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0 likes | 735 Views
对外汉语词汇教学. 第一章 对外汉语词汇的范围及词汇教学的地位 2011.8.30. 第一节 对外汉语词汇范围. 对外汉语词汇的构成:词、固定短语、固定结构 一、汉语词汇的构成:词、固定短语 (一)词的构成 1. 音节:单音节词 双音节词 多音节词 2. 语素:单纯词 合成词 3. 地位:基本词汇 一般词汇 4. 来源:传承词 新词 古语词 方言词 外来词 字母词 5. 频率:常用词汇 非常用语词汇 6. 意义:实词 虚词 7. 功能:核心词 非核心词 8. 语体:口语词汇 书面语词汇. 第一节 对外汉语词汇范围. (二)语的构成
E N D
对外汉语词汇教学 第一章 对外汉语词汇的范围及词汇教学的地位 2011.8.30
第一节 对外汉语词汇范围 对外汉语词汇的构成:词、固定短语、固定结构 一、汉语词汇的构成:词、固定短语 (一)词的构成 1.音节:单音节词 双音节词 多音节词 2.语素:单纯词 合成词 3.地位:基本词汇 一般词汇 4.来源:传承词 新词 古语词 方言词 外来词 字母词 5.频率:常用词汇 非常用语词汇 6.意义:实词 虚词 7.功能:核心词 非核心词 8.语体:口语词汇 书面语词汇
第一节 对外汉语词汇范围 (二)语的构成 固定短语:结构定型、意义完整、相当于词的语言单位。 1.成语:来源途径多;书面多用; 2.惯用语:口语多用;多贬义;多为比喻义; 3.歇后语:前后两部分;口语多用; 4.谚语:经验总结或现象概括;口语多用; 5.专有名词:专业术语;行业语;机构名;组织名;书刊名 6.禁忌语和委婉语、隐语和黑话、詈词和骂人话
第一节 对外汉语词汇范围 6.禁忌语和委婉语、隐语和黑话、詈词和骂人话 • 死:牺牲,捐躯,殉职,逝世,辞世,去见马克思,离开了我们,永远地走了,安详地睡着了,心脏停止了跳动,停止了呼吸,停止思想,流尽了最后一滴血,安息,长眠,老了,作古,遇难,去世,上火葬场,撒手,蹬了腿,闭上了眼睛,倒下了,去天堂,断了气,进棺材,翘辫子,上西天,一命呜呼,见阎王,下地狱,去西方极乐世界 • 呕像,天才,蛋白质,黄昏恋,老板,青蛙,恐龙,神童,菜鸟,可爱,特困生,晕……
二、语块的构成及其教学意义 语块: (构式、公式化语言等) 频率高; 结构相对稳定; 语法意义相对固定; 预制语言板块结构; 形式—意义对,是一个相对固定的意义单位;
二、语块的构成及其教学意义 特点: 数量多; “对母语者和二语者来说,公式化语言的习得对整个语言水平的发展都极为重要。Nattinger和DeCarrico(1992)认为公式化的表达在日常用语中非常普遍,并且认为篇章的大部分都是由公式化语言构成的。Altenberg(1990)指出成人母语中有70%是公式化的,故认为公式化语言是语言的主要构建体。另外,Erman和Warren(2000)在研究英语口语和书面语中指出,公式化语言在其所研究的语篇中分别占口语的58.6%和书面语的52.3%。” 语言记忆和存储方便; 加工方便; 工作空间占用少;
二、语块的构成及其教学意义 (一)语块的构成 1.多词结构:一定的完整性;固定语的边缘; 2.插入语: 传信范畴:语言中与表达信息来源可靠程度相 关的意义,汉语中所使用的手段有语序、语气、 副词、情态动词和插入语。 3.框架语:有待嵌入具体成分形成短语的一类格式。嵌入前有格式义或语法义,嵌入后意义具体化、实在化。 4.关联词语 5.习惯搭配形式 6.口语惯用句式
二、语块的构成及其教学意义 (一)语块的教学意义 语块教学的意义 1.语块特点: 形式具有整体性; 意义具有约定性; 使用具有常用性; 本质上:是一个相对稳定的意义单位。 2.习得过程:理解和记忆;搜索和使用。 3.语块形式:词素-词-短语-句子-语感增强
二、语块的构成及其教学意义 (一)语块的教学意义 语块教学的意义 (1)有利于提高表达的流利性和准确性 (2)有利于加深对词语和句法规则的理解 (3)有利于提高学习者的自信心
第二节 对外汉语词汇教学的地位 • 词汇教学的重要性 1.从语言要素的地位和学习来说: 胡明扬(1997)提出在对外汉语教学中,语汇教学的重要性是显而易见的,因为语言说到底是由词语组合而成的,语音是词语具体读音的综合,语法是词语具体用法的概括,离开了词语也就没有语言可言。因此,语汇教学理应在对外汉语教学中占据一个重要的位置。 田卫平(1997)也认为对外汉语词汇教学比作为母语的汉语词汇教学要复杂许多。他将对外汉语词汇教学的特征概括为以词汇为核心,以语音、语义、语法、语用、文化为五维,各维之间交叉渗透、依存并容,构成多维度的网络系统。”
第二节 对外汉语词汇教学的地位 2.从对外汉语教学界的教学来说: 陈贤纯(1999)“20多年来,对外汉语教学事业有了很大的发展,成绩是显著的。但是由于我们对语言习得过程缺乏了解,以致于除了语音阶段和句型阶段以外,我们的教学从总体上来说仍然处于误区,效率比较低,主要是词汇量问题没有解决,所以学生的交际能力上不去。” 苏丹治(2010)也认为:“随着学习的深入,生词障碍并不会消失,学生反而会面临更大的词汇压力,从而更加意识到词汇教学的重要性。”
第二节 对外汉语词汇教学的地位 3.从交际中表现出来的价值来说: 4.词汇量是学生语言水平的指标: 陈贤纯(1999)“词汇量不足是学生汉语交际时遇到的最大困难。汉语的词汇量有多大?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现代汉语词频统计”课题组做过研究,汉语的词汇量是4万。英国Lob语料库统计出来的英语词汇总数也是4万。这仅仅是通用词汇,专业词汇的数量也很大。据农科院有关人士说,农业科学方面的专业词汇多达3-4万。所以,一个专业人士的听读词汇量估计是5-6万。这真是一个惊人的数字。” 陈贤纯(1999)“如果我们关心外语教学的动态,就会发现,如何迅速扩大词汇量的问题正在逐渐成为外语教学研究的热点。”
第二节 对外汉语词汇教学的地位 “词汇学习是语言学习中的重要环节。刘铭(1986)认为,词汇的扩充和运用自始至终不可放松。胡明扬(1997)也指出,语汇教学应该在对外汉语教学中占据一个重要位置。有人甚至提出,词汇学习是语言学习的核心问题(Laufer 1986),是成人第二语言学习者最重要的任务(McLaughlin 1978);相应地,词汇教学是语言教学中最主要同时也是最复杂的部分(朱丽云1993)。只要我们知道相应的实词(而不是虚词或语法),交际活动就会正常进行。在所谓的“外国人谈话”(foreigner talk)以及“幼儿谈话”(baby talk)中,许多语法特征被简化掉了,但这种简化却很少发生在实词上(Ferguson 1971)。词汇作为一个整体,比语音语法更难掌握。
第二节 对外汉语词汇教学的地位 Laufer(1986)引用Meara的研究指出,在一项大规模的调查中,词汇错误是语法错误的三到四倍;并且本族人一般认为词汇错误更严重,更影响交际。罗青松(1997)对英国杜伦大学中文专业两届毕业生的42份汉语写作试卷(约4万字)进行了统计,在收集到的错误中,66%是词语运用方面的。词汇学习既然如此重要,习得词汇又如此之难,教学理论中理应十分重视词汇。然而,在过去一直未受到应有的重视,词汇习得到80年代初才引起应用语言学家的兴趣(Meara 1994)。长期以来,语汇教学也一直是对外汉语教学中的薄弱环节,并且多年来没有显著的改进(胡明扬1997,赵金铭1997)。”
第二节 对外汉语词汇教学的地位 张和生(2006)对中级以上汉语水平的词汇学习状况进行了调查和研究,结果发现:“中级以上汉语水平的学生存在着较严重的汉语词汇量不足的问题。学习者进入汉语中级水平以后,词汇量扩展的速度呈明显衰减趋势,这一现象值得我们关注。按照学习者目前的词汇量扩展速度,他们将无法达到《(汉语水平)词汇等级大纲》对词汇量的要求,因而就无法满足汉语阅读与交际的需要。中级以上汉语水平的欧美学生已经具有了一定的语素意识但仍不成熟,误猜词义或误认同素异序词语都是学习者词汇辨识中的多发性错误。缺乏辨析近义词的能力,缺乏由汉字类属推断词义的能力,也是中级以上汉语水平的欧美学生存在的问题。探讨如何有效地扩大学生的词汇量,如何有针对性地化解学生词汇学习中的难点,无疑是当前对外汉语教学界重要的研究课题。”
第二节 对外汉语词汇教学的地位 二、词汇教学是语言要素教学的核心 (一)对外汉语词汇教学与语音教学 (二)对外汉语词汇教学与语法教学 词-短语结构有较强的一致性; 每个词都有其语法特点; 虚词的语法意义更明显; 可以寓语法教学于词汇教学;淡化句法教学;杨惠元,何干俊,周上之 (三)对外汉语词汇教学与汉字教学 汉字——词音 汉字——文化 汉字——词意 (四)词汇教学的多元融合性 词汇教学:语音教学、语法教学、汉字教学、语用教学、文化教学 词汇错误比语法错误多而严重。
3.词汇里有文化 • 从汉语词义可以得知中国人的饮食文化、服饰文化、军事文化、中 华民族的伦理观念等,如: 民以食为天。 食色,性也。 出门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 • 从词语结构可以得知中国人很早就有了对立统一的思想,如: 否极泰来 乐极生悲 因祸得福 多难兴邦 苦尽甘来 欲速则不达 文武之道,一张一弛 • 文化差异对交际有着比较大的影响,在交际中“没文化”,很容易闹笑 话,如: “爱人”翻译成英语就成的“情人”; “哪里,哪里”就不能翻译成“Where,whe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