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0 likes | 500 Views
校園性別平等教育. 林曉芳 明道大學課程與教學研究所助理教授 goodly@mdu.edu.tw. 「性別平等教育白皮書」. 主要依據 《 性別平等教育法 》 立法宗旨 「促進性別地位之實質平等,消除性別歧視,維護人格尊嚴,厚植並建立性別平等之教育資源與環境」 ;並參照 《 憲法 》 第 7 條、 《 憲法增修條文 》 第 10 條、 《 教育基本法 》 、 《 婦女政策綱領 》 及 《 婦女教育政策白皮書 》 等法令政策規劃之。. 「性別平等教育白皮書」.
E N D
校園性別平等教育 林曉芳 明道大學課程與教學研究所助理教授 goodly@mdu.edu.tw
「性別平等教育白皮書」 主要依據《性別平等教育法》立法宗旨「促進性別地位之實質平等,消除性別歧視,維護人格尊嚴,厚植並建立性別平等之教育資源與環境」;並參照《憲法》第7條、《憲法增修條文》第10條、《教育基本法》、《婦女政策綱領》及《婦女教育政策白皮書》等法令政策規劃之。 朝陽科技大學師資培育中心中幼教學程返校座談專題演講
「性別平等教育白皮書」 其架構依組織與制度、資源與空間、課程與教學、教育人員、校園性別事件防治及家庭教育與社會教育等6個面向分析檢視性別平等教育之現況及困境,據以建議改善方法及時程表(短程(1-2年)、中程(3-5年)、長程(6-10年))。 朝陽科技大學師資培育中心中幼教學程返校座談專題演講
「性別平等教育白皮書」願景 (一)促進性別地位之實質平等,消除性別歧視,維護人格尊嚴,厚植並建立性別平等之教育資源與環境。 (二)建立民主、平等、正義及友善之教育環境,培養具性別平等意識與實踐能力之公民。 (三)構築安全友善之生活環境,建立追求社會正義及自由民主之公民社會。 朝陽科技大學師資培育中心中幼教學程返校座談專題演講
性別平等教育-教師需知的訊息 • 性別平等教育之立法理念與實務、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概念、法規及申訴處理機制、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辨識、防治教育及輔導、兒童及少年性交易防治法令、家庭暴力相關法規 • 多元文化的性別平等教育課程、教師性別平等意識的檢視與反思、性別平等校園的檢視與建構、性別平等課程設計原理 朝陽科技大學師資培育中心中幼教學程返校座談專題演講
幼托整合 民國101年上路(2011.6.10) 立法院院會今天三讀通過幼兒教育及照顧法,經多年努力的幼托整合政策,將於民國101年上路。 條文明訂「性侵條款」,教保服務人員若曾有性侵害、性騷擾或虐待兒童行為,經判刑確定或通緝有案尚未結案等情況,不得在幼兒園服務。 朝陽科技大學師資培育中心中幼教學程返校座談專題演講
法官致崇高敬意 首對爭取同志婚姻開庭(2012.4.11)法官致崇高敬意 首對爭取同志婚姻開庭(2012.4.11) 國內首次針對同志婚姻權的問題而開庭審理,同志情侶陳敬學和高治瑋在雙方母親陪同下,在台北高等行政法院前宣示將要捍衛同志伴侶婚姻權的權益。 陳敬學、高治瑋在95年九月宴客舉行結婚典禮,直到去年才到中山區戶政事務所登記結婚,但是承辦人員卻援引法務部規定「一夫一妻制」,認為一定要是1男1女才可以登記,當場拒絕他們的要求,兩人因此提出行政訴訟,爭取同志合法婚姻登記辦理。 朝陽科技大學師資培育中心中幼教學程返校座談專題演講
校園性危機 • 性知識缺乏 • 性態度保守 • 性行為開放 朝陽科技大學師資培育中心中幼教學程返校座談專題演講
九年一貫課程—重大議題 重大議題的教學規劃,希望不佔用任何的教學時數,藉由轉化學科知識的內涵,反應社會趨勢,以達成知識生活化的目的。 另一方面,也可以設計為統整課程的「主題」,依照課程設計者的教學需要融入其他學習領域中(莊明貞,2009)。
九年一貫課程—重大議題 • 資訊教育 • 環境教育 • 性別平等教育 • 人權教育 • 生涯發展教育 • 家政教育 • 海洋教育
將性別平等教育列為重大議題的目的 • 性別平等教育(gender equity education),即希望透過「教育」的歷程和方法,促使不同性別或性傾向者都能站在公平的立足點上發展潛能,不因生理、心理、社會及文化上的性別因素而受到限制; • 更期望經由性別平等教育,促進不同性別者在社會性別之實質平等,亦期能與國家社會之整體發展相互配合,共同打造性別平等之多元社會。
核心能力 • 性別的自我瞭解:瞭解性別在自我發展中的角色,以培養健康的自我概念。 • 性別的人我關係:探討性別發展與社會文化互動的關係,以建立平等的人我互動關係。 • 性別的自我突破:發展積極的行動策略,以建立和諧、尊重、平等的性別關係。
課程目標 (1)瞭解性別角色發展的多樣化與差異性。 (2)瞭解自己的成長與發展,並突破性別的限制。 (3)表現積極自我觀念,追求個人的興趣,並發展長處。 (4)消除性別歧視與偏見,尊重社會多元化現象。 (5)主動尋求社會資源及支援系統,建構性別平等之社會。 (6)建構不同性別和諧、尊重、平等的互動模式。
性別平等的理念及內涵 婚姻與家庭 性別與法律 性別與工作、教育機會 媒體與性別 社會文化與性別 • 兩性差異 • 性別角色 • 性教育 • 性侵害與性騷擾 • 兩性關係與互動
性別平等教育法第 三 章 課程、教材與教學 第17條 • 學校之課程設置及活動設計,應鼓勵學生發揮潛能,不得因性別而有差別待遇。 • 國民中小學除應將性別平等教育融入課程外,每學期應實施性別平等教育相關課程或活動至少四小時。
性別平等教育法第 三 章 課程、教材與教學 第17條(續) • 高級中等學校及專科學校五年制前三年應將性別平等教育融入課程。 • 大專校院應廣開性別研究相關課程。 • 學校應發展符合性別平等之課程規劃與評量方式。
性別平等教育法第 三 章 課程、教材與教學 第18條 • 學校教材之編寫、審查及選用,應符合性別平等教育原則;教材內容應平衡反映不同性別之歷史貢獻及生活經驗,並呈現多元之性別觀點。
性別平等教育法第 三 章 課程、教材與教學 第19條 • 教師使用教材及從事教育活動時,應具備性別平等意識,破除性別刻板印象,避免性別偏見及性別歧視。 • 教師應鼓勵學生修習非傳統性別之學科領域。
性別平等教育法施行細則第13條 「本法第十七條第二項所定性別平等教育相關課程,應涵蓋情感教育、性教育、同志教育等課程,以提昇學生之性別平等意識」,旨在促進性別地位之實質平等。
同志教育 台灣納入國中課程 為「同志」(同性戀)議題納入2012年起實施的國中小九年一貫課綱暖身,台灣教育部宣布,今年將先以編製教師手冊、教師研習的方式,將「同志教育」及「多元情慾」融入國中的性別平等課程。 教育部已將同志議題列入2012學年實施的國中小學九年一貫課程綱要「性別平等教育」重大議題,下學年的綜合活動、健康與體育教科書中,就會納入相關的內容。
因應國中小要教同性戀議題,教育部九十七年出版《認識同志》教育資源手冊,並委託東華大學編製《我們可以這樣教性別》(國小階段)、高雄師範大學編製《性別好好教》(國中階段),又請杏陵醫學基金會成立「性教育教學資源網」,提供老師教學參考。 在性教育教學資源網上,提供台北市民政局出版《認識同志手冊二○○九》內容,裡面列有同志世界的三十一問,譬如問:同性戀是不是不正常?回答是:同性戀者是少數,少數不代表不正常,就好像在台灣,原住民、客家人、外籍人士或者像是左撇子都是少數,但我們都在學習尊重這些少數人的權益,並不會說他們是不正常。
消除對婦女一切形式歧視公約施行法 • 2011.05.20三讀通過「消除對婦女一切形式歧視公約施行法(Elimination of All Forms of Discrimination against Women Convention on Law Enforcement),CEDAW)」,2012.01.01正式施行。未來政府每四年須提出推動性別平等的國家報告,並於三年之內改進不符公約的法規與行政措施。 • 聯合國1979年通過「消除對婦女一切形式歧視公約」,闡明男女平等,享有一切經濟、社會、文化、公民及政治權利。這個公約在一九八一年九月三日生效,至今已有186個締約國,可謂婦女人權法典。
什麼是性別? 生理的 心理的 社會的 男 女 同性戀 雙性戀 異性戀 跨性別 朝陽科技大學師資培育中心中幼教學程返校座談專題演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