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5k likes | 1.92k Views
企业文化. 教学目的. 1 、通过教学,使学生掌握企业文化的基本知识、基本原理,学会用企业文化理论分析和解决企业实际问题; 2 、通过教学最终使学生掌握一种通过培养员工共同的价值观来提升人力资源素质 , 改善人力资源管理的有效方法; 3 、使学生树立爱岗敬业、自觉融入企业和维护企业形象的意识,为毕业后成功地走上社会、参加企业经营管理实践打下基础。. 主要参考文献. ( 1 )特雷斯 · 迪尔和艾伦 · 肯尼迪著 :《 新企业文化 — 重获工作场所的活力 》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9 年版;
E N D
教学目的 1、通过教学,使学生掌握企业文化的基本知识、基本原理,学会用企业文化理论分析和解决企业实际问题; 2、通过教学最终使学生掌握一种通过培养员工共同的价值观来提升人力资源素质,改善人力资源管理的有效方法; 3、使学生树立爱岗敬业、自觉融入企业和维护企业形象的意识,为毕业后成功地走上社会、参加企业经营管理实践打下基础。
主要参考文献 (1)特雷斯·迪尔和艾伦·肯尼迪著:《新企业文化—重获工作场所的活力》,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 (2)约翰·科特和詹姆斯·赫斯克特著:《企业文化与经营业绩》,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3)王成荣编著:《企业文化学教程》,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10月版; (4)刘光明编著:《企业文化》,经济管理出版社2002年3月版;
(5)企业文化“四重奏”的四部著作: A.威廉·大内著:《Z理论--美国企业界如何迎接日本的挑战》,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4年版; B.理查德·帕斯卡尔等著:《日本企业管理艺术》,中国科学技术翻译出版社1984年版; C.托马斯·彼得斯等著:《成功之路--美国最佳企业的管理经验》,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1985年出版; D.特伦斯·迪尔等著:《企业文化--现代企业的精神支柱》,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1989年版。
引导案例:阿里巴巴两高管引咎辞职 专家称此举有标杆作用 2011年2月21日,阿里巴巴两名高管(CEO、COO)因公司千家供应商涉嫌欺诈一事引咎辞职。阿里巴巴这次坚决彻底的“刮骨疗伤”,其对价值观和诚信追求的魄力和勇气让业界震撼。 马云“挥泪斩马谡”的做法也引起了业界热议,有关专家对此举表示支持,称阿里巴巴的做法起到了比较好的标杆作用。 21日,阿里巴巴B2B公司宣布,为维护客户第一的价值观,捍卫诚信原则,2010年该公司有约0.8%、即1107名“中国供应商”因涉嫌欺诈被终止服务,该公司CEO卫哲、COO李旭晖为此引咎辞职。
22日,阿里巴巴公司再次发出公告表示,无论是CEO卫哲还是COO李旭晖以及其他高级管理人员都没有参与任何不诚信卖家诈骗买家的活动,并且管理层也真诚努力地去试图解决问题。22日,阿里巴巴公司再次发出公告表示,无论是CEO卫哲还是COO李旭晖以及其他高级管理人员都没有参与任何不诚信卖家诈骗买家的活动,并且管理层也真诚努力地去试图解决问题。 对于两位高管的离开,阿里巴巴集团董事局主席马云表示非常痛心。但他表示钦佩卫哲和李旭晖勇于承担责任的行为,马云在公开信中表示,“成非凡之事者,必须有非凡之担当”。马云表示,“诚信,是阿里巴巴最珍视的价值观基础,这包括我们员工的诚信以及我们为小企业客户提供一个诚信和安全的网上交易平台。我们希望释放一个强烈信息,就是任何有损我们文化和价值观的行为均不可接受。” 而阿里巴巴这次坚决彻底的“刮骨疗伤”,其对价值观和诚信追求的魄力和勇气让业界震撼。
浙江大学教授、杭州电子商务协会理事长陈德人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非常支持马云的这种果断做法。陈德人说,随着电子商务的快速发展,在互联网产业中,欺诈行为较为普遍,行业的发展与制定规范之间存在博弈,这是不可避免。“阿里巴巴近几年发展得很好,但也存在安全隐患,马云在这个时候踩住了刹车,是非常及时的。”陈德人认为,这样的阵痛是必要的,因为行业制度的完善必须通过企业的自律来完成,在这方面阿里巴巴起到了比较好的标杆作用。浙江大学教授、杭州电子商务协会理事长陈德人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非常支持马云的这种果断做法。陈德人说,随着电子商务的快速发展,在互联网产业中,欺诈行为较为普遍,行业的发展与制定规范之间存在博弈,这是不可避免。“阿里巴巴近几年发展得很好,但也存在安全隐患,马云在这个时候踩住了刹车,是非常及时的。”陈德人认为,这样的阵痛是必要的,因为行业制度的完善必须通过企业的自律来完成,在这方面阿里巴巴起到了比较好的标杆作用。 据了解,阿里巴巴公司已经处理了2326个涉嫌欺诈帐号,并已移交司法部门参与调查。涉嫌违规的近百名员工都受到了包括清退在内的不同程度的处理。阿里巴巴方面进一步表示,该公司还将继续行动,查找任何政策上、结构上、程序上和系统上的不足之处,以防止同类事件的再次发生。
阿里巴巴企业文化基本内容解读:诚信 诚信——诚实正直,言行坦荡 诚实正直,表里如一 通过正确的渠道和流程,准确表达自己的观点; 表达批评意见的同时能提出相应建议,直言有讳 不传播未经证实的消息,不背后不负责任地议论事和人,并能正面引导,对于任何意见和反馈“有则改之,无则加勉” 勇于承认错误,敢于承担责任,并及时改正 对损害公司利益的不诚信行为正确有效地制止
阿里巴巴企业文化基本内容解读:客户第一 客户第一 ——客户是衣食父母 尊重他人,随时随地维护阿里巴巴形象 微笑面对投诉和受到的委屈,积极主动地在工作中为客户解决问题 与客户交流过程中,即使不是自己的责任,也不推诿 站在客户的立场思考问题,在坚持原则的基础上,最终达到客户和公司都满意 具有超前服务意识,防患于未然
第一章 企业文化概述 一、企业文化形成的时代背景 企业文化理论形成于20世纪80年代初期,与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各国企业管理出现的新变化以及经济文化一体化的发展趋势紧密相连,与日本在柔性管理方式方面的成功探索密不可分。 1、以人为本的企业管理潮流 科学技术的发展,脑力劳动者的比例扩大并成为决定生产率的主导力量,劳动者主体意识觉醒,企业管理实践的重大变化,使得企业管理理论和管理方式受到挑战。“机械人”“经济人”“社会人”“文化人”;“资本”“知本”;以事为中心 以人为中心;以企业利润为中心 顾客利益至上,谋求企业利益与社会利益的融合;组织结构扁平化与参与管理。
2、经济与文化互动发展的趋势日益明显 (1) 经济全球化进程加快 (2)世界各国文化相互渗透 (3)经济与文化日益结合 3、日本经济成功的启示 (1)日本经济的飞速发展 1980年日本的国民生产总值达到1.03万亿美元(中国2007年估计是3.2万亿美元,占世界6.33%),占世界生产总值的8.6%;有资料显示,20世纪70年代后期,日本的经济增长率是美国的4倍;1980年日本出口到美国的集成电路从1973年的6.27亿日元猛增到723.61亿日元;日美贸易顺差高达180亿美元,占美国贸易赤字的一半左右。 (2)受东方文化影响的独特管理模式: 营造家庭氛围;终身雇佣制;年功工资制;崇尚团队精神等。
二、企业文化(理论)的形成过程 以美日企业管理对比为起点,后来被称为“企业文化”的理论研究在美国开始。其中最主要的成果,是被称做企业文化“四重奏”的四部著作,它们是美国学者对日本优秀企业进行调研、考察的理论总结,对企业文化理论的系统化和全面发展起到了奠基作用。 1.威廉•大内——《Z理论——美国企业界怎样迎接日本的挑战》(1981) 该书提出:组织的成功离不开信任、微妙性和亲密关系,因此完全可以实行以坦白、开放、沟通为基本原则的参与式管理。探讨了企业文化的力量。 1943年-,日裔美籍,Z理论创始人,最早提出企业文化概念的人。
2.理查德•帕斯卡尔和安东尼•阿索斯——《日本企业管理艺术》(1981)2.理查德•帕斯卡尔和安东尼•阿索斯——《日本企业管理艺术》(1981) 该书提出了企业成功的七个要素,即:结构、战略、制度、作风、最高目标、人员和技能,这就是著名的“7S”模式。书中强调要改变传统思维,使被管理者成为管理中的主体。 (美)(1938年- ),全球50位管理大师之一,影响世界进程的100位思想领袖之一。
3.托马斯•彼得斯和小罗伯特•沃特曼——《寻求优势——美国成功公司的经验》(亦为《成功之路》或《追求卓越》原书名:In Search of Excellence: Lessons from America's Best-Run Companies)1982 该书提出:企业应建立有个性特色的行为方式,书中列出了美国培育新型企业文化应遵循的八大原则(八大品质):敏捷果敢,贵在行动;亲近顾客,仰赖“上帝”;鼓励革新,容忍失败;尊重职工,以人促产;深入现场,以价值观为动力;不离本行;人员精干,注重实效;宽严相济,有张有弛。 (1942—)全球最著名的管理学大师之一,商界教皇,管理领袖中的领袖,后现代企业之父,影响世界进程的100位思想领袖之一。
4.特雷斯·迪尔和艾伦·肯尼迪——《企业文化——企业生活的礼节和仪式》,又名《企业文化--现代企业的精神支柱》(1982)4.特雷斯·迪尔和艾伦·肯尼迪——《企业文化——企业生活的礼节和仪式》,又名《企业文化--现代企业的精神支柱》(1982) 此书着重阐述了企业文化重要因素之一——价值观的作用和意义。 • 《新企业文化—重获工作场所的活力》
三、企业文化的含义与特征 (一)企业文化的含义 关于企业文化的定义,美国人称企业文化为“公司文化”,日本人称其为“社风”,不同国家、不同企业对企业文化有不同的理解与表述。 1、特雷斯·迪尔和艾伦·肯尼迪在《企业文化——企业生活的礼节和仪式》一书中(这本书的问世,标志着企业文化形成了一种系统的管理理论)认为,在美国的企业中,厚重的文化几乎总是取得成功的驱动力量。他们认为企业文化是由五个因素组成的系统,其中,价值观、英雄人物、习俗仪式、文化网络(历史)是其四个必要因素,而企业环境则是“形成企业文化惟一的而且又是最大的影响因素”。
2、约翰·科特和詹姆斯·赫斯克特认为,企业文化“是指一个企业中各个部门,至少是企业高层管理者们所拥有的那些价值观念和经营实践”,“是指一个企业中一个分部中各个职能部门或地处不同地理环境的部门所拥有的那种共通的文化现象”。 3、托马斯·彼得斯认为,企业文化是指一个企业的共有价值观与指导观念,是一种能使各个部分互相协调一致的传统,是给企业员工提供崇高的意义和大展宏图机会的活动,是进行道德性的领导等等。 4、威廉·大内认为,企业文化是进取、守势、灵活性——即确定活动、意见和行为模式的价值观。 5、刘光明把企业文化分为广义的企业文化,即企业物质文化、行为文化、制度文化、精神文化的总和,狭义的企业文化,即以企业价值观为核心的企业意识形态。
6、王成荣认为,企业文化是指在一定的社会大文化环境影响下,经过企业领导者的长期倡导和全体员工的积极认同、实践与创新所形成的整体价值观念、信仰追求、道德规范、行为准则、经营特色、管理风格以及传统和习惯的总和。6、王成荣认为,企业文化是指在一定的社会大文化环境影响下,经过企业领导者的长期倡导和全体员工的积极认同、实践与创新所形成的整体价值观念、信仰追求、道德规范、行为准则、经营特色、管理风格以及传统和习惯的总和。 7、《中国企业管理百科全书》认为,企业中长期形成的共同思想、作风、价值观念和行为准则,一种具有企业个性的信念和行为准则。
据统计,关于企业文化的定义大概有180多种,虽然表达方式不同,但观点的内涵有其共同点。据统计,关于企业文化的定义大概有180多种,虽然表达方式不同,但观点的内涵有其共同点。 (1)价值观念作为一种核心要素在企业文化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认为一个优秀的企业文化首先体现在具有共同的价值观念、共同的理念,用它来推动企业的发展,约束企业内部成员的行为。 (2)企业文化是一种新的管理方式。这种新的管理方式提出企业文化是以人为本的管理,通过塑造良好的企业文化,提升管理者的认识,加强企业内部员工的责任感,使其真正把自己看作企业大家庭中的一员,与企业同呼吸共命运,树立企业兴我荣、企业衰我辱的思想。
(二)企业文化特征 (1) 本质特征 个异性 共识性 非强制性 相对稳定性 (2)从属特征(具有文化的一般特征): 无形性与有形性相统一 抽象性与具体性相统一 理念性与实践性相统一 超前性与滞后性相统一 吸收性与排他性相统一 经济性与社会性相统一 三、企业文化的基本功能和价值 1、企业文化的基本功能
1.界定了组织与其它组织有别的角色。2.传递给组织成员一种身份的感觉。3.促进成员对某一事物的认同,大于对个人利益的追求。4.提高社会系统的稳定度与言行标准。5.发挥引导与塑造员工态度与行为的机制。 ——余世雄观点
2、企业文化的基本价值:经济价值与社会价值2、企业文化的基本价值:经济价值与社会价值
案例分析 世界船王包玉刚的独特的经营手段 1956年,中东战争爆发,埃及总统宣布将苏伊士运河收归国有,并派军队占领了运河的两端,对于埃及非友好国家的船只,不得通过运河。由于苏伊士运河的关闭,世界上的大多数船只必须绕道非洲好望角,航线路线的延长,运输费用大幅度提高,船只一时供不应求。这时不少拥有超级油轮的航运公司纷纷提价,与客户签订短期合约,以牟取暴利。当时,包玉刚租给日本山下汽轮公司的“金安”号合同刚刚到期。按理说,包玉刚也可以像其他航运公司一样,与客户签订短期合约。但是包玉刚与其他公司不同,他反其道而行之,与山下公司签订了较低价的长达四至五年的长期合约。短期高价合约不签,偏偏签订长期低价合约,同行纷纷对其经营手法表示不解,甚至有人讥笑他不是真正的船家。
案例反映两个核心问题: 一是企业与客户的关系:利益共享 二是企业的长远利益与短期利益的关系
1、企业价值观 指企业在追求经营成功过程中所推崇的基本信念和奉行的目标。从哲学上来说,价值观是关于对象对主体有用性的基本观点。那么,企业价值观是企业全体或多数员工一致赞同的关于企业意义的终极判断。(关系判断:企业为什么存在?) 2、企业精神 企业精神是指企业全体或多数员工共同一致,彼此共鸣的内心态度、意志状况和思想境界。
3、企业伦理道德 它是指调整企业与员工、管理者与普通员工、员工与员工、企业与社会(公众)之间的关系的行为规范的总和。 4、企业形象 企业形象有两层含义:一是它是一种具体的形状和姿态,是具体的、客观的;二是它是指事物具体形状和姿态在人们心目中的感受,反映了人们的一种认识和评价是抽象的、主观的。 企业形象是指一个企业在用户和消费者以及社会公众心目中的总体印象,或者说是消费者和社会公众对企业的整体认识与评价。
讨论:企业文化 比较的启示 (1)各种企业文化发展中都有共同的价值基点; (2)企业文化具有极强的民族性; (3)各国企业文化可以相互借鉴,取长补短; (4)企业管理与企业文化不可分割。
案例:三鹿企业文化 1.三鹿诠释 鹿,善良智慧、机制灵动、矫健神勇、吉祥和美,很久以来就深受人们的喜爱,关于鹿的传说也有很多。 在石家庄市的东面有束鹿,西面有获鹿,南面有巨鹿。而且,每一个地方都有一个美丽的传说,石家庄位于三鹿中央,集三鹿之精华,取萨鲁之灵气,三鹿集团亦借三鹿之精灵而得名。 另据《史记 淮阴侯列传》曰:“秦失其鹿。天下共逐之。” 得鹿者得天下。
2.企业宗旨 为了大众的营养健康而不懈地进取 3.企业核心价值观 诚信 和谐 创新 责任 诚是立身之本,信是兴业之本。诚信是三鹿的基本准则,也是三鹿人的基本信念和处事态度。 4.企业精神 勤俭奉公图大业,务实创新争一流
5.企业目标 瞄准国际领先水平,跻身世界先进行列 6.企业作风 务实创新、联系实际、精益求精、快速反应 7.企业格言 一旦确定了目标,就必须尽最大努力去实现,最重要的是毅力和勤奋
企业文化不是标语口号而需要贯彻于企业管理过程、生产过程以及员工的具体行为中!企业文化不是标语口号而需要贯彻于企业管理过程、生产过程以及员工的具体行为中!
六、企业文化的理论渊源 1、人学理论 • 中国古代人学思想 儒学:人性善恶观(孟子——本善,荀子——本恶);“仁学”思想(爱,忠,恕,和,信) • 西方人学思想 麦格雷戈:X-Y理论——X(性恶):人是懒惰的;Y(性善):并非懒惰。 梅奥等为代表的行为学派:社会人,自我实现的人。 J.洛希:超Y理论(权变思想),没有绝对的X理论,也没有绝对的Y理论,要从具体的情形出发。 威廉·大内:Z理论,要让员工关心企业,就必须建立共同的价值观。 2、团体动力理论
G.霍曼斯:团体要素论 任何一个团体都是由活动、相互作用(信息沟通和行为响应)、思想情绪(团体成员的态度、感受、意见、信念等)和团体规范四要素构成。后来有些行为科学家又把这规为8要素。通过分析构成要素来探求提高组织凝聚力和效率的途径。 • 库尔特.卢因:团体动力论 一个人的行为(B)是个体内在需要(P)和环境外力(E)相互作用的结果,其函数为B=F(P,E)来表示。其本质就是论述团体中各种力量对个体的作用和影响。各种力量包括:团体领导方式、组织形式、结构性质、规则、压力等。
3、领导理论 R.利克特等人:领导行为理论(以人为中心,以任务为中心) R.豪斯, F.菲德勒 :情境理论(权变理论)——根据环境和员工特点施加领导行为。 4、学习型组织理论 彼得.圣吉《第五项修炼》:自我超越—改善心智模式—建立共同愿景—团体学习—系统思考
第二章 企业文化的基本体系 一、企业价值观 1、内涵及其作用 • 内涵:指企业在追求经营成功过程中所推崇的基本信念和奉行的目标。从哲学上来说,价值观是关于对象对主体有用性的基本观点。那么,企业价值观是企业全体或多数员工一致赞同的关于企业意义的终极判断。(关系判断:企业为什么存在?) • 作用: 企业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柱; 决定企业的基本特征和发展方向;
规范、引导企业和员工行为; 激发员工潜能,增强企业活力。 2、构成层次及内容 构成层次: 个体价值观 群体价值观(正式群体与非正式群体) 整体价值观 内容: 西方企业经历三个价值观阶段:最大利润价值观—经营管理价值观(实现投资者利益和企业内部人员的自身价值统一)--企业社会互利价值观(员工、企业、社会价值统一),当代企业价值观的四个取向: 1)经济价值取向
2)社会价值取向 3)伦理价值取向 4)政治价值取向 3、培养现代企业价值观 现代企业价值观的次序选择 1)人的价值高于物的价值 2)共同价值高于个人价值 3)社会价值高于利润价值,用户价值高于生产价值 4)坚持以人为本的企业价值观 (员工、股东、管理者、顾客兼顾)
市场观念 价值体系四分法(价值体系构成): 顾客 员工 人才观念 产品 质量观念 股东 企业 社会 发展观念
如何培养现代企业价值观 1)在企业实践中总结、提升现有价值观 2)坚持在继承的基础上创新 3)用有特色的语言来表述和界定:“IBM就是服务”;海尔“真诚到永远”;杜邦“创造美好生活”。 4)获取员工的认同(内化) 作为企业核心的价值观念缺乏个性,形式化,雷同化现象严重。据有关资料表明,当前我国企业口号中,“团结”的使用率高达41%,“创新”与“开拓”的使用率也超过了20%,“进取”的使用率也达到了10%,市场在改变了,形势也在改变,可这些口号却没有变化。
案例讨论:中国化工建设大连公司谎报货品名称托运被索赔8000多万美元案例讨论:中国化工建设大连公司谎报货品名称托运被索赔8000多万美元 因认为中国化工建设大连公司谎报运送货品的名称,隐藏危险品托运,导致强酸性腐蚀化学药品在航空运输过程中泄漏,造成飞机腐蚀报废,马来西亚航空公司和5家境外保险公司,向大连化建及货物代理人、鉴定人等6家单位索赔8000多万美元。2007年10月6日,北京市高级法院一审判决,为马航提供保险的其中4家境外保险机构获赔6506.3万美元,法院同时驳回了马航的索赔要求。这起案件是我国最大一起国际航空运输事故损害赔偿纠纷,由于案件原被告众多且有一半在境外,这起巨额索赔案共审理了5年,其中上诉管辖用了1年,交换证据和质证用了3年。
2000年3月,大连化建委托马航承运两个集装箱货物到印度,大连大通国际运输有限公司为出口货运代理人。当飞机抵达马来西亚吉隆坡机场做中转印度的准备时,机场工作人员发现货舱中弥漫着刺激性很强的白色烟雾,戴上呼吸装置都难以进入货舱,飞机随即被隔离。直到次日,机场消防救援队才将大连化建委托运输的两个集装箱卸下,并发现货物中有两桶泄漏,而且货物不是大连化建申报的航空运输普通货物——8-羟基喹啉,而是强酸性腐蚀化学药品草酰氯,属于危险货物。经法国空中客车飞机制造公司对飞机状况进行评估,认为修理成本大大超过飞机全额保险金9500万美元的75%,飞机已无修理的价值。2000年3月,大连化建委托马航承运两个集装箱货物到印度,大连大通国际运输有限公司为出口货运代理人。当飞机抵达马来西亚吉隆坡机场做中转印度的准备时,机场工作人员发现货舱中弥漫着刺激性很强的白色烟雾,戴上呼吸装置都难以进入货舱,飞机随即被隔离。直到次日,机场消防救援队才将大连化建委托运输的两个集装箱卸下,并发现货物中有两桶泄漏,而且货物不是大连化建申报的航空运输普通货物——8-羟基喹啉,而是强酸性腐蚀化学药品草酰氯,属于危险货物。经法国空中客车飞机制造公司对飞机状况进行评估,认为修理成本大大超过飞机全额保险金9500万美元的75%,飞机已无修理的价值。 问题:从企业价值观的角度,这个案例有什么启示? 一味追求经济利益最后被经济利益所害,提倡企业价值观多元化
二、企业精神 1、内涵与特征 内涵:一般来说,企业精神是指企业全体或多数员工共同一致,彼此共鸣的内心态度、意志状况和思想境界。 基本特征: 企业现实状况的客观反映 员工共同拥有、普遍掌握的理念 稳定性与动态性的统一 具有独创性和创新性 求精务实 具有时代性
2、现代企业精神的内容 • 参与精神 • 协作精神 • 奉献精神 • 创新精神、 • 竞争精神、 • 开拓进取精神 ……
3、塑造现代企业精神的步骤 • 确认阶段:宣传普及——酝酿提炼——确认 • 倡导阶段: • 深化阶段:要我做——我要做 4、表达原则和方式 表达原则:准确而深刻;有个性特色;简洁而生动(以不超过10字为宜) 主要表达方式: 目标表达式;经验荟萃式;特点整合式;传统继承式;人格升华式;名人名言式;单一警句式(小天鹅的“末日管理” ,华为的“危机意识”);复合多句式。 命名方式:企业名称式;产品商标式;形象比喻式;内涵提炼式;人名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