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0 likes | 279 Views
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 96 年度科技行政研究報告. 台灣與世界主要國家研究效能之分析與比較. 研究單位 : 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國際合作處 研究人員 : 陳文俊 研究期程 :96 年 1 月 1 日至 96 年 12 月 31 日 TEL: 02-2737-7561 FAX: 02-2737-7607 E-mail: wcchen@nsc.gov.tw. 背景介紹 -1. 在全球化的浪潮下,各國為提升國家的競爭力,對科技研發投入大量的預算。但因資源有限,如能提高研究效能,妥善運用國家資源,將可促進國家的產業發展。. 背景介紹 -2.
E N D
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96年度科技行政研究報告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96年度科技行政研究報告 台灣與世界主要國家研究效能之分析與比較 研究單位: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國際合作處 研究人員:陳文俊 研究期程:96年1月1日至96年12月31日 TEL: 02-2737-7561 FAX: 02-2737-7607 E-mail: wcchen@nsc.gov.tw
背景介紹-1 • 在全球化的浪潮下,各國為提升國家的競爭力,對科技研發投入大量的預算。但因資源有限,如能提高研究效能,妥善運用國家資源,將可促進國家的產業發展。
背景介紹-2 • 全球有193國家地區,各種資料數據眾多複雜,不易明瞭,所以研究比較世界主要產業大國、北歐高度開發的國家、以及亞洲新興工業化國家之研發經費與研究效能。將全球分為三個範疇: • 第一是主要工業國:美國、日本、中國大陸、德國、英國及法國。因這六個國家主要產量就占了世界大部分。 • 第二是亞洲新興工業化國家:南韓、台灣、新加坡、香港 (2002年以後併入中國大陸) 及以色列;這些國家地區與台灣相似、可以作為借鏡。 • 第三是北歐已開發國家:瑞典、丹麥、芬蘭、挪威,這四國人口總數與台灣相似,但科技人口與產量特別高。
背景介紹-3 • 歸納並分析各國投入科技之預算,與Science Citation Index/ Engineering Index 產量之關係,以及明瞭台灣與世界各主要已開發國家之競爭力,並期使台灣之競爭力更加向上提升,希望有朝一日達到美歐等國之境界。
壹. 主要研究國家 • 而以SCI論文篇數來看,分別為美國256,374居首,日本68,568居次,英國67,010第三,德國63,663第四,中國大陸46,022第五,法國45,125第六。 • 若以EI論文篇數而言,中國大陸的58,344 (居次) 及620.75之EI研究效能優於美國,排名世界第一 。美國EI論文篇數118,976居世界之冠,但380.67 EI研究效能在這六個主要研究國家當中並不突出。EI論文篇數第三至第六名分別為日本39,769,德國23,806,英國21,858及法國17,033 。
表 4-1 世界主要研究國家研發經費、人口、SCI 篇數與效能及 EI 篇數與效能之比較
圖 4-1 世界主要研究國家研發經費、人口、SCI 篇數與效能及 EI 篇數與效能之比較。 註: 中國大陸擁有最多人口及最高之 EI 效能;美國則在研發經費、SCI 及 EI 論文篇數居冠。
貳. 亞洲四小龍及以色列 • 台灣在過去數10年一直是亞洲四小龍之首,不論經濟的成功或科技研發都為四小龍的表率,政治的民主改革更是世界開發中國家的模範。但近年來,南韓已大幅超前台灣,躍為世界主要國家,其每年投入研發經費超過280億美元 ,約為台灣150億美元之兩倍,而SCI產量 19,217篇 ,約為台灣12,939篇之1.5倍。 • 再看新加坡,雖為城邦國家,然其在生物科技的發展方面,讓世界刮目相看。新加坡的國民所得34,000美元已相當接近日本。香港在經濟力量上的表現仍閃閃發光,但自從併入中國大陸後,就不再算是一個獨立的政治地區。
表 4-2 亞洲四小龍及以色列研發經費、人口、SCI 篇數與效能及 EI 篇數與效能之比較
圖 4-2 亞洲四小龍及以色列研發經費、人口、SCI 篇數與效能及 EI 篇數與效能之比較。 註:表 4-2 及 圖 4-2 顯示,南韓在亞洲四小龍國家中人口最多,且投入之研發經費及產出之 SCI 及 EI 論文篇數也領先。但以研究效能而言,新加坡之1903.66居冠,以色列1248.24第二,台灣857.51第三,而南韓679.33殿後 (不含香港)。
參. 北歐四國 • 北歐四國的特色是人口稀少,氣候條件嚴酷,處在冰天雪地之中,然其國家教育發達,國民素質高,科學及技術先進。北歐四國總人口 2420萬,約與台灣2300萬相當接近,但其研究人員總量是208,650人,約為台灣138,604人的1.5倍。 • 北歐四國的研發經費及SCI論文篇數分別是台灣的1.56倍及2.76倍 ,但台灣在EI 論文及EI 研究效能上面表現比北歐四國都好,接近四國之總和。針對此點而言,北歐四國給台灣一個啟示,台灣還有很大的成長空間。
表 4-3 北歐四國及台灣研發經費、人口、SCI 篇數與效能及 EI 篇數與效能之比較
圖 4-3 北歐四國及台灣研發經費、人口、SCI 篇數與效能及 EI 篇數與效能之比較。 註: 就北歐四國及台灣而言,以2004年為例,台灣擁有最多人口,並以1509億美元之科學研發經費居冠。台灣的 EI 效能727.68獨占鰲頭,比起 北歐四國450.85 至 540.64 表現亮麗許多。而 SCI 論文篇數,丹麥1830.20 第一,挪威1800.00第二,瑞典1397.80第三,芬蘭1358.70第四,台灣857.50最低。
結論-1 • 世界各主要國家之研究效能大致可以粗分為兩個範疇: • 一邊是美國及歐洲國家,如德國、英國、法國,他們的 SCI 研究效能高過 • 另一範疇之日本及中國大陸。日本是唯一的亞洲國家中唯一能與歐美較量者,她在科技研究與發展上有高度的成就,且在 SCI 及 EI論文上分居全世界第2及第3名。
結論-2 • 日本與中國大陸顯示在 SCI 及 EI 效能上之表現比較好,而 SCI 效能上之表現沒有 EI 那麼亮麗。中國大陸本不屬於高科技國家,但自從把香港併入後,以及近年來自身經濟之快速成長,她在2004年之研發經費占全球第3名。她的 EI 論文篇數占世界第2,SCI 論文篇數占世界第5。這些國家的特徵是預算龐大且研究人員眾多,然他們在研究效能表現上僅獲得中等或中上。
結論-3 • 新加坡、以色列及北歐四國,他們之特點是小國寡民,但是教育水準高,故而表現出高的研究能量。台灣及南韓則介於此兩大範疇之間。
結論-4 • 台灣在研究效能上略高於南韓,卻在研發經費、研究人口及 SCI 論文產量上遠遠輸於南韓,但在 EI 效能方面,台灣高居第2僅次於新加坡,高過所有世界主要研究國家、以色列、南韓及北歐四國。
建議 • 1.一個國家強盛與否在經濟力量,經濟的基礎在科技,政府不宜偏廢科技發展,而在政府改造之際,輕言廢掉國科會。 • 2.不論是科技大國或是北歐高科技國家,或是南韓等其研究經費均遠超過台灣,台灣在經濟不景氣的年代,研發人員在經費短絀之下,仍奮力向上努力研發,能有這樣的成果,值得鼓勵,希望政府能多增研發經費。 • 3.政府除投入大量經費於科技研究上,亦應鼓勵民間企業自己做研究,21世紀將是官、產、學、研並肩作戰的趨勢,世界競爭越是激烈,越是需要民間企業自立自強,支持政府,創造雙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