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0 likes | 422 Views
梵谷 ~ 後期印象主義時期. 60622 王郁薰. . 目錄 : 1. 梵谷出生地、時間、當時的狀況。 2 梵谷生平 13. 小測驗 3. 畫的介紹 14. 資料來源 4 畫的介紹 5. 畫的介紹 6. 畫的介紹 7. 畫的介紹 8. 畫的介紹 9. 畫的介紹 10. 畫的介紹 11. 畫派介紹 ~ 後印象派 12. 畫派介紹 ~ 後印象派. 梵谷 ~ 後期印象主義時期.
E N D
梵谷~後期印象主義時期 60622王郁薰
.目錄: • 1.梵谷出生地、時間、當時的狀況。 • 2梵谷生平13.小測驗 • 3.畫的介紹14.資料來源 • 4畫的介紹 • 5.畫的介紹 • 6.畫的介紹 • 7.畫的介紹 • 8.畫的介紹 • 9.畫的介紹 • 10.畫的介紹 • 11.畫派介紹~後印象派12.畫派介紹~後印象派 梵谷~後期印象主義時期
1853年3月30日 文生.梵谷誕生於荷蘭格魯.榮達 (GrootZundert) 教區。 1864年10月 被父親送至私人學校。 1868年3月 因父親經濟狀況不佳,無力支付寄宿費用,而結束讀書生涯。 • 1873年8月 寄宿一位盧瓦葉 太太家中;愛上其19歲的女兒烏絲拉 ,並曾向其求婚,不幸遭拒。 • 1877年5月 寄宿於阿姆斯特丹的叔叔家中,並準備神學考試。 • 1878年10月 被神學院拒於門外。 • 1878年初冬 前往位於蒙斯 (Mons) 及法國邊境之間的煤礦區,為礦工及其家屬傳教。 • 1880年8月 開始練畫。 梵谷~後期印象主義時期-梵谷出生地、時間、當時的狀況。
1881年8月 表姊凱 (Kee) 至文生父母家中作客,因而瘋狂地愛上表姊。 • 1885年3月 父親去逝。 1886年2月 前往巴黎與弟弟西奧同住。 • 1888年10月 高更至阿爾與文生同住並一起作畫。 1888年12月 割下自己的一支耳朵,於同月住進精神醫院。 1889年2月 再度住進醫院。 • 1890年1月 姪兒文生.威廉.梵谷 (Vincent Willem Van Gogh) 出生。 1890年5月 再度回到巴黎,接受嘉賽醫生的治療並在其住處作畫。 1890年7月27日 文生舉鎗自殺。 1890年7月29日 文生於凌晨去世。 梵谷~後期印象主義時期-梵谷出生地、時間、當時的狀況。
梵谷~後期印象主義時期~畫作欣賞 《星夜》,是梵谷在精神病院時的代表作品。畫中有著如黑色火苗般的絲柏樹、旋風般的黑夜藍天、煙火般的月亮星辰。從這幅作品後,風景畫不再要求與現實完全相像,而成為足以表現畫家情感的內心
梵谷左耳包紮繃帶,叼著煙斗,戴毛皮帽,身穿厚大衣,氣色看來很好。梵谷選在這一天畫自己。 梵谷左耳包紮繃帶,叼著煙斗,戴毛皮帽,身穿厚大衣,氣色看來很好。梵谷選在這一天畫自己。 • 不過耳朵怎麼紮繃帶了?原來他和畫家高更住在一起,倆個人起了誤會,高更搬走了,他一時失去平橫,把自己的耳朵給割了下來。 • 感情豐富、敏銳的梵谷,是創作的原動力,卻也帶來精神衝動、病發的困擾。 梵谷~後期印象主義時期~畫作欣賞-梵谷 36歲自畫像
梵谷奔放的筆觸把大塊藍色與穿插著紅綠條紋的金黃四種顏色組合成一首不安的交響曲。即使有人覺得「麥田群鴉」裡的暴風雨是梵谷死前的惡兆,但他自己卻把金黃色的麥子看成對生命的肯定。在寫給弟弟的信中說到他在這鄉間發現了「健康和復元的力量」。梵谷奔放的筆觸把大塊藍色與穿插著紅綠條紋的金黃四種顏色組合成一首不安的交響曲。即使有人覺得「麥田群鴉」裡的暴風雨是梵谷死前的惡兆,但他自己卻把金黃色的麥子看成對生命的肯定。在寫給弟弟的信中說到他在這鄉間發現了「健康和復元的力量」。 梵谷~後期印象主義時期~畫作欣賞-梵谷 麥田群鴉
梵谷採用了鮮明的色彩來表現城市深夜中的露天咖啡座。整幅畫中找不到一點純黑色,全都用深藍、紫色和綠色來描繪。甚至連影子也都是用許多的顏色融合而成的。梵谷採用了鮮明的色彩來表現城市深夜中的露天咖啡座。整幅畫中找不到一點純黑色,全都用深藍、紫色和綠色來描繪。甚至連影子也都是用許多的顏色融合而成的。 梵谷~後期印象主義時期~畫作欣賞-夜間露天咖啡座
在左邊這幅畫中,分別在桌子和牆壁以及花瓶的瓶腹都有一條藍色的線來區分不同深淺的黃色。 梵谷夢想用向日葵的畫裝飾他的房子,但希望每幅畫都不一樣,試過背景是藍色或黃色的,最後他覺得以黃色背景畫黃色的花,效果最好,因此一直採用這種組合。 梵谷~後期印象主義時期~畫作欣賞-向日葵
梵谷常畫的花以向日葵最多。向日葵明亮、耀眼的色澤,和紫色鳶尾花的柔弱成對比。梵谷常畫的花以向日葵最多。向日葵明亮、耀眼的色澤,和紫色鳶尾花的柔弱成對比。 • 梵谷離開聖雷米,在身體恢復健康下畫這張畫,安謐、愉快的感覺,和過去的畫作不一樣。梵谷很喜歡這張畫,從他寫信給弟弟特奧和妹妹的信中,都提到這張畫。 梵谷~後期印象主義時期~畫作欣賞~梵谷的靜物畫
梵谷~後期印象主義時期~梵谷的畫派介紹~後印象派梵谷~後期印象主義時期~梵谷的畫派介紹~後印象派 • 後印象主義(Post-Impressionism)藝術是法國藝術史上繼印象派之後的美術現象,存在於十九世紀80~90年代,非社團組織,也非派別,更不含有風格的意義。 • 他們共同觀點是,反對印象派和新印象派片面追求客觀表現及支離破碎的外光色彩,主張重新回歸作者的主觀感情,並回復到事物的「實在性」,重視形和構成形的基本元素──線條、色塊和體、面,是他們創作的共同特色。
梵谷~後期印象主義時期~梵谷的畫派介紹~後印象派梵谷~後期印象主義時期~梵谷的畫派介紹~後印象派 • 梵谷(V.van Gogh, 1853~90),他把印象派的筆觸改變成像緞帶一般滑潤的渦狀畫,他以激動的顏色和筆法表現出他內在的苦悶和激情。曾在友人處看到日本浮世繪,對他作畫所用的筆觸和用色影響很大。曾和高更同居過,因意見不合而分開,他則因忍受不了孤獨而精神病爆發,最後舉槍自殺而死。窮苦潦倒一生,死後才成名。代表作《吃馬鈴薯的人》(1885,阿姆斯特丹梵谷美術館)、《自畫像》(1890,倫敦古宮廷畫廊)、《夜間咖啡屋》(1888,耶魯大學畫廊)、《麥田與柏樹》(1889,私人藏)、《星夜》(1889,紐約現代美術館)。
小測驗 1.請問梵谷所屬的派系 點描派 印象派 寫實派
資料來源 • 1.星夜圖片/解說:晨星編輯室部落格 • 2.文生‧梵谷生平一覽表:新竹教育大學 • 3.自畫像圖片/解說:梵谷 36歲自畫像 • 4.麥田群鴨圖片/解說:文生‧梵谷的作品 • 5.向日葵圖片/解說:文生‧梵谷的作品 • 6.夜間露天咖啡座/解說:文生‧梵谷的作品 • 7.梵谷的靜物畫/解說: 梵谷的畫首頁 • 8.梵谷的畫派介紹/解說: HUNG的藝術欣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