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0 likes | 384 Views
二十世纪著名史学家、国学家 钱穆指出: “能创建优良的政治制度来完成其大一统之局面,且能维持此大一统之局面历数千年之久而不败 …… 直到今日,我们拥有这样一个广土众民的大国家,举世莫匹,这是中国历史之结晶品,是中国历史之无上成绩。”. 政治文明历程. 第一单元 中国古代的中央集权制度 第 1 课 夏商制度与西周封建. 忻州师院附中 张秀春. 一、夏商两代的政治制度. 一、夏商两代的政治制度 夏:第一个国家政权 (王位世袭、 公共权力 ). 约公元前 2070 年 古代中国的第一个国家政权夏朝出现.
E N D
二十世纪著名史学家、国学家钱穆指出: “能创建优良的政治制度来完成其大一统之局面,且能维持此大一统之局面历数千年之久而不败……直到今日,我们拥有这样一个广土众民的大国家,举世莫匹,这是中国历史之结晶品,是中国历史之无上成绩。”
政治文明历程 第一单元 中国古代的中央集权制度 第1课 夏商制度与西周封建 忻州师院附中 张秀春
一、夏商两代的政治制度 夏:第一个国家政权 (王位世袭、 公共权力)
约公元前2070年 古代中国的第一个国家政权夏朝出现 “及禹崩,虽受益……诸侯皆去益而朝启,曰‘吾君帝禹之子也’,于是启遂即天子位,是为夏后帝启。” 《史记·夏本纪》 “夏后氏官百” 芒芒禹迹,画为九州。
大约在公元前1600年 商族首领成汤灭夏,建立商王朝。 “有夏多罪,天命殛之。” “夏氏有罪, 予畏上帝不敢不正。” 《尚书·汤誓》
“国之大事, 在祀与戎。” “殷人尊神, 率民以事神, 先鬼而后礼。” 从材料你发现商朝统治有哪些特征?
商朝 历时500年 王位继承 商朝31王的30次传承中,传弟有14次,同一代传弟最多是4次。
外 服 北土 外服的构成与特点 东土 西土 外服与王的关系 (商王对外服的控制) 南土 商朝的内外服制度(服:服事天子也。《周礼》) 内服 百僚、庶尹、惟亚、惟服、宗工,越百姓里居(君)。 《尚书 ·酒诰》 包含:政务官、事务官、 宗教-文化官、武职官 内 服 “殷道衰,诸侯或不至。 殷复兴,诸侯归之。”
一、夏商两代的政治制度 夏:第一个国家政权 (王位世袭、 公共权力) 商:内外服制度、 浓厚的神权色彩 二、西周的政治制度
周公建制 周武王弟,辅助武王伐纣灭商,分封诸侯,制礼作乐,建立典章制度,奠定了中国几千年政治、文化传统的重要基础。 周族是以农耕著称的古老部族,起初生活在关中地区,于商朝后期兴起。 公元前1046年 周武王东征,灭商建国,史称西周。 西周 历时200余年 十二王
大宗 (宗主) 嫡长子(嫡长孙……) 嫡长子(嫡长孙……) 天子 大宗 嫡长子(嫡长孙……) 诸侯 大宗 嫡长子 卿 大夫 嫡长子…… 余嫡子及庶子 大宗 士 小宗 庶 以嫡长子继承制为核心的宗法制度 嫡(正妻)、嫡子(正妻之子)、嫡长子与次子、庶子(妾生的儿子) 小宗 小宗 小宗
天子 士 庶 情景创设: 周天子年老了,膝下有4个儿女:大儿子(二夫人所生);二儿子(大夫人所生);老三是大夫人所生的女儿;小儿子(大夫人之二儿子)。几个子女都想争王位,请问王位该传给谁,为什么? 探讨: 1.大宗与小宗的关系。 宗法制度 “立嫡以长不以贤, 立子以贵不以长。” “年均以德” “德均则卜” 世卿世禄
谈谈宗法制的特点: 1.宗法制的最大特点是嫡长子继承制。 2.规定了相对的大宗、小宗之别。 3.宗法制在政治制度方面的体现就是分封制。
“封建亲戚, 以藩(蕃)屏周” “周公兼制天下,立七十一国,姬姓独居五十三人”。 《荀子·儒效》 西周的封国 西周分封制度与商朝内外服制度对比
八 礼 冠礼 婚礼 丧礼 祭礼 射礼 飨礼 朝礼 聘礼 周公制礼作乐 礼 经国家,定社稷, 序民人,利后嗣也。 礼 “是以君臣朝廷尊卑贵贱之序,下及黎庶车舆衣服宫室饮食嫁娶丧祭之分,事有宜适,物有节文。” (《史记》卷23《礼书》)
“乐在宗庙之中,君臣上下同听之,则莫不和敬;”“乐在宗庙之中,君臣上下同听之,则莫不和敬;” “乐在族长乡里之中,长幼同听之,则莫不和顺;” “乐在闺门之内,父子兄弟同听之,则莫不和亲。” 乐 什么是礼乐制度?起什么作用?
探讨: 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是什么? 1、以王位世袭制、宗法制和分封制为基础; 2、具有牢固的血缘关系和浓厚的专制色彩; 3、具有继承性和发展性。
再见 夏商周时期正处在中华早期政治文明形成的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