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0 likes | 413 Views
第二节 声 母. 目 录. 1. 声母的发音. 2. 声母辩证. 一、声母的发音. 什么是声母?. 一个音节开头的辅音。. 发音时声带或振动或不振动,气流通过咽头和口腔时一定受到某个部位的阻碍的音。. 什么是辅音?. 辅音的发音过程有 成阻、持阻、除阻 三个阶段。. 声母和辅音是什么关系?. 总数不同: 辅音有 22 个,声母有 21 个。辅音 ng 不能充当声母。 出现的位置不同: 声母只能出现在音节的开头,辅音除了在声母的位置出现, n 和 ng 还可以出现在韵尾。. 普通话声母的发音原理由 发音部位 和 发音方法 两个方面所决定。.
E N D
第二节 声 母 目 录 1.声母的发音 2.声母辩证
一、声母的发音 • 什么是声母? 一个音节开头的辅音。 发音时声带或振动或不振动,气流通过咽头和口腔时一定受到某个部位的阻碍的音。 • 什么是辅音? 辅音的发音过程有成阻、持阻、除阻三个阶段。 • 声母和辅音是什么关系? • 总数不同:辅音有22个,声母有21个。辅音ng不能充当声母。 • 出现的位置不同:声母只能出现在音节的开头,辅音除了在声母的位置出现,n和ng还可以出现在韵尾。
普通话声母的发音原理由发音部位和发音方法两个方面所决定。普通话声母的发音原理由发音部位和发音方法两个方面所决定。 • 双唇音:由上唇和下唇构成气流阻碍而发出的音:b p m • 唇齿音:由上齿与下唇构成气流阻碍而发出的音:f • 舌尖前音:由舌尖与上齿背构成气流阻碍而发出的音:z c s • 舌尖中音:由舌尖与上齿龈构成气流阻碍而发出的音:d t n l • 舌尖后音:由舌尖与上硬腭前构成气流阻碍而发出的音:zh chsh r • 舌面音:由舌面与硬腭构成气流阻碍而发出的音:j q x • 舌根音:由舌根与软腭构成气流阻碍而发出的音:g k h • 发音部位是指发音时气流受到阻碍的部位。
发音方法包 括三个内容。 • 按成阻和除阻的方式分 • 塞音:发音时软腭上升,堵住鼻腔通路,发音器官两个部位闭合,然后突然打开,让气流爆发冲出,发出声音。b p d t g k • 擦音:发音时软腭上升,堵住鼻腔通路,发音器官两个部位靠近,留下缝隙,气流从缝隙中挤出,摩擦成声。f h s sh x r • 塞擦音:先塞后擦。发音部位再形成阻碍是完全闭合,除阻时形成缝隙,气流从缝隙中挤出,摩擦成声。j q z c zh ch • 鼻音:发音时发音部位完全闭合,软腭下降,打开鼻腔通路,气流从鼻腔流出,震动声带。m n • 边音:发音时舌尖与上齿龈或硬腭接触,在口腔中部或一边形成阻碍,然后气流从舌头两边或一边缝隙流出,发出声音。l
按声带振动与否分 • 清音:发音时声带不震动,透出的气流不带音。b p f d t gk h j q x zh ch sh z c s • 浊音:发音时声带震动,透出的气流带音。m n l r 3.按气流的强弱分: • 鼻音、边音、擦音等没有送气不送气的区别。 • 送气音:塞音、塞擦音除阻时外出气流较强。p t k q ch c • 不送气音:塞音、塞擦音除阻时外出气流较弱。b d g j zh z
唇齿音 舌尖前音 舌尖中音 舌尖后音 舌面音 舌根音 发音部位 发音方法 双唇音 g 不送气 b d 塞 音 清 送 气 p t k 不送气 z zh j 塞擦音 清 送 气 c ch q 清 f s sh x h 擦 音 浊 r 鼻 音 浊 m n (ng) l 边 音 浊 声母发音部位和发音方法
b 双唇 不送气 清 塞音 • p 双唇 送气 清 塞音 • m双唇 浊 鼻音 • f 唇齿 清 擦音 • d 舌尖中 不送气 清 塞音 • t 舌尖中 送气 清 塞音 • n 舌尖中 浊 鼻音 • l 舌尖中 浊 边音 • g舌根 不送气 清 塞音 • k 舌根 送气 清 塞音 • h 舌根 清 擦音 • j 舌面 不送气 清 塞擦音 • q 舌面 送气 清 塞擦音 • x 舌面 清 擦音 • zh 舌尖后 不送气 清 塞擦音 • ch 舌尖后 送气 清 塞擦音 • sh 舌尖后 清 擦音 • r 舌尖后 浊 擦音 • z 舌尖前 不送气 清 塞擦音 • c 舌尖前 送气 清 塞擦音 • sh 舌尖前 清 擦音 • 对普通话的声母进行描写:
零声母音节 除了21个辅音声母外,普通话还有一些音节不以辅音开头,而是以元音开头。例如:ɑn en ɑiɑo等,这种没有辅音开头的音节,称为零声母音节。 本音和呼读音 完全按照辅音的发音原理发出声母的读音叫本音。 教学中常常在声母后面加上一个元音,实际上是组成一个音节,用来说明声母的发音,这就是呼读音。
二、声 母 辨 正 1、分辨zh、ch、sh和z、c、s (1)区分zh、ch、sh与z、c、s的读音 zh、ch、sh与z、c、s的区别在于发音部位的不同,zh、ch、sh发音时舌尖翘起来,顶住硬腭的前部,然后再放开,气流慢慢摩擦而出(zh、ch);或者舌尖翘起,靠近硬腭,气流摩擦而出(sh)。而z、c、s发音时舌尖是顶住上齿背。一个卷舌,一个不卷舌。zh、ch、sh与z、c、s不分的情况,分布的地区比较广,东北方言、西北方言的太原等地、江淮方言和西南方言的大部分地区,都有此现象。 (2)区分读zh、ch、sh与z、c、s的字 区分读zh、ch、sh与z、c、s的字,要经常翻阅《zh、ch、sh和z、c、s对照辨音字表》,注意广播电视中的发音,逐渐形成习惯。由于zh、ch、sh的来源非常复杂,与z、c、s交叉的情形很多,所以一般不能根据谐声来区分zh、ch、sh与z、c、s。
(3)辨zh、ch、sh与z、c、s字例: 实事求是 声势盛大 私自下山 再三思忖 历史事实 乘胜追击 曾经存在 三次猜测 尊敬师长 四首诗词 随从数人 残存毒素 世事无常 真正知识 增加层次 松柏苍翠
2、分辨f和h (1)区分f和h的读音差别 f与h的差别在于,f是唇齿清擦音,而h是舌根清擦音,二者的不同在于发音部位。f与h混淆的情况主要出现于西南方言、赣方言等地区,在方言中表现不一,合口字中声母读为f,是比较突出的现象,应掌握其对应规律,逐渐改正过来。(参考《f和h对照辨音字表》)也可以用谐声字来记忆其规律,便于纠正。 。
(2)辨与f与h字例: 大雪纷飞 风吹蜂房 花卉绘画 黄花芬芳 分发肥皂 分封诸侯 毁坏花圃 不会悔婚 佛法无边 上下翻飞 左右回环 华语会话 分配不是婚配,黄昏不是房分, 待到房分婚配,已是黄昏时分。
3、区分n和l (1)区分n与l的读音 n 的发音方式是舌尖翘起,顶住上齿龈,同时小舌下垂,气流通过鼻腔流出。而 l 的发音方式是舌尖翘起,顶住上齿龈,同时小舌抬起,堵住通往鼻腔的通道,气流经过舌头的两边流出。n、l不分的情形主要分布于湘方言、赣方言、闽方言的一部分地区以及西南官话、江淮官话等地区,其表现情况也不同,有的两者可以互换,如兰州话;有的l变为n,如重庆话;有的是n变为l,如南京话。其情形非常复杂。各方言区的人最好先对自己方言中n、l的表现进行一个了解,再进行发音纠正。
(2)区分读n与l的字 区分读n和l的字,一方面多注意广播电视中的发音,熟记读n和读l的常用字、词。另一方面可以根据谐声字来区分读n和l的字,汉字的谐声系统中,n、l一般互不搭界,记住一个字的声母读音,就可以记住一系列字的声母读音。如农(n)——浓侬脓哝秾南(n)——楠喃腩常常翻阅《n、l偏旁类推字表》,也可以对分辨n、l有帮助。
(3)辨与n与l字例: 哪能不来 南方来信 楼兰龙城 留恋女色 吃苦耐劳 拿泥捏鸟 劳累过度 红黄兰绿 饮食男女 虐待奴隶 乱拉乱推 冷暖自知南瓜地里长兰花,老刘留了六头牛, 年年过年吃榴梿,六年奶牛做留念。
4、读准零声母字 (1)读准 r 声母字和零声母字 • 在东北有些地区常常把普通话r声母字读成i 开头的零声母字。 • 利用汉字声旁类推 代表字 类推字 嚷 壤 攘 容 溶 熔 蓉 榕 刃 忍 韧 仞 纫 代表字 类推字 饶 娆 绕 柔 揉 蹂 然 燃 • 个别识记 日 惹 热 弱 扰 肉 冉 染 仁 让 仍 荣 戎 茸 冗 汝 乳 蕊 瑞 锐 软 阮
(2)读准 n声母字和零声母字 • 在西北一些方言中,当开口呼韵母自成音节时,常常在其前面加上声母n,例如 饿(ne) 暗(nɑn) 袄(nɑo) 讹(ne) 熬(nɑo) 矮(nɑi) • 辨正方法 熟记开口呼零声母字