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50 likes | 591 Views
《 教学创新探索与实践 》. 课程主讲:袁淦华 浙江广播电视大学长兴分校 长兴教师进修学院 2002 年 3 月. 课程性质及任务. 通过教学创新的理论研究、实践探索和案例评析,阐述教学创新的特点、规律和方法。指导教师创新性教学和学生创新性学习。培养创新意识、创新思维、自学习惯和创新能力。 小学师资专业的选修课程,共 54 学时, 3 学分。. 课程教学的层次要求. 了解:对各章节的一般内容介绍有所印 象 识记:对各章节的概念、原理和理论“知道是什么”,清楚记忆,正确阐述。 理解:对知识有系统的领会与认识,“知道为什么”。
E N D
《教学创新探索与实践》 课程主讲:袁淦华 浙江广播电视大学长兴分校 长兴教师进修学院 2002年3月
课程性质及任务 • 通过教学创新的理论研究、实践探索和案例评析,阐述教学创新的特点、规律和方法。指导教师创新性教学和学生创新性学习。培养创新意识、创新思维、自学习惯和创新能力。 • 小学师资专业的选修课程,共54学时,3学分。
课程教学的层次要求 • 了解:对各章节的一般内容介绍有所印 象 • 识记:对各章节的概念、原理和理论“知道是什么”,清楚记忆,正确阐述。 • 理解:对知识有系统的领会与认识,“知道为什么”。 • 应用:运用知识论述分析实际问题。
绪论教学创新的时代意义 • 教学创新是时代发展的必然。 • 教学创新是面对知识经济的应答。
一、教学创新是时代发展的必然 • 创新是永恒的主题 (1) 创造前所未有的新事物 (2) 将已有的东西重新组合,产生新效益 • 的灵魂 (1)符合教育本身内在发展规律 (2)符合人的发展规律
教育是不断创新 的事业 发现人的价值 发 挖掘人的潜能 发展人的个性
教学创新是面对知识经济的应答 • 知识经济是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必然趋势 • 知识经济的核心是知识创新
愿意接受新事物 乐于发表意见 时间观念强 对自身能力有信心 计划性强,普遍的威信感 信奉公平待人的原则 对新教育感兴趣 尊重他人 现代人应具备的素质特征
创新教学与素质教育 • 教学创新是实施素质教育的核心内涵 • 教学创新是素质教育在教学活动中的深入和细化 • 教学创新是实施素质教育的有效途径
素质的概念 • 先天遗传素质 • 心理素质 • 社会素质
素质教育 • 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为根本任务 • 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
素质教育的特点 • 全面性 • 主体性 • 差异性 • 前瞻性
实行几个转变 • 重教向重学转变 • 重结果向重过程转变 • 重继承向重创新转变 • 重知识向重能力转变
教学创新的几点要求 • 主动学习 • 参与学习 • 创造性学习
教学创新是实施教育的有效途径 • 实施教学创新有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 • 实施教学创新有利于全体学生的素质发展 • 实施教学创新有利于学生主动地发展
教学创新的理论依据 • 马克思主义的哲学基础 • 心理科学的基础 • 教育科学和教育实践的基础
教学创新的原则 • 价值性原则 • 自主学习原则 • 对象性原则 • 参与性原则 • 综合优化原则 • 实施以能力为主的评价原则
创造性思维 • 形象思维 • 发散思维 • 集中思维
教学中所表现出来的形象思维 • 根据教学内容形成表象 • 对所形成的表象进行加工 • 到了理性阶段,形象思维过程始终伴随着具体的形象,直观材料仍起着一定的作用
展开联想,拓宽教学空间 • 相似联想 • 对比联想 • 连锁联想
指导自学教学方法 教师在学生自学的基础上,对学生在学习过程上出现的疑难问题进行点拨,辅导的教学活动 • 教学的双边活动是教师的指导和学生的自学 • 变单向信息流程为师生双向交互的信息流程 •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
指导自学教学法的要求 • 教师做好引路人,而不是替代 • 根据事物的客观规律和学生的认知规律,控制过程,设计策略 • 充分利用教材及自学教材 • 区别学生个性差异,面向全体
提问——讨论教学法 教师根据教学目的,先提出有争议的问题,组织学生讨论,激活学生的求异思维和批判性思维,最后达到澄清事实,解决问题的教学过程。
提问——讨论教学法的要求 • 设计问题要精心准备 • 教师要有较强的应变能力和创造性地解决“突发事件”的能力 • 有高超的课堂管理和驾驭能力 • 要为学生作好知识背景的准备
引导——探究教学法 以探究问题为中心,注重学生的独立钻研,着眼于思维能力和创造能力的培养的教学方法。
引导——探究教学法的要求 • 教师要精心创设情意 • 引导学生自行获的知识并在获的知识的过程中培养能力 • 在学习中培养创新精神
教学案例 2002年3月的日历如下 日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 1 2 • 4 5 6 7 8 9 • 11 12 13 14 15 16 • 18 19 20 21 22 23 •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探索月历上这些数字之间的联系规律。 你能发现多少种?
质疑——发现教学法 是以智力多边互动为主的教与学相互作用的教学活动 • 教师对学生的质疑 • 学生相互间的质疑 • 学生自我质疑
创新意识 • 创新意识是创新的起动器 • 兴趣是永不枯竭的动力 • 确立新型的师生观
心理沟通 • 师生心理融合的沟通 • 智力因素的心理沟通 • 非智力因素的心理沟通
学生学习中的三大障碍 • 知识障碍 • 方法障碍 • 思维障碍
非智力因素沟通中的障碍 • 动力障碍 • 意志障碍 • 行为习惯障碍
创新型学生的人性特点 (1)善于发现别人忽视的东西 (2)具有与众不同的独立性 (3)顽强拼搏的坚韧性
创新型学生的学习特点 • 善于质疑 • 有自信心 • 勤于思考 • 勇于创新
创新型学习的方法特征 • 自主性——有独立主体特征 • 探索性——永不满足 • 未来性——面向将来的发展
创新性学习方法的探索 • 直接式学习法 • 模仿学习法 • 探源索稳学习法 • 创新性阅读法 • 创新性课堂学习法
教学创新的特点 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为主旨 • 教学目的由以传授知识为中心转向以学生发展为中心 • 教学过程从封闭式转向开放式 • 教学内容以“经验式”转向“未来型”
传统教学观变革 • 正确处理知识和能力的关系 • 注意掌握“为什么”的知识 • 创造力是学出来的
教学创新的目标 • 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性完成 • 训练学生的创新思维 • 形成学生的创新能力
教学创新的评估原则 • 全面性原则——全面发展为目的 • 人体性原则——承认个性差异 • 动态性原则——标准是发展的 ——过程是动态的
教学创新评估的特点 • 由侧重于教的评估转向侧重于学的评估 • 由结论性评估转向过程性评估 • 由绝对性评估转向差异性评估
教学创新评估方法 • 观察法 • 谈话法 • 测试法 • 报告法
教学创新的环境 • 的创新观 • 学校人文环境的创新氛围 • 家庭、社会的创新必协同
课程结束语 • 创新是民族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也是一个政党永葆生机的源泉 • 时代呼唤创新,教育呼唤创新 • 教学创新是对传统教育的扬弃
小组学习及研究题 • 结合学校教学研究活动,写出一份创新教学的教案,试讲后写出评议 • 分析身边熟悉的具有创新精神的优秀教师的教学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