presentation, the file might be deleted by the publisher.

E N D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田径运动概述 德州学院体育学院 李广文

  2. 讲授内容提纲 一、田径运动 1.田径运动的定义(多个定义) 2.田径运动的特点 3.田径运动的功能(作用意义) 4.田径运动的项目与分类 5.田径部分项目的发展史 二、世界田径运动发展史 三、中国田径运动发展史 四、世界田径运动的发展趋势 五、田径课程的内容和考核方法

  3. 一、田径运动的定义、特征、作用、意义和分类一、田径运动的定义、特征、作用、意义和分类 1.田径运动的定义 高教《田径》教材定义为: “田径运动”一词来源于英国,英语为“Track and field”,田径运动是指人类从走跑跳投这些自然运动发展起来的身体练习和竞技项目,可以分为竞走、跑、跳跃、投掷、全能5各部分;其中以时间计算成绩的竞走和跑的项目称为径赛;以高度和远度计算成绩的跳跃、投掷项目称为田赛;由跑跳投部分项目组成的、用评分方法计算成绩的组合项目称为全能运动。 中国传统概念:田赛、径赛、全能运动 原苏联体育学院田径教科书中称: “田径运动(又称轻竞技)是由走、跑、跳、投与全能(跑、跳、投项目而成)所组成的运动项目。” 国际田联(田径的定义)包括径赛和田赛、公路跑、竞走、越野赛和山地赛跑 “田径运动包括径赛和田赛、公路跑、竞走、越野赛和山地赛跑组成的运动项目。”(没有全能)

  4. 2.田径运动的特点 • 1. 广泛的群众性 • ① 针对性强,可选择的余地大。②受条件限制因素小。③可参与性强。 • 2. 激烈的竞争性(举例终点计时) • 3. 严格的技术性 • 4. 能力的多样性(项目多,速度、耐力、力量等)

  5. 3.田径运动的功能 (1)健身功能。锻炼身体、增强体质的手段 (2)竞技功能。具有竞技体育的职能 (3)基础功能。其它运动项目的基础 (4)娱乐功能。是进行心理品质和思想道德教育的一种有力手段 (5)回归自然功能

  6. 4.田径运动的分类 国际上通常分类:跑、跳、投和全能。 中国分类:成人各类竞赛项目和中国进行的少年甲组(16、17岁)、乙组(15岁)各类竞赛项目。

  7. 表2 跑 类

  8. 表5 全能类

  9. 5.田径部分项目的发展史 • 1.短距离跑 • 简称短跑。跑是人类与生俱来的基本能力,自古以来就是一种比赛形式,几乎每个国家的文献中都有描述。据史料记载,短跑是公元前776 年古希腊奥运会唯一的竞技项目,距离为192.27 米。现代短跑起源于欧洲,最早被列入正式比赛是在1850 年的牛津大学运动会上,当时设有100 码、330 码、440 码跑项目。19 世纪末,为规范项目设置,将赛跑距离由码制改为米制。初为职业选手的表演项目,后逐渐扩展到业余运动员。运动员比赛时必须使用起跑器,听信号统一起跑,必须自始至终在自己的跑道内跑动。奥运会比赛项目男、女均为100 米跑、200 米跑和400 米跑,其中男子项目1896 年列入,女子100 米跑和200 米跑1928年列入,400 米跑1964 年列入。

  10. 2.跨栏跑 • 起源于英国。由牧羊人跨越羊圈栅栏的游戏演变而来。跨栏跑最早使用的栏架是掩埋在地面上的木支架或栅栏,1900 年出现可移动的倒T 字形栏架。1935年有人将T 形栏架改成L 形栏架,L 形栏架支脚的另一端朝向运动员的跑进方向,稍加阻力即可向前翻倒,减轻了运动员过栏时的恐惧心理。奥运会比赛项目分男子110 米跨栏跑、400 米跨栏跑(1896 年列入);女子100 米跨栏跑(1932 年列入,当时为80 米跨栏跑,1972 年改为100 米跨栏跑)、400 米跨栏跑(1984 年列入)。男子110 米跨栏跑的栏高为1.067米,400 米跨栏跑的栏高为0.914 米;女子100 米跨栏跑的栏高为0.84 米,400 米跨栏跑的栏高为0.762 厘米。比赛时,运动员必须跨越10 个栏架,除故意用手推或用脚踢倒栏架外,身体其他部位碰倒栏架不算犯规。

  11. 3.接力跑 • 田径运动中惟一的集体项目。以队为单位,每队4 人,每人跑相同距离。其起源有多种说法,有的认为起源于古代奥运会祭祀仪式中的火炬传递,有的认为与非洲盛行的"搬运木料"或"搬运水坛"游戏有关,也有的认为是从传递信件文书的邮驿演变而来。奥运会比赛项目分男、女4×100 米接力跑和4×400 米接力跑。1908 年第4届奥运会首次设立接力项目,但4 名运动员所跑距离不等。1912 年第5 届奥运会改设4×100 米接力跑和4×400 米接力跑。女子4×100 米接力跑和4×400 米接力跑分别于1928 年、1972 年被列入奥运会比赛项目。接力跑运动员必须持棒跑完各自规定的距离,并且必须在20 米的接力区内完成传接棒。

  12. 4.跳高 • 起源于古代人类在生活和劳动中越过垂直障碍的活动。现代跳高始于欧洲。18 世纪末苏格兰已有跳高比赛,19 世纪60 年代开始流行于欧美国家。1827 年9月26 日在英国圣罗兰·博德尔俱乐部举行的首届职业田径比赛中,威尔逊(AdamWilson)屈膝团身跳越1.575 米,这是第一个有记载的世界跳高成绩。跳高有跨越式、剪式、俯卧式、背越式等过杆技术,现绝大多数运动员都采用背越式。跳高横杆可用玻璃纤维、金属或其他适宜材料制成,长3.98~4.02 米,最大重量2公斤。比赛时,运动员必须用单脚起跳,可以在规定的任一起跳高度上试跳,但第一高度只有3 次试跳机会。男、女跳高分别于1896 年、1928 年被列为奥运会比赛项目。

  13. 5.跳远 • 源于人类猎取或逃避野兽时跨越河沟等活动,后成为军事训练的手段。为公元前708 年古代奥运会五项全能项目之一。现代跳远运动始于英国,1827 年9月26 日在英国圣罗兰·博德尔俱乐部举行的第一次职业田径比赛中,威尔逊(Asam Wilson)越过5.41 米的远度,这是第一个有记载的世界跳远成绩。跳远的腾空动作有蹲踞式、挺身式和走步式。20 世纪70 年代出现前空翻跳远,因危险性大,被国际田联禁用。最初运动员是在地面起跳,1886 年开始采用起跳板。起跳板白色,埋入地下,与地面齐平,长1.22 米,宽20 厘米,距沙坑近端不少于1 米。起跳板前有起跳线,起跳线前有用于判断运动员起跳是否犯规的橡皮泥显示板或沙台。运动员必须在起跳线后起跳。比赛时,如运动员不足8 人,每人可试跳6 次,超过8 人,则先试跳3 次,8 名成绩最好的运动员再试跳3 次。以运动员6 次试跳的最好成绩排列名次。男、女跳远分别于1896 年和1948 年被列为奥运会比赛项目。

  14. 6.推铅球 • 起源于古代人类用石块猎取禽兽或防御攻击的活动。现代推铅球始于14 世纪40 年代欧洲炮兵闲暇期间推掷炮弹的游戏和比赛,后逐渐形成体育运动项目。铅球的制作经历了用铁、铅以及外铁内铅的过程。正式比赛男子铅球的重量为7.26 公斤,直径11~13 厘米;女子铅球的重量为4 公斤,直径为9.5 ~11 厘米。早期推铅球没有固定的方式,可以原地推,也可以助跑推;可以单手推,也可以双手推;还出现过按体重分级别的比赛。最初采用原地推铅球技术,后逐渐发展到侧向推、上步侧向推。20 世纪50 年代,美国运动员奥布赖恩发明背向滑步推铅球技术,该技术被称为"铅球史上的一场革命"。70 年代,苏联运动员巴雷什尼科夫发明旋转推铅球技术,由于旋转后难以控制身体平衡,至今只有极少数运动员使用。比赛时,运动员应在直径2.135 米的圈内,用单手将球从肩上推出,铅球必须落在落地区角度线以内方为有效。男、女铅球分别于1896 年和1948 年被列为奥运会比赛项目。

  15. 7标枪 • 1792 年瑞典的法隆开始举行标枪比赛。最初运动员使用的木制标枪前后一样粗,20 世纪50 年代初,美国标枪运动员赫尔德(Franklin Held)研究出两端细、中间粗的木制标枪,延长了标枪在空中飞行的时间,因而被称为"滑翔标枪"。60 年代瑞典制造出金属标枪,使标枪的滑翔性能更强,大幅度提高了运动成绩。1984 年民主德国运动员霍恩(Uwe Hohn)以104.80 米的成绩打破世界纪录。国际田联为保证看台观众的安全,1986 年将男子标枪重心向枪尖方向前移4 厘米,以降低飞行性能,1999 年又将女子标枪重心向枪尖方向前移3 厘米。标枪可用金属或其他适宜的类似材料制作。男子标枪重800 克,长260~270 厘米;女子标枪重600 克,长220~230 厘米。比赛时,运动员必须单手将标枪从肩上方掷出,枪尖必须落在投掷区角度线内方为有效。男、女标枪分别于1908 年和1932 年被列为奥运会比赛项目。

  16. 二、世界田径运动发展史 (一)田径运动的产生和发展 1.原始社会是田径运动的产生时期 2.古希腊是有组织的田径运动开始时期 BBC 776年 希腊 奥林匹亚村 第一届古代奥运会 当时,仅有短跑一个项目,距离为一个“斯塔基雅”,折合现在的米制为192.27米。 格言:“你想强壮吗?跑步吧!你想健美吗?跑步吧!你想聪明吗?跑步吧!”

  17. (二)现代田径运动的形成和发展时期 (现代田径运动的起始标记1896年的第一届现代奥运会) 世界田径运动100多年来,按其发展和提高,可分为五个阶段: 第一阶段:19世纪末---20世纪初,是现代田径运动开始形成、发展,在较低水平上逐步跳高阶段。 1.1912年斯德哥尔摩(瑞典)“国际业余田径联合会”(I.A.A.F.)成立。 2.在这个阶段,世界上有人开始用照相机拍摄单片或间隔时间连续拍摄照片,对跑、跳、投的技术进行研究和提出改进技术的意见等。

  18. 第二阶段:1913年---1920年受第一次世界大战影响,是世界田径运动成绩下降阶段。 1.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1916第六届奥运会未能举行。 2.1920年的第七届奥运会田径成绩低于8年前的第五届,而且下降显著。

  19. 第三阶段:20年代---30年代中期(1921--1936)是世界田径运动恢复、发展与提高阶段。第三阶段:20年代---30年代中期(1921--1936)是世界田径运动恢复、发展与提高阶段。 1.1922年在巴黎首次举行女子田径比赛。 2.1924女子田径运动联合会(F.S.F.I.)成立。 3.1928年在荷兰的阿姆斯特丹举行的第9届奥运会上,首次将女子5个项目列为田径比赛项目。 4.1926年在荷兰出现第一架裁判用的终点高速照相摄影装置。 5.1928年,国际田联首次批准了有关查禁兴奋剂的规则。 6.1930年,电子计时成绩被承认为世界纪录。 7.在第11届奥运会上,美国黑人欧文斯一人获100米、200米、跳远和4*100米四枚奥运会金牌,成为传奇式人物。

  20. 第四阶段:30年代后期---40年代后期(1937--1948)受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影响,是世界田径运动成绩第二次下降阶段。 1.第12、13届奥运会未举行。 2.在这个阶段,世界一些国家在田径训练中较普遍地采用了杠铃发展肌肉力量的方法。

  21. 第五阶段:50年代---现在(1952--)是世界田径运动成绩持续不断提高并达到很高水平阶段。 1. 50年代,美国男子铅球运动员帕里奥布莱因创新出背向滑步推铅球技术。 2.60年代,高原训练引起人们的重视。 3.1968年,出现了“全天候”跑道-----塑胶跑道。 4.1968年左右,美国运动员福斯贝里创造了背越式跳高技术。 5.在第19届墨西哥奥运会上美国运动员比蒙创造了8.90米的世界跳远纪录,把原纪录提高了50厘米,曾被称为“21世纪的纪录”。(现8.95米) 6.国际田联决定,从1977年1月起,400米和400米以下的项目只有全自动电子计时的成绩才被承认为世界纪录。

  22. 7.1984年(第23届奥运会),中华人民共和国首次派运动员参加奥运会及田径比赛。7.1984年(第23届奥运会),中华人民共和国首次派运动员参加奥运会及田径比赛。 8.1988年汉城第24届奥运会,刘易斯、乔依娜短跑技术惊人,本约翰逊“兴奋剂丑闻”。(9秒79) 9.国际田联为适应形势发展,1983、1987、1991年每隔四年举行一届世界田径锦标赛。从1991年起,改为每隔两年举行一届。 10.1993年,马俊仁率领的“马家军”中长跑一举成名世界。 11.2004年,刘翔夺得奥运会110米栏金牌。 12.2008年,北京奥运会,博尔特以9秒69领跑世界。

  23. 三、中国田径运动发展史 中国田径运动历史约90年,大致可分为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20世纪初期---40年代末期(1910-1948)是中国田径运动的引进、初步开展和停止不前的阶段。 1932年,刘长春第一次代表中国参加了第10届奥运会。 第二阶段:1949-1965是中国田径运动的迅速普及和提高阶段。 1957年,中国优秀女子跳高运动员郑凤荣跳过了1.77米横杆,打破了世界女子跳高纪录,轰动世界体坛。

  24. 第三阶段:1966-1976是中国田径运动遭受文化大革命浩劫,运动水平显著下降。第三阶段:1966-1976是中国田径运动遭受文化大革命浩劫,运动水平显著下降。 第四阶段:1977-至今,是中国田径运动的迅速恢复发展,冲出亚洲、走向世界,向世界水平进军阶段。 1992年第25届奥运会上,我国女子竞走运动员陈跃玲获10公里竞走金牌,实现了中国田径运动员在奥运史上金牌零的突破。

  25. 四、世界田径运动发展趋势 • 目前,世界田径运动正在蓬勃发展,总体来看有以下趋势: • 比赛日益繁多,高水平运动员不断涌现; • 女子项目得到迅速的发展和提高; • 多学科理论与技术的渗入,促进了训练科学化; • 服用兴奋剂已成为引人关注的问题; • 高科技成果不断被应用到田径训练、比赛中来。

  26. 世界田坛的格局 • 50、60年代,世界田坛是“三强鼎立”,美国、前苏联、德国处于领先水平。 • 90年代以后,形成了美国“一枝独秀”,埃塞俄比亚、俄罗斯、肯尼亚、德国、古巴、英国等国“百花争艳”的新格局。 • 近几届奥运会金牌分布情况: • 25届奥运会田径有18个国家获得金牌,美国12枚,独联体7枚,德国3枚。 • 26届奥运会有24个国家获得金牌,美国13枚,俄罗斯3枚,德国3枚。 • 27届奥运会有24个国家获得金牌,美国10枚,埃塞俄比亚4枚,波兰4枚。 • 28届奥运会中国两枚 • 29届奥运会田径项目共设47枚金牌,其中男子24项,女子23项。47枚金牌分别被23个国家的运动员分 • 各国田径发展的项目特征: • 美国在短跑、跳跃、跨栏等项目上优势明显,俄罗斯的优势项目是投掷、跳跃、女子径赛,古巴的优势项目是跳跃,肯尼亚、埃塞俄比亚的优势项目是中长跑、障碍跑,日本优势项目是马拉松,我国在女子投掷、中长跑、男女竞走项目上有一定实力。

  27. 五、田径课程学习与考核 • 学习内容与学时 • 考核方法与成绩

More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