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0 likes | 326 Views
清华大学网络教学实践与思考. 蒋东兴 清华大学计算机与信息管理中心 jdx@cic.tsinghua.edu.cn 二 ΟΟΟ 年六月. 提 纲. 发展回顾 建设成果 问题与探讨 总体规划. 发展回顾. 1997 年,“泰山工程”的“清华大学信息系统”开发了网络辅助教学子系统试用版; 1998 年,成立一个专门的技术小组负责网络教学系统的研究和开发,提出了清华大学网络教学系统的初步方案;
E N D
清华大学网络教学实践与思考 蒋东兴 清华大学计算机与信息管理中心 jdx@cic.tsinghua.edu.cn 二ΟΟΟ年六月
提 纲 • 发展回顾 • 建设成果 • 问题与探讨 • 总体规划
发展回顾 • 1997年,“泰山工程”的“清华大学信息系统”开发了网络辅助教学子系统试用版; • 1998年,成立一个专门的技术小组负责网络教学系统的研究和开发,提出了清华大学网络教学系统的初步方案; • 1998年10月,推出新版“网络辅助教学系统”,基于此网络辅助教学系统开设的“Java语言与面向对象的程序设计”课程,面向全校975个学生授课,获得了极大的成功,满意率达95%;
发展回顾(Cont.) • 1999年,TH-COD课件点播系统开始试用,解决了不同类型课件网上浏览的问题,网络考试系统在英语、数据结构和计算机软件技术基础等课程中试用,深受师生欢迎; • 1999年10月25 日,“清华网络学堂”网站开始运行; • 2000年底,“清华网络学堂”第二版开始研发,预计2001年秋季学期正式投入使用; • 现在已有网上课程4门,216门课程实施网络辅助教学,提供各类课件600多个,网络学堂访问量达60多万人次。
建设成果 • 网络辅助教学系统 • 是一套适合校园网、通用性强的软件,提供了一个支持师生在网上进行课下教学活动的环境,包括复习、讨论、答疑、提交和批改作业等。现开设了教师介绍、课程介绍、讲课要点、课程讨论区、作业处理、教师工作室、CAI课件、教师答疑、课程通知等栏目,此外,系统还为教务管理员配备了必要的管理工具。现已有近30个系,200多门课程采用了网络辅助教学。
建设成果(Cont.) • TH-COD课件点播系统 • 其主要技术指标为: • 支持WEB方式、流方式和文件方式的课件; • 支持UNIX、NT和Novell网络操作系统; • 提供用户管理、访问控制和基于WEB的信息统计与发布; • 支持服务器端的课件光盘库动态缓存调度; • 提供课件规范化包装,用户可使用统一界面访问课件。
建设成果(Cont.) • 网络考试系统 • 网络考试系统是一个在Web环境下支持考试与考试管理的应用系统,它支持网上自测和正规网络考试两种类型,其主要功能如下: • 命题 • 题库管理 • 自动组卷 • 考试平台 • 自动判卷 • 考生管理 • 考试评估 • 成绩发布
建设成果(Cont.) • 教学网站自动生成系统 • 是为基于计算机的网络多媒体教学提供平台,使老师不用任何编程就可以生成网上教学网站,非常容易地管理网上的教学,及时的了解学生的需求;同时,学生可以自由地和老师交流。本系统的主要功能有:
建设成果(Cont.) • 教学网站自动生成系统 • 是为基于计算机的网络多媒体教学提供平台,使老师不用任何编程就可以生成网上教学网站,非常容易地管理网上的教学,及时的了解学生的需求;同时,学生可以自由地和老师交流。本系统的主要功能有: • 为教师提供一个方便、友好的管理网站以及学生的环境; • 给学生提供一个方便的学习和交流环境; • 为管理员提供一个生成和管理教学网站系统的工具站。
建设成果(Cont.) • 教学方法的探索 • “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 • 利用网络的便利,解决师生交流不方便问题 • 网络辅助教学系统、课件点播系统 • 开设部分网上课程,探索纯网络教学模式 • “数据结构”、“多媒体技术基础与应用”、“计算机文化基础课” • 开展网上互助学习,探索新型教学模式 • 从传统的讲授型教学转向新的教学模式(如主动式、开放式、协作式、资源型、探索型、研究型) • “UNIX大本营”网站
问题与探讨 • 网络教学的定位 • 网络教学作为一种新型教学手段,用来改造传统教学模式,可以解决当前大学教育中遇到的很多问题: • 教师备课、制作课件难 • 高水平教师和热门课程师资利用率不高 • 传统教学方式师生交流不方便 • 学生自主学习条件差 • 传统考试方式不适应新的教学方式
问题与探讨(Cont.) • 网络教学的任务 • 教学资源的数字化与网络化 • 教学素材与课件的收集、整理与制作 • 网络授课方式的探索与推广 • 网上交流与讨论 • 无纸化的作业与考试 • 学生网络学习环境的建设
问题与探讨(Cont.) • 与远程教育的关系 • 网络教学实际上也是一种远距离教学,只是现在的远程教育一般意义上理解是特指对校外学生的远距离教学,因此用“网络教学”的名称以示区别。 • 共同点: • 采用基于TCP/IP网络协议的应用系统 • 具有相同的网络环境和技术 • 相同的软硬件支撑系统(流行的B/W,A/D技术) • 相同的课件制作技术(基于Web的流技术和矢量技术)
问题与探讨(Cont.) • 与远程教育的关系(Cont.) • 不同点: • 运行机制不同 • 用户水平不同 • 系统功能不同 • 网络条件不同 • 网络教学是基础,它是教学资源数字化、教学过程网络化的第一推动力;远程教育是教育数字化、网络化后对外服务的职能,是升华。
问题与探讨(Cont.) • 观念问题 • 网络教学不只是一种教学手段的更新,更是一种教学模式、教学观念的变革。观念的转变包括: • 教师: 教师为主体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开放式教育 • 学生:有意识培养学生学习能力和创造性 • 领导:为推动网络教学营造合适环境,制定合理的管理措施与政策 • 技术开发人员:以需求为导向,服务为基础
简要规划 • 建设目标 • 在校园网上建立一个网络教学环境,在该环境中可以开展校园网上远程教学的各项活动。该项目的具体建设目标包括: • 建设一个平台:即多媒体网络教学平台 • 支持三类用户:教师、学生、教学支持人员 • 开发五个系统:见后 • 提供七种服务:网上备课、课件制作、教学素材库、网络授课、网上交流、网上自学、网络考试
简要规划(Cont.) 清华大学网络教学系统层次结构图
谢谢! 联系电话: 010-62772150 电子邮件: jdx@cic.tsinghua.edu.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