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30 likes | 632 Views
δ5.1 平面连杆机构 —— 铰链四杆机构. www.nordridesign.cn. 目标确立. 课程性质. 1 、 人民邮电出版社,马成荣主编。 2 、 《 机械基础 》 是中职校机械、机电、数控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 课程地位. 1 、对学生学习相关专业技术基础课和专业课程起着承上启下的重要作用 。 2 、为在工作中合理使用机械设备及技术革新提供必要的理论基础。. 课程教学目标. 1 、本课程要求学生熟悉并掌握工程材料、工程力学、轴系零件、机械传动和常见机构的基本知识。
E N D
δ5.1 平面连杆机构——铰链四杆机构 www.nordridesign.cn
课程性质 1、人民邮电出版社,马成荣主编。 2、《机械基础》是中职校机械、机电、数控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
课程地位 1、对学生学习相关专业技术基础课和专业课程起着承上启下的重要作用 。 2、为在工作中合理使用机械设备及技术革新提供必要的理论基础。
课程教学目标 1、本课程要求学生熟悉并掌握工程材料、工程力学、轴系零件、机械传动和常见机构的基本知识。 2、综合运用机械制图等课程的基础知识,能分析生活、生产中的运动实例,培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学生的知识基础 授课对象是我校1012班学生。 学生在前一节课,学习过《运动副》,具有分析运动的基础能力。
学生的学习能力 1、学生是高中生,具有一定的自学能力。 2、学生跨出校门将走向各种机械职业岗位,他们需要有分析机械动作及使用机械动作的能力。
学生的兴趣态度 学生对陌生专业课的学习有强烈的好奇心,尤其本章实践性较强,观察机构运动动画,引导学生观察生活,则能进一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内容衔接 根据本课程的教材要求及用人单位对本课程的实际要求,将本课程第五章第一节 《平面连杆机构》和第二节《凸轮机构》分为五次课介绍:
内容增减 1、增加了曲柄摇杆机构极限位置的作图。 目的:极限位置的作图能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曲柄摇杆机构的运动。 2、增加了一些铰链四杆机构的应用。 。 目的:教材中每种机构只介绍一个应用,增加应用让学生自己分析可以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增加学生学习该节的兴趣,也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铰链四杆机构。
设计思路 1、我课前布置“导学案”让学生完成。 2、在课上,我设计了五个教学活动,通过学生分组讨论探究来达成本节课的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学生知道平面连杆和铰链四杆机构的定义; 2、学生会判定铰链四杆机构各构件的名称; 3、学生会分析铰链四杆机构的类型、特点和应用。 技能目标 :1、学生根据四杆的尺寸会判断铰链四杆机构的类型。 2、学生会画曲柄摇杆机构的极限位置。 情感目标 :通过分组问答竞赛,培养学生协作和竞赛意识,通过学生讨论 学习和导学案学习,培养学生自主探究学习能力。
重点与难点 重点:铰链四杆机构的类型与应用。 依据:由于铰链四杆在生活中的应用很广泛,学好它不仅能培养学生分 析及使用机械的一般能力,还能帮助学生建立工程意识,为后续课程打好基础。 难点:曲柄摇杆机构极限位置的作图。 依据: 由于曲柄摇杆机构的结构和运动相对于学生来说比较抽象,因此极限 位置的作图是比较难的知识点。
教法学法 1、教法:讲授法、演示法、反馈教学法、导学案教学法 2、学法:练习、讨论、自主探究学习法
一、激学导思 1、学生准备 ⑴复习运动副的相关知识。 ⑵预习铰链四杆机构相关概念及分类。 ⑶观察小区中运动器材。 ⑷完成导学案课前练习。 2、复习旧知(8min) ⑴运动副的概念和分类。 ⑵导学案中复习知识的习题。
一、激学导思 3、引入(3min) 通过双人坐拉训练器引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在学生感知生活的同时, 明白“知识来源于生活”。
二、讲授新知( 60min) 活动一: 由学生分组探究学习,引出平面连杆机构、四杆机构、铰链四杆机构的定义。 第一组
二、讲授新知 活动二: 学生观察动画,引出各构件的名称。 第二组
二、讲授新知 活动三: 第三组 第五组 第四组
二、讲授新知 剪板机 缝纫机踏板机构 起重机 机车车轮联动装置 颚式破碎机 搅拌机
二、讲授新知 惯性筛 风能发电 问答竞赛 突出重点措施:我通过动画的演示及学生活动分组探究分析各机构生活中的 应用实例来突出重点的。
二、讲授新知 活动四: 我通过动画资源的二次开发,在动画中加入极限位置,学生通过观察动画并与教师一起画图可以化解难点。
二、讲授新知 活动五: 问答竞赛 检查学生课前预习情况,判断以上是铰链四杆机构的哪一类。
三、教学巩固(10min) 例1、分析下列铰链四杆机构的运动形式。(填“连续回转”、“往复直线移动”、 “一定角度的摆动”) 曲柄摇杆机构由曲柄的_________运动转化成摇杆的_________运动。 双曲柄机构由主动曲柄的_________运动转化成从动曲柄的_________运动。 双摇杆机构由主动摇杆的_________运动转化成从动摇杆的_________运动。
三、教学巩固 例2、由图形中的尺寸判断机构的名称。 ⑴ 图a、图b、图c机构的名称是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 图b机构,长度为45的构件名称是________,长度为100的构件名称是_______, 长度为70的构件名称是________,长度为120的构件名称是________。 ⑵ 左图机构的名称是_______、_______。
五、教学延伸(4min) 1、布置习题册作业,进一步理解知识点。 2、观察生活,列举生活中应用铰链四杆机构的应用实例。 3、学生填写课堂评价表。
课堂评价表表一 填表说明: ⑴ 学生自评分三个等级:优(会)、良(基本会)、差(不会)。 ⑵ 打分:优(6分)、良(4分)、差(1分)。
课堂评价表表二 填表说明: ⑴ 导学案课堂练习1共27分,每空3分; ⑵ 导学案课堂练习2共18分,每空3分。 表三 总得分______________
板书设计 五、铰链四杆机构的相关概念 1、平面连杆机构定义: 2、四杆机构定义: 3、铰链四杆机构: 六、铰链四杆机构中各构件的名称: 七、铰链四杆机构的类型 ⑴ 曲柄摇杆机构 简图: 运动特征: 应用: ⑵ 双曲柄机构 ① 普通双曲柄机构 ② 平行双曲柄机构③ 反向双曲柄机构 ⑶ 双摇杆机构 八、铰链四杆机构的判定
资源整合 1、设备资源:多媒体设备。 2、环境资源:多媒体教室。 3、材料资源:教材、网络资源、学生导学案、学生课堂评价表。 4、信息资源:课程大纲。 5、课外资源开发:网络资源的整理,教学课件的开发,动画、图片素材的开发。
教学反思 1、课堂气氛活跃,学生参与教学活动的热情高。 原因:我的教学设计上体现了“学生是课堂主人”的教学理念。通过分组讨论和分组回答竞赛培养了学生自主探究学习能力和团队协作、竞赛意识。五个教学活动都是以学生为主去实施的,教师仅是一个引路人和小结者。
教学反思 2、反思教学反馈 巩固练习第一题100%答对,第二题第一小题90%学生答对,第二小题只有30%学生答对,。
教学反思 3、反思不足 本节课的教材处理上,增加了曲柄摇杆机构极限位置的作图,原因极限位置的 作图可以更好的理解运动。但这一枯燥的知识点不仅没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而且这一知识难点影响了学生的学习信心,因此以后教材的处理要慎重。
教学反思 4、后续改进的设想。 ⑴ 在以后的教学设计时,对学生的学情分析更加全面。 ⑵ 在教学活动实施过程中,过多的依耐学生分组讨论,教师的分析讲解 比较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