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80 likes | 712 Views
獻主會小學. 蔡穎娜 5A (34). 【 中國不同文化對各民族服飾的影響 】. 引言. 服裝是人類所特有的勞動成果,從早期的獸皮,到之後的麻布、絲綢,再到化纖材料。 中國 歷經五千年的風雨, 中國 的服飾也同樣源遠流長。 中國 服飾發展和變化一刻也沒有停止過。希望大家看完這個專題研習之後,可以加深對民族服飾的認識。. 探討民族服飾特色. 漢族. 朝鮮族. 壯族. 蒙古族. 【 目錄 】. 漢族 ………………………………P.5-11 壯族 ………………………………P.12-18 蒙古族 ……………………………P.19-23
E N D
獻主會小學 蔡穎娜 5A (34) 【中國不同文化對各民族服飾的影響】
引言 服裝是人類所特有的勞動成果,從早期的獸皮,到之後的麻布、絲綢,再到化纖材料。中國歷經五千年的風雨,中國的服飾也同樣源遠流長。中國服飾發展和變化一刻也沒有停止過。希望大家看完這個專題研習之後,可以加深對民族服飾的認識。
探討民族服飾特色 漢族 朝鮮族 壯族 蒙古族
【目錄】 • 漢族………………………………P.5-11 • 壯族………………………………P.12-18 • 蒙古族……………………………P.19-23 • 朝鮮族……………………………P.24-28 • 感想………………………………P.29 • 鳴謝………………………………P.30 • 參考資料(一)……………………P.31 • 參考資料(二)……………………P.32
漢族 古代服裝講究裝飾,並對服裝及裝飾的等級差別有嚴格規定,不可僭越。主要有裙服裳、袍服、襦褲服等。裙服中的冕服為帝王百官的上等禮服;袍服有長衫袍式及衣連裙式,長衫袍為百官朝服及庶人禮服,衣連裙式為王后貴婦的禮服;襦褲服為平民常服。近現代服裝廢除等級規定,趨於簡便,講求實用。
古代男子服飾-裙服 裙服之中,以帝王袞冕最為華麗。先秦袞冕之制,分上衣與下裳。 • 上面用朱(赤紅)、白、蒼(青)、黃、玄(黑)五彩絲繪(繡或織)出日、月、星辰、山、龍、花蟲、宗彝(禮器)、藻(水草)、火等圖畫和圖案合稱為12章紋 • 裳前有皮制的芾,系於腰間革帶,蔽之於裳面膝前 • 裳旁佩玉;裳後系組綬(寬絲帶做成的花樣垂飾),腰間還用大帶系束
古代男子服飾-襦褲 平民: • 日常著襦褲(襦:短衣) • 短衣長褲(不在外面系裙) • 最初是將左衽短夾袍套在長褲之上,又叫褲褶服 • 貧者著褶,即粗布長襖,顏色多為青、黑兩色,喪服白色
古代女子服飾-禮服 漢族王后及貴婦禮服: • 服裝附件(褙子、披風、圍腰) • 半截袖子的長衫、四開衩的長衫 • 上衣下裳分開的裙服 • 外穿上衣下褲不系裙
古代履鞋 漢族男女足下均穿着履 • 履頭上翹成笏頭、鳳頭的,也有一般的翹尖鞋,還有平頭及圓頭的 • 不分等級男女 • 閒居時可穿用 • 雨天穿釘鞋,用牛皮縫製,鞋底有鐵齒 • 稻作區的農民有水田耕作,多赤腳,或穿草鞋。
襦褲: 貧者著褶,即粗布長襖,顏色多為青 、黑兩色,喪服白色 禮服: 上衣下裳分開的裙服;外穿上衣下褲不系裙 裙服: 裙服之中,以帝王袞冕最為華麗。先秦袞冕之制,分上衣與下裳。 小總結
壯族 女子的服裝與男子相比顯得多采些。她們上身穿的是大襟藍幹衣,下身穿的是長至腳踝的百摺裙,腳穿繡花鞋;壯族男子穿的上衣,是黑布對襟衣,下衣即褲子也是黑布。平時,一般赤腳,只有喜慶日子,才穿上鞋。經濟的發展使服飾增添了時代的色彩,形成了具有民族特色和地方色彩的服飾。
百褶裙 • 百褶裙長至腳踝的,或鑲有花邊的寬褲子 • 裙子外面,正兩腿心處,各繡一條垂直對稱的大花邊 • 臀部處打幾個折,形成後裙腳弓形翹起 • 從前面看是桶裙,背後看是折裙 • 線條分外明朗,十分雅觀。
銀飾 • 壯族銀飾的種類,主要有耳環、項鏈、戒指、銀鐲等 • 土官時代,婦女最多戴四個銀項圈,十多個戒指,加起來重一斤多。 • 壯人銀鐲式樣比較豐富,有的打成一指寬的薄片;有的打成一根藤;有的還嵌上綠色的小珠…… • 隨著時代的變遷,目前在壯族地區難看到壯族婦女配戴傳統的銀飾了。
對襟衣 壯族男子: • 多穿對襟的上衣,圓領闊袖,扣子用黑布織成 • 胸前縫一個小兜,與腹部的兩個大兜相配,往裏折成寬邊 • 下褲短而寬大,有的纏綁腿
壯族花鞋 壯族花鞋: • 壯族花鞋是壯族的刺繡之一,又叫「繡鞋」,為婦女所用,流行於廣西龍州等地 • 鞋頭有鉤,像龍船。分有後跟和無後跟兩種 • 鞋底較厚,多用砂紙做成。針法有齊針、堆繡等 • 年輕人喜歡用亮底起白花,常用較鮮豔的顏色,紋有龍鳳、雙獅滾球、蝶花等 • 老年人則多用黑色、淺紅、深紅等厚色,紋有天地、獅獸等花紋
小總結 廣西處於南亞熱帶季風氣候區,氣候溫暖,所以 壯族服裝都是以短裝為主。壯族,是傳統的農業民族,紡織、印染手工藝歷史悠久,總括來說可分為自然環境和人文環境兩方面。
隨著歷史的發展,歷代蒙古人民在長期的生活和生產經驗中,發揮自己的聰明才智,並不斷吸收不同民族服飾的精華,逐步完善和豐富自己傳統服飾,創造了許多精美絕倫的服飾,為中華民族的服飾文化增添了燦爛的光輝。 蒙古族
蒙古袍 蒙古袍: • 在內蒙古、新疆等地牧區 ,男女老幼四季都喜歡穿蒙古袍 • 袍身寬大,束有腰帶,因性別不同,樣式和顏色也不同。 • 一般女子所穿的蒙古袍比男子的窄些,多以紅、粉、天藍等為主色 • 男子則多喜歡穿棕色和藍色的蒙古袍。
蒙古靴 蒙古靴: • 騎馬時能護踩壯膽,勾踏馬蹬 • 行路時能防沙防害,又能防寒 • 根據樣式可以分成尖頭靴、小尖頭靴等 • 根據面料可分為皮靴、布靴、氈靴;按鞍的高矮可分為高靴、中靴或矮靴。
小總結 因為蒙古族人主要從事畜牧,所以穿著蒙古袍騎馬放牧,能護膝防寒,夜宿可當被蓋,瘦長袖筒可防蚊,束上寬大腰帶,還能保持腰肋骨穩定垂直。穿著蒙古靴皮靴的皮底一般飾有鐵釘,以防在草地上飛跑時滑倒,加上有一層皮革,可增強牢度。
朝鮮族 白色是朝鮮族的服裝最喜歡的顏色,象徵著純潔、善良、高尚、神聖的意義,朝鮮族自古有“白衣民族”之稱。朝鮮民族服飾可分為官服、民服等,這些服裝的結構自成一格,上衣自肩至袖頭由不同的線條組合,沒有多餘的裝飾,體現了“白衣民族”的特點。
朝鮮族兒童服裝主要是七彩衣,是用七色綢緞給兒童做的衣服,好像彩虹在身。朝鮮族兒童服裝主要是七彩衣,是用七色綢緞給兒童做的衣服,好像彩虹在身。 朝鮮族認為彩虹是光明和美麗的象徵,出於審美心理和避邪的目的 意思是兒童美麗幸福,使孩子們顯得更加聰慧、活潑可愛。 七彩衣
船形鞋是朝鮮族獨有的鞋。 鞋樣像小船,鞋尖向上微翹,用人造革或橡膠製成,柔軟舒適 男鞋一般是黑色 女鞋多為白色、天藍色、綠色 早期穿木屐、革屐,後來出現草鞋、麻鞋、膠鞋,現在普遍穿膠鞋或皮鞋 船形鞋
小總結 在初期,朝鮮族人民多居於偏僻的山村,服飾的原料主要以自織的麻布和土布為主。二十世紀初,隨著近代文化的輸入,機織布和絲絹、綢緞等面料開始傳入,服飾的顏色也隨着多樣化。
感想 經過今次的專題研習後,我加深了對民族服飾的了解。我認為我可以多用不同的途徑去搜集資料,不只是用互聯網。希望下次有一個機會給我做過一份更好的專題。
鳴謝 研習得以順利完成,要感謝陳旭麗老師(指導老師) 的指導及提供寶貴意見,還要感謝互動百科、中國網、 Google和Yahoo(雅虎)……提供的資料和圖片,令我這份專題研習更充實。
參考資料(一) 網站 裙服、襦褲、禮服【漢族】 http://mz.china.com.cn/?action-viewnews-itemid-5707 花鞋、銀飾【壯族】 http://www.esgweb.net/Article/Class58/Class90/fushi/200602/2315_4.htm 百摺裙、對襟衣【壯族】 http://mz.china.com.cn/?action-viewnews-itemid-5724
參考資料(二) 網站 蒙古袍【蒙古族】 http://www.hudong.com/wiki/%E8%92%99%E5%8F%A4%E8%A2%8D 蒙古靴【蒙古族】 http://www.hudong.com/wiki/%E8%92%99%E5%8F%A4%E9%9D%B4 七彩衣、船形鞋【朝鮮族】 http://baike.baidu.com/view/269777.htm
版權聲明 本作品只作非商業用途, 無意侵犯別人的知識產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