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70 likes | 527 Views
课堂转型与课堂教学效率问题. 陈秉初 浙江师范大学教师教育学院 2013 , 4 ,于临海. 一、问题的提出. 新课程的全面实施 一种国家和民族的意志 课程改革根本目的 明确基础教育的根本目标 —— 全体学生的发展、全民素养的提高、中华民族的崛起 新课程目标实现的核心问题之一 课堂教学的效率问题(新课程的落实阶段). 学校教育根本任务. 育人、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关心每一个学生的发展与进步 提高未来公民的综合素质 教师 : 传道、授业、解惑 新教师的职业标准 目前的情况和困惑(教师利益、学科利益学校利益与学生发展之间的冲突).
E N D
课堂转型与课堂教学效率问题 陈秉初 浙江师范大学教师教育学院 2013,4,于临海
一、问题的提出 • 新课程的全面实施 • 一种国家和民族的意志 • 课程改革根本目的 • 明确基础教育的根本目标——全体学生的发展、全民素养的提高、中华民族的崛起 • 新课程目标实现的核心问题之一 • 课堂教学的效率问题(新课程的落实阶段)
学校教育根本任务 • 育人、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 关心每一个学生的发展与进步 • 提高未来公民的综合素质 • 教师:传道、授业、解惑 • 新教师的职业标准 • 目前的情况和困惑(教师利益、学科利益学校利益与学生发展之间的冲突)
新课程的本质的理解 • 六个方面的改变 • 是改变不是否定 • 学校教育和课堂教学的目标的重新定位 • 特色学校建设,深化高中课程改革 • 课堂教学的效率是实现课程目标的着力点(学生考的好一点,学习轻松一点)
新课程实施中的问题 • 以解题为主要目标的教学继续存在 • 以探究性学习为主要教学形式的普遍推广 • 以媒体应用为判断教学技术的课堂教学评价 • 以多校联考为代表的教学考核继续存在 • 以作业本为代表的各种资料继续泛滥 • 必修课——选修课——高考??如何处理
课堂教学效率保障的建议和措施 • 正确认识新课程的实质和基本理念 • 教学目标的最有效实现是课堂教学质量的唯一标准 • 采用合适的教学策略与方法组织教学 • 开展有效地、制度化地教学研究活动 • 完善教师继续教育制度 • 改善基础教育课堂质量的评价机制 • 加大政府和社会投入,促进教育公平和教师利益
教学目标的最有效实现是课堂教学质量的唯一标准教学目标的最有效实现是课堂教学质量的唯一标准 • 不仅要促成教学目标的实现,还要提高实现教学目标的效率 • 保证课堂教学的效率,首先要正确地理解教学目标 (如何理解三维目标??) • 保证课堂教学的效率,还需要有一个与之相适应的评价体系,特别是中考和高考对学生学业的评价 (开放题) • 将教学评价真正成为促进学生发展,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工具 • (陈秉初,教育与教学中的目标控制论,西北大学出版社,2002)
教师层面的建议与对策 • 1、心理上对新课程理念的认同 • 新课程改革是不可逆转的政府行为(职业) • 新课程是边试验边实施的(研究与实践) • 新课程不是专家行为,教师是主体(自主性)
2、技术与实践层面 • 研究课程标准和浙江省教学指导意见,比较高考指南或说明 • 研究和开发合适的课程资源 • 形成健康、高效的教学研究机制(共享、反思) • 引进和应用合适的现代教学策略 • 利用和发挥好教学评价的促进功能 • 不断总结和研究教学中的实际问题
3、具体的措施 • 概念图教学 • 探究性教学 • 合作学习 • 问题式教学 • 反思性教学 • 分层教学
元学习能力提高与学习习惯转变 • 元认知 • 元认知训练 • (教学环境、教学氛围、自我反思、问题单、班级活动等) • 元学习能力的提高 • (对课堂教学内容的4个认识阶段) • 学生学习习惯与方式的转变
学习行为的反思(学习的自我评价) • 学习过程自述 • 元认知与学习习惯 • 学习记录卡(记录单) • 作业的选择与自我批改 • 日记和周记 • 班级活动
相关的几个问题 • “说课”——教研方式、教学反思、教学日志…… • “说题”——个人、合作…… • 学案 • 是什么?原意是怎样的? • 能够起什么作用? • 如何利用“学案”进行导学? • …… • 还有什么新的方式???
思维的综合能力与概念图教学 • 概念图 • 概念图教学方法(复习课、思考与联系) • 概念图作为评价的方式
概念图的定义 诺瓦克和高文指出:“概念图是一种能形象表达命题网络中一系列概念含义及其关系的结构化图形,它由节点(概念)和连接节点的线段(关系标签)组成,能清楚地表达某一命题中各概念节点间的内在逻辑关系。”
概念图的构成四要素 节点(又称结点) 连线 连接词 实例
Cmaptools • 概念图的制作方式:
Inspiration • 概念图的制作方式:
Kidspiration • 概念图的制作方式:
概念图作为一种科学教与学的工具 1.作为问题解决工具 • 概念图在科学教学中的应用:
概念图作为一种评价工具 3.评价结果 • 概念图在科学教学中的应用:
概念图作为一种科学教与学的工具 2.辅助交流/合作 进行合作式概念构图,可以提供一个理想的情境,让学生能够公开地与其他同学沟通概念或命题的意义,并建构自己的知识,以达到有意义的学习。在合作学习的情境下,同伴的教导与意见的分享是提高学生成就表现的主要关键。在各种教学情境下,小组成员对概念有着不同的理解,用概念图进行交流,可以很直观、清楚地了解对方的主要观点。通过共建概念图来进行协商,培养了批判性思维技能,使各自的认识得到完善与扩展。概念图在小组合作解决问题时,可帮助小组理清知识线索、理解和表征问题、寻找解答方法,最后提出解决方案。 • 概念图在科学教学中的应用:
概念图作为一种科学教与学的工具 3.在认知和情意学习上的应用 研究认为:“概念构图组”的学生在成就测验上的成绩要显著地高于“传统讲授教学组”的学生;此外,概念构图组的学生对“科学”的焦虑程度也显著地低于控制组,诺瓦克认为这是有意义学习与机械式学习的差别所在。 • 概念图在科学教学中的应用:
概念图作为一种科学教与学的工具 4.作为学习策略
概念图作为一种科学教与学的工具 5.作为教学计划工具 组织课程内容 准备特定课堂 学生材料
概念图作为一种科学教与学的工具 6.作为复习的工具 引导学生主动建构概念图是一种高效率、有效地复习知识的途径,学生通过建立概念图间的联系促进对知识的深入理解,概念图使零散的知识结构化、条理化、系统化,有利于学生长期有效地记忆知识。
概念图作为一种科学教与学的工具 7.作为知识管理工具
学生发展区与分层教学 • 学生最近发展区 • 学生的前概念 • 分层教学的实施与困难 • 例1作业、例2利用信息技术 • 具体学生个案
探究性学习本质与探究活动的组织(针对存在的三种问题)探究性学习本质与探究活动的组织(针对存在的三种问题) • 探究性学习的本质——理解科学探究活动 • 三维目标的问题,探究活动的要素 • 科学过程的理解:生物学情境,问题提出,猜测猜想(药匙),假设预期,验证(方式),结果,结论——呼吸作用产生什么? • (课例:1、凸透镜成像,控制变量 • 2、CO2性质) • 分课时进行的探究活动 • 动手做实验,探究的模式化 • 利用科技文献进行的探究活动
问题:树上有10只鸟,开枪打死一只,还剩几只?问题:树上有10只鸟,开枪打死一只,还剩几只?
思考:下题体现了哪些科学方法? • 为了探究某物质(X)的作用,研究者提出了以下实验思路: (1)实验分组: 甲组:培养液 +Y细胞 + 3H-TdR(3H标记的胸腺嘧啶脱氧核苷)+ 生理盐水 乙组:培养液 +Y细胞 + 3H-TdR + X(生理盐水配制) 每组设置若干个重复样品。 (2)分别测定两组的CRD(细胞内的放射性强度),求每组的平均值。 (3)将各样品在适宜条件下培养合适时间后,测定其CRD,求每组平均值并进行统计分析。(要求与说明,答题时用X、CRD、 3H-TdR 表示相关名词;Y细胞是能增殖的高等动物体细胞) 请回答: (1)实验目的:_______。 (2)预测实验结果及结论:__________。 (3)实验中采用 3H-TdR的原因: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如果学生回答实验目的是“为了探究某物质(X)的作用”,怎么给分? 思路是指思考的线素。步骤是指事情进行的程序。 结果是由观察、实验所得出数据资料的直接产物。 结论是根据结果对假设的一种回答。 天气预报,典型的预测
教学评价事例1 • 布鲁姆的知识目标分类 • 应用 3 • 理解 2 识记 1 • 权重 1 3 6 • 2位同学做10题(每题10分),都得80分 • 1---3 A 4---8 B 9---10 C (谁需要帮助和关注)
家长期望问题 • 特殊的期望和对教学的要求(原因) • 家长期望的正面与负面效应 • 不切实际的要求是造成学生学习负担过重和学习兴趣低下的主要原因 • 家长的大包办是学生失去学习能力,缺乏良好的学习习惯的主要原因 • 家长评价是左右学校改革的主要原因
谢谢合作 欢迎批评、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