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52

大学课程质量 与国家精品课程评审标准

大学课程质量 与国家精品课程评审标准. 黄荣怀 北京师范大学 http://ksei.bnu.edu.cn huangrh@bnu.edu.cn. 主要内容. 国家精品课程及其标准 标准的制订过程 课程质量分析 教学方法与有效教学. 什么是精品课程 ?. 精品课程 是指 体现 现代教育思想 ,符合科学性、先进性和教育教学的 普遍规律 ,具有严正风范和鲜明特色,并能 恰当地 运用现代教学技术、方法与手段, 教学效果 显著,具有 示范性 和一定 辐射推广 作用的优秀课程 。. 2003 年, 151 门 2004 年, 299 门 2005 年, 299 门

dyani
Download Presentation

大学课程质量 与国家精品课程评审标准

An Image/Link below is provided (as is) to download presentation Download Policy: Content on the Website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and may not be sold / licensed / shared on other websites without getting consent from its author. Content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only. Download presentation by click this link. While downloading, if for some reason you are not able to download a presentation, the publisher may have deleted the file from their server. During download, if you can't get a presentation, the file might be deleted by the publisher.

E N D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大学课程质量与国家精品课程评审标准 黄荣怀 北京师范大学 http://ksei.bnu.edu.cn huangrh@bnu.edu.cn

  2. 主要内容 • 国家精品课程及其标准 • 标准的制订过程 • 课程质量分析 • 教学方法与有效教学

  3. 什么是精品课程? • 精品课程是指体现现代教育思想,符合科学性、先进性和教育教学的普遍规律,具有严正风范和鲜明特色,并能恰当地运用现代教学技术、方法与手段,教学效果显著,具有示范性和一定辐射推广作用的优秀课程。

  4. 2003年,151门 • 2004年,299门 • 2005年,299门 • 2006年,360门

  5. 建设要点 建设高校精品课程要重点抓好以下七个方面的工作: 1) 制订科学的建设规划 2) 切实加强教学队伍建设 3) 重视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 4) 注重使用先进的教学方法和手段 5) 重视教材建设 6) 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并重 7) 建立切实有效的激励和评价机制

  6. 精品课程评价标准

  7. 填表“技巧” • 文字规范、版式美观 • 语言精练、表达准确 • 比照条款、证据充分 • 归纳重点、突出特色

  8. 困惑(课程层面) • “传统教学”与“网络教学”? • “共享”什么? • “以评促建”(评“先进”???):建的基础? • 何为“课程特色”?

  9. 瓶颈(学校层面) • “点”与“面”:三级课程(学校、省级与国家级)? • 管理机制:部门之间的协调(教务处、网络中心、电教部门)? • 信息化环境:评审阶段?维护阶段? • 高教信息化:目的?任务?可持续发展?

  10. 主要内容 • 国家精品课程及其标准 • 标准的制订过程 • 课程质量分析 • 教学方法与有效教学

  11. 关于课程 • 几十种定义 • 广泛的研究领域 • 系统观 • 过程观 • …… • 课程评价模式 • 泰勒模式 • CIPP模式 • 目标游离模式 • 应答模式 • 对手模式 • ……

  12. 泰勒模式 • 泰勒模式(行为目标模式),是美国著名教育评估学家泰勒20世纪30年代提出的一种教育评估模式。泰勒认为,教育评估就是确定实际教育活动达到预定教育目标的过程。 • 泰勒提出的对教育方案进行评估的 程序: • 确定教育方案的目标; • 根据行为和内容对每个目标加以定义; • 确定应用目标的情境; • 设计呈现情境的方式; • 设计取得记录的途径; • 决定评定方式; • 决定获取代表性样本的方法。

  13. CIPP模式 • CIPP模式是美国评估学者斯塔弗尔比姆(D.L.Stuflle—beam)于20世纪60年代提出的一种评估模式。该模式把教育评估看作是“为决策提供有用信息的过程”。由此基本认识出发,斯塔弗尔比姆主张教育评估由以下几个环节构成: • 背景评估(circumstance evaluation):即根据对象的需要,对教育目标本身的合理性周期性地做出判断,旨在形成计划决策。 • 输入评估(input evaluation):输入评估是在阐明决策目标以后,关于达到目标所需要而且可以得到的条件的评估,在本质上可以理解为计划、方案的可行性评估,旨在为组织决策服务。 • 过程评估(process evaluation):即对计划实施情况的持续不断的检查,旨在指导决策实施。 • 成果评估(product evaluation):成果评估是对教育成就的测量、解释和判断,旨在确证需要满足的程度,为再循环评估服务。 • CIPP模式的基本特点是以决策为中心或以决策为导向,并强调教育评估首先要对目标本身作评估,强调评估贯穿教育活动的全过程等。

  14. CIPP模型

  15. CSE模式 • CSE模式是由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洛杉矶分校评估研究中心(Center for Study of Evaluation)开发的一种教育评估模式。其基本内容如下: • 需要评定:调查人们有何种需要。对教育评估来说,需要评定就是评定人们需要教育完成什么任务,其核心问题是确定教育的目标。 • 方案计划:对各种备择方案在达到目标方面成功的可能性做出评估,包括对教学内容与教育目标的一致性方面的分析以及设备、资金和人员配置方面情况的研究。 • 形成性评估:发现教育过程的成功和不足之处,修正教学活动某些偏离预期目标的地方,从而保证教育目标的实现。    • 总结性评估:即对教育质量的全面调查和判断。 • CSE评估是一种综合性的评估,它有以下几个特点: • 它是一种旨在为教育改革提供服务的评估模式; • 在该评估模式中,评估的形成性功能与总结性功能得到了有机统一; • 这是一种动态的评估,评估活动贯穿于教育改革的全部过程。

  16. Curry/Samara Model (CSM) 内容 Content • 细节性内容:事实、细节、规则 • 全局性内容:论点、问题、主题 过程 Process 成果 Product • 认知域(思维技能): • 基本认知过程(回忆、理解、使用信息的技能) • 抽象认知过程(创造思维、批判思维、问题解决的心智技能) • 情感域:情感、信念、感知、态度 • 书面的、言语的、视觉的、运动感知的 Joseph S. Micheller, Ed.D.,September, 2002

  17. 同类标准调研 专家咨询 调研与草拟 合并归纳 汇总归纳 形成初步框架 论证与修订 研究小组讨论 结构清晰?完备?可测量? 指标选项修改 否 是 专家审议 试验与完善 反馈意见 实验性试用 数据分析 反馈意见 发布标准

  18. 评价指标调查 山东农业大学 课程评估 西北农林科大 课程评估 宁波大学 课程评估 北京大学 优秀课程 清华大学 精品课 清华大学 一类课程 上海交通大学 一类课程 北京化工大学 样板课程 安徽工业大学 优秀课程 浙江科技学院 优秀课程 相关标准 天津市 优秀课程 广东省 优秀课程 湖南省 重点课程 宁夏区 重点课程 河南省 课程建设 湖北省 课程建设 more…

  19. 资料

  20. 鉴别度分析 所有指标的t值都显著,Sig.的值小于0.01,表明本指标体系具有较好的鉴别度

  21. 信度分析 一级指标体系与总指标体系的Alpha 系数

  22. 效度分析(2003) 一级指标体系与总指标体系的相关矩阵 各一级指标体系之间的相关矩阵

  23. 效度分析(2004) 一级指标体系与总指标体系的相关矩阵 各一级指标体系之间的相关矩阵

  24. 主要内容 • 国家精品课程及其标准 • 标准的制订过程 • 课程质量分析 • 教学方法与有效教学

  25. 回归分析(2003)

  26. 国家精品课程中的教学方法(03-05年) 文本分析 各类统计

  27. 结论1:多媒体及网络应用等教学手段逐渐普及

  28. 结论2:启发、讨论与案例教学等方法得到推广结论2:启发、讨论与案例教学等方法得到推广

  29. 结论3:研究性学习等学习方法渐受关注

  30. ImplementationPublishing 500 Courses Site Highlights 4Syllabus(课程提纲) 4Course Calendar(课程日历) 4Lecture Notes(讲稿) 4Assignments(安排) 4Exams(考试) 4Problem/Solution Sets(问题集) 4Labs and Projects(实验室及项目) 4Simulations(模拟) 4Tools and Tutorials(工具与指南) 4Video Lectures(视频讲座)

  31. 目前大学教学面临的问题 • 教学方法急需改革和改善:信息量、师生关系、学生发展 • 大班教学带来新的问题:双向活动、学生实践 • 现代教学媒体的应用存在误区和障碍: • 多媒体变单媒体 • 教师缺乏相关技能 • 教师素养需要提高: • 信息技术素养 • 教学驾驭能力 • 教学基本功 • 教学大纲和教材建设问题

  32. 主要内容 • 国家精品课程及其标准 • 标准的制订过程 • 课程质量分析 • 教学方法与有效教学

  33. 课程与教学的关系 • 课程与教学是相互关联的,同时,课程与教学在逻辑上又是可分的,从而有各自研究的侧重。 • 课程主要强调学习的范围(知识或活动或经验) • 教学主要强调教师对学生引导的行为(教授或对话或导游) • 课程与教学属目的与手段的关系,两者在一定程度上,还可以认为是内容与形式的关系。 • Doll的课程观(5C): • 课程是在跑道上跑 (Curriculum as Currere) • 课程是复杂系统 (Curriculum as Complexity) • 课程是宇宙论 (Curriculum as Cosmology) • 课程是会话 (Curriculum as Conversation) • 课程是共同体 (Curriculum as Community)

  34. 教学改革重心——教学方法改革 • 教学方法与教学内容高度相关 • 教学方法与学生的学习方法相匹配 • 教学方法改革受到教学管理与评价方式的制约 • 在大班级教学中,受到规模及环境的限制,探究式、交互式等教学方法的优势不容易发挥

  35. 高校有效教学 • UofW's Quality of University Instruction Questionnaire • Cognitive • Knowledge and Appreciation (知识与认同) • Organization of Individual Lessons (课程单元组织) • Clarity of Explanations (讲解的清晰性) • Quality of Presentation (讲授的质量) • Affective • Stimulation of Interest (兴趣的启发) • Participation and Openness to Ideas (参与性与开放性) • Rapport and Concern (和谐与关注) • Disclosure and Fairness (交流与公正)

  36. Affective Cognitive Outline 要点 Motivation 动机 Transitions 过渡 Organization 组织 Participation 参与 Review 复习 Effective Teaching 有效教学 Explanation 解释 Rapport 和谐 Knowledge 知识 Presentation 表达 Communication 沟通 http://io.uwinnipeg.ca/~clark/acad/teach/effteach.html#com

  37. 有效教师特征的常见研究

  38. 人格 • 人格测量工具对于鉴别良性的或常态有效教学行为没有帮助。 • 人际交往、情感和处理问题等良性社会行为是有效教学所必须的。(Levis, 1987) • 态度 • 教师的态度与其课堂表现行为之间一般来说只有很低的、没有什么意义的相关。(Jackson,1968; Walberg, 1986) • 经验 • 自传材料中的多少年经验、毕业成绩、受训时间等只能说明阅历。 • 在特定年级、课程以及学习者类型等的经验与一特定教学任务的相关更为密切。 • 能力倾向/成就 • 绝大多数的能力倾向与成就资料不能预测教师的课堂行为。

  39. 关键行为 辅助行为 关键教学行为 • 清晰授课(clarity) • 多样化教学(variety) • 任务导向(task orientation) • 引导学生投入学习过程(engagement) • 确保学生成功率(moderate-high success rate) • 利用学生的思想和力量 • 组织 • 提问 • 探询 • 教师影响 ——[美]加里.D.鲍里奇著,易东平译,有效教学方法(第四版),江苏教育出版社,2002年

  40. 混合式学习课程实施关键环节 • 导入课 • 教学单元活动 • 单元主题 • 内容讲授 • 活动组织 • 学习反馈与评价 • 学习支持 • 总体教学评价 黄荣怀,张进宝,董艳(2003).论网络教学过程的四个关键环节[J].中国电化教育,1:61-64, 2:66-68.

  41. 调查显示:我国学生学习策略普遍偏低!

  42. 教育技术学院04级学习策略测量数据

  43. 请教的问题:经验与困惑? • 在大班级教学中,如何保障教学质量?如何改革? • 影响教学方法改革的因素有哪些?教师能适应吗? • 适度的班级教学规模?如何区分大班与小班? • 学生能适应变化吗? • 一些新的技术手段如何使用? • “助教”的角色与作用? • …… 特别关注成功的教学案例!

  44. NLC2006

More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