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50 likes | 857 Views
案例:. 恩塔比森:南非农村贫困家庭,一岁前死亡概率 7.2 %,预期寿命 50 岁 彼得:南非城市富裕家庭,一岁前死亡概率 3 %,预期寿命 68 岁 斯万 : 瑞典普通家庭,一岁前死亡概率 0.3 %,预期寿命 80 岁. 家庭背景,经济状况,文化程度,自然环境. 社会制度,政治,经济,文化,人口. WHO 总干事马勒博士从惊愕到赞赏 1972 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恢复了在联合国的合法地位,中国的卫生事业发展状况也引起了世界卫生组织的高度关注和强烈兴趣。 世界人口平均寿命只有 55 岁的状况下,中国人的平均寿命却已达到 65 岁!
E N D
案例: • 恩塔比森:南非农村贫困家庭,一岁前死亡概率7.2%,预期寿命50岁 • 彼得:南非城市富裕家庭,一岁前死亡概率3%,预期寿命68岁 • 斯万:瑞典普通家庭,一岁前死亡概率0.3%,预期寿命80岁 家庭背景,经济状况,文化程度,自然环境 社会制度,政治,经济,文化,人口
WHO总干事马勒博士从惊愕到赞赏 1972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恢复了在联合国的合法地位,中国的卫生事业发展状况也引起了世界卫生组织的高度关注和强烈兴趣。 世界人口平均寿命只有55岁的状况下,中国人的平均寿命却已达到65岁! 中国的农民享受着最基本的医疗保障——合作医疗,有着一张从县到乡镇一直到村的“农村三级医疗预防保健网”,有着一支直接为广大农民群众防病治病的基层卫生技术队伍——“赤脚医生”。 中国,作为一个人口众多的农业大国,又是一个经济文化落后的穷国,刚刚经历了“文革”的政治动乱,却在全世界面前呈现了一片卫生保健的绿洲,这可能吗? 哈夫丹·马勒博士从最初的惊愕转而对这份报告的不信任。
1975年,马勒博士来到中国考察,他看到了新中国成立后的20多年里中国卫生事业所取得的巨大成绩: 中国卫生工作坚持预防为主的方针; 建立农村三级医疗预防保健网; 开展爱国卫生运动;国家、集体、群众共同集资兴办卫生事业等; 特别是实行了“把医疗卫生工作的重点放到农村去”的卫生工作指导方针,从而使人民的健康水平迅速提高。 马勒博士在亲眼目睹了中国农村卫生保健工作在较短的时间内取得很大的成绩,特别是广大农民获得了较好的卫生保健服务而明显提高健康水平后,从开始的“不相信”到“大加赞赏”,并希望把中国的宝贵经验推广出去。 著名的《阿拉木图宣言》 初级卫生保健 “2000年人人享有卫生保健”。
启示和思考 • 作为一个人口众多的农业大国,又是一个经济文化落后的穷国,刚刚经历了“文革”的政治动乱,却在全世界面前呈现了一片卫生保健的绿洲。 1978年后,中国的经济体制改革是从农村开始的。原有的集体经济体制受到很大冲击,冲击最厉害的莫过于农村卫生保健模式:合作医疗解体,村卫生室名存实亡,乡村医生成了变相的个体医生,农村三级医疗预防保健网的网底漏了,并濒临瓦解的危险,农民“因病致贫”的现象又趋严重。
社会因素与健康 Social factors and health
主要内容 社会因素的内涵? 影响健康的特点? 机制? 各社会因素与健康的关系!
情 感 交 际 生 育 家 庭 婚 姻 阶 层 国民营养 国民收入 生产水平 生活方式 风俗习惯 宗教信仰 伦理道德 法律立法 卫生服务 文化教育 政治制度 地理气候 物理化学 生物生态 遗 传 免 疫 人际关系 家庭关系 公共关系 社会因素 Social factor 文 明 civilization 人 口 population 环 境 environment 生物 属性 社会 属性 物质 经济 文明 基础 精神 上层 文明 建筑 自 然 社 会 社 会 因 素 分 类 classification of social factors
社会因素影响健康的特点 (一)非特异性: ①因素的重叠性 ②特异性不同 (二)恒常性与积累性 经常作用、累加作用 (三)交互作用 因素之间相互作用
单因多果 多因单果 多因多果 A1 A1 B1 B1 A B2 A2 B2 A2 B A3 B3 B3 A3 社会因素影响健康的基本规律示意图
生物 • 心理 • 社会 条件刺激(原因) 健康 health 疾病 illness
社会因素影响健康的机制 ??? • 主要通过感知觉系统影响人的心理,产生心理反应及行为、社会适应和躯体功能的变化。 心理感受
社会因素 心理因素 环境 人口 文明 素质 发育 反应 感知觉系统 门户 大 脑 控制器 下丘脑 垂 体 中介 其它脑区 激 素 免疫功能 行为改变或情感精神障碍 躯体疾病
社会经济与健康 • 经济能满足人们的基本需求,是衣食住行、卫生服务、教育的物质基础,也涉及生产体制、阶层、福利保障等。
国内外学者:教育对国民收入增长的贡献率约为1/4~1/3;国内外学者:教育对国民收入增长的贡献率约为1/4~1/3; 健康对GNP 的贡献率为1/ 5 ~1/ 4;
社会经济与健康 一、经济发展与健康 • 经济发展与健康相辅相成,互相促进 正性 经济发展 人群健康 相互 负性
经济发展对健康的促进作用: • 改善居民生活条件和生活质量 • 有利于增加卫生投资 • 提高居民文化素质 • 经济发展对健康的负相作用: • 环境污染和破坏 • 不良行为和心理健康问题 • 社会负性事件增多 • 社会流动人口增加 • 健康对经济的促进作用 - 劳动力水平、智力水平提高,资源消耗减少
社会经济与健康 二、营养状况与健康 • 评价指标: • 热量摄入 • 食物营养结构 • 维生素、微量元素是否足够,比例是否合理
中国居民平衡膳食宝塔 --中国居民膳食指南 健康营养干预: 政策支持 公众教育
社会经济与健康 三、社会阶层与健康 • 社会阶层(social class):是具有某些相同特征而形成的社会集团,主要由财富、权力和威望不同造成的社会地位、生活方式等方面不同的基本层次。
社会发展与健康 • 社会制度与健康 : • 社会制度:是在一定的历史条件下形成的社会关系和社会活动的规范体系,其含义有三:社会形态、社会管理制度、各种社会组织的规章制度。 • 影响途径: • 分配制度 Gini 吉尼系数 • 社会制度对卫生政策的决定作用 • 社会制度对人行为的影响
上海县 美国 传染病: 20年 74年 死因第一位--六位 期望寿命: 1950:44.7岁 1900:49.2岁 1980:72.4岁 1980:73.2岁 婴儿死亡率: 15‰ 16‰ 年人均卫生费用: 27元人民币 885美元
社会关系与健康: • 社会支持与健康: • 社会支持(social support)是指一个人从社会网络所获得的情感、物质和生活上的帮助。 • 影响因素:人际关系、社会网络、社会凝聚力 • 家庭与健康: • 家庭结构与健康 • 家庭功能与健康 • 家庭关系与健康 • 退休、失业与健康
社会支持评定量表 1、您有多少关系密切,可以得到支持和帮助的朋友? ⑴一个也没有 ⑵1-2个 ⑶3-5个 ⑷6个或6个以上 2、近一年来您: ⑴远离家人,且独居一室。 ⑵住处经常变动,多数时间和陌生人住在一起 ⑶和同学、同事或朋友住在一起 ⑷和家人住在一起 3、您与邻居: ⑴相互之间从不关心,只是点头之交 ⑵遇到困难可能稍微关心 ⑶有些邻居很关心您 ⑷大多数邻居都很关心您 4、您与同事: ⑴相互之间从不关心,只是点头之交 ⑵遇到困难可能稍微关心 ⑶有些同事很关心您 ⑷大多数同事都很关心您
5、从家庭成员得到的支持和照顾 无 极少 一般 全力支持 夫妻(恋人) 父母 儿女 兄弟妹妹 其他成员 6、过去,您遇到困难时,曾经得到的经济支持或解决实际问题的帮助的来源有: (1)无任何来源 (2)下列来源: ①配偶 ②其他家人 ③朋友 ④亲戚 ⑤同事 ⑥工作单位 ⑦党团工会等官方或半官方组织 ⑧宗教、社会团体等非官方组 织 ⑨其它 7、过去,您遇到困难时,曾经得到的安慰和关心的来源有: (1)无任何来源 (2)下列来源:
①配偶 ②其他家人 ③朋友 ④亲戚 ⑤同事 ⑥工作单位 ⑦党团工会等官方或半官方组织 ⑧宗教、社会团体等非官方组 织 ⑨其它 8、您遇到烦恼时的倾诉方式: (1)从不向任何人诉述 (2)只向关系极为密切的1-2个人诉述 (3)如果朋友主动询问您会说出来 (4)主动诉述自己的烦恼,以获得支持和理解。 9、您遇到烦恼时的求助方式: (1)只靠自己,不接受别人帮助 (2)很少请求别人帮助 (3)有时请求别人帮助 (4)有困难时经常向家人、亲友、组织求援 10、对于团体(如党团组织、宗教组织、工会、学生会等)组织活动,您 (1)从不参加 (2)偶尔参加 (3)经常参加 (4)主动参加并积极活动 总分、客观支持分、主观支持分、对支持的利用度
人口发展与健康 • 人口:指居住在地球上或地球上某个地区的人的总和,包括人口数量、质量、人口构成、人口分布、迁移和发展几个方面。 • 人口数量与健康 • 加重社会负担,影响人群生活质量 • 加重教育及卫生事业的负担,影响人口质量 • 加重环境污染和破坏
人口结构与健康 • 主要指人口的性别、年龄、婚姻、职业、文化等结构。 • 人口年龄结构与健康: • 老年型社会:60岁及以上人口超过10%或65及以上人口超过7%。 • 人口性别结构与健康: • 人口性比例=男性人口数/女性人口数 ×100 • 人口素质与健康 • 人口流动与健康
卫生事业发展与健康 • 卫生事业:具有一定福利政策的社会公益事业 • 卫生服务的基本功能 • 保健功能 • 社会功能:发展社会经济、保障基本人权、建设精神文明、维护社会安定 • 卫生资源与健康 • 卫生资源:是指人类开展卫生保健活动所使用的社会资源,包括人力资源、财力资源、物力资源和信息技术资源。
医疗保健制度 • 概念:指一个国家或地区筹集、分配和使用医疗卫生经费及相应的卫生服务组织、管理方式和实施过程。 • 类型: • 自费医疗:自己支付接受医疗保健服务所需的费用。 • 公费医疗:国家集体负担医疗费用,病人享受免费或基本免费的医疗保健制度。 • 集资医疗:国家、集体和个人按一定比例筹集医疗保健基金。
一旦人们的生活水平达到或超过起码的需求,有条件决定生活资料的使用方式,文化因素对健康的作用就越来越重要了。一旦人们的生活水平达到或超过起码的需求,有条件决定生活资料的使用方式,文化因素对健康的作用就越来越重要了。 WHO
社会文化与健康 • 文化的概念: • 文化是一种思考和行动的范型,它贯穿于某一民族的活动中,并使得这一民族与其他民族区别开来。 • 广义:社会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 • 狭义:精神文化,包括思想意识、宗教信仰、文学艺术、道德规范、习俗、教育、科学技术和知识等。
文化诸现象对健康的影响 • 教育与人群健康: • 2002年 WHO《宏观经济与卫生》: • “教育是决定健康状况的关键因素, 卫生是教育状况的决定因素”。 • 教育和卫生是知识经济时代人们发展的两个车轮。
风俗习惯对人群健康的影响 双重作用:有利作用和不利作用 如饮用开水、分餐进食、节日病等
有益与不利作用 • 宗教对人群健康的影响 • 宗教的精神力量 • 宗教对行为的影响: 如佛教不杀生、不奸淫、不饮酒的戒律; 犹太教的割礼;印度的古典霍乱流行
行为、心理因素与健康 • 医学心理学: • 侧重于研究心理特征和活动过程与健康的关系(relation); • 行为医学: • 主要探讨促进及控制危害健康的行为(behavior); • 社会医学: • 不仅要认识心理活动和行为与健康的关系,而且要明确与健康相关的心理活动及行为产生、存在及改变的原因(cause)。
个性心理特征 • 性格与健康 • 气质与健康 • 情绪与健康 • 应激与健康
性格与健康 • 是指一个人在生活过程中形成的对现实的稳固的态度以及与之相适应的习惯化了的行为方式。 • A型性格(A型行为模式) 、 B型性格、 C型性格 C型行为核心特征: ①童年生活不顺利,形成压抑、克制的性格, ②行为上过分与人合作,理智、协调、姑息、谦虚、谨慎、自信心差,过分忍耐,回避矛盾,屈服于外界权威等 ③情绪上易于愤怒但不能正确地和适当地表达自己的愤怒情绪,易生闷气,易焦虑、抑郁等。 • A型行为主要特征: • ①行为急促,具有时间紧迫感 • ②个性好强,好胜,竞争意识强烈 • ③情绪激动 恶性肿瘤 “肿瘤易发行为”。 冠心病
气质与健康 • 是人的心理活动的动力方面的特性,即表现在心理活动的强度、速度、稳定性、灵活性和指向性等方面的特点。 • 胆汁质、多血质、粘液质、抑郁质 • 情绪与健康 • 抑郁、焦虑
应激与健康 • 心理应激:是有机体在某种环境刺激作用下由于客观要求和应付能力不平衡所产生的一种适应环境的紧张反应状态。 • 心理应激源是指环境对个体提出的各种需求,经个体认知评价后可以引起心理及/或生理反应的刺激或情绪。 • 生活事件应激源 • 环境应激源 • 工作应激源
Life Change Units 一年内,LCU超过200,则发生心身疾病的概率很高; LCU超过300,第二年生病的可能性达70%。
行为、生活方式与健康 • 行为: • 生物体为了维持个体生存和种族的延续,在适应不断变化的复杂环境时所做出的反应(behavior)。 • 生活方式: • 广义:人们的生活活动和生产活动。 • 狭义:是由社会、经济、文化等因素决定的日常生活行为模式。
表3-7 恶性肿瘤的部分行为、生活方式危险因素 行为、生活方式 可能与之相关的恶性肿瘤 吸烟 肺癌、膀胱癌、口腔癌、胰腺癌、肾癌 胃癌、喉癌、食管癌、结肠癌 饮酒 口腔癌、咽癌、喉癌、直肠癌、肝癌 过多进食动物脂肪和肉类 乳腺癌、结肠癌、前列腺癌 缺乏微量元素和维生素C 胃癌、食管癌 食用霉变食品 肝癌、食管癌 过多进食烟熏、腌制食品 胃癌 食物中缺乏纤维素 结肠癌 过度紧张与应激 各种恶性肿瘤 性行为紊乱 生殖系统恶性肿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